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作文5篇
【推薦】情感的作文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情感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情感的作文 篇1
最近我又夢見他了,我的初戀,正真意義上的初戀。怎么還會夢見他啊?畢竟我已經五年沒有見過他或是聽見關于他的消息了。
他,叫少陽,人也如他的名字一樣陽光而又帥氣。我十五歲以前的生活他就如朝陽一般給予過我無限的光明,我每一次幸福而甜蜜地微笑,他總有參與。每一次想起他,我腦海總中會出現一副清晨,太陽初生,花園玫瑰盛開,嬰兒臉頰一樣的花瓣上懶懶的躺著一滴圓圓潤潤的小露珠,小露珠還未睡醒,陽光偷偷親吻著它的臉蛋的畫面。而我的心也懷著陽光偷偷親吻露珠時的羞澀與甜蜜。
我懷念曾經的我們一起走過的路。記得,那時我總是悄悄地,默默地走在離你不遠的地方。我最愛的是每天放學的傍晚,夕陽總是將你的影子拉得斜斜的長長的,我不小心一走快就踩到你的影子了,我樂此不疲的追著你的影子,讓它落在我的腳上,我的手上,那時我們的距離多近啊。還有一次,很丟臉的被你發現。“哎,你很討厭我嗎?干嘛總踩我的影子?不止一次嘍哦!”你轉過身,微笑著看我,就好像老師教導做錯事的小孩子說,你不可以在這么做了哦的語氣。當時我的臉一定很紅,我無所是從的雙手緊緊攥著書包帶,胡亂說了句:“我沒有,你的影子太長了。”你好笑的的看看我說:“好吧,我們并排走好了,這樣你就踩不到了吧。”于是,這天的夕陽將一高一矮的兩個影子拉的很長很長,直至沒入夜色里。那天的路上我沒有說很多話,只是在聽你講,你講到好笑的地方會哈哈大笑,可是我一點也笑不出來,我只能聽見自己心砰砰亂跳的聲音,周身圍繞著你的氣息使我無法正常做出反應。
也許,少年的心特別淺,任何小小的事都可以裝的特別滿。記得,每個交作業的早上,我總是要費一番心思,總是要盯著你的動作,你交的晚,我就先拖著不交,直到你交了,我在動作迅速地把我的作業本放在你的上邊。這幾乎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功課,總之,這是我一天好心情的開始。還有,每次老師發作業的時候,我都很緊張,期待著老師連續的念出你和我的名字。還有,每一次我回答對問題,考了好成績,寫了好作文,你隨口一句的贊賞。或是,有時回答錯了問題你幫我解得圍。還有,學習委員選舉時,你力排眾議推薦不起眼的我,雖然沒有選上,我依然感謝你。這些小小的甜蜜,曾裝滿了我年少的日日夜夜。
直到有一天你突然轉學了,走的突然,只留下一句:“少陽同學轉學了。”毫無預兆。毫無預兆的,你在我的生活中就消失了。仿佛從未來過一般,仿佛,我只是做了一場夢。我不知所措,恍恍惚惚,我總是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里轉,尋找每一個與你相似的背影。
三年,一切都還在往前進行著,我的生活也一樣,有你的那段時光,早已做成相冊,被歲月塵封。也許忘記,也許被銘記,之是當下我已不再想起。可是,生活風平浪靜的太久,總要泛些波瀾。
當我意外得知,你轉到了我現在所在的學校時,一不小心,過去,曾經就一并打翻了。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情?是失而復得的激動,是再次相見的羞澀,是割裂三年的膽怯。躊躇激動,激動躊躇中,我躲在暗處,偷偷望了眼。你 ,長高了,很高,也更瘦了,不過臉依舊那般俊秀。是了,是你,你回來了!當我鼓起勇氣,將要向你走去時,一群蝴蝶一樣的女孩子將你圍住。我愣愣的站在原地,看著你與那群女孩嬉笑打鬧,俊秀的臉上掛著毫不相稱邪邪的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看錯了,曾經的你是從不那樣笑的,彬彬儒雅的你從不會那樣笑,從不會。
之后,我再也沒有了見你的勇氣,但我總是伸長了耳朵網羅與你有關的任何消息。“聽說,**家是開網吧的。”“聽說,**學習特別差,挺能混的。”“聽說,**正和咱們年級的級花談呢”“聽說······”(無聲中······)
漸漸地我明白了,現在的你再也不是曾經的你,我的小甜蜜再也與你無關,三年是一條跨不過去的鴻溝,困住了過去的我和現在的你。我不是早就應該夢醒了么?
