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7823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北師大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發展,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計劃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計劃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北師大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篇一

            (2024—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一、本冊教材的特點:

            1、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 2、確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3、建立探索性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二、學生情況分析:

            剛入學的一年級的小朋友,天真可愛,對學校的一切都覺得好奇,由于家境好,大部分養成了任性、自私、嬌氣,自我等一些不良習慣。

            他們學前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對這冊的數學知識有不同程度的掌握,但整體水平一般,兩極分化較明顯,這些孩子對數學有很強的學習欲望的,有較好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動靜結合,多表揚鼓勵,不斷強化學生的課堂常規,保護、發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學期教學的內容及目標:

            本冊教材安排9個小單元,主要教學內容包括:

            1、數與代數: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2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及認識鐘表、比較。

            2、空間與圖形:認識物體、位置與順序。

            3、統計與概率:小統計和分類。4、實踐與綜合應用:主要有找一找、說一說;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說說你在生活中發現的加法問題;整理自己的房間,向同伴說說是怎樣整理的;到圖書館或書店看一看,圖書怎樣分類,并與同伴說一說;調查太陽剛升起,大約是幾時?太陽剛落下,大約是幾時?調查班中每個小組的男生、女生人數,并試著提出一些數學問題等等。

            1 / 4

            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認識0~20各數,能正確數數、讀數和寫數,并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

            2、初步了解十進制,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學會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并能解決與此相關的應用問題。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4、認識符號>,<,=的含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

            5、能確定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6、使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幾何體的名稱,并能識別。

            7、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半時,體會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到整時。

            過程和方法:

            1、通過比較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經歷比較事物的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的過程,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3、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推理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4、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的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

            5、在小統計的過程中,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情感、態度、價值觀:

            2 / 4

            1、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以及學習數學的愉悅。

            2、在運算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3、通過結合學生日常作息時間,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借助有趣、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四、教學措施:

            1、由于一年級學生剛入學,年齡比較小,對學校的學習生活有一定的陌生感,但同時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教師在教學中應多鼓勵學生參與學習活動,鼓勵良好行為,讓他們喜歡上課,喜歡數學。

            2、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3、盡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

            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4、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重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5、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和家長積極溝通,做到對學生的養成教育系統化。

            五、教學安排

            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7課時(1——3xx)第二單元比較3課時4xx 第三單元加與減(一)12課時(5——8周)第四單元分類2課時9xx

            3 / 4

            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4課時10xx 第六單元認識圖形2課時11xx 第七單元加與減(二)8課時(12——14周)第八單元認識鐘表1課時15xx 總復習4課時16xx以后

            4 / 4

            北師大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篇二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全冊教材分析:本冊教材以實踐新課標的理念、要求為出發點,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過程。

            1、教材從實際出發,提供了大量的觀察、操作、實驗及獨立思考的機會,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和客觀事實發展,為確立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創設了良好的課程環境。

            2、教材注重為題的探索性,例如:比較、分類、統計等部分內容,重點在于經歷探索,獲取有關知識的體驗。

            3、教材為教師留下創造空間,可結合自身教學需求,生發出新的思想創意,內華自己的教學設計。

            學生情況分析及改善措施:1、由于一年級學生剛入學,年齡比較小,對學校的學習生活有一定的陌生感,但同時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教師在教學中應多鼓勵學生參與學習活動,鼓勵良好行為,讓他們喜歡上課,喜歡數學。

            2、剛入學學生個體差異相對較大,可能有些學生已經不同程度地掌握一些簡單數學知識,教師根據班中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適時調整教學進度,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組織教學。

            教研專題:恰當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課時安排:周次時間內容第一周第一單元:可愛的校園-快樂的家第二周玩具-文

            第三周第二單元:動物樂園-比高第四周比輕重-第三單元:有幾輛第五周國慶

            第六周摘果子-跳第七周可愛的企鵝-乘第八周整理與復習-第四單元結第九周第五單

            第十周期中考試、第六單第十一周第七單元:捆小棒-有幾瓶牛第十二周有幾棵樹-買鉛第十三周飛行表演-美麗的田第十四周整理與復習和第八單第十五

            1 / 4

            第十六xx第九單元:統第十七xx期末總復園 具矮車 節繩 車束 元元 奶筆園元周計習第十八周第十九周期末考試、期末工作 一、情況分析

            我班有學生40人。全部進入學前班,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因為學前班學生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強養成教育。學生們都活潑可愛,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強,整體上是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

            二、目的要求

            這一冊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

            1、熟練的數出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名稱,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減法;會解決一些實問題。

            3、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 方形、三角形。

            4、初步認識鐘面,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三、教材分析

            2 / 4

            本冊教材包括: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進位加法,用數學實踐活動。

            1、根據《標準》調整了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 供了更豐富的知識。

            2、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 驗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3、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 的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數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 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 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 關系。四、教學措施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盡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 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 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3 / 4

