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2023屆畢業生的一封信(通用5篇)
寫給2023屆畢業生的一封信(通用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信的經歷,對書信很是熟悉吧,書信是人們是人們傳遞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種交際工具。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書信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寫給2023屆畢業生的一封信(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寫給畢業生的一封信1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時間如白駒過隙從指縫間悄悄溜過,距離第一次給你們上課已有兩月之久,而你們也快要小學畢業了,就要踏上新的求學之路,去沐浴新的朝陽,迎接新的挑戰,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可否準備好了?
仿佛還是昨天發生的事:第一次登上講臺的我,與你們初次見面,自然是要做自我介紹的,你們對我這位“新”老師充滿了無限的好奇,并且試圖去探探我的脾氣,為了縮小我們之間的距離感,我們做了一次“談判”:我從黑板上出兩道題,如果做對的人數超過一半,我就可以滿足你們的兩個要求。早就聽聞你們的底子薄,基礎差,跟我斗,下輩子吧!心中暗自竊喜。但是,結果卻令我大吃一驚,沒做對的只有那們幾個人,可謂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這下可完了,認栽,只能讓你們提要求嘍。但你們并沒有提什么過分的要求,只是問了我的姓名和手機號,那時我感到非常欣慰,至少在你們的心里,我至少是被尊重的。謝謝你們,我親愛的同學們!
六年級,是小學的終點站,自從開始教你們就總想著幫你們多學點東西,黎明不會失約,付出必有回報,我在想只要我努力了,學習成績一定可以行,可誰曾想,你們的學習成績不禁讓我費心,更讓我憂心:第一單元的數學測驗,43個人的大家庭竟然有20個人不及格,這可讓我傻了眼,本以為一向乖巧的你們會考得不錯,可結果令人堪憂。于是,我讓你們每個人都寫了一份反思書,雖然是反思書,但你們每個人的反思書上都有一句:“老師,您辛苦了!”謝謝你們,我親愛的孩子們!
還有一個月,你們就要畢業了,首先,我應該祝福你們,你們就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初中去繼續深造,你們也即將告別童年步入青春,去開創自己更光輝的人生里程。但想到你們即將離開這所小學,我的支教生涯也馬上結束,我不禁悵然若失。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小學這本多姿多彩的書,你們即將翻到最后一頁,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會將我們在一級的回憶珍藏,小學是你們求學路上上的第一驛站,以后的路還很漫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你們在新的學校里學有所成,記住我跟你們說的:黎明不會失約,付出必有回報!
加油!
寫給畢業生的一封信2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首先向你們表示熱烈的祝賀!祝賀你們順利地完成了一個階段的學業,即將步入更高一層學府繼續深造,開始人生新的航程。回首3年的校園生活,你們一定忘不了課堂上與老師討論的熱烈場面,忘不了實驗室中老師手把手的操作,忘不了歌詠比賽中大家團結一致的團隊精神,忘不了元旦晚會的精彩節目,忘不了文化節中一幕幕動人場景……在考試結束后的這個斑斕的夏季,對于未來學習生活你們一定在憧憬,在思考,在設計和描繪。
暑假來了,在娛樂放松之余,還有幾件重要事情需要我們注意:
首先,我們不要忘記自己的基礎知識,在開學前還是要復習一遍知識,特別的理工類的知識,經過一段時間不去復習就會變得生疏,這些知識以后都是用的到的;
其次,要注意人身安全。在出行的時候,一定選擇好出行的交通工具,要遵守交通規則。另外暑假活動盡量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地方,人多比較雜亂,一方面是避免物品丟失,更重要的是避免一些突發事件造成的人身傷害。如果你選擇游泳,盡量到游泳館去游泳或者學習,不要到無人看管和人煙稀少的池塘、河流、大海,以免發生溺水事件。不要獨自探險,特別是禁止獨自去爬山,除了發生迷路的情況外,很可能會遇到不可預測的危險;
第三、讀一本好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以滌蕩靈魂,拓展我們的視野,陶冶情操;
第四、體諒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父母千辛萬苦將我們養大,為他們分擔一些工作,做一個孝順的兒女是所有人所歡迎和欣賞的。
相信你們在經歷了幾年的校園生活后,帶著智慧、帶著夢想,昂首走出校門,用百倍的信心,書寫新的人生篇章。
祝福你們,愿美好的明天永遠相伴于你的身邊。
寫給畢業生的一封信3
各位同學們:
大家好!
