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全集小說好詞好句 水滸傳的摘抄,好詞好句賞析20篇
水滸傳好詞好句,好段摘抄
好詞:
心滿意足 效犬馬力 徇私舞弊 徇私作弊 心頭撞鹿 陷于縲紲
懸崖峭壁 血雨腥風 削職為民 笑逐顏開 用兵如神 倚草附木
坐立不安 捉摸不定 朱甍碧瓦 壯氣凌云 自取罪戾 濃妝艷抹
屁滾尿流 炮龍烹鳳 披頭蓋腦 披頭散發 千恩萬謝 七橫八豎
氣急敗壞 青面獠牙 相機行事 七上八落 七損八傷 七上八下
棄邪歸正 缺一不可 人非草木 如饑如渴 人困馬乏 人山人海
色膽如天 說地談天 深根固蒂 燒眉之急 四平八穩 似漆如膠
深入骨髓 十死九活 喪師辱國 碎尸萬段 束手無術 三瓦兩舍
十字街口 十字路頭 天寒地凍 偷雞摸狗 屯街塞巷 螳螂黃雀
目睜口呆 捏腳捏手 裊裊娜娜 天誅地滅 忘恩失義 萬箭攢心
無千無萬 懸腸掛肚 須發皆白 腥風血雨 心腹之交 心慌撩亂
虛晃一槍 心驚膽裂 嘯聚山林 天年不齊 探頭探腦 堂堂一表
咬定牙根 義膽忠肝 一佛出世 一帆順風 眼花心亂 壓肩迭背
壓肩疊背 亞肩迭背 眼疾手快 一箭之地 開眉展眼 里勾外連
路見不平 踉踉蹌蹌 柳眉踢豎 淚如雨下 兩相情愿 明明白白
民窮財盡 民窮財匱 漫天遍地 面色如土 買上囑下 一箭之遙
雨零星亂 雨零星散 一馬當先 飲泣吞聲 有錢有勢 看景生情
猿啼鶴唳以禮相待 徹里至外 成群作隊 垂首喪氣 做好做惡
成團打塊 喘息未定 藏蹤躡跡 沖州撞府 德薄才疏 大敗虧輸
獨出心裁 大刀闊斧 鼎分三足 大呼小喝 跌腳槌胸 多見廣識
倒街臥巷 大街小巷 頓口無言 當面錯過 東挪西撮 大請大受
登山涉水 點頭會意 掉頭鼠竄 多言多語 頓足捶胸 淡妝輕抹
風兵草甲 放刁把濫 紛紛洋洋 販夫皂隸 翻江攪海 風門水口
扶墻摸壁 扶危濟困 佛性禪心 逢兇化吉 風行雷厲 飛檐走壁
飛針走線 過府沖州 冠屨倒施 鬼哭神驚 寡情薄意 骨肉未寒
高山峻嶺 觀形察色 詐奸不及 惜客好義 血流成渠 有頭有尾
一五一十 杳無蹤跡 以終天年 執鞭墜鐙 真才實學 贓官污吏
眾虎同心 高姓大名 改邪歸正 狗血淋頭 歸心如箭 歸心似箭
觀者如垛 魂不著體 魂飛魄蕩 花街柳巷 話里藏鬮 橫七豎八
回生起死 魂消膽喪 花枝招顫 積草屯糧 箭穿雁嘴 腳高步低
近火先焦 擠眉弄眼 家破人離 吉日良時 極天罔地 將遇良材
將遇良才 口出狂言 恐后無憑
好句
【第1句】:八方共域,異姓一家。
【第2句】:胸中藏戰將,腹內隱雄兵。
【第3句】:堂懸敕額金牌,家有誓書鐵卷。
【第4句】:只好刺槍使棒,最是踢得好腳氣球。
【第5句】:禪杖打開危險路,戒刀殺盡不平人。
【第6句】:天地顯罡煞之精,人境合杰靈之美。
【第7句】:千里面朝夕相見,一寸心死生可同。
【第8句】:地方四五百里,英雄一百八人。
【第9句】:笑揮禪杖,戰天下英雄好漢,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讒臣。
【第10句】:萬卷經書曾讀過,平生機巧心靈,六韜三略究來精。
【第11句】: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頗能詩書詞賦。
【第12句】:相貌語言,南北東西雖各別;心情肝膽,忠誠信義并無差。
【第13句】:昔時常說江湖上聞名,似古樓鐘聲聲傳播;今日始知星辰中列姓,如念珠子個個連牽。
【第14句】:在晁蓋恐托膽稱王,歸天及早;惟宋江肯呼群保義,把寨為頭。休言嘯聚山林,早愿瞻依廊廟。
【第15句】:失群的孤雁,趁月明獨自貼天飛;漏網的活魚,乘水勢翻身沖浪躍。不分遠近,豈顧高低。心忙撞倒路行人,腳快有如臨陣馬。
【第16句】:其人則有帝子神孫,富豪將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獵戶漁人,屠兒劊子,都一般兒哥弟稱呼,不分貴賤;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對夫妻,與叔侄郎舅,以及跟隨主仆,爭冤仇,皆一樣的酒筵歡樂,無問親疏。
【第1句】: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刺配到這里。水滸傳好詞好句
賞析:林沖本是被高俅陷害,發配充軍,卻說自己與高俅交惡,不敢表達自己的憤怒,生動的展示了林沖這個下級封建官員在官場社會生活中忍氣吞聲以求生存的茍安性格。
【第2句】:正是嚴冬天氣,彤云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
賞析:寫景佳句,字字如金,描摹入神,寫的舒緩從容,細品如如化境,一個卷子,漫天飛雪舒緩沉實之態畢現。
【第3句】:恐怕火盆內有火炭延燒起來,搬開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時,火盆內火種都被雪水浸滅了。
賞析:此一句就有無盡妙處,一方面寫林沖心細,在一面為下文草料場絕不可能自己起火必是人為縱火埋下伏筆。
【第4句】:入得廟門,再把門掩上,傍邊止有一塊大石頭,掇將過來,靠了門。
賞析:寫林沖心細,入廟掩門抵石,點滴不亂,處處描摹林沖性格,也為下一步縱火者不得門而入,林沖偷聽到了事情原委做了伏筆。
【第5句】:奸賊,我與你自幼相交,今日倒來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賞析:此處林沖以斷絕了所有返還朝廷過舊時生活的可能,滿腔怒火蓬發,語言行動自不相同,真栩栩如生也。
【第6句】:第8回 林沖見了,起身接著道:“娘子,小人有句話說,已稟過泰山了。為是林沖年災月厄,遭這場屈事,今去滄州,生死不保,誠恐誤了娘子青春。今已寫下幾字在此,萬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頭腦,自行招嫁,莫為林沖誤了賢妻。”那娘子聽罷,哭將起來,說道:“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兒點污,如何把我休了!”林沖道:“娘子,我是好意,恐怕日后兩個相誤,賺了你?!?/p>
賞析:這里是林沖和娘子的對話,為什么把它選上呢,因為這體現了林沖對自己娘子的真心啊,如果沒有真心對她,試問怎么會說這樣的話呢?
