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人物的作文4篇
【精選】寫人物的作文4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寫人物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寫人物的作文 篇1
我的母親是一個溫柔,大方,和藹可親的人。
媽媽有一雙大眼睛,一頭長發,可在歲月的洗禮后,已兩鬢斑白。
記得有一次,我半夜突然發燒,爸爸也不在家,媽媽趕快為我穿好衣服,背我去離家最近的醫院。可是,小區里已經空無一人,就連路燈也熄滅了。在我的印象中,媽媽是很怕走夜路的,可她為了我走了很長時間的夜路。到了醫院,她趕緊招呼剛剛才休息的醫生。醫生急忙為我檢查了身體,媽媽在一旁的走廊上焦急地等待著檢查的結果。當知道醫生確定了我沒有太太問題,她才松了口氣。媽媽一直陪著我,一直到我睡著。
第二天,我醒來后,看見媽媽的眼睛里布滿血絲,一臉疲憊地說:“醒了?我去給你拿藥,醫生說要趕快吃藥。”看見媽媽瘦小的身軀漸漸遠去,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蒙上了一層霧水。
我的病好了,可媽媽卻病倒了。弟弟告訴我,在我生病的這段時間里,媽媽一直在我身邊陪伴著我,幾乎沒有合眼。我再也忍不住了,淚水像水龍頭一樣的往外涌,我瞬間覺得,媽媽是那么那么的愛我。
媽媽的愛就藏在生活的瑣事里,我只是在那一刻才真正覺得"父愛如山,母愛似海"的真正含義。
寫人物的作文 篇2
恍惚之間,眼前一片漆黑。合上雙眼,再次睜開之時,三道任意門出現在我眼前。我選擇了第一道門毅然踏入,任我心靈深處的心愿替我指引方向。
步出門坎,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自然的山林氣息,一頂破舊的茅草不避艱險隱藏在樹木之間。這種場景頗為熟悉,哦!那應該就是南陽諸葛廬了吧!果不其然,窗邊坐著三個人,一定就是劉備、張飛、關羽。劉備思賢若渴,三次拜訪諸葛廬,終于見到了諸葛亮。透過窗了便能看見諸葛亮搖著羽扇與劉備暢談國家大事。
踱步進入第二扇門,此處的裝橫雄偉氣派,一看便知是宮廷中的某座殿堂。一陣爭論的聲音傳入我的耳中。尋場望去,原來是劉備、諸葛亮以及幾個心腹大臣在商討軍事。只見諸葛亮衣一身白衣,手中仍拿著那把羽扇,一下,一下,富有節奏地搖著,翩翩然若一個俏公子。他時而而帶微笑地聆聽他人的意見,時而表情嚴肅地論述自己的觀點。計謀一出,便博得一片贊同之聲。
戀戀不舍地離開,又踏進了第三道門。依然是室內,此處不像先前所見的殿常那般華麗,卻非常素雅、簡潔。隱約可見微弱的燈光在閃耀。我踏進了門檻,向燈光處望去。諸葛亮正案上寫著什么。此時的他已經成熟、穩重,眉宇之間所透露出的英氣不減當年。
諸葛亮的眼角似有一團霧氣升騰。一滴淚從他那以經風雨的眼眶中滑落!我怔住了,是什么讓這位睿智杰出的軍師欣然落淚?我走近一看,“出師表”三個字解除了我心中的疑惑。“出師未捷,身先死。”他為輔佐劉禪,鞠躬盡瘁,死而后矣。就為抱達劉備當年對自己的賞識。
多么忠心,知恩途報的諸葛亮啊!他傲氣,因為他有值得驕傲的才能。他獨當一面,獨樹一幟,在人群中脫穎而出。他僅位當年一個諾言而覆湯倒火,再所不辭。他具備做為一個英雄所該擁有的信用、膽識、謀略。
誰說戰死沙場的才算英雄?膚淺!為國家出謀劃策,興復祖國的難道就不算是英雄嗎?英雄是美名流傳千古的,對祖國人民有所貢獻的人。試問“諸葛亮”這三個字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不可否認,諸葛亮是一個大英雄!永遠被人們銘記于心的英雄。
寫人物的作文 篇3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
文水縣云周西村的一個中農家庭。母親早亡,父親劉景謙續娶胡文秀為妻。胡文秀將劉富蘭名中的“富”字改為自己的姓氏“胡”,從此更名劉胡蘭。繼母積極投身于婦救會工作,并非常支持劉胡蘭參加革命。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10月,劉胡蘭參加了文水縣委舉辦的“婦女干部訓練班”。學習了一個多月,回村后她擔任了村婦女救國會秘書。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干事;6月,劉胡蘭被吸收為預備黨員,并被調回云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
1946年秋,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干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云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其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云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后,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匪軍喝叫“一個樣”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毛澤東在指揮全國戰局之余,為劉胡蘭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劉胡蘭是已知的中國共產黨女烈士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她憑著對人民的感情和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念,在鍘刀面前堅貞不屈,視死如歸。這種表現,恰恰是共產黨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萬萬農民心中的結果。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從本質上講是一場新型的農民戰爭,是用先進階級的思想發動和武裝千百萬原來是小生產者的農民。劉胡蘭作為一個14歲的農村少年便能加入共產黨,這首先在于她從兒童團起就接受了黨的教育,并看到黨領導的土地改革給貧苦農民帶來了根本利益。為了捍衛本階級的利益,她能不貪財、不懼死,最后面對敵人的利誘,只回答說:“給我一個金人也不自白。”在刑場上,她又大呼:“怕死不當共產黨。”當時,匪軍曾從現場的群眾中拉出幾個人,要他們去打劉胡蘭,但沒有一個人動手,這也恰恰表現出當時黨與群眾的`魚水關系。
1947年3月26日,毛澤東為劉胡蘭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那恰恰又是央剛剛從延安撤退的8天后,毛澤東正決定離開陜北以游擊方式同軍周旋。在此緊要關頭,全黨的領袖在指揮全國戰局的百忙中,為一個年輕的女黨員寫下這樣的文字,正有著激勵全黨和全體解放區人民去英勇奮斗以贏得戰爭勝利的寓意。
寫人物的作文 篇4
我的姥姥現在五十多歲了,她很愛我。
每次我打電話告訴他們我和爸爸媽媽要去看他們的時候,姥姥就吩咐姥爺去買肉呀,雞呀給我吃。我有時對媽媽說:“切,雞鴨什么的,我吃都吃膩了。”但媽媽卻說:“劉眾呀,你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在農村,殺雞款待你,就是對你最熱情的招待!”我立即恍然大悟。每年冬天即將到來的時候,姥姥就把毛衣織好讓我冬天穿。啊!姥姥對我太好了!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姥姥家,姥姥立刻拿出已經織好的毛衣給我,說:“這是我前些日子織好的,來試一試,看合不合身!”我看了看那毛衣,心想,這件毛衣里面可是包含了姥姥對我的愛呀!于是說:“謝謝姥姥。”姥姥還把燉好的雞湯端來給我喝,說:“趁熱喝了吧。多喝點,身體就會長得壯壯的。”我聞了聞那雞湯,哇,太香了!我對姥姥說:“姥姥,您一定還沒喝吧,您先喝。”姥姥卻說:“我早就喝了,你喝吧!”我以為真的像姥姥所說的那樣,就一骨碌喝了。到后來我才知道,姥姥是騙我,她就是為了把好的東西留給我喝。
這就是我的姥姥,心地善良的姥姥、愛我的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