時光匆匆,歲月在不知不覺當中,也不曾停留,轉眼大家也即將遠航,畢業仿佛是每年這個時候的代名詞的,希望在這段時間的學習當中,我還是感觸良多,這段時間以來的工作當中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能夠揚帆遠航,大學幾年的學習是大家應該要合理去規劃好的,希望同學們能夠對這大學幾年的時間有自己看待,這也是大家應該要有的態度。
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我們在這畢業之際,還是會有很多應該要去落實好的,在這畢業之際,我覺得自身能力還是要做出好的調整好,作為一名大學生應該要對自己以后有所規劃,離開學校之后,大家面對的就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外面世界雖然精彩,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夠保持初心,能夠懷著一個赤子之心不斷的前行,以后的路還很長,老師在這里祝大家能夠創出屬于自己的一番天地,在這樣的環境下面是大家應該要認真去規劃好的,作為輔導員,和大家度過的這幾年,我覺得非常的充實,亦師亦友的這種感覺讓我覺得非常的好,在這畢業之際,也希望大家能夠做的更好。
大學這幾年的時間,大家也一直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希望大家能夠在以后正式步入工作之后,能夠做出更好的成績來,懷著一個好的心態的,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是一直能夠懷著好的狀態的,在這畢業之際一定也需要合理的去規劃好,這也是接下來應該要清楚的方向,在這畢業之際,我也確實是感觸良多,人生的道路上面會遇到很多挫折,在學校的時候有在學校的'煩惱和挫折,以后除了學校到社會上面也會有來自工作的壓力和煩惱,現在回想起來的時候我還是感覺很有意義。
確實我現在感觸良多,在這畢業之際,希望大家能夠做的更好,在這畢業之際還是有很多需要去維持下去的習慣,這也是接下來應該要合理安排好的,畢業之際肯定有很多應該要主動去的維持,確實這是我應該要去做好的,這是接下來應該要合理的去規劃好,在這畢業之際希望大家可以做出好的成績來,現在也畢業了確實還是應該要做出好的成績來,在此希望大家以后步入社會一帆風順,畢業也是新的開始,離開學校之后又將是一個新的起點,各自有各自的發展,希望大家日后有更好的發展。
寫給畢業生的一封信4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寫這封信的時候可能正是你們為畢業答辯在準備的時候,可是由于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可能已經使你們除了受到驚嚇和傷害以外,還耽誤了不少的學業。
如果在往年,這個時候也許正是你們在忙著尋找工作機會最忙的時候,可是今年,你們的計劃可能要受到很大的影響,作為你們的朋友,雖然沒有太大的力量給你們具體的幫助,但依然在心里為你們祝福和加油!
假如你是一名受傷的畢業生,估計答辯的事要耽誤了,但相信學校會有妥善的解決方案為你們排憂解難,你們目前要做的就是安心養傷或治療,等你們康復的時候,相信社會會給你們提供必要的援助,從這次的全民抗震,你們應該相信咱們的政府和人民,一定不會讓你們再經受打擊了。
在以往的教育中,相信你們已經接受過很多關于“堅強”的概念,但這一次相信你們已經深刻體會了這個詞的含義,也相信你們已經走出了最初的痛苦和迷茫。
假如你是一名幸運的畢業生,沒有遭受身體的創傷的話,那你可能在抗震救災的一線在為你們的同胞努力著,我為你們感到驕傲,你們用自己的行為證明了什么是真正的青年人。
然而,你們將要面臨的新的人生選擇已經客觀地擺在了你們的面前,即使沒有地震的干擾,你們的擇業也同樣會需要你們接受一定的挑戰。
因此我建議你們:
第一,首先有一個良好的心態,災難已經發生,過去已經過去,每個人需要面對的是未來,你們也一樣,不管在這次的地震中,你們經歷了什么,希望你們都把這些當作是一次寶貴的經歷,讓這次經歷可以成為錘煉自己意志的一次難得的機會,只有這樣,你們才能真正得到成長,雖然這樣的經歷不免殘酷不免突然;
第二,你們要冷靜思考自己的專業所學應該選擇的方向,也許你們曾經有過無數的關于未來的設想,但這次的意外肯定會給你們的擇業帶來一些新的想法,不管你的籍貫是否是四川本地,但相信你們第一的選擇肯定是留在當地為重建做一番事業,至少你們可以在重建的過程中檢閱一下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并把這些知識真正運用到自己的夢想中,因為俗話說行行出狀元,也許你們的夢想風帆可以就地起航;
第三,假如你已經聯系好了一個理想的工作崗位或者已經踏上了那個工作崗位的話,那么你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盡快妥善安排好學校的一切,調整好心態,告別昔日的傷與痛,苦與樂,安撫好當地的同學,做一個簡單的告別,去新的崗位迎接新的挑戰。因為在現有的崗位中,你還會面臨同齡人的職業競爭,而且你也必須接受這個平靜的殘酷,這就是人生,這就是現實,雖然有時候給你的感覺是緊張的,但更多的時候還充滿著溫情,充滿著快感,因為你已經成年了。
不管你的未來有多少新的困難在等著你,但你要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會有燦爛的未來陽光在等著你,美好的未來在向你招手!
