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表內(nèi)除法例題2教學設計

            7285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最新表內(nèi)除法例題2教學設計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表內(nèi)除法例題2教學設計篇一

            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能正確運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

            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jīng)歷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遷移類推、歸納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已有知識與經(jīng)驗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講授法、提問法、討論法。

            (一)復習舊知,游戲導入

            口算擂臺比賽,教師出示口算題目,學生快速說出答案。

            教師隨機提問:你是用哪句口訣計算出來的?通過提問揭示課題《表內(nèi)除法》。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引導觀察,建立表象

            問題1:觀察情境圖,你了解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

            問題2:你能用一道乘法算式計算出小旗的總數(shù)嗎?你是用哪句口訣計算出來的?

            生:7×8=56口訣:七八五十六。

            問題3:這56面小旗,每列掛8面,可以掛幾列?每行掛7面,可以掛幾行?

            動手操作,小組合作,教師巡視指導。

            小組展示兩種方法,教師作出評價。

            2.動手操作,合作探究

            問題1:你能列出除法算式么?

            生:56÷8=;56÷7=()。

            問題2:要用哪句口訣求商?

            生:口訣七八五十六。

            觀察發(fā)現(xiàn):仔細看黑板上的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兩道算式用同一句口訣。

            師生共同總結算法:除數(shù)是幾就想和幾有關的口訣,利用乘法口訣求商。

            多媒體出示兒歌:算除法,想乘法,口訣缺幾商是幾。請學生讀一讀。

            (三)鞏固練習

            多媒體出示做一做中的題目,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如何計算的,集體講解訂正。

            (四)課堂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進行小結,學生暢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教師給予點評和提升。

            (五)布置作業(yè)

            學生搜集身邊見到的能用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解決的一些日常實際問題,以待下節(jié)課分享交流。

            板書設計

            表內(nèi)除法

            7×8=56口訣:七八五十六。

            56÷8=(7)(七)八五十六。

            56÷7=(8)七(八)五十六。

            表內(nèi)除法例題2教學設計篇二

            1.通過觀察、操作活動,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東西的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2.讓學生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明確“平均分”的含義,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幾種不同方法。

            3.通過學生具體操作平均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實踐能力。通過教學向學生滲透人人平等的思想。

            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幾種不同方法。

            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6個圓片、18根小棒、10個小正方體等。

            1.師:同學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春天)春天到了,柳樹醒了,各種鮮花盛開,在這樣的好天氣里,光明小學二(1)班的同學準備去參觀科技園。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都準備了哪些物品。(課件出示主題圖),你看了這幅圖,你想說什么?

            讓學生自由說一說。

            2.這些小朋友在分糖果的時候出現(xiàn)了一點小麻煩,我們來幫幫他們可以嗎?(課件出示分糖果要求),“把6塊糖果分成3份,分一分”。讓學生拿出學具6個圓片代替糖果動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小組內(nèi)交流分的方法,看哪個小組的分法多。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活動后全班交流分的方法。(小組成員上展臺前演示本組分的方法)

            生①:1/5 生②:2/4生③:3/3

            3.我們?nèi)タ纯垂饷餍W二(1)班的小朋友是怎么分的?我們的分法和他們分法一樣?(課件出示教材第8頁分糖果圖)這三種分法,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

            學生自由說,引發(fā)對“平均分”的關注。

            4.師: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做平均分。(板書課題)

            5.完成“做一做”第1題。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號里畫“√”。

            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匯報時要求學生要說清楚為什么是或不是平均分。

            6.練習:“做一做”第2題。一共有( )片楓葉,每( )片一份,平均分成了( )份。

            師:一共有幾片楓葉?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可能1個1個地數(shù),可能3個3個地數(shù),也可能用乘法口訣四四十六得到結果。)是平均分嗎?每幾個一份?平均分成了幾份?(讓學生走上講臺指著屏幕說,弄清楚“平均分”“每份”“幾份”的概念。)

            1.談話引出例2。

            師:我們剛剛幫助二(1)班的同學把6塊糖果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分得了2塊。他們還準備把18個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能分到幾個呢?請同學們用小棒代替橘子幫他們分一分?

