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故事作文400字
每年的端午節,都是一個非常熱鬧的日子,家家戶戶會要掛菖蒲艾草、戴香囊,說這些都是為了防五毒。
端午節時,還有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這些習俗是為了紀念屈原。說到屈原,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也是一個清官。有一次,皇上要和鄰國打仗,屈原說:“‘不能去,敵軍比我軍強大,這樣會勞民傷財,戰事起老百姓會受苦的,對國對民不利啊。”可皇上不以為然,他硬要開戰。皇上把屈原撤了職,關進大牢里,把他綁在一根柱子上。屈原見自己護不了國,悲痛欲絕地跳進江中,投江自盡了。漁民們見屈原如此忠心,紛紛劃著船,拿著網,想打撈屈原的尸體,可撈了半天,連一根頭發都沒撈著。
這時,一個漁民提出:“不如我們扔些米團喂魚吧。讓魚兒不要吃掉那忠臣屈原的身體。”漁民們聽了,都表示贊同。于是,他們拿出米團,扔進江里。
從此,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百姓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而這個節日也一直延續到了至今。
這就是端午節的故事了,怎么樣是不是對端午節有了新的認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