大學四年是美好的,又是短暫的,火熱的生活才是真正檢驗你的熔爐,我們除了加油還是加油,因為只有這樣才會對得起自己這次的經歷,才會真正體會成長的快樂!
祝你們一切順利,未來美好!
寫給畢業生的一封信5
親愛的同學們:
當你們就要走向社會的時候,作為一名老職教人,我想和你們說幾句心里話。
在你們畢業之際,我有著這樣的心境:既有依依不舍之情,更有忐忑不安之慮。當與你們揮手告別時,一個個問號涌入我的腦海:你們一切都準備好了嗎?你們知道前方等待著你們的是什么嗎?如果遇到困難和挫折,你們打算怎么辦?你們對即將面對的職場有多少了解呢?你們有沒有一個中長期的職業生涯規劃呢?
有些同學對踏進職場沒做好準備
如果把“初入職場”比喻成職業生涯的起跑線,那么,一些同學在起跑線上的表現不能令人滿意。
按說經過幾的專業學習,又經過一的頂崗實習,你們應該為踏進職場做好了充分準備。但說實在的,你們給我的感覺并不是這樣的。有的同學在頂崗實習期間頻繁跳槽;有的同學對實習單位抱怨不休;還有的同學干脆宅在家里,每天上網、看電視、睡懶覺……就在領取畢業證的日子里,還有許多同學跟我說,“我真不想畢業,和實習相比,還是呆在學校里面舒服”、“實習這一真不知怎么熬過來的,太辛苦了”、“您說我們離開學校能干什么”、“我總是感覺沒有適合我的工作,您說,我該怎么辦”……
聽到這些同學的“感慨”,毫不夸張地說,我的心在隱隱作痛。為了貪圖舒服,他們寧愿永遠呆在“起跑線上”而不愿意踏上“跑道”;已經到了起跑線,還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做什么,甚至感覺沒有一條適合自己的跑道。那么,當他們不得不踏上“跑道”的時候,其競技狀態和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我常常對我的學生講,從你來到職業學校的第一天起,就應該同時開始你的職業預備期。即使是這樣,你的職業預備期也不算早,在西方一些國家,有些孩子的職業預備期從小學就開始了。
我國的教育體制決定了學生的職業預備期普遍都比較短,一個人從職業學校或普通高校畢業后再考慮自己將來干什么,被認為是很正常的事情,相當一部分畢業生是在職業預備期等于零的狀態下進入企業的。很顯然,一個人沒有職業預備期或預備期太短,就不可能有厚實的基礎和熟練的技能,這樣的畢業生當然缺乏就業競爭力。
你們認真想過畢業意味著什么嗎
我隱隱約約感覺到,自從建立了頂崗實習制度以后,同學們對“畢業”這一人生重要的轉折點,對這一真正的“成人儀式”變得麻木、無所謂了。因為在頂崗實習的一里,許多同學自認為已經充分了解了職場、了解了社會。事實顯然不是這樣的。
第一,畢業意味著你們在職場的身份發生了質的變化。你們將由一個“準職業人”變化為一名真正的“職業人”。在此之前,無論你打了多少份工,無論你工作的表現如何,你的身份都還是一名學生,至多是一名“準職業人”。用人單位對實習學生和對正式員工的要求顯然是不一樣的。
第二,畢業意味著你們必須開始真正踐行成人的義務。按齡來劃分,同學們滿18周歲就是一名成人了。但真正踐行成人義務,還應該從你們畢業之日算起。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在一次歡迎新員工的講話中說:“從今以后,你們進入了社會,該輪到你們回報社會了。作為社會人還希望別人為你服務的想法是不對的。必須從‘希望別人為你服務’的觀念,轉變為‘希望為他人服務’。”稻盛和夫的這一段話,實際上是對“畢業意味著什么”這一問題最好的回答。
第三,畢業意味著你們將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這一點也是學校與職場的最大不同。學校,是人生發展的“準備場所”,在這里,無論你是順利還是坎坷,無論你是得意還是失意,都沒有多大關系;在這里,你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悅,也可能體驗失敗的痛苦,成功固然可喜,有人獻給你掌聲和鮮花,失敗也不可怕,學校不僅會為你抹平傷痕,還會給你多次“重新再來”的機會。企業,是每一個員工的“實戰場所”,在這里,人們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每個崗位都有明確的要求和應承擔的責任;在這里,你順利完成工作任務是應該的,未必能夠得到表揚,但如果你的工作有嚴重失誤,沒有誰會為你的失誤來承擔責任。比如會計工作,在學校里處理經濟業務時,你把銀行存款應該付出的5萬元寫成50萬元,老師會在你的作業本上打個叉,扣2分,就這么簡單;如果在工作中你犯了同樣的錯誤,對不起,你必須把那多付出的45萬元弄回來,否則你就要為此付出代價,就這么直接。