與你毫不相干的兩年后,我們都畢業了,天南海北。說過了,夢醒了,沒有留戀,沒有不舍。以后,誰又會記得誰呢?
直到最近,畢業兩年后的今天,我又夢見你,想起你。多么神奇的,好無厘頭的夢啊。我竟夢見,我們走到了一起,夢里的我甜蜜得幸福而又自然。夢醒時,我抱著被子,睜著眼睛,沉默了好久,想了好久。釋然的笑笑,快起床吧。外面陽光明媚。
而你,還好嗎?
情感的作文 篇2
摘 要:在現代教育技術廣泛應用的今天,從事初中語文教學的一線教師的感受并不輕松,尤其在各種媒體信息的交流,其時效性都遠遠超過了書面表達形式的情況下,作文教學的意義已經讓許多人開始懷疑,要求也在隨社會的進步同步提高著,但是方式方法不論進行怎樣的革新,多少年來存在的假、大、空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有不少教師選擇了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力求通過活動,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習生活,積累寫作素材,提高作文興趣。然而遺憾的是,每次活動過后,學生訴諸筆端的仍然少有亮色,要么是對活動過程的瑣碎記錄,要么便是對某種現象、事理的膚淺認識,缺乏真情實感。因此,教師必須正視這樣一個事實,盡管說緣木不可求魚,然而,緣“水”為何仍不見“魚”呢?毫無疑問,關鍵在于水。從一篇題為《情動而辭發》的文章中受到啟發,開始了作文教學中的情感培養嘗試,效果明顯。
關鍵詞:作文;情感;突破
一、培養情感,讓學生有感而發
其實,我們現在所面對的中小學生,一半以上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特殊環境里變成了所謂的乖孩子,家長的期望是學生的奮斗目標,老師的要求是學生的行為準則,他們把自身交給了課堂和老師,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沒有任何的必要去介入柴米油鹽等生活瑣事中的喜怒哀樂,他們成了地地道道的人體計算機。既然已經找到了問題的癥結,對癥下藥,創設情境,帶學生進入一個人為設置的教育場景或者是親身經歷現實生活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我們創設情境的目的就是要豐富學生的生活,激發他們感受生活,促使他們思考生活,從而激起他們的寫作激情。人為的和有意的,它就具有計劃性、目的性,所以更具有時效性。
二、吐露情感,讓學生筆下生花
為了讓學生吐露真情實感,教師也需要創設情境和特別的引導,否則,即使有了真情實感,學生也會忽視了它,不把它看做是作文真正的靈魂。在一個班的作文課上,我就這個班的幾個同學和另一個班同學打架的事作為素材,就事論事,自擬題目作文,效果不錯。
三、梳理情感,讓作文收放自如
學生最直觀的感受是膚淺的,如果教師順便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找找茬,學生的.思路會馬上集中在一條主線上。在此基礎上,教師應趁熱打鐵,幫助學生處理好以下幾組關系,讓作文主題更鮮明。
1.情與境的關系
情是內在的,境是外在的。情的傳達依賴于境的創設,兩者一表一里,融為一體。好的作文應該話語蘊藉,情調含蓄朦朧。中國傳統詩學中,強調“比興”手法,就是避免直白式抒情。學生在寫作文之際,應該注意情與境、情與聲的結合與交融,做到情景交融,聲情并茂。
2.情與理的關系
