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改編影視:用故事照亮未來
我們從未如此需要故事的安慰。當人類剛學會語言的時候,人們就開始圍著篝火講述故事,那些關于祖先和神明的朦朧的故事隨著那團篝火忽明忽滅,變成了我們在屏幕上看的影像。
人類對故事的渴求從來沒有變過——在古希臘劇場上演的悲喜劇,在倫敦破敗劇場里上演的莎士比亞戲劇,在中國茶館里說書人滔滔不絕的典故……直到現在稱霸大小屏幕的各種影視。
從語言,到書頁間的文字,到舞臺上的動人身影,再到屏幕上精彩的演繹,故事有無數種形態,但不變的是,它總能給人帶來安慰。
越是動蕩的時刻,人們越是愛故事;越是孤獨的時刻,人們越是愛往故事里鉆。在許多行業都出現“寒冬”的特殊年份,“影視寒冬”是經常被提起的一個詞。
但是當我們重新梳理這一年的影視作品,卻發現了諸多驚喜。越來越短的劇集里藏著無限的驚喜;原來看似無聊的原著作品經過編劇之手變成了一看就無法停下的優秀劇集;經典的、甚至略顯過時的故事能夠有完美的現代性演繹……文本和影像不可分割的年代,我們整理了今年優秀的十部改編影視。這些成功的改編,提醒我們不要忘記它們背后優秀、扎實的原著。
新周刊·硬核讀書會的年度榜單還包括:年度十大社科書籍、十大播客、十大虛構書籍、十大非虛構書籍。其中十大社科書籍和播客榜單已經發布,余下榜單將在接下來的兩周內陸續發布,敬請期待。
《正常人》
原著作者薩莉·魯尼將書名起為《正常人》,但故事里的兩位主人公卻天然地將自己和對方歸于“怪物”的行列。
基于原著改編的影視作品,選角對了,那也就成功了一大半。BBC制作的劇版《正常人》,就選對了兩位“怪物”主角。
作為90后作者,獲得主流文學界和市場雙重肯定薩莉·魯尼,是捕捉新一代年輕人情緒的好手。在她的字里行間,你能看到沉浸在自我世界里的青年怎樣被愛情困擾,但這種困擾和生活的無解狀態卻早已經脫離了我們熟悉的“青春文學”套路——薩莉·魯尼的故事里,愛情、性、城市和人物都無時不刻在“階級”中,這種視角也是薩莉·魯尼文字最迷人的地方之一。
作者筆下現代性的情愛和孤獨在劇版中得到了最大的還原,考究的攝影、細致入微的表演都是這部改編劇成功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讀完《正常人》的原著之后,再打開改編的同名劇集,甚至會覺得鏡頭里愛爾蘭的那片綠色和陰郁都是恰到好處的——或許這就是優秀作品的魅力。
《隱秘的角落》/《壞小孩》
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隱秘的角落》在無數人的腦海中留下一些陰郁的記憶:
飛下山崖的老人,漂浮在海中的尸體,與上司偷情被兒子撞破的母親,離異后漸漸疏離的父親,赤裸裸展現在少年面前的殺人現場,等等。
每當那首詭異的《小白船》響起,觀眾就懷著忐忑回到屏幕前,再次進入這個令人糾結的故事。
如果說現實中屬于2020年的刺痛來得直接、酷烈,那么《隱秘的角落》的陰郁,則更為深沉——“無人不冤,有情皆孽”。一切殘酷都是結構性的,那么種種滑向悲劇的命運注定難以挽回,中國影視常見的大團圓結局也絕對不會出現。
推理作家紫金陳的原著《壞小孩》,當然為影視改編提供了一個優秀的藍本。但與很多國內的類型作家一樣,紫金陳長于風格化的創作,但作品的文學性格外稀薄,也就是網友們調侃的“故事好,文筆差”。《隱秘的角落》就很好地彌補了這一點,呈現出極高的藝術質感,從而使得這部熱播劇在扣人心弦的情節之外,具備了相當高的文學性。
在中國影視并不漫長的歷史上,改編作品超越原著的案例屈指可數,《隱秘的角落》應當是其中之一。
《小婦人》
這是一部卡司豪華的翻拍作品,西爾莎·羅南、愛瑪·沃森和勞拉·鄧恩等知名演員讓這部電影顯得星光熠熠。導演格雷塔·葛韋格擅長拍攝女性成長的故事。
在《小婦人》里,她延續了上一部自導自演的作品《伯德小姐》的風格,把南北戰爭時期的女性故事變成了屬于當下的女性敘事。作為家喻戶曉、有經典翻拍版本在前的《小婦人》,要如何才能讓它更適合年輕的觀眾?葛韋格用非線性的方式將原著的故事“打散”,在最后一幕,觀眾能感受到這樣大膽的改編所帶來的沖擊。