【第7句】:第9回 話說當時薛霸雙手舉起棍來,望林沖腦袋上便劈下來。說時遲,那時快,薛霸的棍恰舉起來,只見松樹背后雷鳴也似一聲,那條鐵禪杖飛將來,把這水火棍一隔,丟去九霄云外,跳出一個胖大和尚來,喝道:“灑家在林子里聽你多時!”
賞析:這里描寫了薛霸董超想要謀害林沖時魯智深出手相救的場面,描寫得十分精彩,而魯智深說:“灑家在林子里聽你多時!”這體現了魯智深性格的粗中有細,因為此時出來不僅可以救林沖,而且還有他們的“犯罪證據”,叫他們服氣,再殺他們,也算是有憑有據。
【第8句】:林沖望后一退,洪教頭趕入一步,提起棒,又復一棒下來。林沖看他腳步已亂了,便把棒從地下一跳,洪教頭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轉,那棒直掃著洪教頭臁兒骨上,撇了棒,撲地倒了。柴進大喜,叫快將酒來把盞。眾人一齊大笑。洪教頭那里掙扎起來。眾莊客一頭笑著,扶了洪教頭,羞顏滿面,自投莊外去了。
賞析:這段話是動作描寫,敘述了林沖棒打洪教頭的場面,體現了我們的主人公勝得精彩漂亮,而且光明磊落。
【第9句】:人無千日好,花無百園紅
賞析:花會紅,但是不會紅過百日,遲早一天要凋謝 人的運氣好,不會好過千日,總有運氣差的時候
【第10句】: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賞析:送多遠的路,終究要分別。話里的豪情終究難掩不舍之情!
【第1句】: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刺配到這里。水滸傳好詞好句
賞析:林沖本是被高俅陷害,發配充軍,卻說自己與高俅交惡,不敢表達自己的憤怒,生動的展示了林沖這個下級封建官員在官場社會生活中忍氣吞聲以求生存的茍安性格。
【第2句】:正是嚴冬天氣,彤云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
賞析:寫景佳句,字字如金,描摹入神,寫的舒緩從容,細品如如化境,一個卷子,漫天飛雪舒緩沉實之態畢現。
【第3句】:恐怕火盆內有火炭延燒起來,搬開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時,火盆內火種都被雪水浸滅了。
賞析:此一句就有無盡妙處,一方面寫林沖心細,在一面為下文草料場絕不可能自己起火必是人為縱火埋下伏筆。
【第4句】:入得廟門,再把門掩上,傍邊止有一塊大石頭,掇將過來,靠了門。
賞析:寫林沖心細,入廟掩門抵石,點滴不亂,處處描摹林沖性格,也為下一步縱火者不得門而入,林沖偷聽到了事情原委做了伏筆。
【第5句】:奸賊,我與你自幼相交,今日倒來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賞析:此處林沖以斷絕了所有返還朝廷過舊時生活的可能,滿腔怒火蓬發,語言行動自不相同,真栩栩如生也。
【第6句】:第8回 林沖見了,起身接著道:“娘子,小人有句話說,已稟過泰山了。為是林沖年災月厄,遭這場屈事,今去滄州,生死不保,誠恐誤了娘子青春。今已寫下幾字在此,萬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頭腦,自行招嫁,莫
為林沖誤了賢妻?!蹦悄镒勇犃T,哭將起來,說道:“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兒點污,
如何把我休了!”林沖道:“娘子,我是好意,恐怕日后兩個相誤,賺了你?!?/p>
賞析:這里是林沖和娘子的對話,為什么把它選上呢,因為這體現了林沖對自己娘子的真心啊,如果沒有真心對她,試問怎么會說這樣的話呢?
【第7句】:第9回 話說當時薛霸雙手舉起棍來,望林沖腦袋上便劈下來。說時遲,那時快,薛霸的棍恰舉起來,只見松樹背后雷鳴也似一聲,那條鐵禪杖飛將來,把這水火棍一隔,丟去九霄云外,跳出一個胖大和尚來,喝道:“灑家在林子里聽你多時!”
賞析:這里描寫了薛霸董超想要謀害林沖時魯智深出手相救的場面,描寫得十分精彩,而魯智深說:“灑家在林子里聽你多時!”這體現了魯智深性格的粗中有細,因為此時出來不僅可以救林沖,而且還有他們的“犯罪證據”,叫他們服氣,再殺他們,也算是有憑有據。
【第8句】:林沖望后一退,洪教頭趕入一步,提起棒,又復一棒下來。林沖看他腳步已亂了,便把棒從地下一跳,洪教頭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轉,那棒直掃著洪教頭臁兒骨上,撇了棒,撲地倒了。柴進大喜,叫快將酒來把盞。眾人一齊大笑。洪教頭那里掙扎起來。眾莊客一頭笑著,扶了洪教頭,羞顏滿面,自投莊外去了。
賞析:這段話是動作描寫,敘述了林沖棒打洪教頭的場面,體現了我們的主人公勝得精彩漂亮,而且光明磊落。
【第9句】:人無千日好,花無百園紅
賞析:花會紅,但是不會紅過百日,遲早一天要凋謝 人的運氣好,不會好過千日,總有運氣差的時候
【第10句】: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賞析:送多遠的路,終究要分別。話里的豪情終究難掩不舍之情
《水滸傳》讀后感
古老的中國,歷史悠久,最有名的乃是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由于小時候剛開始牙牙學語,見許多人都在看什么《水滸傳》,于是便走馬觀花地看了起來,許多情節只是一晃而過,而今,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閱讀能力也漸漸地增強了,于是我便捧了本水滸傳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這本書乃是施耐庵寫的一本名著,里面講述了一百零八將參加梁山伯之間的燒殺搶掠、勾心斗角以及好漢們的英勇機智,把所有的人物外貌以及形象都淋漓盡致地描寫了出來。真不愧是四大名著??!水滸傳好詞好句好段
我最喜歡的人物還是李逵,他長相黝黑粗魯,小名鐵牛,江湖人稱“黑旋風”,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上梁山后,李逵思母心切,就回沂州接老母,此時其老母已瞎,翻越越嶺時老母被老虎吃了,李逵怒殺四虎。他對宋江情分最重,對他的話言聽計從,可是當知道宋江做了傷天害理的事時卻絕不輕饒,要和他大動干戈,后來卻發現是一場誤會!
我以后也要做一個孝敬母親、重兄弟情義的人! 水滸傳好詞好句摘抄
我愛看水滸傳!
《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長篇小說之一,流傳極廣,對后世的影響也很大。那么,《水滸傳》究竟是一部什么樣的書呢?“水滸”二字,到底又是什么意思呢?
