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讀后感
“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青鳥讀后感篇一
很早就聽說過“青鳥”這個稱謂,感覺很奇特,冥冥之中總有一股吸引我的力量,讓我莫名其妙地生出好感,有一種想要一探究竟的渴望。
《青鳥》原是比利時作家、象征主義戲劇創始人莫里斯·梅特林克寫的一部同名童話劇本。后來他的妻子喬治特·萊勃倫克為少年兒童閱讀之便又加工改寫成這部散文童話。這部童話采用民間故事的主題和手法,富于詩意,故事優美,令人陶醉。被稱為世界夢幻戲劇史經典代表作,影響法國的五十本書之一。1911年,梅特林克因這部人道主義的杰作而獲諾貝爾文學獎。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遠古時候,砍柴人的兒女——棣棣和咪棣,在圣誕節前做了一個夢:一位名叫蓓麗呂的仙女,委托他倆去尋找一只青鳥,給她的小女兒,因為她病得很厲害,只有這只神鳥才能使她痊愈。仙女還說“我那小女兒要等病好了,才會幸福。”于是他們在貓、狗和各種東西(糖果、面包、水火)的精靈陪伴下進入另一個世界,在光神的指引下去尋找這只青鳥。他們在懷念谷、夜宮、享樂宮、墓地和未來王國里,在光神的廟宇里,歷盡了千辛萬苦,但青鳥總是得而復失,最終還吧是未能找到。他們只好回家,早晨醒來,鄰居柏林考脫太太為她的病孩來索討圣誕禮物,棣棣只好把自己心愛的鴿子送給她。不料,這時鴿子變青了,成為一只“青鳥”。仙女的女兒病也好了。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青鳥代表“幸福、光明和愛情”。它是鳳凰的前身,傳說是王母娘娘身邊傳遞佳音的使者。她的使命是幫助人類尋找幸福、純潔、自由快樂的精神天堂。而在西方,青鳥是圣靈的象征。在文化差別巨大的東西方,人們向往著同樣的一種精神狀態——幸福。
這本名叫《青鳥》的書,它的使命是讓我們沉靜下來思索幸福的真正含義。在溫馨、明朗和如夢般細膩的情調中,號稱“比利時的莎士比亞”梅特林克在書里講述了一個用心靈尋找幸福的幸福的故事。在主人公尋找青鳥的過程中,人們最終知道,幸福的真正含義就在于,自我犧牲和給予他人。幸福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陽光里,空氣里,時間的流傳里,到處充滿著人們沒有發現的幸福。生命的本身就是幸福的,幸福一直就在你的身邊。
青鳥讀后感篇二
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并沒有急著去讀它,而是猜測著這本書的內容:肯定是一本寫鳥的書。當我的猜測失誤以后,我就靜下心來一頁一頁地讀著,剛讀第一章《樵夫小屋》,我就被作者神奇而豐富的想象吸引住了。請看:
“她的眼淚不停地涌,就像噴泉。”“她長得楚楚動人,但是神情卻非常悲傷。她的歌聲非常甜美,就像潺潺的水聲。她的長發一直垂到腳跟,猶如無數條水草。”你知道這是作者對誰的描述嗎?你不會猜到的。這是“水”變成人的樣子。在作者的筆下,水竟然成了這樣一位美麗的仙女一樣的人,憂傷的神態、甜美的歌聲、垂到腳跟的長發,用詞真是妙極了。
作者給我的驚喜遠不止這些,他對“塔糖”變成人形的描寫非常精彩:“塔糖擺在房門旁邊的架子上,外面裹著藍色的糖紙。他來回扭動著身子,但無濟于事。最終,一只長胳膊伸了出來,然后,尖尖的腦袋頂破了糖紙,接著另一只胳膊和兩條有如無窮無盡的長腿也緩緩出來了”對面包、火、牛奶、小狗狄洛貓狄萊特等外形的描寫也是非常有趣,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引人發笑。
我真佩服作者梅特林可先生,“充滿詩情畫意的想象”“一只眼睛看科學世界,一只眼睛看神秘世界”,這樣的評價,這樣的美譽,對于你——梅特林可先生,真是太貼切了!