            用小棒代表橘子,小組討論,分一分。

            (1)討論分配方案。突出分橘子時“應該每份同樣多”。

            (2)學生動手實踐,分一分。(老師巡視參與活動)

            (3)小組選代表到臺前展示分橘子的方法。

            (4)教師用課件一一演示三種分橘子的方法。強調三種分法不同,但結果是一樣的。

            2.鞏固“平均分”的方法。

            (1)完成教材第9頁的“做一做”。

            ①讀題、明確題意,指名學生說說“平均分成2份”是什么意思?(把10盒酸奶分成份,每份的酸奶盒數(shù)同樣多)

            ②操作:用10個正方體代替酸奶,動手分一分。教師注意巡視并參與學生活動,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平均分。

            ③同桌互相交流,邊操作邊口頭表述:把10盒酸奶平均分,分成2份,每份有5盒酸奶。

            ④指定某位學生到展臺前匯報分酸奶的方法。

            ⑤教師用課件驗證平均分的結果。

            (2)同學們分得真好,你們能像這樣,把剛才分食品的過程說一說嗎?教師先說一個例子,然后指定學生說。(如:把18個橘子平均分分成6份,每份有3個;把6顆糖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顆)

            1.完成教材11頁練習二第一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同桌交流做法和想法。(說清楚為什么選擇這個答案?)

            (3)全班匯報交流,重點甄別第2和第3種分法,同樣是“平均分”,為什么第3種分法不對,引導學生區(qū)分“每份”“幾份”的概念。(第1種分法,突出是4份,但沒有平均分;第3題是平均分,但只是分給2個小朋友——份數(shù)、每份沒分清)。

            2.練習二第2題。

            (1)明確題目要求。

            (2)獨立畫在書上,集體訂正。

            (3)課件演示驗證。

            3.練習二第3題。

            (1)學生自己讀題,自己動手分一分,填一填。

            (2)集體訂正時說說分的過程和結果。

            (3)課件演示驗證。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列舉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平均分的知識。

            學生談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平均分時要注意什么?

            表內(nèi)除法例題2教學設計篇三

            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練習課.(練習十一第7~12題)

            1.進一步鞏固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口算。

            2.正確、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練習用乘法口訣求商。

            正確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用具

            電腦、口算卡片。

            1.口算

            老師拿著許多口算卡片,由學生抽簽答題。

            2.聽算

            老師說題,學生直接說得數(shù)。

            3.一支鋼筆6元錢,田老師拿了54元錢,可以買幾支鋼筆?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指名匯報。

            1.練習十一第8題.

            學生獨立作業(yè),將得數(shù)直接填寫在課本的表格里.做后小組評比,誰做得又對又快。

            2.練習十一第10題.

            練習前,先讓學生看一看題,想一想題目中的已知條件:這道題是商一定,而被除數(shù)變了,當被除數(shù)變了,要使商不變,則除數(shù)也應相應地變化.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再去獨立完成,將得數(shù)直接填在課本上.

            1.練習十一第7題。

            (1)電腦顯示第7題情境圖,讓學生觀察畫面。

            (2)讓學生根據(jù)圖中已有的信息數(shù)據(jù)提出問題.

            問題一:二年級電腦小組共有24人,如果3人用一臺電腦,需要幾臺?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學生獨立練習,小組討論)

            問題二:如果現(xiàn)在有6臺,你打算怎樣安排?

            第二個問題中的總人數(shù)沒有變,仍然是24人,有6臺電腦,問題是幾人合用一臺電腦?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同桌討論,互相學習。

            2.練習十一第11題。

            (1)電腦顯示第11題情境圖,讓學生看圖,說說圖意。

            (2)根據(jù)已知信息提出問題。

            (3)引導學生分析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4)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練習十一第9、12題。

            教練創(chuàng)新

            課后作業(yè)指導

            練習十一第9題:先讓學生看懂圖意,尋找信息數(shù)據(jù),然后分析數(shù)量關系,再解決問題.第12題:可以讓學生將得數(shù)直接填在書上,要求學生在1.5~2分鐘的時間完成。

            補充習題及解答

            被除數(shù)36 63 1614

            除數(shù)96 38 9

            商898 25

            (1)如果只買帽子,可以買幾頂?

            (2)如果只買鞋,可以買幾雙?