“水滸”這兩個字,出自《詩經•大雅》:
古公亶父,
來朝走馬,
率西水滸,
至于岐下。
這四句話說的是,周文王的祖父古公父在開創周王朝基業之前,騎著馬,沿著西邊的水濱,來到岐山腳下。
水滸,就是水邊的意思。這是最早的典故出處。
因此,單單只從字面上講,水滸傳,就是“水邊傳”。(國外有譯本作《水邊發生的故事》。)“水邊傳”多難聽,所以應該叫“江湖傳”才比較恰當。
水滸傳,就是“江湖傳”。從邏輯上講,只有這種解釋,應該才是最符合題意的。而作者施耐庵先生最先為該書所取的原名即是:《江湖豪客傳》。
但是,施耐庵對這個書名始終感到不滿意。原因出在哪兒呢?太具象了,反而失去意境。讀者一看便知,哦,原來作者要講的是,什么是江湖,什么又是豪客。
于是,作者將書名含糊其詞的換作了“水滸”。這樣一來,你就很難知道他究竟具體指代什么了,怎樣理解都是可以的。
“水滸”這兩個字,是很有藝術性的,因為越是“抽象”的詞匯,就越是包羅萬象,就越是空泛朦朧,就越是容易眾說紛紜,就越是會給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
那么,水滸傳的作者究竟要表達一種怎樣的觀點立場呢?他同樣還是含糊其詞的不肯說清,讓你自己去想去猜。
有說是講英雄傳的,有說是講兄弟情的,有說是講俠義的,有說是講忠義的,有說是講農民起義的……真的就是這樣嗎?
這些都是后人主觀加上去的,當然不足為信。
作者的本意雖然難以揣度,但在所有可能性中,也無非只有褒、平、貶這三種,下面,我們不妨分別揣度之:
【第1句】: 周文王的祖父在水邊建立了周朝的基業。宋江等人也是在水邊建立了自己的政權,與封建皇帝對著干。所以“水滸”是一部謳歌贊美農民起義鬧革命的小說。
【第2句】: 宋江等人,棲身水泊,并不是想要造反,而是在等待時機,接受招安,好成為朝廷的棟梁之材?!氨√熘拢峭跬粒释林疄I,莫非王臣?!彼匆彩恰巴跬痢保脻h皆是“王臣”。故名“水滸”。
【第3句】: 水滸,就是水邊的意思,水邊,就是扔垃圾的地方。“率土之濱”就是王土的邊緣,水的那一邊,也就是被王所拋棄了的地方。宋江等人作惡多端,危害他人,為躲避制裁,逃往水滸,就像扔在水邊的垃圾一般。水滸中的一群好漢,也就好比是被社會所扔棄在水邊的一堆垃圾。
究竟是哪一種,我們不能先入為主的想當然,這還得從小說原文中細細品來。
水滸傳:男兒有淚不輕彈。西游記: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紅樓夢:四大家族的情感生活。三國演義:三個國度的傳奇故事。水滸傳:一百零五個男人和三個女人的故事。
水滸傳1:宋江真正的第一心腹花榮 為什么說內部斗爭往往是殘酷的,又為什么說堡壘往往是先從內部被攻克的,更為什么說老大往往是被內部人干死的,水滸傳有著精彩的解答。 心腹是任何組織都存在的人脈現象,也是特殊環境下解決特殊問題的渠道之一。當然,在中國尤甚。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水滸傳】人物性格及特征+主要事跡
【第1句】:宋 江 綽號:及時雨 性格特點:為人仗義、善于用人,但總想招安 主要事跡:殺閻婆惜
【第2句】:晁 蓋 綽號:托塔天王 性格特點:仗義疏財,虛懷若谷,耿直真誠;重情重義,剛正不阿。 主要事跡:全殲濟州圍剿、江州劫法場
【第3句】:盧俊義 綽號:玉麒麟 性格特點:非理不為,非財不取,家世清白,為人謹慎 主要事跡:捉史文恭大、戰玉田縣
【第4句】:林 沖 綽號:豹子頭 性格特點:武藝高強、勇而有謀,但為人安分守己、循規蹈矩 主要事跡:風雪山神廟、火并王倫
【第5句】:李 逵 綽號:黑旋風 性格特點:嫉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火爆、頭腦簡單、直爽率真。 主要事跡:坐堂壽張縣、為母殺四虎
【第6句】:吳 用 綽號:智多星 性格特點: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主要事跡:晁蓋獻計 、 智取生辰綱
【第7句】:武 松 綽號:行 者 性格特點:崇尚忠義、勇而有謀、有仇必復、有恩必報, 主要事跡:景陽崗打虎、血濺鴛鴦樓
【第8句】:楊 志 綽號:青面獸 性格特點:精明能干、粗暴蠻橫 主要事跡:遺失生辰綱、賣刀
【第9句】:阮小七 綽號:活閻王 性格特點:直爽、義氣、 主要事跡:智劫生辰綱
10魯智深 綽號:花和尚 性格特征:見義勇為、武功高強、力大無窮 。 主要事跡: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
水滸傳讀書筆記5篇 十個好詞五個好句150字感受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一)
水滸傳這本書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傳奇故事鮮明生動的人物栩栩如生
足智多謀的吳用,廣納閑士的宋江,粗魯無理的李逵,英明果斷的蓋,為兄殺嫂的武松,棒打洪教頭的林沖,力大如牛的魯智深,行走如飛的戴宗等一百零八個《水滸傳》里的魯達,武藝高強,粗武鋼勇,他的武器是兩把斧頭。而且他十分愛吃狗肉。甚至有一次,
魯達要鎮關西把十斤精肉和十斤肥肉剁成肉末。十斤骨頭斬成細末。
鎮關西明白魯達來學自己晦氣。不愿干,魯達便把兩包肉末朝鎮關西砸了過去鎮關西惱羞成怒,抄起剔骨尖刀,刺向魯達,魯達逃到街上。鎮關西追來,魯達就順勢按住他的左腳把他踢倒。魯達踏住他胸口罵道:“你一個操刀屠戶,竟然稱鎮關西,欺侮金家父女!今叫你嘗嘗俺的拳頭!”只一拳,就把鎮關西打得出氣沒有進氣了?!∽x了《水滸傳》這部長篇小說,我仿佛認識了108個梁山起義的綠林好漢。從中讓我感受到了:我們一定要學那些正直、行善的人,不能學那些專橫跋扈、欺善怕惡的人。劉備說得好:勿已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二)
讀了水滸傳給我影響最深的是‘忠'’義‘倆個字。
忠。忠于自己的國家,忠于自己的親人,忠于自己的朋友。在現在這個社會,說忠容易,可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為了自己的利益,不信殘害自己的朋友,損害國家的利益。上次在新聞中就有人報道,某大學生用刀砍了自己的父母,大學生是社會上的高素質人才,連他都做出了這樣的事,對于這個社會,還有什么忠孝可言?