好了,我要繼續往下讀了,希望能和這些小精靈們一同去尋找那只象征著幸福的青鳥,一同經歷那夢幻般的過程。
青鳥讀后感篇三
看著書,我問自己幸福是什么?幸福,是金光閃閃的華麗舞臺,是想什么就有什么的富裕生活?我仔細的品味書中這段話:“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且都費盡辛苦,歷經失望。其實,幸福就在我們身邊,如果我們經常懷著美好無私的愿望,幸福就伸手可得。”“給別人帶來幸福,會使自己更接近幸福。”冪思苦想我的幸福是什么?突然恍然大悟,原來幸福就在我身邊,它是匿藏在生活縫隙中調皮的影子,只要我敞開心靈的門扉,用心感悟,一舉手一投足間都回聆聽到幸福的旋律,帶來那甜甜的滋味。
夕陽的余暉斜斜地溜進屋子,半開的門內傳來熟悉的飯菜香,卸下一身疲倦推開門,照例喊上一聲“我回來了”家里依舊是那樣溫馨的滋味,媽媽忙碌的身影在廚房與餐廳間來回穿梭,她嘴尖掛著微笑,打量著一桌精心準備的飯菜,那金黃色的果然是我最愛的馬鈴薯。爸爸摸摸我的頭,問我在學校的事情,眉目之間傳遞著濃濃的溫情。我記得深夜媽媽溫柔的幫我蓋好被子,爸爸耐心輔導我學習,在我不開心時,還會說著我早已知曉的笑話逗我開心。我是幸福的,因為我有愛我的家人,我能感受帶家人帶來幸福的滋味。
幸福的“青鳥”究竟在哪里?
青鳥讀后感篇四
很早就聽說過“青鳥”這個稱謂,感覺很奇特,冥冥之中總有一股吸引我的力量,讓我莫名其妙地生出好感,有一種想要一探究竟的渴望。
《青鳥》原是比利時作家、象征主義戲劇創始人莫里斯·梅特林克寫的一部同名童話劇本。后來他的妻子喬治特·萊勃倫克為少年兒童閱讀之便又加工改寫成這部散文童話。這部童話采用民間故事的主題和手法,富于詩意,故事優美,令人陶醉。被稱為世界夢幻戲劇史經典代表作,影響法國的五十本書之一。1911年,梅特林克因這部人道主義的'杰作而獲諾貝爾文學獎。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遠古時候,砍柴人的兒女——棣棣和咪棣,在圣誕節前做了一個夢:一位名叫蓓麗呂的仙女,委托他倆去尋找一只青鳥,給她的小女兒,因為她病得很厲害,只有這只神鳥才能使她痊愈。仙女還說“我那小女兒要等病好了,才會幸福。”于是他們在貓、狗和各種東西(糖果、面包、水火)的精靈陪伴下進入另一個世界,在光神的指引下去尋找這只青鳥。他們在懷念谷、夜宮、享樂宮、墓地和未來王國里,在光神的廟宇里,歷盡了千辛萬苦,但青鳥總是得而復失,最終還吧是未能找到。他們只好回家,早晨醒來,鄰居柏林考脫太太為她的病孩來索討圣誕禮物,棣棣只好把自己心愛的鴿子送給她。不料,這時鴿子變青了,成為一只“青鳥”。仙女的女兒病也好了。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青鳥代表“幸福、光明和愛情”。它是鳳凰的前身,傳說是王母娘娘身邊傳遞佳音的使者。她的使命是幫助人類尋找幸福、純潔、自由快樂的精神天堂。而在西方,青鳥是圣靈的象征。在文化差別巨大的東西方,人們向往著同樣的一種精神狀態——幸福。
這本名叫《青鳥》的書,它的使命是讓我們沉靜下來思索幸福的真正含義。在溫馨、明朗和如夢般細膩的情調中,號稱“比利時的莎士比亞”梅特林克在書里講述了一個用心靈尋找幸福的幸福的故事。在主人公尋找青鳥的過程中,人們最終知道,幸福的真正含義就在于,自我犧牲和給予他人。幸福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陽光里,空氣里,時間的流傳里,到處充滿著人們沒有發現的幸福。生命的本身就是幸福的,幸福一直就在你的身邊。
-->
青鳥讀后感篇五
《青鳥》原本是比利時戲劇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寫的一個劇本,它在1980年首次公演后,迅速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了便于閱讀,筆者將它改寫成了小說形式。《青鳥》這本書使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諦,它讓我受益匪淺。
青鳥并不是一種具體存在的鳥類,而是象征著幸福,同時還代表著快樂。
在書中,窮人家的孩子蒂蒂和咪蒂在一個奇妙的平安夜見到了仙女,仙女送給蒂蒂一頂神奇的帽子,使屋子里的動物和靜物都變得有生命了。就這樣,他們就踏上了尋找青鳥的旅程,開始了追求幸福的奇特經歷。一路上他們遇到了許多事情,如:夜宮的五道大門,恐怖的墓地之旅,難以置信的青孩子的世界,幸福家園的新奇見聞。而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仙女和光神一手安排的,她們的目的,就是讓兄妹倆明白幸福的真正含義。