一篇優秀的作文,應該情理兼備。理,包括事理與哲理。事理是藝術作品的構成層次,對于敘事性文章,不可或缺。哲理是潛藏于作文之中的人生意義,是最富有魅力、令人回味無窮的。但這些事理和哲理,都應該被情感化、心靈化、詩意化。
3.一般與個別的關系
作文寫作應該是對個別情感的具體描述,不能從一般概念出發去尋找例證,而應抓住生活中富有特征性的獨特情感,在特殊中顯出一般,才能產生有限見無限、言猶盡而意無窮的境界。達到個別與一般的統一,才能避免模式化、套版化寫作。
四、升華情感,讓作文主題鮮明
如果說文章是一棵大樹的話,情感體驗便有如樹根,“根深”才能“葉茂”。那么,作文教學中怎樣引導學生去梳理情感、升華情感呢?這就要求訓練他們的“內省力”。我國古代的儒學家曾把內省力的自我訓練作為道德修養的手段之一,強調應該“日三省乎己”。這種建立在嚴格的道德自律基礎上的主體對自身心理的內省正是培養體驗能力的有效途徑。因為只有“內省”才會“自知”,行文時才不會將感受僅僅停留在紛亂的現象上去做零碎的記錄,才能寫出聲情并茂的文字,流露出真情實感,抓住讀者的心。
綜上所述,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不僅要通過各種手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梳理并表達情感,同時還要通過“內省”和反思,使這種情感得到進一步的提煉和升華。這樣的基本功練好了,作文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自然也就有話可說,有理可講,有感可發,寫出來的文章自然也就聲情并茂、感人至深了。
情感的作文 篇3
回憶漸離的越遠,越能輕易發現陪伴的無可替代。
筆記里曾寫滿了關于弟弟和我的小故事。還記得,天微微泛白的夏日早晨,弟弟翻過河溝摘對岸鄰居菜地中的西瓜的事情;還記得,雨過陽光的午后,和弟弟一起去小樹林捉知了的事情;還記得,大地被銀裝素裹的傍晚,我和他提著手電筒在院子里堆雪人的事情……不過,那已是多年以前的事情。
與他的情感,在我升入高中,他進縣城上小學之前,從未有過懷疑。初中那時,每每周末回家,都會給他帶禮物,吃的也好,玩的也好,即便可用的資金總是很有限。每每這個時候,我在家張望學校的方向,尋覓他下午放學興奮奔跑的身影。若他沒有留級,我倆應該一同上下學的,或許應該像小時候那樣迎著美麗的晨曦,手牽著手,跳著追著趕往學校的吧!
再怎樣努力的窺探,也不會懂得,時間如何將身邊的人悄然改變。自從他被送到縣城讀小學,沒有任何征兆的,無法阻擋的,我和他之間的感情,不覺從相見歡走到相視冷。逃學,請家長,似乎有點頻繁。叛逆,大概是最好的寫照了。雖然明白這并非針對我的冷漠,但如何都做不到視而不見。與爸爸媽媽也總是爭吵,家里的氛圍像是落雨的天晴,時好時壞。囤積良久,家人都習慣了他的脾氣。轉瞬,兩年后,他休學停留在家中,無所事事。
成長交織經歷會讓人變得沉默,察覺的到我倆都在改變,只是我還是當初的我,他卻是另一個他了。即使偶爾會相伴出門,也不敢多說話。首先他聽不進去,其次話丁點不去他耳,后果就惹得他反感。這樣的時光,持續了又將近兩年,直到他在家人的奉勸下去外省打工。那年,我高中畢業,假期獨自一人在家,村莊的屋子里沒有他的吵鬧,格外寂靜,卻悄悄溢出些寂寞。作為哥哥,陪著看著他的成長。說來生笑的事,小時候的他,在過年集市上,不買新衣服,吵鬧這要花炮。長大了,位置調換,不要煙花,改會打扮了。
