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保護環境心得體會200字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保護環境心得體會200字篇一
現在,社會上形成一種盲目攀比、追求奢華的消費風氣?!拔镆韵橘F”的思想使人們舍得花高價購買和使用珍貴木材制成的家具。然而這種畸形的消費觀念正對大自然造成嚴重的破壞。以紅木為例。紅木是熱帶雨林山產的珍貴木材,價格年年攀升。一雙紅木筷子上百元,一套紅木家具數萬元、數百萬元,但仍有人購買。
我國嚴禁砍伐紅木,我國的紅木家具都是國外市場流入的。然而地球的生態系統是一個整體,任何地區熱帶雨林的砍伐都會破壞動物的棲息環境,造成整體的生態失衡。另外,珍貴木材取自珍稀樹種,而珍稀樹種是不可復生的自然遺產。一萬年前,地球上約1/2的陸地面積覆蓋著森林,約62億公頃,而如今只剩下28億公頃了。全球的熱帶雨林正在以每年1700萬公頃的速度減少著,用不了多少年,世界的熱帶雨林資源就會被全部破壞。雨林是地球之肺,失去了肺的地球將會不堪設想。保護雨林、保護珍稀樹種從拒絕消費珍貴木材制品做起。
一次性筷子又稱“衛生筷”、“方便筷”,是人類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和社會服務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曾被視為一種文明標志。然而,現實表明,其所謂“衛生”和“方便”不過是人們一種虛幻的心理期望,它的使用與“折枝為筷”本質相同,與每餐清洗消毒、不需要眾多生產基地和繁瑣運送過程的多次性筷子比,既不衛生,也不方便。
它的生產,是一種野蠻的掠奪行為,它的儲運中伴隨著難以避免的污染,而其使用,顯然是不潔和浪費。一株生長了20年的大樹,僅能制成6000—8000雙筷子。我國每年生產一次性筷子1000萬箱,其中600萬箱出口到日、韓等國。日本人發明了一次性筷子,卻不用自己國土上的森林生產,而且用后回收用于造紙等。我國森林覆蓋率不足日本的1/4,每年為生產一次性筷子減少森林蓄積200萬立方米。因此,我們提倡外出就餐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平時學習和工作中拒絕使用木桿鉛筆。
在改善照明技術的過程中,白熾燈比蠟燭發光效率高70倍,壽命長100倍;比油燈效率高20倍,同時提供更高質量的照明。最新節能照明產品——小型熒光燈比白熾燈效率又高3倍,壽命長9倍,而且發出的光的亮度相當。和白熾燈一樣,小型熒光燈降低了照明成本。在美國,小型熒光燈的照明成本僅為白熾燈的一半,即使減去燈本身的成本(約20美元),用小型熒光燈代替白熾燈,也能節省30美元。目前全世界使用著大約5億個小型熒光燈。如果同時使用的話,節約的電能相當于28座大型火力發電廠的發電量——約2、8萬兆瓦。除此之外,使用節能燈還可通過減少耗電量減輕由能源使用導致的環境副作用。如氣候變化、酸雨和煤炭燃燒時產生鉛、砷等有毒金屬。同時,使用電能涉及發電、送電、用電以及大型設施的建設和維護,所有步驟都會產生廢物。據估計,在美國,一支節能型的小型熒光燈最終將少產生90公斤固體廢物。我國素有節電傳統,應該發揚光大。
肥皂是由天然原料——脂肪再加上堿制成的。肥皂使用后排放出去時,很快就可由微生物分解。所以相對來說,肥皂在生產和使用上,對環境的影響是輕微的。與肥皂相比,洗滌劑對環境的影響較大。合成洗滌劑的.制造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廢水和廢氣,它的使用,特別是含磷洗滌劑的使用,又增添了一系列的環境污染。
含磷洗衣粉中的磷酸鹽能刺激水藻的過分增長,水藻在死亡時會因其自身有機物質分解使水生態系統負荷過重,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等問題。被磷污染的水域含有供水藻生長的豐富肥料,水藻的過分生長又造成氧耗竭,以致水域里的魚蝦因為無力與水藻爭氧而死亡。被磷污染的江河湖海中,都會形成“死亡帶”。為了盡量減輕對環境的破壞,我們大家都應該多用肥皂,少用洗滌劑。
日前,在全球范圍內,—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土壤的質量正在退化。盡管農民施用了很多的氮磷鉀化肥,它們迅速而方便地替代了土壤在侵蝕過程中或在種植農作物過程中輸出的許多營養成分,但是在發現增加化肥用量可以提高產量的幾十年后,在許多國家,可種植的作物品種對化肥的接受效應達到極限,施肥也不再能夠掩飾越來越嚴重的土壤退化。
化學肥料不可能代替真正肥沃的土壤,它們不能給土壤提供包括有機物,微生物、昆蟲、水等在內的一些基本成分。這些基本成分的相互作用,會為植物創造一種有益的環境。比較流行和有效的做法是讓秸稈還田(秸稈還田的方式有多種,如翻耕、漚肥、生產沼氣后以沼氣渣追肥等),提高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防止土壤退化。我國—些地方有焚燒秸稈的壞習慣,應該敦促其改正。
在報紙電視中,我們常??梢钥吹揭恍┰旒垙S污染環境的報道。大量的污水把水體變得又黑又臭,魚蝦絕跡,兩岸農田減產或絕收。生產紙張大部分以木材為原料,而木材的來源——森林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根本,是“地球之肺”,同時造紙還要污染環境,所以節約紙張就等于保護了我們生存的空間。
在我們每天繁忙的學習和工作中,留心一下準備扔掉的廢紙,也許反面還能用。即使是沒有空白的廢紙也不要隨便扔進垃圾桶。回收一噸廢紙可以少砍17棵大樹,生產800公斤好紙,減少35%的水污染,節省—半以上的造紙能源。我國的廢紙回收率很低,每年都要進口廢紙,僅1996年就進口了137萬噸。我們可以把學校和家中的舊報紙、舊課本、廢紙片等集中起來,送往廢品收購站。在購買紙張時選擇再生紙,用實際行動支持廢紙的循環利用。還可以把廢紙回收的好處告訴同學和父母,大家都來回收廢紙。
