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名篇名句
〖 浪淘沙 〗
宋·歐陽修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白話
端起酒杯向東方祈禱,請你再留些時日不要一去匆匆。洛陽城東垂柳婆娑的郊野小道,就是我們去年攜手同游的地方,我們游遍了姹紫嫣紅的花叢。歡聚和離散都是這樣匆促,心中的遺恨卻無盡無窮。今年的花紅勝過去年,明年的花兒將更美好,可惜不知那時將和誰相從?
賞析
這首詞很可能寫于明道元年(1032),是與去年曾“游遍芳叢”而今年將分離的友人同游時所生發的感慨。這首詞的起調兩句“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是深知這次同游之難再,深感當前春光之易逝,因而未寫春游,先恐春去,在詞的開端就表達了挽留東風的祝愿。這里,希冀其少留,正恐其速去。
但祝愿歸祝愿,春光總歸是留不住的,好景總歸是不長久的,在作者祝愿的背后,正是這樣一個時時困擾人生的憾事。而詞的下片換頭兩句“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則展示了另一無情事實,那就是人事無常,會少離多,朋友之間不論感情如何投合,總歸是有合必有離,有聚必有散。這又是古往今來困擾人生的一大憾事。在這首詞中,這兩個人間憾事交織為一。
上片的后三句“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描畫了春游之樂,而所寫的則是一個特定的空間——洛陽。洛陽是歷史上的名城,以名園眾多、牡丹甲天下著稱,又是作者少年縱游之地,洛陽的春光是如此美好,那城東的垂楊路上、繁花叢中,與友人攜手共游之處是如此值得留連,因而對東風的來去就特別關注,其惜春心情特別強烈。通觀上片,后三句所展示的正是前兩句詞表達那一祝愿的空間背景。
下片的后三句“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抒發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和“明年花開復誰在”的悲慨,而所寫的則是一段特定的時間——去年、今年、明年。這三年正是作者初入仕途并在當時文壇上嶄露頭角的三年。正因為他特別珍惜這段歲月,對于花開花落,歲月之不居,人聚人散,世事之無常,也就更加引以為憾。通觀下片,后三句詞所展示的正是前兩句詞抒發那一苦恨的時間背景。
自然界的春光之無從挽留、人世間的聚會之難以久長,這本是無可奈何的事。作者在一首題作《嘲少年惜花》詩中說“春風自是無情物,肯為汝惜無情花”,正是對這首詞上片“祝東風且共從容”的自嘲。而作者在《寄圣俞》詩中所說“憶在洛陽年各少,對花把酒傾玻璃,二十年間幾人在,在者憂患多乖睽”,以及在《夜行船》詞中所說“憶昔西都歡縱,自別后、有誰能共,伊川山水洛川花,細尋思、舊游如夢”,則是這首詞下片“聚散苦匆匆”之恨的無窮延續。
怎樣賞析李清照宋詞名篇《南歌子·天上星河轉》
謝邀。知人識面亦知心;閱書吟詞先解人。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詞人。(1084年一1155年)。號易安居士。與卓文君、蔡文姬、上官婉兒并稱中國四大才女。婉約詞派代表;為四大十女之首,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高門世家。父親李格非進階仕途,官至禮部員外郎,著名作家。李清照幼吋天資聰慧,伶俐喜動腦思維。愛父影響,耳濡目染。后金兵入侵中原,徒遷流寓南方,生活始拮據困難。江南景色秀麗,人杰地靈。奇女子從中感染受啟,如虎添翼,文采一發不可收拾。女才人出嫁后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三從四德,謹守如道夫妻恩愛,生活安寧悠閑。無奈天有不測風云。其丈夫英年早逝,弱女子單身獨守空房。故后期諸多作品多有流露悲嘆世態炎涼,頗有傷感情調。李清照每當夜晚孤獨落寞,遙望星空,思緒萬千獨自愁,思念亡夫,懷念過往,夜不能眠,欣然命筆。南歌子詞即是在這境遇下產生的。詞中以景以物寓情,抒發心中郁悶悲涼之意;感嘆世間無奈無常之苦。相思情戀悲催令人心酸,無限同情油然而生。
