一年級觀后感開學第一課精選4篇
【篇1】一年級觀后感開學第一課
小時候,爸爸經常跟我講紅軍長征中革命先輩的故事,他曾經也是一位軍人,還參與了我國“神舟一號”和“神舟二號”航天飛船的發射。平時,他總是用軍人的精神教育我,影響我,讓我對軍人產生了無限的崇拜和景仰。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先輩的旗幟》,講述了紅軍長征途中許多感人的故事。在這些紅軍戰士中,我最敬佩鐵軍團長——耿飚!在他女兒耿瑩的講述中,我了解到,耿團隊在長征途中身患瘧疾,身體疲憊不堪,但仍親自指揮戰斗,他那敢于吃苦的精神令我感動萬分。晚會現場中,耿奶奶還拿了一雙草鞋,這雙草鞋看上去很粗糙,穿上去肯定也不舒適,然而耿團作文長和無數革命先輩就是穿著這樣的草鞋長途跋涉,爬雪山,過草地,走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還有賀炳炎將軍,他十七歲就抓了四十七個俘虜,那是多么地機智和勇敢啊!他被敵人用子彈打傷右臂,在沒麻藥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地鋸去右臂,那又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齡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首詩就是紅軍不畏艱難、頑強拼搏精神的寫照。而今天我們美好、幸福的生活都是革命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應當傳承革命精神,敢于吃苦,勇于攀登,樂于奉獻,從小好好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長大后好好地報效社會!
【篇2】一年級觀后感開學第一課
在開學后的幾天,老師放了一段視頻給我們看,他的名字就叫《幸福》。
在視頻里,有一個故事讓我很感動。第一個故事是說一個十歲的小男孩,叫劉浩。他彈鋼琴的本領很優秀,但唯一的缺點是他的眼睛失明了,做起事都困難。在他七歲的時候,他的媽媽帶劉浩去北京尋找鋼琴老師,找了四十四位老師都沒有成功,劉浩傷心地哭了。在這里了,我覺得劉浩非常可憐。話說回來,當時劉浩找了四十四位老師都沒有成功,但最后他找到了一間盲人學校,那里有一位很好心的鋼琴老師,最終,劉浩進入了盲人學校。在劉浩十歲時,他參加了德國的一個比賽,獲得了第三名。而他的媽媽一直默默地照顧他。
看完這個故事后,我最大的收獲是看到劉浩如此堅強,看看我自己,還是不能比上劉浩。雖然劉浩雙目失明了,但他還是努力練琴。而身體健康的我要好好的珍惜啊!還有劉浩的媽媽一直照顧著他,幫他,如此偉大。劉浩也非常孝順他媽媽,這一點讓我很感動。我以后也要幫媽媽分擔一些家務,就可以讓她不用那么辛苦了。總之,劉浩是我心中學習的榜樣!
【篇3】一年級觀后感開學第一課
今天,聽老師說要給我們看電視,全班同學都沸騰起來了,有的尖叫,有的歡呼。開學第一天晚上就能看電視,大家可高興了。
晚上,老師打開電視,先是動畫片、奧運女孩林妙可和抗震小英雄唱的《我和你,心連心》。大家都興致勃勃,全神貫注。可快樂的時間往往是短暫的,只一會,就播報汶川大地震的片段。
播放兩個內容:一個是世界罕見的8.0級毀滅性大地震發生后,桑棗中學在1分32秒內全部井井有條、不慌不忙地跑出了教學樓。墻倒了,屋塌了,學校變成了廢墟,可他們學校1220多人沒一個人傷亡,沒一個人被廢墟埋住。這真是奇跡。這怎么回事?答案只有一個:學校重視災難來臨時的救生和逃生訓練,而且不止一次訓練過。
二是電視播放了一個14歲的小女孩,她在上學路上,不小心掉進了40多米深的“天坑”。你知道什么是“天坑”么?天坑深不可測,最深的可達100多米,四周是絕壁,沒有路上來,掉下去可真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靈,十個有十個死,沒有聽說有人掉下去還能爬上來。這個小女孩掉下去后,沒有驚慌也沒有害怕。餓了就吃一點媽媽給的飯團,渴了就喝一點草上的露水,疼了就咬一根樹根。就這樣,一邊攀爬,一邊自己鼓勵自己:“一定要爬上去,要見到爸爸媽媽,還有學校里的小伙伴。”就這樣,她爬了七天七夜,終于爬了上來。我想:萬一是我碰到這種情況,我會咋樣?這個小女孩真厲害,我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
【篇4】一年級觀后感開學第一課
今天晚上,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的收獲可多呢!其中,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他從小雙目失明,可是他并沒有放棄對音樂的熱愛,他一次一次跌倒,又一次一次堅強地爬起來,向著自己的目標努力。
從1999年至今,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共派出323名隊員,在貧瘠的西海固地區持續不斷地進行著“智志雙扶”的接力,用知識守護著孩子們的理想。20多年前,當地因為辦學條件緊張,晚自習之后就斷電了,學生們需要點蠟燭學習,許多孩子甚至會借著教師宿舍的燈光讀書。第一屆支教團的張秀麗老師回憶起當時的畫面,依然眼含熱淚。而如今,西海固的自然環境和教學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節目中,撒貝寧與廈門、閩寧兩地同時連線,三地共同演唱了一首《歌聲與微笑》,繼續傳遞這份延續23年的幫扶情誼和愛心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