兄妹倆跟著光神旅行了整整一年的時間,雖然由于仙女神奇的魔法,在現實生活中只流逝了一個晚上的時間,但兄妹倆卻懂得了很多,他們擁有了一雙發現幸福的眼睛,看到了幸福近在眼前,青鳥就在我們身邊。
生命只是在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在人們眼前,并且永遠地延續下去。死亡只不過是生命變化成另一種形式的過程而已。這個世界上并不存在著死亡或是消失這種概念,那些只不過是人類對生命轉變的一種曲解。
看完這本書,我不禁想:世界上有這么多的幸福,為什么我們卻沒有感受到呢?青鳥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怎么就沒有注意過它呢?人們往往只看得見富貴幸福、權力幸福等那些顯而易見的幸福,但它們幸福的外表下,是一顆丑惡的心,他們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快樂。人們都容易忽略那些最微小也是最美好的幸福。比如,母愛幸福,健康幸福,甚至從沒人注意過的空氣幸福,陽光幸福。我們在得到一樣東西的時候,比如財富,權力的同時,也會失去很多,就像快樂,健康甚至愛心。
世間的萬事萬物,其實不存在著所謂的開始與結束。不管我們處于什么樣的狀況下,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知道該怎么讓別人幸福,該干什么去讓現實變得美好。這樣,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這個道理,很多人一生都沒有想明白。
到最后,兄妹倆雖然沒有捉到青鳥,但他們對于什么是幸福,已經了然于胸了,可以說,他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青鳥。蒂蒂和咪蒂在自己的小木屋里看到了許許多多的幸福和快樂,這趟旅行他們終身難忘。
那么,朋友們,你們找到屬于自己的青鳥了嗎?
青鳥讀后感篇六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青鳥》。
這本書主要講得是巫婆讓蒂蒂兒,米蒂兒等去尋找藍色的代表幸福的鳥。
他們爬山涉水,歷經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始終沒有找到代表幸福的青鳥。于是失望的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在家中,他們驚喜的發現,家里有一只很藍很藍的鳥,正是巫婆所說的青鳥。
原來苦苦追尋的青鳥,就在自己的家中。
這本書使我懂得了,幸福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我就生活在幸福中,有爺爺奶奶的疼愛;爸爸媽媽的呵護;老師的`淳淳教導,關愛和同學們的幫助。
啊!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們要珍惜幸福,感受幸福。
青鳥讀后感篇七
這是一個美麗、充滿純真童趣的故事:蒂蒂爾和米蒂爾就是這本書里的主人公,十分善良,為了給仙女的女兒治病,冒著死的風險,去尋找青鳥。
這兩個小孩子在圣誕節前做了一個夢:一位名叫貝麗呂娜的仙女,希望他們能去找到一只青鳥,給她的小女兒,因為她病得很厲害,只有這只神鳥才能使她痊愈。仙女還說“我那小女兒要等病好了,才會幸福。”
于是他們在各種精靈的陪伴下進入另一個世界,在光神的指引下去尋找這只青鳥。他們在懷念谷、夜宮、享樂宮、墓地和未來王國里,在光神的廟宇里,歷盡了千辛萬苦,但青鳥最后總是死亡或是丟失,最終還是沒能找到。他們只好回家。
早晨醒來,鄰居的一位老太太為了給她的孩子治病,來找一個能讓她女兒幸福的圣誕禮物,這兩個孩子只好把自己心愛的鴿子送給她。沒想到,這只鴿子竟然突然變成了青色,成為了他們在夢里尋找的“青鳥”。后來仙女的女兒病終于痊愈了。
青鳥讀后感篇八
我們耐心踏上尋找青鳥的路程,不畏艱險的奇爾奇爾和米琪兒帶著一群朋友,先后到了回憶之國、夜女皇的宮殿、墓地、森林、幸福的世界、未來之國等苦苦尋找青鳥,在回憶之國他們看到了自己已故的爺爺奶奶和一只青鳥,但是終究變成了黑鳥;在夜女皇的宮殿里他們抓到了許多青鳥,但是在光的照耀下卻都倒下了;在陰森恐怖的墓地,也沒有發現青鳥的蹤跡,因為那里的人是死沉沉的,青鳥不愿停駐那里。一段段路程,一次次經歷,沒有讓他們氣餒,沒有讓他們放棄,而是在困難面前變得更加強大堅定。