            [解答:3.36÷4=9(個)4.45÷9=5(排)5.(1)36÷6=6(頂)(2)36÷9=4(雙)]

            表內(nèi)除法例題2教學設計篇四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繼續(xù)學習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準備:情景圖或課件等。

            1、談話,出示例5情景圖。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2)熊媽媽是怎樣分竹筍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課件演示熊媽媽分竹筍的過程,再列出算式。

            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為什么這個算式也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shù)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后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說說算式中各數(shù)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來計算?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shù)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1、課本第19頁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

            2、挑戰(zhàn)園地:

            (1)、練習四第4、5題。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寫算式。

            (2)、練習四第6題:先讓學生看圖,敘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讓學生動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寫算式,最后讓學生對照圖說一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設計意圖】: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動,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表內(nèi)除法例題2教學設計篇五

            教科書14頁例5、14頁做一做、練習三4、5、6。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除法運算的含義,懂得把一個數(shù)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計算。

            2.使學生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掌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即認識被除數(shù)、除數(shù)和商。

            2.理解除法算式的含義。

            理解除法算式的含義。

            課件,學具

            一、創(chuàng)境明標

            (一)復習導入

            分小圓片:教師拿出8個小圓片。

            師:要把這些小圓片分給另一些同學,每個同學分2個,可以分給幾個同學?接著教師讓學生注意觀察,老師是怎樣分的。

            使學生知道,教師把小圓片先拿2個分給一個同學(教師分的時候要同時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另一位同學),再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第三位同學,最后拿出2個小圓片分給第四位同學。

            也就是每2個小圓片分給一位同學,分完后問學生:分給了幾個同學?

            學生觀察出:8個小圓片,每個同學2個小圓片,可以分給4個同學。

            想一想:剛才老師是怎樣分的?同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二)明確學習目標

            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認識除法。

            設計意圖:直接明確學習內(nèi)容,通過觀察老師分圓片強化平均分的意識,為進一步學習除法奠定基礎。

            二、互動探標

            (一)導入

            分竹筍情境。

            出示例5。今天熊貓有個問題想讓我們幫幫它,同學們愿意幫助它嗎?熊貓想把20個竹筍,每4個放一盤,能放幾盤?請你幫幫它。

            (二)感知除法

            1.平均分活動

            (1)我們要幫熊貓分什么?

            (2)分的要求是什么?

            (3)每4個放一盤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個竹筍)

            (4)用自己的學具幫熊貓分一分。

            動手擺一擺20個竹筍,按每4個放一盤,可以放幾盤?(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對操作錯誤的同學給予個別指導)。

            2.匯報交流

            (1)教師請一個同學到黑板前面來演示分的.過程。(教師要強調四個四個的分,每4個放一盤,也就是每4個為一份)

            (2)讓學生回顧分的過程和結果,提問:我們剛才是怎樣分的?分的結果是怎樣?

            小結:我們分竹筍的時候,把4個竹筍放一盤,求能放幾盤?實際上就是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這種方法也叫以用除法來計算。

            設計意圖:思考分法,再進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動。學生用學具按照提示分一分。引發(fā)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3.探討新知

            我們能把剛才分的情況和結果用一個算式表示嗎?

            剛才的操作活動是不是平均分?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可用什么算式表示?(用除法表示)。

            (1)竹筍的數(shù)量是20個,這表示要分的數(shù)量,寫在除號的前面。每4個放一盤,就是每份是4,寫在除號的后面。分的結果是可以放5盤,5是分的份數(shù),寫在等號的后面。

            板書,20÷4=5。

            (2)讓學生說一說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個,每4個分一份,分成了5份)。

            (3)認識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20 ÷ 4=5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讓生說一說,由誰來分別做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通過動手操作強化平均分的意識,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shù)平均分成幾個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寫出算式后再讓學生結合操作完整的說出20÷4=5的含義,突出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與除法算式中各數(shù)的對應關系。最后介紹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三、概括梳標

            小結: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了除法,就是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來計算。并認識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四、反饋評標

            (一)教科書第14頁的做一做的第1題。

            提問:一共有多少個小圓片?每堆幾個小圓片?可以分成幾堆?(先讓學生動手圈一圈)