7、少吃口香糖
香糖作為一種休閑食品,香糖固然有很多可愛之處,但是近年來在一些發達國家,香糖的名氣卻開始臭了。原因很簡單:口香糖入口時爽口,“出口”時卻只會讓人惡心。更要命的是,口香糖吐在地上后形成的殘跡難以清除、難以降解,給環衛工作添了很多麻煩。在神圣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口香糖殘跡就像一攤攤雞屎,搞不好還會粘在游人的鞋上。
為了防止讓口香糖殘跡敗壞形象,國外—些城市近年來開始制定法規,禁止人們在公共場合吃口香糖。比如在新加坡,膽敢在公共場合吃口香糖的人將被處以高額罰款。雖然現在中國還沒有對口香糖消費采取什么限制措施,但任何一個關心環保的人都應該對口香糖說“不”,至少在吃口香糖時不要出口成“臟”。
保護環境心得體會200字篇二
維護地球村,為實現節能環保付出實際行動當今的世界環境面臨著嚴重的威脅,各種環境問題層出不窮,環境污染使地球村未來堪憂,由于環境污染帶來的問題主要有: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類生產活動的規模越來越大,向大氣釋放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合物、四氯化碳、一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不斷增加,導致大氣的組成發生變化,破壞臭氧層。氣候逐漸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全球變暖使氣候反常,易造成旱澇災害。
隨著生存環境的惡化,一些物種逐漸消失?,F今,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萬種生物物種滅絕,平均每天滅絕的物種達140個,估計到21世紀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損失可達其總數的15%~30%。
酸雨對人類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會妨礙水中魚、蝦的成長;酸雨還導致土壤酸化,破壞土壤的營養,使土壤貧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長,造成作物減產,危害森林的生長。此外,酸雨還腐蝕建筑材料。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們的綠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減少使其涵養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壞,造成了物種的減少和水土流失,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減少進而又加劇了溫室效應。
全球陸地面積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積29%。每年有600萬公頃的土地變成沙漠。經濟損失每年423億美元。人類文明的搖籃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由沃土變成荒漠。
大氣污染的主要因子為懸浮顆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鉛等。大氣污染導致每年有30-70萬人因煙塵污染提前死亡,2500萬的兒童患慢性喉炎,400-700萬的農村婦女兒童受害。
水是我們日常最需要,也上接觸最多的物質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險品
人類活動使近海區的氮和磷增加50%-200%;過量營養物導致沿海藻類大量生長。海洋污染導致赤潮頻繁發生,破壞了紅樹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魚蝦銳減,漁業損失慘重。
危險性廢物是指除放射性廢物以外,具有化學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蝕性和其他對人類生存環境存在有害特性的廢物。其數量和濃度較高,可能造成人類死亡率上升,或引起嚴重的難以治愈疾病或致殘的廢物。
面對這些環境問題,我們應從實際出發,在生活中做到節能環保。我們能做的就是從自己、從家庭、從學校擴大環保意識的范圍。至今,各種環保節能的政策及措施都已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文明生活發展趨勢,然而我們對其真正深入了解認識了嗎?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是否真正的做到了呢?節能環保需要我們真正的從實際生活中去改善,去實踐,從身邊的每一件事情開始做起:
一、從家庭用電開始,節約每一度電,杜絕家家電污染。
二、全家動員,全面加強環保節能的思想認識。
三、節約生活中的每一滴水,努力減少水污染。
四、節約每一張紙,使用再生紙和節約用紙,保護森林資源。
五、節約每一升油,減少空氣污染源。
六、每個家庭都應節約每一粒糧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七、少用一次性制品,保護地球環境和生態平衡。
八、自備購物袋,減少白色污染。
每一個人,每個家庭,對社會發展及人類進步起著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是我們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支柱。因此,我們更應該提高家庭的綜合素質,切實了解節能環保的現實意義和重大作用,將每個家庭成員組織起來,牢牢抱成一團,從生活的方方面面著手去認識,去改進,將節能環保的主題落到實處。