義??此坪唵蔚娜P,然而在水滸傳中,又有多少人為了’義‘而去奮不顧生。他們為了一個義字,除暴安良,為了一個義字,為朋友倆肋插刀。這就是義,一個簡單的字塑造了水滸中那有血有肉的108將。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舍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么是不該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丑惡的東西同化。
水滸之所以能成為金典,是因為他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三)
我這個假期里讀了《水滸傳》一書。書中的好漢都被作者描寫的很細致。比如說張順,他全身都是白肉,在水里可以潛七天七夜,在水里游時就像一根白條,在水里穿行。
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那些好漢這是有膽有識,給別人打抱不平、為民除害、尤其是拼命三郎石秀,在刑場救“盧員外”,在村里為別人打抱不平。真稱得上是好漢。
還有花和尚魯智深,他雖然有時出手太重打死了人,但他打的是欺壓百姓的貪官,逍遙法外這樣的壞人,從沒有打過好人。也稱得上好漢中的好漢。
他們雖然是好漢但說白了,有點沒腦子。比如說魯智深在打鎮關西的時候,都把人家的眼珠子打出來了,還打的七竅流瀉,人家求饒了也就算了,干嘛還要打死他呢?這是第一點。
在武松醉打蔣門神里,難道,就因為武松與金眼彪施恩拜了把子,施恩讓武松打蔣門神,難道武松就去打蔣門神了么?這也太沒腦子了。
在這里我最想不通地就是為什么晁蓋死了,就讓宋江,來當山寨之主,宋江雖然有智慧但沒有武力,稍遜風騷,正如毛澤東詩中所說:“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弊屵@樣沒有武力,光有文學的書生來當山寨之主也太荒唐了。
還有,這么多有武力的人都有學問,為什么不讓他們當山寨之主,而讓宋江當呢?
我認為,這樣子寫好漢有點缺點。所以我再次說名這一點。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四)
讀完《水滸傳》這一本聞揚四海的中國名著后,贊嘆之,引人入勝的傳奇故事、鮮明生動的人物形、爐火純青的語言描繪了北宋年間一幕幕鮮活的社會歷史畫卷。在奸臣當道、貪官橫行的北宋,一百八位好漢先后聚義與水泊梁山,扯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劫富濟貧,屢敗官軍,鬧得轟轟烈烈?!端疂G傳》中的故事可以算是膾炙人口了。梁山英雄們一心為民的可貴形象和曲折傳奇的經歷,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為朋友兩肋插刀,“忠”、“義”二字貫穿于其中。雖然梁山好漢有他的時代背景,是情不得已,逼上梁山,但他們勇往直前、勇者無敵的精神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以上4篇筆記你可以再整出150字的讀后感來
【第1句】:好詞
扶墻摸壁扶危濟困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佛性禪心 逢兇化吉 風行雷厲 飛檐走壁 飛針走線 過府沖州 冠屨倒施 鬼哭神驚 寡情薄意 骨肉未寒 高山峻嶺 觀形察色 高姓大名 改邪歸正 狗血淋頭 歸心如箭 歸心似箭 觀者如垛 魂不著體 魂飛魄蕩 花街柳巷 話里藏鬮 橫七豎八 回生起死 魂消膽喪 花枝招顫 積草屯糧 箭穿雁嘴 腳高步低 近火先焦 擠眉弄眼 家破人離 吉日良時 極天罔地 急先鋒 將遇良材 將遇良才 口出狂言 恐后無憑 看景生情 開眉展眼 里勾外連 捋虎須 路見不平 踉踉蹌蹌 柳眉踢豎 淚如雨下 兩相情愿 明明白白 民窮財盡 民窮財匱 漫天遍地 面色如土 買上囑下 滿天飛 買笑迎歡 目睜口呆 捏腳捏手 裊裊娜娜 濃妝艷抹 屁滾尿流 炮龍烹鳳 披頭蓋腦
披頭散發 前不巴村,后不著店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千恩萬謝 七橫八豎 氣急敗壞 青面獠牙 七上八落 七損八傷 七上八下 棄邪歸正 缺一不可 人非草木 如饑如渴 人困馬乏
人山人海 十八般武藝 色膽如天 說地談天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深根固蒂 燒眉之急 四平八穩 似漆如膠 深入骨髓
說時遲,那時快 十死九活 喪師辱國 碎尸萬段 束手無術 三瓦兩舍 十字街口 十字路頭 天寒地凍 偷雞摸狗 屯街塞巷 螳螂黃雀 天年不齊 探頭探腦 堂堂一表
天誅地滅 忘恩失義 萬箭攢心 無千無萬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懸腸掛肚 須發皆白 腥風血雨 心腹之交 心慌撩亂
虛晃一槍 心驚膽裂 雄糾糾,氣昂昂 嘯聚山林 相機行事 惜客好義 血流成渠 心滿意足 效犬馬力 徇私舞弊 徇私作弊 心頭撞鹿 陷于縲紲 懸崖峭壁 血雨腥風
削職為民 笑逐顏開 養兵千日,用在一朝 用兵如神 倚草附木
咬定牙根 義膽忠肝 一佛出世,二佛涅盤 一佛出世 一佛出世,二佛涅盤 一帆順風 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眼花心亂 壓肩迭背 壓肩疊背 亞肩迭背 眼疾手快 一箭之地 一箭之遙 雨零星亂
雨零星散 一馬當先 遠親不如近鄰 飲泣吞聲 有錢有勢 猿啼鶴唳 有頭有尾 一五一十 杳無蹤跡 有眼不識泰山 以終天年 執鞭墜鐙 真才實學 贓官污吏 眾虎同心 做好做惡 詐奸不及 坐立不安 捉摸不定 朱甍碧瓦 壯氣凌云 自取罪戾 主情造意 指手畫腳 遮天蔽日
斬頭瀝血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走頭無路 坐臥不安 坐臥不離 走為上策 走為上著 朱顏綠發 齜牙裂嘴 嘖嘖稱贊 真贓真賊
【第2句】:好句
我且與你說知:"這位仁兄便是閑常你要去投奔他的義士哥哥。"李逵道:"莫不是山東及時雨黑宋江?"戴宗喝道:"咄!你這廝敢如此犯上!直言叫喚,全不識些高低!兀自不快下拜,等幾時!"李逵道:"若真個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閑人,我卻拜甚鳥!節級哥哥,不要賺我拜了,你卻笑我!"宋江便道:"我正是山東黑宋江。"
李逵拍手叫道:"我那爺!你何不早說些個,也教鐵牛歡喜!"
失群的孤雁,趁月明獨自貼天飛;漏網的活魚,乘水勢翻身沖浪躍。不分遠近,豈顧高低。心忙撞倒路行人,腳快有如臨陣馬。
笑揮禪杖,戰天下英雄好漢,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讒臣。
其人則有帝子神孫,富豪將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獵戶漁人,屠兒劊子,都一般兒哥弟稱呼,不分貴賤;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對夫妻,與叔侄郎舅,以及跟隨主仆,爭冤仇,皆一樣的酒筵歡樂,無問親疏。
或精靈,或粗鹵,或村樸,或風流,何嘗相礙,果然識性同居;或筆舌,或刀槍,或奔馳,或偷騙,各有偏長,真是隨才器使。可恨的是假文墨,沒奈何著一個“圣手書生”,聊存風雅;最惱的是大頭巾,幸喜得先殺卻“白衣秀士”,洗盡酸慳。
昔時常說江湖上聞名,似古樓鐘聲聲傳播;今日始知星辰中列姓,如念珠子個個連牽。
在晁蓋恐托膽稱王,歸天及早;惟宋江肯呼群保義,把寨為頭。休言嘯聚山林,早愿瞻依廊廟。
萬卷經書曾讀過,平生機巧心靈,六韜三略究來精。
謀略敢欺諸葛亮,陳平豈敵才能,略施小計鬼神驚。名稱吳學究,人號智多星。 起自花村刀筆吏,英靈上應天星。疏財仗義更多能。事親行孝敬,待士有聲名。濟弱扶傾心慷慨,高名冰月雙清。及時甘雨四方稱。山東呼保義,豪杰宋公明。
堂懸敕額金牌,家有誓書鐵卷.