《小婦人》是一部女性覺醒和成長的故事,馬奇姐妹們的故事就是現在千千萬萬女性的故事。在故事里,女性可以有不同的愛好理想,婚姻并不是必需品——影像讓這部近百年前的作品重新煥發了生機。
《摩天大樓》
作家陳雪的作品《摩天大樓》被導演陳正道改編成了16集的電視劇。
一場兇殺案牽引出一整棟大樓的眾生相。原著很完整地描寫了大樓里不同的人的“病態”,每一個人都有代表性,像是一個社會學意義上的樣本。
劇版保留了原著的主線,但是對人物和情節做了改編,讓整個故事的節奏變得更快。警官探案的過程,就是揭開一副略顯殘忍的社會畫卷的過程。
這個懸疑故事的特別之處,是最后誰殺了主角美寶并不是最重要的了,更重要的顯然是在這件案子之后,這棟樓里,各式各樣并不完美的人會如何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該劇更大的意義是引起了許多討論,比如女性在遭遇諸如強奸的暴力之后是否該要報警、受害者是否真的無辜等等。
如果你喜歡快節奏的懸疑故事,《摩天大樓》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如果你喜愛懸疑故事,但覺得懸疑故事“太取巧”,或許你可以翻開原著,去看陳雪如何把她關于社會的思考借一個謀殺案講述出來。
《捍衛雅各布》
蘋果的流媒體+將威廉·林戴( ) 2012年的作品《捍衛雅各布》 改編成了劇集,在蘋果推出的一系列乏善可陳的作品中,這部劇成為了為數不多的亮點。
原著故事足夠討巧,是典型的“美國式”故事。懸疑故事開始于一場兇殺案,安迪的兒子雅各布成為了嫌疑人,看到中段,才發現作者無意于過多描寫案情,他想要寫的,是這個家庭。
劇集很好地將原著中的懸疑氣氛放大,我們看到了一個典型的美國中產家庭的掙扎,兇殺案牽扯出的眾生相也十分精彩。
整個故事勝在視角,從雅各布到安迪,最后再落到母親勞拉。我們看過許多不顧一切拯救孩子的故事,但是《捍衛雅各布》并沒有遵循前人的故事模式,并且對傳統敘事提出了質疑并試圖顛覆。
如果你厭倦了千篇一律的懸疑謀殺故事,《捍衛雅各布》會讓你找到久違的新鮮感。
《后翼棄兵》/《女王的棋局》
這是一部今年的現象級的美劇,你很難想象,一個關于國際象棋的故事會引起如此多中國觀眾的討論。
有人評價這部劇,這不就是另一個《延禧攻略》嗎?女主不斷地升級打怪,遇到的唯一阻礙就是喜歡的人不喜歡她,乍看起來,這是一個極為瑪麗蘇的故事。
但回到 的原著,就會發現這個故事的內核是女性的自我成長。這種成長是在不斷地證明女性也可以依靠腦力擊敗男性,在被男性占領的傳統領域獲得認可的過程中實現的。
這部網飛()的劇集,保持了一貫的專業水準。如果你看過關于分解這部劇的特效的短片,或許會發現,這種頂級的工業制作水準保證了整部作品的質感。
與其說,是因為這部劇引起的討論,才讓我們選擇它作為年度劇集,不如說,因為從這部劇集的第一秒開始,它就在告訴我們什么是強大影視工業的“工整”性,也因為它的算計和工整,才使它變成一部今年我們不可能避開的劇集。這也正是迅速崛起的國產劇可以學習的地方。
《氣球》
在女性生育權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今天,《氣球》是獨特而不能忽視的一部電影。
獨特是因為故事發生在藏地,牧民達杰和妻子卓嘎育有兩個兒子,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生活過得比較吃力。由于懵懂的兒子把避孕套偷去當氣球玩,卓嘎在缺乏安全措施的情況下再次懷孕。
卓嘎不愿意再承受一次生育帶來的身體負擔和精神壓力,更擔心他們一家能否再養得起一個孩子。然而丈夫達杰不同意,此時達杰的父親去世了,在上師的指點下,達杰和兒子都認為卓嘎肚子里的孩子是爺爺輪回轉世。此時,面對信仰和現實的尖銳沖突,卓嘎該如何選擇?
