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端午節的作文300字(精選14篇)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300字(精選14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端午節的作文300字(精選1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的作文1
快到端午節了,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想起香噴噴的粽子,“口水直流三千尺”;想起賽龍舟的情景,我也情不自禁地跟著學動作;想起舅舅帶我出去玩……
在外婆家有自己包的粽子也有買的粽子,我和表妹一人拿了一個到樓下一邊玩一邊吃,一不小心連粽葉子掉地上一塊。這樣就很快吃完了,我們玩了。過了一會兒,妹妹說我們的粽子上有很多螞蟻,我跑過去一看,果然如此。心想螞蟻也要過端午節吃粽子!不一會兒,越來越多的螞蟻來了,它們連葉子帶米飯一起拖走,拖著拖著,來到了小池塘邊,一下子掉到了水里。咦,它們想游泳嗎?不,天啦,它們要賽龍舟,一個個小螞蟻伸出細胳膊細腿在劃水,太有意思了。不一會兒,它們就賽出一段距離了。
看到螞蟻的端午節,我想我的端午節要是再實際一點,豐富一些就更好了。但是,還有好多人還過不上端午節,他們還在崗位上辛勤的勞動。
我祝大家,還有小動物們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的作文2
6月16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跟媽媽去上山踏青。
剛一上山,我就被這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山上松柏滴翠,蒼青色的群山,一座疊著一座,像大海的波濤,無邊無盡伸到遙遠的天邊。還有黃燦燦、紅艷艷的小花從草里冒出來,在山坡上一簇簇噴放。
這時,太陽升起來了,紅艷艷的太陽射在山尖上,把山頂的霧氣像幕布一樣拉開了,人們拿出準備好的毛巾,開始用溪水清洗手部與面部,傳說端午這一天,當太陽升起,用溪水洗手洗臉可以除災袪百病。
踏青結束,人們手里都拿著新鮮的艾蒿,在傳說中,把艾蒿掛在門上可以避邪,防止鬼邪進入家門。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回家可以吃到熱騰騰的粽子,自然很高興,但我又想到了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為了紀念他,發明了粽子這種食品。
時間真是過得太快了,我只好等候著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可以繼續上山踏青。
端午節的作文3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今天媽媽教我編了一個花網袋,是用彩色毛線編織的,特別好看。媽媽說:“這是一個傳統習俗,每到端午節,小朋友身上都要掛這個花網袋用來避邪。”開始學的時候我覺得特別難,老是把毛線絞在一起,媽媽就一步一步耐心地教我,過了一會兒我學會了,還覺得很容易呢。花網袋終于編好了,我放了一個雞蛋在里面,然后把我和媽媽一起編織的花網袋掛在脖子上,感覺很漂亮。
后來,媽媽還給我講了一些別的習俗,比如:每到端午節,家家門前要插菖蒲和艾葉,堂中要掛鐘馗像,以鎮妖除害。早上要吃粽子,房間里噴雄黃酒,用艾葉熏壁角,祭神,還有賽龍舟,媽媽還給我講了《白蛇傳》的故事。媽媽說她老家宜興還有一個端午習俗是吃美味的烏米飯,烏米飯是用一種叫烏飯草的葉子搗成汁,然后再用米浸成黑色做成米飯,吃起來特別香,可惜我還沒有吃過,好像說這個習俗還和《目連救母》這個故事有關呢!
原來,簡單的一個端午節還有這么多的知識在里面啊!
端午節的作文4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喜歡張燈結彩的元宵節,但我最喜歡的是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聽說還有個感人的故事呢,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因為愛國投江自殺,人們為了不讓魚吃屈原的尸體,把飯團扔進江里,用這種方法去記住屈原。
每到這個時候,最熱鬧的就是包粽子,各家各戶的包法,我最喜歡看奶奶包粽子了,奶奶先把綠油油的粽葉洗得干凈,左手拿著粽葉,右手舀起糯米飯往里面飯,還可以加些綠豆,紅豆或蜜棗等,放在鍋里,煮出來的粽子的味道飄滿整個房間,再煮些茶葉蛋味道就更濃了,一切準備好后,父親帶我,姐姐,哥哥,還有弟弟出去玩。回到家后我急忙拿出一個大粽子,輕輕的扒開粽葉,里面露出又白又嫩的粽子,忍不住咬一口,那蜜棗的甜汁,糯米的香味直往嗓子里鉆,好吃極了,時間過得真快呀,終于到了開飯的時候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著香甜的粽子,品嘗美味的大餐,說說笑笑開心極了,高興極了。
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端午節香甜的粽子!