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面對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資源日益短缺的現實,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拯救地球、保護環境、節約能源,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家庭節能環保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很容易進行,做好家庭的節能環保工作,不僅節約了資源,也為家庭節約了一定開支,一舉兩得。
保護環境心得體會200字篇三
環境保護的內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包括“保護自然環境”與“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兩個方面。這就是說,要運用現代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和掌握污染和破壞壞境的根源和危害,有地保護環境,預防環境質量的惡化,控制環境污染,促進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
多年的實踐,人類改造自然、發展生產,必須同時注意自然界的“報復”,注意發展生產給包括人類在內的整個生態系統所帶來的影響,而不能超過某一個限度。環境保護工作就是要明確提出這一限度,通過宣傳使大家認識這一限度,以政策、法律形式作出具體規定,并盡力實施這些規定,否則人類的生存環境就會遭到破壞。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工農業的現代化,保護和改善環境就成為勞動力再生產的必要條件。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已走過的道路早就證明,沒有一個清潔的環境也就沒有現代化。我國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如果不注重環境保護工作,甚至造成了環境的嚴重污染和退化,則不只與我們發展生產力的根本目的不相符合,而且也會危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本身。這是由于:
(1)自然資源的退化和破壞將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障礙;
(2)隨著生產的發展勞動人民對環境的要求愈來愈高,如果環境污染嚴重將會引起尖銳的矛盾,影響人的生產積極性;
(3)現代化的生產裝備(設備、儀表等)需要一個清潔的環境(精密的產品也是如此),在某種意義上說,搞不好環境保護也就難于實現現代化生產。
環境污染的遠期影響,是對人類健康的嚴重威脅,不只是致癌,而且可能通過胎盤危及胎兒,以及引起遺傳變異,染色體畸變和遺傳基因退化。這不只是第二代、第三代的問題,嚴重時可能使人類的質量退化,貽害子孫后代,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自然資源的破壞,有的要幾十年、上百年才能恢復,有的則難以逆轉。如據近xx年來記錄的統計,約有110多種獸類、130多種鳥類業已滅絕,其中有1/3是十九世紀以前滅絕的,1/3是十九世紀絕種的,1/3是近50年來被消滅掉的。目前全世界估計有25000種植物,1000多種脊椎動物,正處于滅絕的邊緣。盡管人類正在采取許多局部性保護措施,但一些珍貴動植物還在繼續走向滅絕,因為人類活動形成的全球性有害影響遠遠勝過局部保護性措施所產生的效果。
當前,我國環境污染和自然資源破壞的情況也是相當嚴重的,非認真解決不可。例如,有的城市環境污染嚴重,由于大氣污染使冬季人的死亡率顯然增加(呼吸系統疾病)。據57個城市統計飄塵都超標,超標三倍以上的有28個;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已達1500萬噸。從水體來看,地下水硬度增高,水位下降已成為大城市具有普遍性的現象。加之有些地方地表水污染嚴重,水資源緊張已成為影響生產發展的嚴重問題。此外,噪聲污染和自然資源的破壞也很嚴重。如湖北江漢湖群,素有千湖之稱,現在湖群已由原來的1000多個減少到300多個。長江上游因植被受到破壞,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每年沖入長江的泥沙達6億多噸。
實踐還證明,生產建設和生態平衡之間的關系是否協調是經濟建設中的戰略性問題。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比例關系失調,花幾年功夫可以調整過來。而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沒有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是難以調整過來的。這樣來分析問題,才能更深刻地認識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迫切性。
因此,一切環境保護工作者、生產部門的領導者和廣大管理干部、工程技術人員,都要既有生產觀點,又要深刻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發展生產的過程中搞好環境保護,保護環境也要促進生產發展,作到環境效果與經濟效果的統一,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為人民創造一個美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