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主題演講稿小學一年級精選五篇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主題演講稿小學一年級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團結是強大的力量”!
還記得,上學以后,我學會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是中國人”慢慢又知道“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的強大”。
從小,我就為我能生活在中國這片遼闊的土地而自豪驕傲,因為我知道,這片土地,匯聚的56份熱情;這片土地,匯聚的"是56種希望;這片土地,匯聚的是56顆熾熱的愛國之心!我知道,我的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是一個各族兒女都團結一心,共同推動社會繁榮的發展大國。所以,站在這片土地上,我似乎從來都不會擔心會被遺棄,會被傷害。因為我深深地知道,中國很強大,各民族之間的團結,不會被任何困難打到!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四大發明改變了世界;56個民族56支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
香港、澳門順利回歸,經濟發展又快又穩;
中國在世界屋脊修建了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鐵路,三峽工程的建設;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2008年奧運會舉辦成功了。
祖國——意味著這片古老的土地和世代相傳的人民。千百年來,她牽系、造就了我們民族至高的美和至深的愛。無數的共產黨人、人民解放軍浴血奮戰、拋頭顱、撒熱血是為了她;無數的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毫不保留地獻出自己的智慧、才華,艱辛地勞動是為了她!這是一種抵御外侮、眾志成城、團結一心、勇于拼搏的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民族精神。
滴水在大海中才能得到永生,生命在團結中才能綻放光芒。讓我們每個人都投入到偉大的民族團結進步這一洪流中去,團結進取、弘揚正氣、爭做民族團結的楷模。就像歌中唱到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一樣。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用心、用愛,去傳承各族人民永遠一家親的傳統,不斷譜寫民族團結的新篇章!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主題演講稿小學一年級2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自秦朝統一六國以來,設立三公九卿制度管理國家,九卿之中的“典客”就是專門掌管民族事務的職位。歷朝歷代一直都非常重視民族問題,因為對于多民族國家來說,民族團結是一個關系國家命運的重大問題??v觀歷史,凡是國力強盛、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的時期,無一不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時期。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視,制定民族區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各民族無論人口多寡,一律平等,這些奠定了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基礎。2024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各族人民親如一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定要實現的根本保證?!钡拇_,各民族只有親如一家,情同手足,只有齊心協力,團結發展,才能匯聚強大力量,才能共創民族輝煌,共圓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如今在全面小康路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路上,一個民族都不能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在抗洪搶險救災中,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救援中,在打贏脫貧攻堅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處處展示著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力量。
? 心相通,則情相融;志相同,則力相聚。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在歷史波瀾的沉浮跌宕中之所以生生不息、不斷發展,就在于各民族有著共同的價值追求和精神依托;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煥發出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在于各民族不斷地交往、交流、交融,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如今,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站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上,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庇绕涫菍τ邳h中央關于推進雙語教學改革的重大決策,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必須站在政治的、全局的、戰略的高度去認識。
? ?身為教師,身為領導干部,必須要做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給廣大師生上好思政課,積極引導廣大師生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共同促進祖國繁榮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積極貢獻力量。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主題演講稿小學一年級3
努力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堅實的政治基礎。區域民族自治以國家統一為前提,加快民族發展為目標,以良性民族關系互動為核心。堅持和完善區域民族自治制度,堅持統一與自治相結合。沒有國家統一,就沒有區域民族自治。因此,在確保國家政府法令和法律法規實施的基礎上,確保地方政府行使自治權,給予地方政府特殊支持,解決地方政府特殊問題,建立信任、政治優秀、區分是非、有所作為的民族干部,使各民族干部和群眾思考和努力,聚集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偉大力量。堅持和完善區域民族自治制度,堅持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相結合。既要保護自治民族的自治權利,又要保護非自治民族的合法權益;既要保護居民族的自治權利,又要保護分散的居民族的自治權利。簡而言之,我們應該創造一個良好的自治因素和地方因素。
努力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和發展,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意識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和發展,是堅持中國共產黨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原則的基本體現。中共十八屆全國代表大會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全面開展了全國扶貧斗爭。作為扶貧發展的重點和難點,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協調各方力量,從資金、政策、人力等方面給予優惠援助。各民族人民一天比一天好,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文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日益增強。雖然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和發展解決了物質力量的問題,但它們基本上做了凝聚人心的工作。
努力加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面正確地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