端午節的作文5
粽葉飄香時,一年一次的端午即將到來,世界處處充滿了喜悅的氣氛。
端午即將到來之時,你是否想起,那吟誦“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偉大詩人屈原。屈原投汨羅江后,人們害怕江里的魚蝦吃掉他的身體,就把家里的米團投入江中,后來米團經過千百年的改換,成了現在的粽子,而吃粽子也變成了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的習俗不僅如此,還有戴香包。
這次作文課,老師打算帶我們做香包,老師買好了材料:針、線、布、桃木球、艾草,接著我們便開始了風波之戰。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如果跳過開頭不就好了嗎?我讓請同學幫我穿了針,引了線,又讓同桌幫我疊好了布,不過接下來更難了,怎么縫呢!我一直認為香包很簡單,可是沒想到會怎么難。
小小香包端午濃,香包中蘊含著一縷春風,雨滴夏雨,三片秋葉,四朵冬雪,和無限的想念……
端午節的作文6
一年一度的端午書終于到了,在這一天里,人們會在河里劃龍舟。吃吃粽子等慶祝端節的事情。
瞧,那一位位劃龍舟的戰士們正案首挺胸地坐在尤舟上既轉睛地盯著前方,那一條條龍舟,都刷著金色、黃色、紅色這些耀眼的顏色,而龍舟上的龍正瞪大眼睛似乎能把河里游動的魚兒趕走,不讓它們吃屈原的尸體。
開始比賽了,一號龍舟領先在前,"咚,咚”6號龍舟的鼓聲響徹云霄,使劃槳手們的劃槳速度漸漸地加快,逐漸超過1號龍舟,成為了第一名,4號龍舟加快了劃槳的速度,“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速。”隨著加油聲越來越響,4號就超越了1號龍舟,與6號龍舟一爭高下,它們兩條船時而并排,時而一前一后。可是,沒想到的事,正當1號和4號龍舟一爭高下的時候,5號龍舟突然從旁邊沖了出來,越過終點線,成為了第1名。
雖然這個端節下雨了,但我仍是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7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終于來了,家家戶戶都忙著包粽子,煮雞蛋,掛艾蒿呢!
一大早,我和媽媽就趕到菜市場買好竹葉和糯米,準備回家動手包粽子。首先,我把竹葉和糯米進行清理,然后放在一個碗里。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拿了三四片竹葉折成一個漏斗形,然后把糯米放進折好的漏斗里,接著再把粽子折成四個棱角,用繩子一綁,一個粽子就這樣在媽媽的手中誕生了。
看著媽媽包的粽子,我心想:這不是挺容易的嗎?我這么聰明,一定可以把它包好的!于是我就照著媽媽的步驟一步一步操作,可是當我把糯米放進去的時候,它總是會溜走,于是我只能再次把頂端封得嚴嚴實實的,再用麻繩捆起來,太棒了,我人生中第一個粽子終于誕生啦!不管這個粽子包的好不好,這也是我第一次嘗試,我非常開心!
端午節的作文8
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夏歷五月初五,也叫“端陽”、“蒲節”、“天中節”、“大長節”、“沐蘭節”、“女兒節”、“小兒節”。
它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艾節、端五、夏節、重午、午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于異的。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是全年四大節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端午節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個熱天的開端,五毒蛇開始活躍,鬼魅魍魎也會猖獗,這些都會給人特別是會給無所顧忌又無抵抗能力的孩子帶來災難,必須在五月端這天集中地為孩子消災防毒,因此,人們又把五月端午節說成是“小孩節”或“娃娃節”。
端午節的作文9
端午節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要到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
這個習俗還要從春秋戰國的時候說起呢!相傳在戰國時期,楚國上大夫屈原上諫楚王,提出富國之計,可楚王不僅不聽,還將其流放。結果屈原悲憤交加,傷心欲絕,抱一塊石頭,帶著自己的憤憤不平,帶著他的高遠志向,一起永沉淚羅江底。為了防止魚蝦們吞食屈原的尸體,所以在這一天人們會包粽子,把粽子丟些在河里。
今年的端午節又即將來臨了,我和奶奶去市場買糯米、蜜棗和蘆葦葉子,準備回家包粽子。奶奶回家先把蘆葉放到鍋子里煮了一下,然后拿出來包粽子。我蹲在那里看著奶奶包起粽子很快,我也拿了幾張蘆葉學奶奶包了起來。可是我怎么弄也學不會,急得我一頭的汗,奶奶笑著說你還小,等你長大了你就會了。我看奶奶包的粽子非常的好看。三個角尖尖的,蘆葉綠綠的。一個個小小的粽子被奶奶做好了放在了鍋子里煮熟了,散出香香的味道。
我最喜歡吃奶奶包的粽子了。
端午節的作文10
我出生在北京,我的家鄉在北京。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教我學說話,學走路。上了幼兒園,老師教我學兒歌和漢字。當我走進學校的時候,我才知道漢字和漢語是我們中國傳統的文化,歷史悠久。
我們國家還有很多傳統的節日,春節過后,就是清明節,清明節之后馬上就要過端午節。我聽家長和老師說,端午節是一個特殊的傳統節日,因為它是為了紀念古代的一個大詩人屈原。
端午節那天要吃粽子,粽子是用糯米和葦葉包成的,家家戶戶飄著粽子的清香。在那天我家也要包粽子,我家的粽子都是由舅媽來包,每次舅媽包的時候都愛包上好多種餡,我最愛吃的就是豆沙餡。在南方還要舉行龍舟大賽,大人和孩子都可以參加,歡歌笑語、龍騰虎躍象征著我們祖國蒸蒸日上。我們的生活每天都像過節一樣。我愛我的祖國,我更愛我的家鄉——北京!