終于奇爾奇爾和米琪兒尋找到溢滿四周無限感動的幸福,原來真正的青鳥就在自己家中,真正的幸福也就是父母的愛和朋友們的愛,只有父母和朋友平平淡淡真心為你的付出才是純真的幸福。是啊!我們的幸福又何嘗不是每天都陪伴著我們,給我們無盡的溫馨。清晨陽光投灑大地,迎著朝陽呼朋引伴的一起上學,一起玩耍,這是友情的幸福;掛滿滿身的.疲憊回到家中,聽到父母暖心的話語,嗅到噴香的飯菜依然放到飯桌之上,這就是父母之愛的幸福;他們一直在為我們默默付出,困難時沒有絲毫顧慮便伸出援助之手,生病時不辭辛勞地一絲不茍照顧我們,無時無刻的守護我們,這才是真正的幸福。
朋友的一句問候,母親的一聲關懷,父親的一個眼神都是我們最大的幸福。讓我們一起珍愛這份默默無聞地付出,珍愛這份身邊的幸福。
青鳥讀后感篇九
《青鳥》是比利時作家梅特林克的優秀作品,講述了樵夫的兒子迪迪和女兒咪蒂為了尋找代表幸福的青鳥,展開的奇妙之旅。
迪迪是個很有責任心和男子漢氣概的男孩子,但是,他卻不愿意把最喜歡的鴿子送給別人。咪蒂是一個文靜乖巧的姑娘,她皮膚雪白,明眸善睞,她十分羨慕對面有錢人的生活。
平安夜的晚上,他們在仙女蓓麗呂娜的帶領下,在變化成人身的和靜物們的陪伴下,去尋找青鳥。
第一站他們去了懷念國,去看望了去世多年的和兄弟。在懷念國過著非常愜意的生活,那里天空湛藍,綠樹成蔭。仙女說:“……盡管有些人去世了,但只要有人繼續懷念他們,他們就會像從前一樣幸福地活著。”接著,他們又去了夜宮,迪迪克服了恐懼,戰勝了黑暗和恐怖。
讓我最有感觸的是神秘的享樂宮之旅,在那里有很多很多的“幸福”,而這些不同的“幸福”存在每一個家庭的每一個角落呢。“身體健康幸福”不是最美麗的,但是很重要;還有近乎透明的“清新空氣幸福”,穿著灰衣服的“愛戴父母幸福”,穿綠衣服的“樹林幸福”,穿鉆石衣服的“陽光幸福”……是啊,這些幸福都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他們還看到了“無限快樂”,“快樂”,“公正快樂”……我跟隨著他們也進行著這次享樂宮之旅程,幸福是什么呢?我深深地思考著。
直到去了未來國,我也跟著迪迪和咪蒂豁然開朗起來。是的,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又是偉大的。人生的長短并不重要,關鍵在于是否追求自己的價值和幸福。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經過了這一次奇異夢幻之旅,在的早晨,當迪迪和咪蒂再次回到自己家后,感到了不一樣的幸福。迪迪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最喜歡的鴿子送給了鄰居的小女兒,而咪蒂也不再羨慕富人家的.生活。從原本自私、不原與人分享變得懂得奉獻,找到了真正的幸福。
每個人都有自己代表幸福的青鳥,你找到了嗎?幸福是什么呢?幸福是善良、愛心與奉獻!
青鳥讀后感篇十
翻開這本書,我被徹底的吸引了。這篇童話故事是根據比利時著名戲劇家莫斯梅特克林(1862—1949)的象征主義戲劇《青鳥》改編而成的,它以青鳥象征幸福,以孩子追尋青鳥的過程,展現出幸福的道理。
事情是這樣的,在圣誕節前夜,伐木工家簡陋的小屋里,有一對龍鳳胎兄妹,哥哥叫做蒂蒂,妹妹叫做咪蒂。他們正在眺望著富家孩子過節。仙女扮成了個又老又丑的駝背老太婆來找他們,讓他倆為自己生了怪病的女兒去尋找青鳥。她送給蒂蒂一頂鑲著鉆石的小帽,頂就能看到事物的靈魂。從此,小動物、植物、靜物,都有了人的感情。其中還有一些自然之神:脾氣暴躁的先生、美麗可愛的水姑娘、溫文爾雅的光明女神和詭計多端的黑暗女神。經過眾多周折,他們才明白—幸福就在他們身邊。青鳥象征著幸福,孩子們一路追逐,每當幸福似乎近在咫尺,卻又如同平邊的地平線,可望而不可及。幸福的青鳥看似捕捉不到,可它又恰恰在自己的家中。
這讓我想到了三天前媽媽給我發現一條很長的短信:“飯做好了,米飯在電飯煲里,排骨在高壓鍋里,餐桌上有點心。”好長一條短信啊!大概一百七十個字左右!我旁邊的同學卻嘲笑我:“你媽真啰嗦!”我卻認為,我有一個關心我的媽媽。她知道我八點才會回家,就先給我做飯再出門。我是多么幸福呀!幸福就在我身邊。
我突然到《青鳥》上所說:“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幸福,而且都費盡心機,歷盡艱難。其實幸福獲得并不需要如此艱難,只要我們經常懷著無私、美好的心愿和感恩之心,用心地去生活和關愛別人,幸福就在身邊。
幸福離我們那么的近,幸福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