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觀察作文300字9篇
【必備】四年級觀察作文300字9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觀察作文300字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觀察作文300字 篇1
螞蟻的力量引起了我的興趣。今天大舅從網上購買了一個蟻巢用來培養弟弟觀察耐心的。下午,我帶上瓶子,去尋找螞蟲的家。
蟻巢的螞蟻洞較多,我掘開一個螞蟻洞。頓時,螞蟻全炸了鍋,成百上千只螞蟻從洞里爬出來,亂哄哄地擠成一團。仔細一看:這些螞蟻總是護著“蟻王”和一些像“米”一樣的東西。不大一會兒,它們在蟻王的帶領下,有紀律、有秩序地把“米”抬進了另一個洞里,它們不用手,也不用腳搬著“米”走,而是用嘴巴把它叼著走,過了一會兒,那些螞蟻和“米”已安全地轉移到另一個洞穴里。
我又犯了疑:咦!這“米”是什么呢?我拿了一粒”米”細看:它全身是白的,像米一樣大小,為了弄個明白,我使勁將“米”弄破,,“米”里噴出一小點乳白色的漿。我又劃破了幾個,有的還帶著黑點,但里面都像一只幼蟻。哦!我想起以前在書上看過螞蟻是卵生動物,這大概在就是蟻卵吧。
我剛想把一些蟻卵的裝進瓶子里,結果破壞蟻巢的行為被媽媽發現了,我被狠狠的教訓了一頓。
四年級觀察作文300字 篇2
今天晚上我在小區散步,想到科學老師布置的作業,我決定從“科學”的角度來觀察小區里各種植物。
我們小區的植物都是寧波典型的品種,主要有四大類:喬木、花卉、草本植物和菌類。
喬木有:散發陣陣香氣的香樟;被譽為活化石的銀杏;象征高潔的松樹;花兒可以泡茶的桂花樹;還有不起眼的歪脖子榆樹屹立在主干道兩邊。
小區里四季花開不斷。它們是:春天開放的映山紅和紫藤;夏天開的梔子花和紫薇;秋天,不算高大的桂花樹也來湊熱鬧;茶花有兩種:一種是春天開放的,長得比較高大;另一種是冬天開放的,長得比較矮小,只有一尺高;還有就是月季花,每個月都開放。
小區里面最不引人注意的就是那些草:大片的草坪都是人工種植的;還有一些是野草,他們生命力頑強,隨遇而安。我認識的有車前草和三葉草,還有一些我不認識。
小區里,大部分植物都是長綠的。這些樹和花的葉子表面都像涂了一層蠟,油光光的。只有銀杏樹是落葉植物。一到秋天它的葉子就變黃了落下來。所有的野草都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到了秋天它們就都枯死了。
通過觀察,結合科學書,我學到了不少知識。大自然真奇妙啊!
四年級觀察作文300字 篇3
清晨,天空就飄起了毛毛細雨,我情不自禁的觀察起來。
剛開始,那雨“沙沙”地下著,不算很大,打到窗戶上發出輕輕的響聲。漸漸地,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點“啪啪”地打在地上,樓下還不時傳來汽車鳴笛的聲音。雨一直下著,窗外不時地傳來,“滴滴答答”的雨聲。雨,一種動聽的聲音。
寫完作業后,雨依然在下。我趴在窗臺上,靜靜地看著久不停息的小雨。在我眼前的雨,一會兒是天空般的藍色,一會兒又變成了溫暖的黃色,換了一個位置,它又變成了充滿生機的綠色,雨的顏色千變萬化,就像美麗的彩虹!看到這些,又讓我想到了以前學的一篇課文——《春雨的色彩》文中的雨,也如我看見般的五顏六色。雨,一種美麗的色彩。
漸漸地,雨越下越小。最后變成了毛毛細雨。我跑下樓,貪婪地呼吸著芬芳的空氣。在空氣中,有淡淡的茶花香,又有青草新鮮的氣味,還有泥土滋潤的味道。雨,不但有聲有色,有氣味呢!