只好刺槍使棒,最是踢得好腳氣球.
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頗能詩書詞賦
評書版《水滸傳》誰說的最好?最貼近原著?請詳細說一下理由,謝謝!
演過《水滸》的人有很多,目前留有影音資料的主要有連闊如、袁闊成、單田芳、田連元、張少佐。其中,連闊如留下的只是幾個片段,因此影響有限;而袁、單、田、張這幾個版本都是完整的,這幾個人的表演風格也各具特色。那么這幾個版本中,哪個是最好的呢?我想,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袁闊成表演的《水滸》是最早的版本,袁老在表演這部書時更名為《水泊梁山》。在《水泊梁山》這部書中,袁老對原著進行了大規模的改編,改編后的《水泊梁山》,與原著相差的不僅僅是名字的不同,內容也有很大的區別。因此,袁版的《水滸》已不是真正意義的《水滸傳》故事。袁老在表演這部書時,不但表現出了極高的藝術水準,也體現出了較高的古典文學素養,堪稱袁老早期傳統作品中的代表作。但袁老在表演此書時也微露瑕疵,比如,將高俅的官職太尉(wei)讀為太尉(yu),直到書的后半段才改過來;另外,在描述盧俊義大戰史文恭時,二人打斗了一百多回合不分勝負,最后盧俊義在祝家莊設有機關埋伏的大樹后面將史文恭擒獲,但盧俊義是如何擒獲史文恭的卻未做交代,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但不論如何,還是瑕不掩瑜的,這部《水泊梁山》堪稱精品之作。
單版《水滸傳》有70回版和360回版兩種。70回版是單老的第一個版本,但講的不全,只講了原著的一半左右就草草收場了;想是單老自己也對這個虎頭蛇尾、殘缺不全的《水滸傳》70回版本不夠滿意,因此在后來又接著這個70回版本的故事繼續向下講,錄制了后來的360回版。單老的表演特點是更加口語化、更具平民色彩,這個特點并不僅僅體現在《水滸傳》上,在他表演的其他書目上也是如此。單老的基本功十分扎實,聽他娓娓道來,口齒清晰、張弛有序,嗓音雖略帶沙啞卻非常洪亮,顯得底氣十足,在演說《水滸傳》這部以男人為主的好漢故事時更加顯得氣勢磅礴。有人說,單老在表演評書時“臟口”太多,其實,評書藝術是一個人在演一群人,而在書中出現的人物中既有文人雅士,也有販夫走卒,如果讓李逵這樣沒有受過教育的人文縐縐的說話是很不現實的,也是與其身份不相適應的,況且,單老在使用“臟口”時還是比較節制的。
美中不足的是,單老對《水滸傳》似乎沒有做過深入的研究,雖然一回一回的講下來,卻總感覺缺了點什么?!端疂G傳》作為古典名著,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但單老在表演時并沒有表現出來,這是十分遺憾的。
田版《水滸傳》有電臺版和電視版之分,分別在中央電臺和中央電視臺播出。田連元在表演《水滸傳》之前做了許多準備工作,對《水滸傳》做了深入的研究,其對《水滸傳》研究的造詣極深,中央電視臺拍攝電視劇《水滸傳》時便請了他去做顧問,由此可見田連元對水滸的研究已達專家水準。因此,我們在聽田版《水滸傳》時就會感覺到,處處透出濃郁的文化氣息。田連元對《水滸傳》中許多我們今天難以理解的名詞和稱呼乃至當時的風俗進行了詳細的講解,而且這些講解是溶入故事當中,恰倒好處的表現出來,既不顯得說教也不顯得生硬,稱得上是寓教于樂。他對《水滸傳》中各個好漢的綽號進行仔細的考證。比如,朱貴的綽號是“旱地忽律”,“忽律”的意思是鱷魚,今人知道這個綽號含義的人只怕不多;另如,書中的武大郎和潘金蓮以及西門慶均稱呼王婆為“干娘”,而這個“干娘”并不是我們今天所指的“干媽”,田連元亦對“干娘”這個稱呼做了明確的解釋??梢哉f,聽田版的《水滸傳》就好象是在聽一個《水滸傳》研究的專家在講課,而講的既生動又富有幽默感。而且,田連元在表演時十分注重人物心理刻畫,對書中人物的內心描摹細致入微,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鮮活,如在眼前。
田連元并不認同“評書是聽的藝術”這個說法,他曾說,做為一個評書演員,要做到四個字,即說、演、評、博。田連元在表演《水滸傳》時將這四字訣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尤其是在看電視版的《水滸傳》時,說的精彩、演的生動、評論恰當,同時更顯示出文史素養的淵博。因此,《水滸傳》不但是田連元最好的作品,在各種版本的《水滸傳》中也是最好的,絕對可以稱之為傳世經典!
