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粵觀賞魚“游”向世界珠三角已成全國最大養殖基地,年成交額超10億
南粵觀賞魚“游”向世界珠三角已成全國最大養殖基地,年成交額超10億
2004年07月12日05:51 深圳新聞網-深圳特區報
【本報廣州7月11日電】(記者吳勇加)記者今天從有關方面獲悉,在國內外市場的推動和牽引下,珠江三角洲的漁農養殖戶近年采取多種模式大力發展觀賞魚養殖業,使珠三角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觀賞魚養殖基地,目前觀賞魚年成交額已超過10億元,約占全國的60%—70%,各種觀賞魚源源不斷“游”向全國和世界各地市場。
據了解,著名觀賞魚產區廣州芳村區的觀賞魚產業越做越大。在該區的西朗、東朗、
美女啦啦隊招募中
你的網絡游戲聯盟
查博士送你去雅典
哪里可以免費發短信?
海南和坑口等多個經濟聯社,均是熱帶觀賞魚的養殖基地,而養殖培育熱帶魚的方式又從露天魚池轉為室內養殖,并采取“保溫”、“通風”等措施。如海南村原來露天養殖的水池已被溫室所取代,全村共有溫室場800間,面積達7000平方米。目前,芳村區觀賞魚的養殖面積已發展到1180畝以上,共有上千個觀賞魚品種,除以傳統的壽星、水泡眼、紅高頭、黑龍睛、鐵包金和鶴頂等金魚品種為主外,近些年養殖戶根據市場需求,紛紛從國外引入名貴錦鯉以及金龍魚、銀龍魚、花羅漢、熊貓神仙、七彩神仙、珍珠馬甲等高檔觀賞魚類進行繁殖生產,供應國內外市場。今年該區還投入巨資建設國內最大熱帶觀賞魚博覽中心,現已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建成了320畝標準養殖基地。經過努力發展,目前芳村區每年發往全國各地的熱帶觀賞魚數量達到5000萬尾以上,許多名貴品種還出口到新加坡、日本等國家和港澳地區。
佛山市順德區漁農養殖觀賞魚已有上千年歷史,目前該區的陳村、樂從、桂洲、大良等鎮都有眾多農戶實現規模養殖,養殖的品種主要有錦鯉、熱帶魚、金魚等3大類,還發展了金龍魚、銀龍魚養殖。該區在陳村鎮建立了熱帶觀賞魚養殖基地,在大良鎮建立了華南水產養殖場,為當地及周邊養殖戶提供了優良品種和繁殖、防病等技術,有力地促進了觀賞魚業發展。養殖觀賞魚的經濟效益也較好,據一些養殖戶反映,養殖觀賞魚的效益是養殖一般魚類的2倍以上。
新崛起的東莞市觀賞魚業,則以市水產研究所和各鎮水產技術站為試點,向周圍農民作觀賞魚養殖示范,有力促進了觀賞魚養殖業的發展。據介紹,東莞市目前僅金魚的養殖面積就達4000多畝,由于國際市場需求暴漲,國產金魚供不應求,3月至5月的魚還未長大,就被海外客商訂購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