(南歌子:天上星河轉)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向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女詞人用詞哀嘆身世,情調傷感。形態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李清照不僅容貌秀麗,舉止嫻雅,且崇尚典雅,博學多才,精音律善詞賦,兼長辨才。同代文人朱熹曾夸贊本朝婦人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李清照另一首千古絕句詞,特敬彔與眾共賞。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怎樣賞析宋詞名篇《點絳唇·燕雁無心》
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宋姜夔。
燕雁無聲,太湖西畔隨云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
吳松,即吳淞江,俗稱蘇州河。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云去。北方的鴻雁,毫無機心。隨著天上的浮云,追逐著從太湖西邊飛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幾座寂靜的山峰,清冷凄苦。好像商量感嘆黃昏時下的雨。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第四橋邊,指唐朝詩人陸龜蒙隱居的地方。天隨,陸龜蒙自號天隨子。唐朝時候的陸龜蒙曾隱居在第四橋邊。詞作者打算追隨陸龜蒙居住在第四橋邊。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而今又如何?只有倚欄遠望,浩嘆懷古,看秋殘敗柳參差的枝條垂下,隨風擺舞。這情景也夠落寞蕭瑟的了。
這首詞最重要的是在下半闕。共天隨住,只是欲共未共,欲住難住的擬而已。一個擬字,就包含了多少現實的凝重感。點題的是,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這又是有多么大的郁情勃發,懷古情深了。
怎樣賞析李清照的宋詞名篇《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醉花陰》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首詞是李清照諸多詞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詞,委婉多情。是婚后某個重陽節寄給丈夫趙明誠的。趙明誠在外地做官,兩人兩地分居,所以李清照在醉酒之后將思念之情做成此詞,訴盡相思之苦。李清照的詞大多是飲酒后所做,借酒消愁,誰知道酒后愁反而更多,所以就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詞,流芳百世。比如“昨夜風狂雨驟,沉睡不消殘酒”,再比如“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等等,不信大家可以看看。
那么這首詞上片是說:云霧籠罩著的天咋這么長啊,令人發愁,這個愁啊其實是相思引起的愁,嫌天長,還不如夜晚呢,晚上睡著了可以做夢,夢里和丈夫相會。香爐里的香料慢慢的消耗,和自己一樣,大好的年華就這樣靜靜的溜走了,能不愁嗎。又是重陽佳節了玉枕和紗廚,半夜里就很涼,都涼透了。大家知道 ,重陽節就是秋天了,天氣就轉涼了。何況一個人睡呢,咋比上兩個人同眠好呢。當然這是詞外的意思,所以這首詞才叫人浮想聯翩嗎。(注:瑞腦是一種香料,金獸是一種香爐,紗廚就是古代的一種四周掛紗的床。)
下片:黃昏后在東邊籬下飲酒,菊花的陣陣香氣襲滿了衣袖。不要說不令人銷魂,西風把簾子卷了起來,這時后才覺得人比那簾外的菊花還瘦。(注:暗香,黃花都是指菊花。)
整首詞婉約多情,把一個思念丈夫的閨中少婦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詞內詞外都含有一種淡淡離愁,濃濃的相思在里面,歡迎大家品讀。
蘇軾宋詞名篇《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怎樣賞析
蘇東坡悼念妻子一首詞,動人至深,千古無人超越!