            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五、教學安排

            4 / 4

            北師大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篇三

            小學2024-2024學年第一學期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從知識技能、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這三個方面確定全冊的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立體圖形,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解決問題,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

            (一)知識與技能

            1.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能比較數的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與20以內數的組成,能認、讀、寫0-20各數。

            2.初步了解數位和計數單位:知道個位、十位上的數各表示什么意義。

            3.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4.知道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初步體會加減法之間的互逆關系,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

            5.認識符號“>”、“

            6.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能辨認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圓等平面圖形,會用這些圖形進行拼圖。

            7.初步了解事物比較和分類的方法,結合實際,能把同類事物進行比較和分類。

            8.初步認識鐘表,會認整時。

            9.初步培養學生操作、觀察、比較、辯析、整理、概括、語言表達、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二)解決問題

            1.能用0—20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10以內的加減、20以內的進位加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3.能比較出學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內)數量的多少、長短和高矮,能給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類。

            4.結合自已的生活經驗,初步體驗1時的長短。

            5.能根據簡單統計圖表的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6.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 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⑴會看。會看數學書,能在書上找到要學習的內容。

            ⑵會聽。能聽懂老師和學生的講話,能邊聽、邊想。

            ⑶會想。能根據一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會根據數學問題,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⑷會說。能把自己想的說出來,說得比較完整而簡潔。

            ⑸會用。會用學具學習一些數學內容。

            ⑹會做。會做數學作業,書寫規范,格式正確,認真細心,能自己出題自己做,能檢查。

            ⑺能討論。能與同學輕聲討論數學問題。

            ⑻能合作。能與同學友好合作完成數學游戲、數學活動、進行簡單的數學研究。

            ⑼能評價。能作自我評價與評價他人。

            2.在合作交流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積極思考,爭取發言,尊重別人,認真傾聽他人發言,有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3.養成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美德。

            4.愛護學具、文具、數學書、作業本、書包,養成勤學習、有條理、講究美的好習慣。

            5.初步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感受用數學的樂趣,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6 受到關心集體、熱愛家鄉、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等思想教育,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健康發展。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內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

            學情分析

            這一學期我擔任本班數學教學工作,班里共有學生32人,三分之一以上同學表現出對學習的極大興趣,剩余部分學生對學習興趣濃厚,但需要家長和老師的積極引導。

            四、方法與措施

            1.認真研究《標準》和教科書,改變教學理念,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尋找學生熟悉的數學生活,使之進入課堂。

            2.加強游戲、兒歌、演示、觀察與操作,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加強聽、說、讀的分量,創造經歷用數字和數學符號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

            4.貫穿審題、解題思路訓練,引導學生用數學思想思考。

            5.在學習方式上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意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6.對學生堅持正面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五、教學進度安排

            1--2周 可愛的校園、生活中的數 3--4周 比較 5--6周 加與減(一)7--9周 整理與復習 10--11周 分類 12--13周 位置與順序

            14--15周 認識圖形

            16--18周 數學好玩、認識鐘表 19--20周 總復習

            北師大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篇四

            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一、學生情況分析

            2篇)由于一年級學生剛入學,年齡比較小,對學校的學習生活有一定的陌生感,但同時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教師在教學中應多鼓勵學生參與學習活動,鼓勵良好行為,讓他們喜歡上課,喜歡數學。但,剛入學學生個體差異相對較大,可能有些學生已經不同程度地掌握一些簡單數學知識,根據具體情況出發,適時調整教學進度,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組織教學。二、教材分析本冊教材以實踐新課標的理念、要求為出發點,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過程。教材從實際出發,提供了大量的觀察、操作、實驗及獨立思考的機會,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和客觀事實發展,為確立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創設了良好的課程環境。教材注重為題的探索性,例如:比較、分類、等部分內容,重點在于經歷探索,獲取有關知識的體驗。三、教學重點、難點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法。這兩部分內容和

            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內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四、方法與措施1.認真研究《標準》和教科書,改變教學理念,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尋找學生熟悉的數學生活,使之進入課堂。2.加強游戲、兒歌、演示、觀察與操作,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加強聽、說、讀的分量,創造經歷用數字和數學符號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4.貫穿審題、解題思路訓練,引導學生用數學思想思考。5.在學習方式上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意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6.對學生堅持正面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五、教學進度安排1--2周3--4周5--6周7--9周10--11周12--13周14--15周16--18周19--20周可愛的校園、生活中的數比較加與減(一)整理與復習分類位置與順序認識圖形