? ? 政策,加強民族團結,不斷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梢哉f,“五個認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之本,沒有“五個認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核心在于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關鍵是要加強文化認同。而“文化認同則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認同解決了,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才能鞏固。在增強對中華文化認同的基礎上繁榮發展各民族優秀文化,有利于構筑抵制敵對勢力滲透、破壞的牢固防線,有利于構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 ?著力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基礎。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實現各民族大團結的“金鑰匙”。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創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利用互聯網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臺,建設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讓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增進交流。要大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充分運用新技術、新媒體,多渠道、全方位開展宣傳教育和創建活動,搞好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歷史觀、民族觀。通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構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中華民族和諧大家庭,實現“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共同目標。
? ?著力提高民族事務法治化水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法治基礎。法治意識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內容。民族事務法治化是按照法律化的方法、手段、步驟與程序依法管理民族相關事務,用法律規范調整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民族關系,用法律來保障民族團結,依法處理民族問題,依法協調民族關系,依法保障各族群眾的合法權益。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彰顯社會規則,鼓勵宣揚一切團結友善、文明和諧的言行,堅決反對一切不利于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的言行,明確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哪些是人心向背,哪些是失道寡助,用法治理念、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保障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著力提高民族工作法治化水平,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法治基礎,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主題演講稿小學一年級4
從整體的角度來看,沒有什么比找到路的方向和歸屬,更能給大家帶來希望和幸福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良好發展即是如此,總是建立在一定的意識自覺、精神指引和美好追求上,這離不開共同體意識的有效支撐。因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關乎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氣質與命運走向,有助于明確政治方向、匯聚智慧力量、提供精神歸宿、鞏固國家善治、捍衛民族尊嚴。
有助于明確政治定位,指明行動方向。“沒有方向的船,什么風都是逆風”。作為黨和國家在十九大提出的重要論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對新時代包括民族工作在內的各項工作的具體開展提供政治定位、點亮行動的明燈。在深化改革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行動指南,更有助于確立民族共識、鞏固集體認同、鑄牢整體意識,激發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的建設性與能動性。
有助于匯聚集體智慧,凝聚發展力量。諺語有云,“眾人拾柴火焰高”。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行動指南并努力維護共同體的行動舉措,實際上是一個智慧聚集與力量凝聚的過程。如亞里士多德所言,“每一個別的人常常是無善足述;但當他們合而為一個集體時,卻往往可能超過少數賢能”。歷史經驗也告訴我們,正是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效發揮中,我們黨和國家才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飛躍。因此,新時代仍需努力鑄牢這種意識,以充分凝聚人心、匯集有效資源、整合進步力量。
有助于共筑精神家園,提供精神歸宿。現代社會在帶來豐饒物質的同時,也裹挾了浮躁、焦慮與不安,而后者的凸顯即是共同體意識缺失所帶來的精神空虛的表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際上是扎根中華文明的沃土,汲取民族文化的營養,創新性地構筑安寧真誠的精神家園,形成一個共同認同、棲息的精神意義世界。唯有如此,才能滋養并慰藉共通性的內在心靈,形成精神上的共有歸宿。
有助于維系良好秩序,鞏固國家善治。有情有義,方能行穩致遠,一個國家和民族也是如此。大家有情有義,同鑄共同體意識,才能開展有效的互動與合作,形成充滿活力的制度體系與治理格局。共同體意識的存在與鑄牢,是善治形成并鞏固的重要條件,特別是其蘊含的權威理念、規范意義,是成員形成正當性、有序性觀念和行為的重要依托和體現。與此同時,共同體意識還蘊含著一種對未來的積極期待,從而對秩序的未來延續與創新提供良好的保障。這些都將有助于促進成員主體的多元合作與共治,增進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福祉。
有助于促進民族振興,捍衛集體尊嚴。集體尊嚴是一種不可冒犯的獨立自主狀態,但更是一個贏得尊重的擔當貢獻過程,這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大家共建共有的價值感。這種尊嚴狀態既建立在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堅實基礎之上,又依賴于每一個國人的付出、擔當與貢獻。尤其是對于我們這個在近代蒙受外來侵略、內部衰敗苦難的民族而言,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撐。因此,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鑄牢與否,直接關聯于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興衰和尊嚴。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主題演講稿小學一年級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盛開的民族團結之花》。
蔚藍的天空,因為有了白云的點綴,才不會寂寞;寬廣的大地,因為有了萬物的裝點,才顯得生機盎然。在由56個民族構成的祖國大家庭里,在多民族聚居、美麗富饒的新疆,我們只有互相依存,互相促進,團結一心,共同發展,才能構建永久的和諧。
自從中央新疆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內地眾多省份紛紛來我們的家鄉新疆接洽援疆事宜,無論是新聞里還是老師們都在說:新疆迎來了大發展、大繁榮的最好時機,一幅副支持新疆跨越式發展的宏偉藍圖正在被繪制。國家的關懷,遠在內地的祖國人民的支持不是春風勝似春風,吹綠了新疆各族人民心底的希望、吹開了新疆各族人民心底的最美的花兒。這是一朵民族團結的花兒,這是一朵幸福的花兒,就像天山上盛開的雪蓮花,迎風搖曳、盡情綻放。
“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這三個離不開的思想表現了我一直很喜歡的那句話:天山輕松根連根,各族人民心連心。在各族人民心連心的民族大家庭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先進人物和事跡,最讓我感動的是阿里木叔叔的故事。阿里木叔叔是一個外出務工、靠賣羊肉串為生的普通的維吾爾族人,但是他又是不普通的,因為叔叔正憑著他的所作所為感動著貴州、感動著新疆、感動著中國。八年來,阿里木叔叔把主要靠賣羊肉串攢下的10多萬元,全部捐贈資助了上百名貧困學生。人們親切地稱他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他的事跡已經深深地烙在了在各族人民的心中,在全國營造出人人求團結、處處講團結、事事謀團結的濃厚氛圍,民族團結之花在這里縱情怒放。
在我們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民族團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各族人民之間的關心和愛護是天經地義的。讓我們心連心,手挽手,為新疆的安定團結貢獻自己的一片愛心,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攜手共進!讓我們向阿里木叔叔學習,用自己的真情和行動澆灌一朵朵民族團結之花,讓民族團結之花開得像火一樣紅!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