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蘇軾出生在四川眉山的一戶小康之家。他是家中長子,他的父親蘇洵,是年27歲。做了父親,才開始發奮讀書的蘇洵,后來名聲大噪,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兩年后,蘇軾的弟弟蘇轍出生。少年時候的蘇軾和蘇轍,聰慧過人,一看就是讀書的種子。
蘇軾六歲入學,他的啟蒙老師是個道士。到了十歲,蘇軾已經在文學上表現出過人的才華,寫出《黠鼠賦》那樣具有思辨性的文章。十一歲,他已經開始熟讀各種經典古籍,準備科舉考試,走上仕途之路。
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二十一歲的蘇軾和十九歲的弟弟蘇轍,在父親蘇洵的帶領下,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蘇軾和弟弟蘇轍同科進士及第,蘇門一下子出了兩位登科狀元,名動京師。
主考官歐陽修和梅堯臣對蘇氏兄弟的文章推崇備至。來自一代宗師歐陽修的點贊,將蘇家父子的名聲推向極致。文化名流和高官大員紛紛發來函,正當父子三人在京城春風得意之時,老家傳來噩耗,蘇老夫人病逝,她至死不知兩個兒子高中狀元的喜訊。
蘇軾和蘇洵辦理了手續,隨父親回家丁憂三年。
沒有官場之累,沒有應酬往來。三年之中,或許是蘇軾一生最為幸福快樂的時光。進京趕考之前,十八歲的蘇軾已經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四川青神王家的王弗小姐為妻,妻子比他小三歲。
王弗出身書香門第,大家閨秀,幼承庭訓,頗通詩書。在最美好的16歲嫁給蘇軾,扶持丈夫,堪稱賢妻良母的典范。蘇軾讀書,王弗陪侍左右,終日不去,蘇軾也對妻子關懷備至,夫妻兩伉儷情深,恩愛有加。
蘇軾嫉惡如仇,剛正不阿,遇到看不慣的事情,往往不吐不快。王弗經常規勸丈夫,遇事不能太過莽撞直爽。蘇東坡交友廣泛,每逢丈夫和客人在廳堂中談論,王弗都會在屏風后仔細傾聽,擔心蘇軾太過心直口快而得罪旁人,或者被小人所利用。
居喪期滿,蘇門一家遷居京城。蘇東坡被委任為鳳翔通判,調任外官。離開了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蘇軾攜妻子前往鳳翔。蘇軾和長官陳希亮不和,經常鬧矛盾,王弗事事規勸丈夫,慧眼看人,她深知老太守對蘇軾的為難,其實是對他的磨煉。
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在鳳翔為官四年后,蘇軾調任回朝,一家人再次團聚。可惜天命無常,不久王弗在京城猝然病逝,時年27歲。她和蘇東坡的兒子蘇邁,當時只有6歲。王弗陪伴了蘇軾十一年,她的離去,讓蘇軾深受打擊。
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蘇軾的宦海生涯,已是幾經沉浮。蘇軾已然四十歲了,銳意改革的王安石升任宰相,由于公開反對新法,蘇軾在朝廷之中屢遭排擠。蘇軾自請外調,到密州任知州。
有一天晚上,蘇軾做了一個夢,妻子王弗走進了他的睡夢中。此情可待成追憶,妻子已經走了整整十周年,蘇軾細細咀嚼過往那些琴瑟和諧的美好時光,提筆寫下了千古第一的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讀來讓人凄然下淚。十一年的恩愛時光,如同倏然而逝的夢境。短短七十個字,道盡蘇軾對妻子王弗十年來無窮無盡的思念。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往昔平常的生活場景,歷歷在目,濃郁的哀傷,襯托出王弗凄婉美麗的形象。
從古至今,悼亡之作成千上萬何止?但是蘇軾悼念妻子王弗的這首詞首推千古第一,無人能夠超越。
“十年生死兩茫茫”這樣的詞,勝過任何題材的電影和電視劇,因為承載著人世間最為真摯的情感。這也是為什么文字能夠永垂不朽的原因!
更多精彩文人故事,請關注頭條號:博書。
宋詞中有哪些流傳千古的名句?你如何評價
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千騎卷平崗”、“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詩強說愁”、“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小桃無賴已撩人,梨花也作白頭新”。
李清照:“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怎一個愁字了得”。
柳永:“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晏殊:“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歐陽修:“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秦觀:“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黃庭堅:“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范仲淹:“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居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
岳飛:“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陸游:“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山盟雖在,錦書難托”、“心在天山,身老滄州”、“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朱淑真:“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
宋祁: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姜夔:“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劉克莊:“書生老去,機會方來”、“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
吳文英:“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
蔣 捷:“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宋詞十大家如何排名
問題:宋詞十大家如何排名?