端午節的作文11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帶五股線、賽龍舟、掛香包、真是熱鬧極了。
這天中午,我們去奶奶家過節,剛到家,奶奶就讓我帶上香包,為我配上五股線。看著手上戴的五顏六色的線,媽媽說這是民間風俗,因為從這個季節開始,蚊蟲就多了起來,戴上這個可以防止蚊蟲叮咬。一會爺爺說端來了香噴噴的粽子,好多種類的粽子呀,有豆沙的,蓮蓉的,香棗的,還有肉的……傳說吃粽子是為了記念傳大愛國詩人屈原,公元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知道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抱著石頭而投了汩羅江,當地老百姓知道這個消息后,就往江里扔了許多粽子,希望魚兒不要吃屈原。
吃著美味的粽子,聽爸爸講了屈原的故事,我想:屈原為了國家犧牲,他真是一個愛國的人呀!我長大以后也要向他學習,好好愛我們的國家。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12
端午節大家都不陌生吧,相信大家端午節一定過的都很快樂吧。我過的非常快樂開心。大家在端午節這一天里都吃了很多棕子吧!
端午節那天早上,我早早起了床迎接端午節。我向奶奶家飛奔而去,爸爸則去買棕子。時間過的真快,中午到了,此時我吃了一個菜角一個糖糕兩個棕子。吃飽了爸爸便開始講故事了,我聚精會神的聽著。
公元299年秦國功占了楚國八座城池,一天有一位下人對楚懷王說:秦王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合,楚懷王聽了十分的高興。這時屈原開口了,說:“這是泰王的陰謀,大王千萬不能去秦國議合啊!”下人說:“你只不過是一個詩人罷了,只不過會寫詩,你竟敢懷疑秦王不講信用真是個小人啊!”下人又說:“難道想借機除掉楚王奪王位,屈原真是卑鄙呀!
楚王如期赴會秦王說:“你真來送死啊!”楚懷王死了,屈原知道了也跳江自盡了。人們知道屈原投江了,為了不讓魚吃他,就往河里扔棕子,所以就有了端午節。
祝太家在端午節里開心!
端午節的作文13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們一家開開心心地包著粽子,家里洋溢著濃郁的節日氣氛。一會兒,一股香噴噴肉粽香味撲鼻而來。
突然,媽媽從背后拿出一個香包,說要送給我。我看著形狀可愛、色彩斑斕的香包,真是愛不釋手。
此時,電視機里正在轉播精彩刺激的龍舟比賽,加油聲、鑼鼓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品嘗粽子的時候,爺爺給我講了端午節的由來:在戰國時代,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他學問淵博,受到楚國的重用。可是,有些奸臣嫉妒他的才能,故意在楚王面前說他壞話。懷王死后,屈原就被放逐到長江以南。他眼見國家日益衰敗,心急如焚,更希望全體國民振作起來,于是抱石跳進了汨羅江,以死相諫,那天正是農歷五月五日。
聽完故事后,我感慨萬分,難怪屈原如此受后人景仰。
今年的端午節,我不但品嘗了好吃的粽子,得到了漂亮的香包,最高興的事了解了愛國詩人屈原的偉大抱負,這真是一個意義非凡、令人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14
“端午節”,提到這個節日,就會想起香甜的粽子。口水就會流出來。粽子不僅香甜而且還非常軟、糯。這讓我想起爸爸小的時候是不是也能吃上粽子!我就問媽媽:“媽媽,爸爸小時候吃過粽子嗎?”媽媽告訴我:“爸爸從小就沒有媽媽,又沒有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爸爸是爺爺一個人拉扯大的。那個時候爺爺一個月沒有多少工資,更別說能吃上粽子了。就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成問題”。
爸爸長大了,能掙錢了,爺爺也離他而去了。而我從出生就不知道爺爺奶奶長什么樣。媽媽給我說著爸爸成長的故事的時候,不料被爸爸全部聽見了。爸爸的眼淚不禁流了下來。我急忙拿了一個粽子給爸爸吃。爸爸把葉子剝了下來,咬一口。嘴里說著:“真香”。
晚飯后爸爸問我:“你知道為什么有端午節嗎?”我說:“不知道”。爸爸告訴我,說:“是為了紀念一個叫屈原的人,所以就有端午這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