四年級觀察作文300字 篇4
一天下午,我和小伙伴們拿著香噴噴的糖果,蹲在一塊草坪上,我們究竟在做什么呢?原來,我們在“引蟻出洞”呢!
“來了!來了!”在我們興奮的叫聲中,一只螞蟻爬了過來,它的身子黑黑的,六只小短腿飛快的爬來爬去,頭上兩根又細又長的觸角揮動著,身體是由三個“小圓球”組成的。它和我們的糖果比起來,簡直是跟小貓在大老虎身邊一樣微不足道。它仿佛也知道自己與“誘餌”的天壤之別,就飛快的爬開了。
我在等那只螞蟻“凱旋而歸”,然而,等了好久,還是沒有看見那只螞蟻的蹤影。我從原先的興奮不已到心灰意冷,正當我準備要離開時,一群螞蟻排著整齊的隊伍爬了過來,我頓時喜出望外。只見它們時而摸摸糖果,時而爬到糖果上,時而碰碰觸角,好像在說“兄弟們,加油啊!一起把這‘戰利品’搬回老巢去!”我心里想:“難道它們搬得動對他們來說像大象一樣的大糖果嗎?”然而,就在這時,“螞蟻軍團”不但“包圍”了糖果,而且還推著糖果一步一步地慢慢前進著。“團結的力量真大呀!”我情不自禁地感嘆道。
只要我們有螞蟻般的合作精神,我們就能戰勝任何困難。
四年級觀察作文300字 篇5
一個沉寂的黑夜,我在外婆家看電視,覺得很無聊就匆忙地跑了出去。
我看見許多小螞蟻在搬一塊有我手掌般大小的面包。
“這么巨大的面包,弱小的螞蟻怎么能搬得動呢?”
螞蟻的巢穴里又出來了幾只個頭挺大的螞蟻。
那些“肌肉豐滿”的“大力士”們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左一扭,右一扭,難道它們在跳一支優美的舞蹈嗎?
它們好像毫不客氣地在說:“喂,你們的力氣可真小啊,還是讓我們來幫幫你們吧!”
“大頭螞蟻”們的力氣可真大啊,差一點兒就把面包抬起來了。
小螞蟻也不甘示弱,它們用盡全力,總想把大螞蟻們比下去。
現在正在舉行一年一度的“螞蟻力氣比拼大賽”組伍有:“小螞蟻隊”和力大無窮的“大螞蟻隊”。
大賽正在火熱得進行當中,誰都不服輸。
不知不覺中,它們齊心協力又輕而易舉地搬起了沉甸甸的面包,興高采烈地回了家,我在一旁看這場比賽看得津津有味,不禁激動地喊出:“哇噻,這太厲害了。”這七個字。
俗話說:團結就是力量
只要團結一心,沒有什么事做不到。只有團結一心,困難將屈服于你的腳下。
螞蟻教會了我團結和堅強,要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只要自信,沒有什么事做不到。
這件事使我一生受益。
四年級觀察作文300字 篇6
今天老師讓我們回家泡黃豆,然后觀察黃豆在水里的`變化。一放學我就飛快地回到家,拿出一個盛滿水的杯子,抓了一把媽媽做豆漿剩下的黃豆放到杯子里。然后我耐心的等待,心里幻想著黃豆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今天一起床,我就跑去看黃豆的變化。黃豆變胖了,豆子的外皮已經開始破裂,水也少了很多,而且水的顏色也發生了改變。
傍晚我放學回家,一放學我就匆匆忙忙的回家觀察黃豆。黃豆又胖了許多,豆子的外皮開始脫落,連衣服都穿不上了。可是黃豆還是沒有發芽,我又給黃豆換了清水。
過去的這兩天里黃豆生長的很快,我發現豆子上有條線,那條線由黃變綠,最后長出了小芽,那芽短短的、細細的、尖尖的、嫩嫩的,像是剛探出頭來的小草。今天我又來觀察,芽的身體白白的,可是為什么有些芽已經破了呢?媽媽說是因為容器小了。然后,我又把它們放在了盆子里。
今天我起床后又去看黃豆了,“哇”!你猜猜它們變成什么樣了?我告訴你們吧!他們變成了黃豆芽。小伙伴們,你們也來試試吧!