            怎樣列除法算式?(要擺的小圓片是12個,除號前面寫12做被除數(shù);每堆6個,除號后面寫6做除數(shù);可以分成2堆,等號后面寫2是得到的結果做商。)請一個同學讀一讀這個除法算式。(12除以6等于3)再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2按照每6個一份可以分成2份)可用同樣的方法完成下面兩道小題。

            (二)教科書第14頁的做一做的第2題。

            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再同桌的互相說一說。

            設計意圖:“做一做”對例5的內(nèi)容進行鞏固。第1題通過讓學生用圈一圈的方式,得到平均分的結果以及除法算式的結果。第2題鞏固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強化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理解。

            (三)完成教科書第15頁練習三的第4題。

            要分的燈泡有幾個?那被除數(shù)應該寫幾?每個燈座裝幾個燈泡,表示什么?(做的時候讓學生把每2個用鉛筆圈一圈)除數(shù)應該寫幾?可以裝幾個燈座?商應該寫幾?

            完成后要學生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四)完成教科書第16頁練習三的第5題。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講評。

            (五)完成教科書第16頁練習三的第6題。

            要求學生認真讀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分析后再列式。

            設計意圖: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動營造學習氣氛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深化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理解。

            五、互惠提升

            說說你今天的收獲是什么?

            表內(nèi)除法例題2教學設計篇六

            解決問題

            教材第42頁內(nèi)容

            自主學習,探究,小組合作

            小黑板等

            通過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乘除法的意義,并感受數(shù)量關系中蘊含的數(shù)學規(guī)律。

            一、情景導入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出示目標:

            通過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乘除法的意義,并感受數(shù)量關系中蘊含的數(shù)學規(guī)律。

            三、自學指導:

            打開數(shù)學課本42頁,看圖,看文字并思考:

            1、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56元可以買幾個地球儀,還需要知道什么條件?

            3、怎樣列式解答呢?

            4、為什么用除法?

            5、解答正確嗎?

            (5分鐘后進行檢查自學效果)

            四、先學

            1.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看書自學,老師巡視。

            2、檢查自學情況

            同學們學習的很認真,下面比一比誰能做對檢測題。

            檢測環(huán)節(jié):

            出示主題圖

            提問:

            (1)找學生回答自學指導中的問題。

            (要求聲音響亮,其余學生認真聽,發(fā)現(xiàn)錯誤舉手更正。)

            (2)2名學生板演,完成p42頁“想一想”指名學生板演。

            (3)2名同學板演43頁練習九第1題

            (要求:字體工整,板演的同學把字寫得大一些,下面的學生坐姿端正。)

            五、后教

            1、請學生上臺更正,并指出對錯。

            2、合作提升

            討論:你還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并說一說自己的解題方法.

            六、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們有什么收獲?找學生說一說。

            七、當堂訓練

            必做題:

            1、÷ = ÷ =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 表示( )里面有( )

            每份是( )。 個( )。

            2、 63÷7= 56÷8= 72÷9=

            2、一根28米

            長的繩子,每7米截成一段,可以分成幾段?

            3、一本書玲玲看了8天,共看了72頁,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頁?

            選做題:小明和8個同學去公園玩,買門票花了72元,一張門票多少元?

            八、抽查清

            完成課本p43頁第4題。

            九、作業(yè)布置

            必做題:課本練習九第6、8、9題。

            選做題:課本練習九第5、7題。

            十、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56÷8=7(個)

            口答:56元可以買7個地球儀。

            表內(nèi)除法例題2教學設計篇七

            解決問題

            教材第42頁內(nèi)容

            教法設計:自主學習,探究,小組合作

            教具準備:小黑板等

            通過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乘除法的意義,并感受數(shù)量關系中蘊含的數(shù)學規(guī)律。

            學習過程: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通過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乘除法的意義,并感受數(shù)量關系中蘊含的數(shù)學規(guī)律。

            打開數(shù)學課本42頁,看圖,看文字并思考:

            1、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56元可以買幾個地球儀,還需要知道什么條件?

            3、怎樣列式解答呢?

            4、為什么用除法?

            5、解答正確嗎?