張版的《水滸傳》共307回,是出現最晚的版本。張少佐在表演這部書時借鑒甚至模仿了田版《水滸傳》,有時整句話都與田版的一樣,這想必是張少佐也十分認同田版《水滸傳》的緣故吧。但張版的《水滸傳》卻因模仿的過多而失去了自己的風格,使自己陷入了尷尬的境地,就算模仿的再好也只是對田版《水滸傳》的翻版而已。如果是一個沒有聽過《水滸傳》的人,第一次聽的就是張版《水滸傳》的話,還會覺得不錯,而一旦聽了田、單二人的版本后就會覺得,張版《水滸傳》既無單版的干脆利落,又無田版的細致入微??梢哉f,張少佐對田版的模仿是得不償失的,空留邯鄲學步之譏。
持平而論,單獨聽張版《水滸傳》的話尚可,但遺憾的是,他偏偏遇到了幾位老前輩,只能嘆息生不逢時了。
但是我還要補充幾點, 1 田連元的水滸傳不是施耐庵所著的那個版本,而是另外一個版本,與原著相悖很大。張少佐亦如此。單田芳最接近原著,但是其中也不缺乏單田芳自己的武俠創作,說實話給該書減少了可鑒賞性
水滸傳中隨便哪一篇的讀后感,或者針對某一人物的讀后感
野蠻背后的可愛
眾所周知,李逵在《水滸傳》中是個最為野蠻粗魯的角色,由于他只知殺人,不問好壞的性格,只要在江湖上提起他的名字,神鬼也怕。但我卻認
為,他的野蠻背后有著無比大的可愛。 和其他107將不同,李逵上梁山,成為梁山好漢,并不是出于對革命事業的忠誠,革命思想的徹底,而僅僅是為了兩個字——“快活”。 可以毫不牽強地說,李逵的行事,主要遵循的就是快樂原則,黑旋風最常掛在嘴邊的詞,就是“快活”! 他生割了黃文炳后稱“吃我割得快活”,他屠了扈三娘一家后道“吃我殺得快活”,殺人不是為了復仇,不是出于戰陣廝殺的需要,而竟僅僅是為了快活!此外,李逵回家接老母時遇到回家的哥哥李達,就勸李達“同上山去快活”。就連黑旋風那最被一些人稱道的一番話,即李逵初上梁山時叫嚷的“放著我們有許多軍馬,便造反,怕怎地?晁蓋哥哥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做了小皇帝,……殺去東京,奪了鳥位”,這一番話,也遠不是出于什么徹底革命的高尚動機,因為就在“奪了鳥位”句后還有最關鍵的一句:“在那里快活,卻不好?” 說來說去,所有的目的就在于此,殺去東京,奪了鳥位,不是為了等貴賤均貧富,不是為了打土豪分田地,而是為了喝更大碗兒的酒,吃更大塊兒的肉,這才是李逵的心思所在,什么堅決的農民思想根本談不上。 總之,李逵行事幾乎全憑“快活”二字,少理性,無算計,率性而為,因此他的舉動有近于童趣的天真爛漫的一面,所以說他可愛也不無道理。
忠誠背后的依戀
也許你會認為李逵能至死不渝地追隨宋江,不顧一切地替他賣命幫他打江山,是出于他對宋江那種格外的、特殊的忠心。但我覺得與其說是忠誠,還不如說是種依戀。因為對于李逵來說他同樣需要一個價值的標尺,一個能確認他存在意義的精神之父。你一定記得當他仰慕已久的宋江出現在他面前的那一刻,他是何等的狂喜,興奮。而宋江也是又送銀子,又帶李逵喝酒,對他那魯莽的行事一味微笑著任從,你說需要銀子還債,便給你銀子還債,你說小盞吃酒不過癮,便吩咐酒保專給你換大碗,看你吃魚吃不飽,又專為你要了兩斤肉,臨別還送了五十兩一錠大銀。世間能有幾人能這般對待粗魯蠻橫,殺人不眨眼的李逵?!答案是僅此一個。
宋江因題反詩入獄的那一次,李逵怕貪酒誤了宋江飯食便“真個不吃酒,早晚只在牢里服侍,寸步不離”,這是何等情分,須知粗魯的黑李逵能做到這種地步也是絕無僅有,這只怕要比他后來跳樓劫法場還難得多。后來,二人一個說“他與我身上情分最重”,一個道“我夢里也不敢罵他,他要殺我時,便由他殺了吧”。宋江帶數人元夜上東京時,曾對李師師戲稱李逵是“家生的孩兒小李”。所以李逵對宋江,既不是手足之情,也不是部屬對統帥的愚忠,而是更近于兒童對父親的深深的依戀。
惹禍背后的成全
縱觀《水滸傳》全集,你會覺得李逵是個“惹禍鬼”,因為自己魯莽的個性,簡單的頭腦不知為大家闖了多少禍。這一點可以從宋江親手結果李逵的行為不難看出。宋江飲高俅送來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眾造反,怕壞了梁山泊的忠義名聲,便讓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塊兒被毒死了。但是再往深一點看,李逵的惹禍背后卻隱藏著對宋江的成全。 夏志清先生在《中國古典小說導論》中就說,李逵的叫囂造反要擁戴宋江做皇帝,“道出了宋江強壓著的想當皇帝的心聲”,而宋江對李逵的喝斥,則“似乎是在譴責自己內心那不可告人的部分”。夏志清的這一結論也許是受金圣嘆的啟發,金圣嘆在評改《水滸》時,一直就認定宋江是滿口忠孝心懷不軌的偽君子,而直腸直肚的李逵則常常將宋江那不可告人的心事叫喊出來,不正成全了宋江嗎?
多翻一些中國古代小說,就會發現,這種“宋江+李逵”式的組合在中國古代類似題材的白話小說中是太多見了如劉備和張飛,岳飛和牛皋,楊六郎和孟良,秦瓊和程咬金等等。宋江也好,劉備也好,岳飛也好,楊六郎也好,他們的共同特點是,行事謹慎、理性,是中國式的榜樣、楷模。 但是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一心想招安的宋江、被昏君勒死而不反抗的岳飛、受奸臣陷害而認命的楊六郎、明知道羅成是給人害死而不敢多說的秦瓊,如果作品中出現的全是這類忍氣吞聲的中國式的楷模,那讀者還不得給憋悶死?那怎么辦?這時就需要有李逵這類人物了,秦瓊不敢罵唐天子沒良心,讓程咬金來罵,楊家受了得勢小人的窩囊氣不好發作,那就讓孟良連夜去殺那小人,岳飛不便犯上反抗昏君,但牛皋可以造反,宋江老是念叨招安,但一心想當皇帝,那就由李逵來叫喊奪皇帝的鳥位…… 雖然像李逵這樣所謂的“莽將”人物,一般不會是大部頭作品的第一主角,但他卻又實實在在是作品里不可或缺的異常活躍的角色,因為他不僅成全了像宋江那樣的“儒將”,還使作品增添了一大半鮮活的生命! 這就是我眼中的李逵——野蠻背后的可愛、忠誠背后的依戀、惹禍背后的成全。也許我的這些見解不一定正確,但我希望的是讀了這篇文章后,你不會再說:“李逵?不就是心粗膽大,率直忠誠嘛!
水滸傳中的經典詩詞
轉
[一]七絕
山嶺崎嶇水渺茫,
橫空雁陣兩三行。
忽然失卻雙飛伴,
月冷風清也斷腸。
注:第90回,《五臺山宋江參禪,雙林渡燕青射雁》。燕青射雁具有不祥的象征意義。正如宋江傷感的嘆懷:“此禽仁義禮智信五常具備……正如我等弟兄一般。你卻射了那數只,好比俺兄弟中失了幾個,眾人心內如何?”宋江有感于心,在馬上口占了這首詩,傷懷悲凄,悲天憫人而又富于禪境,剎時間將現實生發的生命領悟進而升華,這首最令我陶醉和傷感。
[二]七絕
心在山東身在吳, 飄蓬江海漫嗟吁。
他時若遂凌云志, 敢笑黃巢不丈夫。
注:第39回:“一面又飲了數杯酒,不覺歡喜,自狂蕩起來,手舞足蹈,又拿起筆來,去那《西江月》后,再寫下四句詩……”“敢笑黃巢”之“凌云志”,“不謀反待怎地!”(黃文炳語),宋江心中的黃巢只是一個不懂忠義的莽夫,自認為自己比他還要強,他希望的是打破現有規則,而又絕無與舊制度決裂的勇氣。因此便有了這句狂話:“宋江尋思道:‘何不就書于此?倘若他日身榮,再來經過,重睹一番,以記歲月,想今日之苦?!彼伎嫉氖恰八丈順s”,“再來經過”。
附,黃巢的兩首菊花詩
一: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二: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毛澤東《詠蛙》詩:
獨坐池塘如虎踞, 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 哪個蟲兒敢作聲?