過往來去,祈愿終是安好。又逢一年,我大學寒末放假,急急忙忙從省外趕回老家。下了火車,就近在車站旁的商店給在家清修一年的他,購了袋零食。不去上班,待在家里的他未曾老實過,有事做不了,就往省外打電話給我。沒事情,倒清凈的連個音都沒有。回到家,他見到我笑了,問是否有捎帶禮品。剛接過包裹,零食揣在手,就拿著手機在我眼前晃。"哥,陪我打個游戲唄""不打,看著就沒意思"一句話,讓我給拒絕了。但是在兩天后,我把手機丟了給他。"弄吧!趕緊的。給我裝好"從不玩網游的我,接受了他三番兩次的請求。我有想,再過兩年,應該想要一起玩個游戲,也不可能了吧!那時我再工作,他或許也是。于是家中溫暖的小溫棚里,經常能見到我倆的身影。兩個小板凳,靠坐在一起。他指導我怎么玩,我學著嘗試。他嘲笑我的角色不厲害,我無所謂的輕瞟他一眼。
就如同埋沒記憶的那個年齡,兩個小凳子,對坐著寫作業。我笑他總是撓頭寫的慢,他不屑我沒等他寫的快一樣。
情感的作文 篇4
有一句應用很廣泛也很大眾的話“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這句話重點揭示與地球萬物中,人的有情非別的事物可替代。只要是人,就離不開情。
親情,使我們心安理得的享受或付出,與生命同在,比生命更長久牢固,她不因世事變遷和繁復而退色,是最可靠、最安全、最無功利需求、最純樸的情。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我們在感動中傳遞愛的接力棒;手足情使我們血脈相連。
友情,亦如手套或拖鞋,使我們溫暖或舒服,調劑生活不可或缺。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友情也如此。人是社會的一分子,任何人離開群體或拒絕與人相處,便顯得孤獨無依,生活會閉塞而頓時光彩。隔三差五,三五友人相聚海侃,快樂或郁悶在笑談中一律化為春風拂面,生活才有滋有味。
愛情,這本是一個極富浪漫色彩的字眼,美好迷人。享受者如沐春風,如浴花香,燦爛無比;正在追求者充滿神往。她豐碩我們的血肉,馥郁我們的感情,帶給人的愉悅只能用一個詞可以概括“滋潤”。
如果把人生幾十年生活的大場景比作一片汪洋,那么人就是這片汪洋中的一只小船。由啟航到融于天邊這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親情使我們溫馨的港灣和遠航的風帆,無論你使出多遠,親情始終是一條割不斷的線,她無時不在守望和祈禱,她能鼓勵你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即便是你觸礁而滿身瘡痍,她也永遠不會拋棄你。那么友情則是與你同行的另一條船,在茫茫的水域上,我們需要相扶相攜,彼此照應,不至于孤獨無援。愛情則是船只航行所需要的動力,她能使我們有足夠的信念和精神去搏擊風口浪尖。因此,與這片人生的汪洋中,這三種“情”我們缺一不可。
然而“情”說來溫馨,但實際中卻并不簡單。尤其是愛情要復雜得多。社會分工精細化,人的感情也隨之出現細致的層次化,多面化。紅顏藍顏的盛行;知己知音的追求;情人的出現,使我們的愛情在經歷一場考驗和革命。
情感的作文 篇5
我愛天上的星星,更愛媽媽的眼睛。媽媽的眼睛閃爍在我身邊,星星離我太遠太遠。
每天清晨,當我醒來的時候,最先看到的是媽媽的眼睛。它告訴我:“孩子,新的一天開始了,趕快起床吧!”
太陽下山了,窗外的天空漸漸黑下來,屋子里亮起了燈光。媽媽的眼睛比燈光更亮,照耀著我的全身,照亮了我的心。
炎熱的夏天,電扇送來的風也是熱乎乎的。媽媽的眼睛里,淌出兩股清清的泉水,給我送來一陣陣涼意。
冬天,窗外飄著雪花,人們裹著棉衣,戴著絨帽,身上還是感到冷。這時媽媽的目光射到我身上,就像陽光,給我送來了溫暖。
媽媽的眼睛,給我帶來歡樂和幸福,是閃爍在我身邊的兩顆最亮最美的星星。
重慶市忠縣實驗小學六年級:楊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