            (5分鐘后進行檢查自學效果)

            1、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看書自學,老師巡視。

            2、檢查自學情況

            同學們學習的很認真,下面比一比誰能做對檢測題。

            檢測環(huán)節(jié):

            出示主題圖

            提問:(1)找學生回答自學指導中的問題。

            (要求聲音響亮,其余學生認真聽,發(fā)現(xiàn)錯誤舉手更正。)

            (2)2名學生板演,完成p42頁“想一想”指名學生板演。

            (3)2名同學板演43頁練習九第1題

            (要求:字體工整,板演的同學把字寫得大一些,下面的學生坐姿端正。)

            1、請學生上臺更正,并指出對錯。

            2、合作提升

            討論:你還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并說一說自己的解題方法。

            表內(nèi)除法例題2教學設計篇八

            教材55頁例3

            使學生理解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意義,掌握這種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懂得除法計算的道理,會解答這類問題。

            掌握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

            會解答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問題。

            一、復習

            1、口算:15里有幾個3?14是7的幾倍?

            15是3的幾倍?14里面有幾個7?

            2、有12個蘋果,每盤放4個,可以放幾盤?

            學生列式解答后,請學生回答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新授

            (一)教學例3

            1、出示主題圖,圖上有多少人在唱歌?多少人跳舞?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板書:有35人唱歌,7人跳舞,唱歌的`是跳舞的幾倍?

            2、讀題,分析,題目告訴我們哪些條件,問題問什么?誰和誰比?要解答這個問題一定要找出哪兩個條件才能計算?

            3、說明:我們把35位唱歌的人一份一份的分開,把幾人當作一份呢?也就是說,是把什么數(shù)作為標準呢?唱歌的和跳舞的比,唱歌的人數(shù)是跳舞的幾倍,這是把什么數(shù)作為標準?列式時,7人作什么數(shù)?

            板書:35÷7=5

            (二)完成“做一做”

            1、讀題,先讓學生把題意理解清楚,給世紀末條件?求什么問題?

            2、引導分析:要求“踢球的人數(shù)是跑步的幾倍”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

            3、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4、討論,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三、鞏固練習:練習十二

            四、總結

            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要用除法來計算。

            板書設計

            例3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數(shù)是跳舞的幾倍?

            信息流廣告 競價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經(jīng) 代理招生 二手車 網(wǎng)絡推廣 自學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河北信息網(wǎng)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買車咨詢 河北人才網(wǎng) 精雕圖 戲曲下載 河北生活網(wǎng) 好書推薦 工作計劃 游戲攻略 心理測試 石家莊網(wǎng)絡推廣 石家莊招聘 石家莊網(wǎng)絡營銷 培訓網(wǎng) 好做題 游戲攻略 考研真題 代理招生 心理咨詢 游戲攻略 興趣愛好 網(wǎng)絡知識 品牌營銷 商標交易 游戲攻略 短視頻代運營 張家口人才網(wǎng) 秦皇島人才網(wǎng) PS修圖 寶寶起名 零基礎學習電腦 電商設計 職業(yè)培訓 免費發(fā)布信息 服裝服飾 律師咨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語料庫 范文網(wǎng) 工作總結 二手車估價 情侶網(wǎng)名 愛采購代運營 保定招聘 情感文案 吊車 古詩詞 邯鄲人才網(wǎng) 鐵皮房 衡水人才網(wǎng) 石家莊點痣 微信運營 養(yǎng)花 名酒回收 石家莊代理記賬 女士發(fā)型 搜搜作文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銅雕 關鍵詞優(yōu)化 圍棋 chatGPT 讀后感 玄機派 企業(yè)服務 法律咨詢 chatGPT國內(nèi)版 chatGPT官網(wǎng) 勵志名言 兒童文學 河北代理記賬公司 狗狗百科 教育培訓 游戲推薦 抖音代運營 朋友圈文案 男士發(fā)型 培訓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網(wǎng) 滄州人才網(wǎng) 黃金回收 承德人才網(wǎng)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模型機 高度酒 沐盛有禮 公司注冊 十畝地 造紙術 唐山人才網(wǎng) 沐盛傳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人妻少妇A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能在线观看的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福利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一区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手机看片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青草影视|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限乱码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日产一区日产2区|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浪潮AV|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末成年女AV片一区二区|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激情内射亚州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日本一区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第一区揄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