這詩比黃巢、宋江從容很多。雖然,領袖押錯韻了。咱們老鄉很多人不分前后鼻音的。
[三] 《滿江紅》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 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
頭上盡教添白發,鬢邊不可無黃菊。 愿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
統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 中心愿,平虜保民安國。
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奸邪目。 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注:第71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群雄“開懷痛飲”之時宋江顯然想得遠些。先強調弟兄情分再是為眾人的前程的憂慮和思考。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習俗,唐代則正式成為民間節日,活動也豐富到了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內容。自然,詩人們寫詩。在這時候吟出“降詔”,“招安”自然為英雄們的悲劇打下了伏筆?!邦^上盡教添白發,鬢邊不可無黃菊”將時光催人老的恐慌,輕松消解進了佳節帶來的神清氣爽,這是一種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
[四] 《念奴嬌》
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 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
翠袖圍香,絳綃籠雪,一笑千金值。 神仙體態,薄幸如何消得!
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 六六雁行連八九,只等金雞消息。
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 離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
注:第72回,《柴進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鬧東京》。宋江等像鄉巴佬上東京搞金錢攻勢公關。在李師師坐臺的地方,“盡訴胸中郁緒,呈上花魁尊聽”以至于李師師向道君皇帝唱這首詞時,被皇帝贊道:“不料劇賊之詞其工若此!有才若此,為何上山為盜?” ,“借得山東煙水寨”,是義盜的舉重若輕;“來買鳳城春色”,是富嫖的瀟灑隨意?!按湫洹币韵率菍γ说拇蹬?,但也以此將自己塑造成一個雅嫖?!傲阈羞B八九,只等金雞消息”,是字謎,也是借代,“醉鄉頭白”是范進求官式的急切?!熬菩袛笛?,宋江口滑,揎拳裸袖,點點指指,把出梁山泊手段來”,寥寥幾句,宋江的土氣愚忠,柴進的乖巧幫閑,李逵的魯莽直率,李師師的職
水滸傳全集 共幾回
書名: 水滸傳
又名: 水滸、忠義水滸傳、Water Margin
作者: 作者署名多為施耐庵,也有署羅貫中或施耐庵、羅貫中合著者。
出版時間: 至晚于明中后期,版本繁冗,以明萬歷乙丑刊本、容與堂刊本,雙峰堂刊本等較有代表性
成書時間: 根據現存資料,至晚于明中葉
體例: 章回小說
文學地位: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章回: 主要有七十回、百回、百二十回本
世界影響: 有數十種主要語種譯本
簡本
簡本包括了受招安,征遼,征田虎、王慶,打方臘以及宋江被毒死的全部情節。之所以稱為簡本,主要是文字比較簡單,細節描寫少。已發現的簡本有:一百十五回本、一百十回本、一百二十四回本
繁本
繁本寫得比較細致,也是流傳最廣的。但主要改寫增添的部分都是在招安之后的情節。
一百回本
在宋江受招安后,又有“征遼”,征方臘等情節。
一百二十回本
明萬歷末楊定在一百回本的基礎上又插入了征田虎、王慶等情節,合成一百二十回本。
七十回本
清朝金圣嘆進行刪改,腰斬一百回本招安以及之后的事,以原書第七十一回盧俊義的夢作為結尾,再將第一回作為楔子,此為七十回本。
一般認為只有百回本可能是《水滸》故事成型定書的最早本子,也最接近傳說故事的版本?,F知和現存《水滸傳》較早刻本都系明刊本。正德、嘉靖間人李開先《詞謔》記有20冊本的《水滸傳》,有的研究者認為“二十冊”即“二十卷”。一般認為,嘉靖時郭勛刊刻的武定板《水滸傳》比較接近于原本,但郭勛原刊本已無存,有的研究者認為今殘存 5回的嘉靖刊本《忠義水滸傳》即郭本,并且由此認為郭本是20卷本。明嘉靖年間高儒《百川書志》所錄《忠義水滸傳》為100卷,今天所能見的比較早而又比較完整的100回本是天都外臣序本,序文撰于萬歷己丑(1589年)。天都外臣序本從郭本出,不過分卷不同,郭本是20卷100回,天都外臣序本是100卷,100回。這個本子于排座次之后緊接受招安、征遼、平方臘,而無平田虎、王慶故事。萬歷年間又出現了楊定見的120回本,主要是根據100回本,又插增平田虎、平王慶的故事(文字和繁本不同,或是吸收簡本而加以潤色)。明末金圣嘆(見金人瑞)刪去了排座次以后的部分,添了個盧俊義的噩夢作為結尾,夢中一百單八人全部被殺。又把原來的第一回改為楔子,作成70回本。這個本子,入清以來最為流行。今存較早的簡本有明刊《新刊京本全像插增田虎王慶忠義水滸全傳》和明刊《忠義水滸志傳評林》,惟都為殘本。清刊本10卷 115回《忠義水滸傳》是今存比較齊全的簡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陸續整理出版過70回本及120回本、100回本等繁本,并影印過100回本,及排印過幾種繁本。還影印過簡本《水滸志傳評林》。
小說《水滸傳》中你覺得哪些人物刻畫得比較好?那些事件描寫得很精彩?對這部小說你有什么看法?
