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公共場合中的文明禮儀作文600字
中國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訓。意思是說:有道德的人待人應彬彬有禮,不能態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遜。要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有一次我和仲清蓉去我外婆家。鄉下的汽車少,半天才有一輛。我們上了車,一看車上人非常多。我和仲清蓉立即找了個位子坐了下來。汽車在不平坦的砂石路上顛簸著,一車的乘客像在跳著街舞。
好不容易走了到外婆家的三分之一路程,司機突然把汽車停了下來,打開車門,上來了一頭發花白的老奶奶。售票阿姨高喊:“哪位乘客讓一座位?哪位乘客讓一座位?……”一連幾聲,車上的乘客好像沒聽見似的。仲清蓉剛要站起來,我一把拉住了她,附著她的耳朵輕聲說道:“離我外婆家還有好遠呢,路又這么顛,站著可不好受,再說我倆又不是沒給車錢,別人不讓座,憑什么我們給她讓座?”低頭看見了胸前的紅領巾,偷偷地將紅領巾摘下,塞進口袋。正在這時,我聽到了一個脆生生的聲音:“老奶奶,您坐我的位子吧!”這時我們才注意,這是一個坐在我們前面座位上的一個個子不高的小女孩,扎著小馬辮,圓圓的臉蛋上堆滿了微笑,胸前大大的紅領巾,顯得更外顯眼。
汽車又開始顛簸了,扎著小馬辮的小女孩,手扶椅背站在我們的面前,哪小馬辮隨著車子的顛簸,也有節奏地一搖一擺,似乎在對我們嘲笑。艱不容易到了我外婆家,我倆像做了賊似的,飛快地下了車。
文明應該在每時每刻,何時何地。然而,今天在這樣的公共場合,我們倆的文明禮儀到哪去了呢,怎么連一個比我們小孩子都不如呢?文明禮儀應扎根于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才會得以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