不能忽視是因為,卓嘎最終給出了一個“娜拉出走”的選擇——盡管這個選擇受到了“優生優育”的功利性觀念的影響,在當下電影尤其是藏語電影中,這種表現女性覺醒的題材是很難得的。
導演萬瑪才旦同時也是同名原著作者,他曾表示,卓嘎面臨的情況在傳統保守的藏地實際上并不罕見:
“在藏地,肯定有女性會面對這樣的問題,比如一個少女意外懷孕了,她可能為了前途要打掉孩子,父母肯定是不愿意的,他們是特別虔誠的信徒,覺得這是罪孽,會讓她生下來,他們來養。”
可以肯定的是,父權文化施加的生育壓力,不僅僅是藏地女性正在遭遇的問題,也是全球所有女性仍未擺脫的境況。
《無所作為》/《早知今日》
根據珍·漢夫·科萊利茲作品 《早知今日》 You Have 改編的《無所作為》是今年HBO出品的電視劇中最值得一提的一部。
主創大衛·E.凱利上一次和演員妮可·基德曼合作還是那部收獲極高人氣的口碑之作《大小謊言》。這一次同樣是女性主角的懸疑敘事,同樣是以謀殺開篇,同樣是傷痕累累的婚姻和家庭,凱利的劇本,讓并不出眾的原著變得更加精彩。
有人曾經說:二流的小說容易被改編成一流的電影。電視劇也同理,雖然《無所作為》無法被安上“神作”之名,但是它的故事卻是值得創作者學習的樣本。
小說通過謀殺案揭開了一個“完美家庭”的殘忍真相,體貼迷人的丈夫有一天成為了謀殺案嫌疑人,作為心理醫生的女主角,會如何面對?當女性發現所倚靠并且頗為自豪的家庭建構在騙局之上,要怎樣重新自立?
在劇中,大量的特寫鏡頭是對演員的考驗。妮可·基德曼和休·格蘭特的表演幾乎無懈可擊,這部改編作品的成功,兩位優秀演員的表演不可或缺。
像《無所作為》《大小謊言》《消失的愛人》等美式“大女主”影視作品都獲得了成功,原著或許并不是在文學上的頂尖作品,但是它們都做了同一件事:完整地、真誠地講了一個好故事。
《萬物生靈》/《萬物既偉大又渺小》
英劇《萬物生靈》改編自 的回憶錄系列,該系列一共八本。初版時,這個系列的第一本名叫《要是它們能說話》If Only They Talk,講述的是作者在約克的小鎮里做獸醫的經歷。
這個系列1975年改編的版本堪稱經典,新的翻拍自然就需要面對更多壓力。一個英國鄉村獸醫的故事如何能引起現代已經習慣于城市生活的人產生共鳴?習慣了快節奏敘事的觀眾會喜歡這類故事嗎?
從這部劇在各類評價平臺上的分數來看,它做到了。
這部劇集的改編其實破除了兩個迷思——第一,翻拍難以成就經典;第二,節奏緩慢的故事不吸引人。
《萬物生靈》也做了和李子柒類似的事,它將鄉村田園生活美化之后提供給現代城市里原子化的個人,它滿足了人們與生俱來的對自然和土地的渴盼——人們從這樣的故事中得到安慰。
如果說榜單內其他的劇集大都贏在技巧,這部改編劇集勝在它對獸醫這樣的專業人士的尊重和對自然的尊重。
《棋魂》
歷經千年的等待,只為神之一手。時光和褚嬴的故事不只關于圍棋,也在于我們的成長和所要付出的代價。
國產版《棋魂》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登場,最終也像主角時光一樣,完成了不被看好的逆襲。盡管該劇仍有不足,但作為一部小成本網劇,《棋魂》仍不失為年度驚喜。
這部劇的敘事優秀之處在于它能讓觀眾記住并共情多個配角,它所敘述的人生不只是主角光的人生,失敗者絕非不值得被敘述,或者說,人生的高低成敗,不是天賦與職業上的功敗垂成所決定,這一點也正是原著《棋魂》的精髓所在。
或許,國產翻拍劇已足夠讓很多人對這部劇產生偏見,心想這不過是個掙情懷的路邊攤作品,但放下有色眼鏡,它成熟、真摯、飽滿,是一部令人舍不得看完的佳作。
策劃:新周刊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