            數學好玩、認識鐘表總復習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一、學生情況分析由于一年級學生剛入學,年齡比較小,對學校的學習生活有一定的陌生感,但同時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教師在教學中應多鼓勵學生參與學習活動,鼓勵良好行為,讓他們喜歡上課,喜歡數學。但,剛入學學生個體差異相對較大,可能有些學生已經不同程度地掌握一些簡單數學知識,根據具體情況出發,適時調整教學進度,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組織教學。二、教材分析本冊教材以實踐新課標的理念、要求為出發點,以學生為主體編排教材,課堂教學以實踐活動和動手操作為主。教材從實際出發,提供了大量的觀察、操作、實驗及獨立思考的機會,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和客觀事實發展,為確立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創設了良好的課程環境。教材注重問題的探索性,例如:比較、分類、等部分內容,重點在于經歷探索,獲取有關知識的體驗。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用10以內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并能認、讀、會寫到10各數。在一一對應的活動中比較物體數量的多少,認識““<”、“>”,能比較

            10以內數的大小。

            0

            =”、第二單元“比較”。在具體情境中,能夠比較兩個物體的大小、多少、長短、高矮、輕重,體驗并積累一些簡單的比較方法。經歷“比一比”的過程,同時與他人交流比較的方法,并嘗試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養成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第三單元“加與減(一)”。經歷自主探究算法并與同伴合作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在具體情境中,通過操作活動,初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探究并掌握10 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得數是10以內的加與減及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并能解決生活中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在各種活動中,不斷養成仔細觀察、獨立思考、認真傾聽、有條理地表達的良好習慣。第四單元“分類”。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經歷分類的過程,初步體會分類的含義和方法,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作用。能按給定標準或自己選定的標準進行分類,體會分類標準的多樣性。運用分類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整理物品的習慣,體會分類在生活中的必要性。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

            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關系,會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比較準確地確定物體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體會具體位置的相對性。逐步養成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體會到生活中有數學,初步感受用數學的樂趣。第六單元“認識圖形”。

            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經歷觀察、想象和交流的過程,積累認識幾何體的數學活動經驗。知道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幾何體。在分類、觀察等學習活動中,形成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直觀認識,發展語言表達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有密切關系,培養探索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第七單元“加與減(二)”。結合數數、操作直觀模型等活動,認識11-20各數。初步了解數的十進制,認識個位和十位,會比較以內數的大小。在教師指導下,能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嘗試解決。經歷與同伴交流算法的過程,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激發學生對計算活動的興趣。第八單元“認識鐘表”。

            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經歷認識鐘表

            20的過程,知道鐘表可以用來計時。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讀整時和半時。在認識鐘表和認讀時間的過程中,初步學習觀察、比較的方法。結合日常作息時間,在與他人的交流中,知道要珍惜時間,學會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的珍惜時間的習慣。三、具體措施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學習的常規的培養和訓練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從擺放學習用品起,怎樣聽講、怎樣書寫、怎樣記作業,以及的簡單的檢驗作業的方法等都是學習習慣的內容。課堂上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建立一個良好的開端,以后的學習中仍應充分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將這一目標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2、備課認真鉆研了《數學課程標準》、教材、教參,對學期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按照學校要求進行集體備課,充分發揮團隊精神,互相取長補短,把集體的結晶運用到教學中。同時進行單元備課,掌握每一部分知識在單元中、在整冊書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學生怎樣學,學生將會產生什么疑難,該怎樣解決。在備課本中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充分理解課后習題的作用,設計好作業練習。3、上課(1)、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思考。放手讓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對學生的回答采取“揚棄”的態度,從而打破了上課發言沉悶的局面,使學生樂于思考,敢于積極回答問題。針對教學重、難點,選擇學生的探究結果,學生進行比較、交流、討論,從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根究學生練習不同坡度,不同層次的題目,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發展思維。現在學生普遍對數學課感興趣,參與性高,為學好數學邁出了堅實的一步。(2)、努力構建知識網絡。一般做到一小節一整理,形成每節知識串;每單元整理復習形成知識鏈;一學期對整冊書進行整理復習。學生經歷了教材由“薄”變“厚”,再變“薄”的過程,既形成了知識網,又學到了方法,容易產生學習遷移,給學生的創新、實踐提供了可能。4、作業做到精講多練,有針對性。同時對學生的作業及時批改,認真對學生的每一道錯題進行糾錯。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

            總結

            ,進行透切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特點布置分層作業,使所有學生都學有所獲

            。5、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比如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時,大部分孩子已經會計算

            10以內的加減法,但不能夠把題意表述清楚,所以教學時重點就要放在培養孩子口頭表達能力,讓他們把話說完整;提高孩子的計算速度上等。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6、加強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思。六、教學進度安排

            1--2周3--4周5--6周7--9周10--11周12--13周14--15周16--18周19--20周可愛的校園、生活中的數比較加與減(一)整理與復習分類位置與順序認識圖形

            數學好玩、認識鐘表總復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午夜肉伦伦影院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观|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丰满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丶|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大香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亚洲欧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秋霞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AA区一区二区三无码精片| 偷拍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无码人妻啪啪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成人丝袜激情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动漫精品|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福利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麻豆AV天堂一区二区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