如何順利完成向“職業人”過渡
第一,要處理好“不適合”和“要適應”的關系。當前,不少用人單位對職業院校畢業生有一個較為普遍的看法:上崗快,跳槽也快。職業院校畢業生頻繁跳槽為哪般?一個主要原因就在于,不少同學從學校到社會的第一步出現了嚴重的不適應,主要表現為:抱怨工作太累,嫌工作單調乏味,認為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待遇太低、操作規范太嚴、勞動紀律苛刻等。一位同學跟我聊天時的一句話頗具代表性:“找了很多家企業,結果發現,沒有一家適合我的。”
我想告訴這位同學的是,如果某一個崗位你認為不適合你,我表示理解;如果多家企業、多個崗位都不適合你,我就要提出質疑了:作為一個初入職場的新手,你有什么資本要求企業一定要適合你呢?美國經濟學家舒馬赫說過一段話“每個人誕生在這個世界上,都必須工作,這不僅是為了自己的生計而是努力為獲得成就”,從我們所面臨的現實情況看,我想應該把舒馬赫的話修改成“每個人誕生在這個世界上,都必須工作,這首先是為了自己的生計,然后才是努力為獲得成就”。
簡單地說,為了生存,同學們必須工作。為了工作,同學們必須學會主動適應企業,而不是一味地要企業“適合我”。
第二,要處理好“存在感”和“責任感”的關系。跟同學們聊天我有一個意外收獲,那就是,我可以及時學到一些在你們中間頗為流行而我卻感到陌生的用語。最近就聽到一些同學常常使用“存在感”一詞,如“沒有‘存在感’”、“我的‘存在感’在哪里”等。經過討教,我弄明白了這個詞的意思。所謂“存在感”,是指一種自我感覺,感覺自己在單位里可有可無、不被重視,于是職業倦怠感、人生迷茫感油然而生。
據我所知,在同學們中間,沒有“存在感”的不在少數。如何解決沒有“存在感”的問題,我當然沒有什么靈丹妙藥。但我認為,沒有“存在感”與缺乏“責任感”有著因果關系。所謂責任感,說得直接一點,就是稻盛和夫所言“你們進入了社會,該輪到你們回報社會了”,“回報社會”就是一個有良知的公民應該具有的“責任感”。沒有這樣一種“責任感”,不愿意為社會提供“物質和服務”,一個人的價值就無法體現出來,這樣的個人又怎么會有“存在感”呢?
第三,要處理好“懂專業”和“高素質”的關系。讓很多同學感到糾結的是:自己辛辛苦苦學了幾專業知識,掌握了專業技能,卻不被單位重視,不受重用。應該說,同學們總以為一旦就業,自己學的東西就可以立刻派上用場,這種心態的形成不怪你們,這是我們職業教育的失誤。
這些,為了突出職業教育的就業導向和服務宗旨,我們總是強調職業教育與就業崗位要實現“零距離”、“無縫對接”,這實際上是在追求一種立竿見影的教育效果。我們當然要糾正“重理論,輕應用;重知識,輕能力”的錯誤傾向,但反過來把“應用”和“能力”作為職業教育的全部也是非常謬誤的。無論何種教育類型,既要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又要影響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二者不可偏廢。知識可以灌輸,能力可以訓練,但人的身心發展不可“加工”,只能施以影響,促進其自身成長。職業教育當然要為企業輸送技能型人才,但首先要做到的是把學生培養成一名合格的社會公民。
作為職業院校畢業生,要成為一名真正的職業人,當然要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這是毋庸置疑的。但企業對職業人的要求,更看重人的綜合素質而非專業技能。一項調查顯示,企業最看重的三項素質依次是綜合能力、團隊協作與敬業奉獻,隨后才是專業技術和外語水平,其中綜合能力包括了學習能力、邏輯分析能力、執行能力、組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很多方面。
同學們,你們已經拿到了進入社會的“通行證”,但今后的路還很長很長,“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雖然說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沖刺,但正如著名作家柳青說的那樣,“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我衷心地希望,同學們能把進入社會這“緊要”的“幾步”走穩、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