四年級觀察作文300字 篇7
一天,我抓了5只非常可愛的小蝸牛,和它們一起玩耍起來。
我仔細觀察著小蝸牛,發現每個蝸牛都背著又硬又結實的殼,殼上面都有一個個像棒棒糖一樣的圓圈,好像一座座小房子。每天,小蝸牛總背著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我拿了一只蝸牛放在另一只蝸牛身上,想著它是否能“表演”出什么精彩的節目來?誰想到不一會兒,它竟“呼呼”地睡起大覺來了,真是一個大懶蟲!睡醒后,它便繼續在那只蝸牛的“房頂”上炫耀起自己來了,一會兒伸出它的觸角東張西望,一會兒將它的身體縮進縮出,仿佛是在向我展示它那超強的軟功。突然,“啪”的一聲掉了下來,它便立刻縮到了自己的“房子”里,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
“該吃飯了!”我想。因為我知道它們喜歡吃植物的根和葉,就拿了一把蔬菜去喂蝸牛,它們看了又看,嗅了又嗅,直到認為沒有危險時,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就這樣我和蝸牛成了好朋友。
大自然中的生命可真有趣,只要你留心,在哪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四年級觀察作文300字 篇8
秋天到了,我家門前的桂花全開了,香味能飄出十里呢!
桂花的葉粗糙又厚實,還四季常綠,從正面看葉子呈好看的墨綠色,由一根大莖脈和無數根小莖脈細細的分割開來。從反面看,那根大莖脈和一些小莖脈明顯地凸了出來,摸起來非常舒服,跟按摩機似的。
再看那小巧玲瓏,飄香十里的小桂花,由四片花瓣組成,中間是黑黑的花蕊,花瓣非常厚實,但是汁嘗了下有點微苦,會讓人想起曾經嘗過的水草味道,花瓣兒很小很小自然的皺起。花蕊很香很香,香得似乎那小小的花蕊想用無毒的香氣把每個人熏得昏倒。但是它真的是非常香啊!那花柄是一根細得不能夠再細的小綠絲,嫩得像一就掐能夠掐出汁兒來的樣子,連接著淡黃色的花和淺褐色的莖,那莖上還有迷你梅花鹿似的圓點斑紋,樣子十分可愛。一陣風吹過,桂花紛紛飄落,站在樹下有種飄飄欲仙的感覺,像來到了天堂一樣。
秋天,是一年四季中桂花樹最美時,金色的桂花把桂花樹裝點得非常漂亮,雖然桂花沒有梅花那么有姿態,沒有牡丹那么富貴,可是它有自己獨特的香味使我不得不喜歡它。
四年級觀察作文300字 篇9
我觀察的是寄居蟹,昨天叔叔幫我買了一個寄居蟹,和寄居蟹的別墅,它們非常漂亮。
我給大家講一講寄居蟹的別墅里面吧!里面有一些椰子樹,和一個池塘、楓葉、小房子、沙子……
我給大家講一講怎樣養寄居蟹的吧!飼養之前要為它們清除害蟲,放上一點沙,在沙里面放1——2勺鹽,用手在沙子里攪一攪,保持均勻,等他熟悉這個家以后就不要用手碰它,以免干擾他,要把盒子放到又安靜又陰涼的地方。
原來我觀察中發現寄居蟹是膽小的動物,一看到人類,就會縮進殼里,有大小的寄居蟹在一起,要把它們分開,以免打架死亡,我們必須準備一個空殼,過一個月或一年,小小可愛的寄居蟹才會換殼,而且寄居蟹過一段時間就會脫皮,脫皮的過程通常在沙中完成,一般需時幾星期至一個月。
寄居蟹生活在亞熱帶地區,是一種防寒性差的生物,10度以下長久就會死亡,寄居蟹平常喜歡吃米飯、蛋、蔬菜,果子,不要給它們吃香辣類,糖類......
只要細心觀察了,就會有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