前言
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序》中說過“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者也”。
宋詞與唐詩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雙壁,如果挑選的話可能很多人會有不同的認識,老街也選出了10位,這10位代表了宋詞發展的各個階段,未必是大家心目中最好的10位,但一定是大家必須知道的10位。
一、 晏殊 富貴宰相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歲以神童入試,官至宰相,和其子并稱為大晏和小晏。
詞一直被士大夫 認為是“伶工之詞”,雖然有前蜀宰相韋莊、南唐二主等人大力推廣,但是我以為作為富貴宰相的晏殊,對于宋詞繁榮起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晏殊的《 蝶戀花》是王國維三重境界的第一重境界: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其實更能代表晏殊風格的作品是這首《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二、柳永 大力創作長調第一人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 慢詞開拓者,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他比晏殊還大幾歲,但是因仕途不順流連于酒肆歌坊,據說“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
說宋詞,柳永是必須要知道的人,柳永最重要的貢獻是柳永大力創作慢詞(長調,既篇幅較長的詞),柳永之前的詞作,大家可以看到都是虞美人、蝶戀花、漁家傲等等篇幅短小的詞。
下面這首《雨霖鈴》最能代表柳永以上的風格,長調、鋪敘、白描: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三、蘇軾 詩化之詞
可以不說歐陽修、不說張先、不說晏小山,但是萬萬不能漏斷蘇軾,東坡先生早年只作詩不填詞,一開始填詞時,就顯露出了與眾不同的特點,南宋俞文豹《吹劍錄》中記載的這段話,值得好好品味:
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 我詞何如柳七? 對曰: 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 東坡為之絕倒。
東坡詞大家耳濡目染,估計好多作品倒背如流,這里錄一首蘇軾的豪放詞 《念奴嬌》,也叫《酹江月》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四、秦觀 婉約詞大家
秦觀(1049-1100),字少游,號淮海居士,排行第七。 與黃庭堅同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后人把詞分為豪放詞和婉約詞,宋人實際上還是把婉約詞作為詞的本色,大多數人的詞作以婉約為主,包括豪放派的蘇軾、張孝祥等人也有好多的婉約之作。而秦觀,則是婉約詞的代表人物。《滿庭芳》作者:秦觀 (宋)
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五、周邦彥 賦化之詞
學習詞,周邦彥不可不知,周邦彥(1056年-1121年),字美成,號清真居士。被尊為婉約派的集大成者,稱為“詞家之冠”。
周精通音律,能自度詞曲,長短各詞體兼工。《玉樓春》[宋]周邦彥
桃溪不作從容住。秋藉絕來無續處。當時相候赤欄橋,今日獨尋黃葉路。
煙中列岫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以上北宋
以下南宋
六、李清照 閨閣中的世變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間的詩人,李清照在文學作品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世變”的影響,下邊這首是南渡以后的名作, 沒有直接寫國破家亡的流離之苦,但是天上人間星轉簾垂,情懷已不似舊時,《南歌子》: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七、陸游 但悲不見九州同
岳飛《滿江紅》里念念不忘的是”靖康恥、猶未雪“, 陸游就是出生在靖康國難之前那幾年。他是總想著恢復中原的那一代人,岳飛在詞中還有滿腔的抱負和凌云的志氣,但是往后的人們更多了些悲憤和無奈。《雙頭蓮·呈范至能待制》:
華鬢星星,驚壯志成虛,此身如寄。蕭條病驥。向暗里、消盡當年豪氣。夢斷故國山川,隔重重煙水。身萬里,舊社凋零,青門俊游誰記? 盡道錦里繁華,嘆官閑晝永,柴荊添睡。清愁自醉。念此際、付與何人心事。縱有楚柁吳檣,知何時東逝?空悵望,鲙美菰香,秋風又起。
八、辛棄疾 追往事 嘆今吾
詩必李杜,詞必蘇辛。辛棄疾(1140年-1207年)是詞人中少見的文物全才,他一生幾起幾落,最終也沒有實現自己恢復中原的理想,畢生遺憾都寫入了這首小詞里:
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仆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九、姜夔 騷雅清空的白石道人
姜夔(1154-1221)終生是個布衣,倒不是不想當官,只是屢次考場失意,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
姜夔詞風屬于周邦彥一派,但是其用詞造句卻與之不同,張炎在《詞源》中評價:
“白石詞如《疏影》、《暗香》、《一萼紅》、《琵琶仙》、《探春慢》、《八歸》、《淡黃柳》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騷雅,讀之使人神觀飛越。”
《踏莎行·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后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十、王沂孫 不容易看懂的碧山詞
最后一個名額我給了,宋末元初的王沂孫,他與周密、張炎、蔣捷并稱“宋末詞壇四大家”。其詞含蓄深婉如周邦彥,清峭似姜夔(張炎:“琢語峭拔,有白石意度)。尤以詠物為工。
下面是他的一首著名詠物詞,寫于南宋覆亡之際。表面說的是月亮,實際上寄托故國山河破碎的悲憤感情,
《眉嫵·新月》
漸新痕懸柳,淡彩穿花,依約破初暝。便有團圓意,深深拜,相逢誰在香徑。畫眉未穩,料素娥、猶帶離恨。最堪愛、一曲銀鉤小,寶簾掛秋冷。 千古盈虧休問。嘆慢磨玉斧,難補金鏡。太液池猶在,凄涼處、何人重賦清景。故山夜永。試待他、窺戶端正。看云外山河,還老盡、桂花影。
結束語
以上十個人可以看出宋詞的發展脈絡,初期的小令到柳永的長調,橫空出世了蘇東坡的豪放一派,然后又有秦觀、周邦彥風格不同的婉約詞風。
靖康之變后,李清照詞風一變,后來的陸游、辛棄疾等詩人承接蘇軾詞風抒發報國思想。姜夔的清空一派是婉約詞的另一種風格,最后的王沂孫開始注重“詠物托意”。
這10位基本代表了宋詞不同時期的重要詞人。
@老街味道
有哪些宋詞名句與唐詩感覺相似
所知有限——
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翁宏。有一年面對春去花落之時,觸景生情,吟出《春殘》詩一首,其中兩句——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臨江仙》晏幾道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
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燕鴻過后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長于春夢幾多時?散似秋云無覓處。
友情的詩詞名句有哪些
友情,是中國古代詩歌中比較常見的歌詠對象。名句很多,比如:
【第1句】: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汪倫寫信請李白來坐客,信中說我這里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李白就愛賞花喝酒,一看來信,非常高興就來了,發現被騙了。所謂十里桃花,不過是十里之外的桃花潭;所謂萬家酒店,不過是一個姓萬的開的酒店。但好在汪倫仰慕李白的大名是真的,李白的詩詞倒背如流,讓李白非常感動,于是臨別時寫下這首膾炙人口的《贈汪倫》。
【第2句】: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是王維的一首送別詩。元二,是王維的好友元常,排行第二,將要出使西北邊疆。王維的詩自然流暢,感情真摯,朗朗上口,流傳十分廣泛。
【第3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王勃的詩如行云流水,看似一般,其實簡樸中見厚重,既有送別的蒼涼感,亦充滿別后重逢、心意相通的希望。特別適合朋友間互道珍重,相互寬慰。
送別詩詞有很多,自以為以上三首屬于個中精品,望笑納。
杜甫有哪些經典詩詞名句
謝謝!
杜工部的詩被稱為“史詩”,現存詩大概有1500篇左右,你要說每一首都是經典,也不現實。但是杜甫的確有很多經典的詩詞名句被我們所熟知。
小時候讀書時印象最深的是那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及“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如今離故土千里,腦子里便經常出現杜甫在《月夜憶舍弟》中的那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了。
下面和悅享詩文一起了解一下杜甫都有哪些詩詞名句流傳于世,為世人所愛吧: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
出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贈花卿》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旅夜書懷》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夢李白二首?其二》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前出塞九首?其六》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飲中八仙歌》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佳人》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絕句四首?其三》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水檻遣心二首?其一》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不見》
不知大家還知道哪些杜甫有名的詩詞呢?歡迎留言交流。我是悅享詩文,大家喜歡的話可以多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