《水滸傳》中的人物刻畫,生動,細膩,精彩。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相貌、性格和語言。現分別敘述如下: (一) 花和尚魯智深。 魯智深原名魯達,是渭州經略府提轄,人稱魯提轄。魯達行俠仗義,好打抱不平,他給了受惡霸鄭屠欺壓的金翠蓮父女銀兩,打發他們上了路,又在店門前坐了兩個來時辰,約摸父女二人去遠了,方才起身離去。魯達來到鄭屠肉店來三拳打死了鎮關西,寫得十分精彩。請看: 鄭屠右手拿刀,左手便來揪魯達,被這魯提轄就勢按住左手,趕將入去,往小腹上只一腳,騰地踢倒在當街上。魯達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著那醋缽兒大小拳頭,撲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鮮血迸流,鼻子歪在半邊,卻便似開了一個油醬鋪,咸的、酸的、辣的,一發都滾出來。鄭屠掙不起來,那把尖刀也丟在一旁,口里只叫:“打得好!”魯達罵道:“直娘賊,還敢應口!”提起拳頭來,就眼眶際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縫裂,烏珠迸出,也似開了一個彩帛鋪的,紅的、黑的、紫的,都綻將出來。兩邊看的人懼怕魯提轄,誰敢向前來勸!鄭屠當不過,討饒。魯達喝道:“咄!你是個破落戶,若是和俺硬到底,灑家倒饒了你!你如今對俺討饒,灑家偏不饒你!”又只一拳,太陽上正著,卻似做了一個全堂水陸的道場,磬兒、鈸兒、饒兒,一齊響。魯達看時,只見鄭屠挺在地下,口里只有出的氣,沒了入的氣,動彈不得。 魯智深大鬧五臺山、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都寫得很精彩,不再一一介紹了。 (二) 豹子頭林沖 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有一個漂亮的妻子和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過著優裕的生活,他是不會落草梁山,反抗朝廷的。他鋌而走險,完全是貪官污吏的腐敗逼迫的。林沖的性格隨著環境的變化、命運的變化而變化,而發展,由逆來順受直到奮起反抗,最后上了梁山,深刻的表現了“逼上梁山”的社會道理。 高俅的干兒子高衙內迷戀上了林娘子,高俅便一步步設計陷害林沖:林沖誤入白虎節堂而被發配滄州;在野豬林兩個解差要殺害林沖被魯智深所救;在大軍草料場,高俅的狗腿子陸虞侯等火燒草料場,欲置林沖于死地,林沖忍無可忍、怒不可遏,終于殺死了陸虞侯等。“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陸虞侯火燒草料場”寫得十分精彩,請看: 再說林沖踏著那瑞雪,迎著北風,飛也似奔到操場門口開了鎖,入內看時,只叫得苦。原來天理昭然,佑護善人義士,因這場大雪,救了林沖性命。那兩間草房,已被大雪壓到了。林沖尋思:“怎地好?” 林沖想起:“離了這半里路上,有個古廟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卻做理會?!?花槍挑著酒葫蘆,望那廟里來。入得廟門,再把門掩上,旁邊止有一塊大石頭,掇將過來,靠了門。林沖把葫蘆冷酒提來慢慢地吃,就將懷中牛肉下酒。 正吃時,只聽得外面畢畢剝剝地爆響,林沖跳起身來,就壁縫里看時,只見草料場火起,刮刮雜雜的燒著。當時林沖便拿了花槍,卻待開門來救火,只聽得外面有人說將話來。 三人在廟檐下立地看火,數內一個道:“這條計好嗎?”一個應道:“端的虧管營、差撥兩位用心!回到京師,稟過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這番張教頭沒得推故了?!币粋€道:“林沖今番直吃我們對付了,高衙內這病必然好了!”又一個道:“張教頭那廝,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說:‘你的女婿歿了’。張教頭卻不肯應承,因此衙內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兩個,央泯二位干這件事,不想而今完備了。”又一個道:“小人只爬入墻里去,四下草堆上,點了十來個火把,待走哪里去!”那一個道:“這早晚燒個八分過了?!庇致牭靡粋€道:“便逃得性命時,燒了大軍草料場,也得個死罪。” 林沖聽到那三個人時,一個是差撥,一個是陸虞侯,一個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憐見林沖,若不是倒了草廳,我準定被這廝們燒死了!”輕輕把石頭掇開,挺著花槍,左手拽開廟門,大喝一聲:“潑賊哪里去!”三個人都急著要走,驚得呆了,正走不動。林沖舉手,胳察的一聲,先戮倒差撥,陸虞侯叫聲:“饒命!”嚇得慌了手腳,走不動。林沖罵道:“奸賊,我與你自幼相交,今日倒來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陸謙上身衣服解開,把尖刀向心窩里只一剜,七竅迸出血來,將心肝提在手里。回頭看時,差撥正爬將起來要走,林沖按住喝道:“你這廝,原來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頭割下來,挑在槍上?;貋?,把富安、陸謙的頭都割下來。把尖刀插了,將三個人頭發結做一處,提入廟里來,都擺在山神廟前供桌上。提了槍,便出廟門投東去。 林沖上了梁山后,王倫多方刁難于他,不容他落腳。當晁蓋等上山來投奔時,王倫還是千方百計攆他門下山,林沖忍無可忍,殺了王倫,推晁蓋為梁山新頭領。 林沖火拼王倫,亦十分精彩,這里就不詳細介紹了。 (三) 行者武松 武松景陽岡打虎,獅子樓斗殺西門慶,快活林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等故事寫得都很生動、精彩,這里只介紹武松景陽崗打虎一段。 這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來,便把氈笠兒掀在脊梁上,將哨棒綰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岡子來。武松走了一直,酒力發作,焦熱起來,一手提著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開,踉踉蹌蹌,直奔過亂樹林來。見一塊光撻撻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邊,放翻身體,卻待要睡,只見發起一陣狂風,那一陣風過了,只聽得亂樹背后撲地一聲響,跳出一只吊睛白額大蟲來。武松見了,叫了聲!“阿呀!”從青石上翻將下來,便拿那條哨棒在手里,閃在青石邊。那大蟲又饑又渴,把兩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往上一撲,從半空里攛將下來。 武松被那一驚,酒都做冷汗出了。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來,只一閃,閃在大蟲背后。原來那大蟲拿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提不著時,氣性先自沒了一半。那大蟲又剪不著,再吼了一聲,一兜兜將回來。 武松兩只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胳胳地揪住,一按按將下來。那大蟲急要掙扎,被武松盡氣力捺定,哪里肯放半點兒松寬。武松把只腳往大蟲面門上、眼睛里,只顧亂踢。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蟲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鮮血來,更動彈不得,只??诶镓W詺獯?。武松松了手,來松樹邊尋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里,只怕大蟲不死,把哨撅又打了一回。眼見氣都沒了,方才丟了棒。 短短的一段文字,把武松、老虎和武松打虎的場面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可見作者的文字功底的精湛和深厚,乃一般作家所不及也!
結合水滸傳小說內容分別分析林沖,武松,宋江,魯智深,李逵五人的人物形象
林沖:林沖的性格;武藝高強 有勇有謀 但為人安分守己 循規蹈矩
主要有四點:
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
作為一個禁軍教頭,他曾得到高俅的提攜,他對他的頂頭上司畢恭畢敬。即便是刺配滄州,言及高俅,仍稱之為高太尉。如課文中林沖對李小二這樣說:“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刺配到這里……”這給人的感覺是林沖受罪乃因自己有過在前。而反觀林沖之前的表現,無一不是逆來順受。
以牙還牙的報復心理
就節選部分看,課文先借李小二的話“林教頭是一個性急的人,摸不著便要殺人放火”,側面傳達出林沖這一性格特征。當他得知陸謙、富安追至滄州欲加害于他時,不禁大怒,四處尋仇,最后在山神廟手刃仇敵,上了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
救弱濟貧的俠義氣概
作為達官顯宦,林沖不同于諂上欺下的貪官污吏。他對下層百姓具有惻隱之心,是一個有正義感的將官。課文開頭有關林沖救過李小二免送官司的插敘,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謹小慎微的細致個性
最能體現此點的就是在林沖往市井買酒之前,先將草屋里火炭蓋了;而當他回到草屋時,發現兩間草廳已被雪壓倒,此時課文這樣描寫: (林沖) 恐怕火盆內有火炭延燒起來,搬開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時,火盆內火種都被雪水浸滅了。這些細節,固然對情節發展具有鋪墊作用,但也生動地凸現出林沖個性中精細的一面。
應該指出,林沖四個層次的性格特征并不是面的疊加,而是線的交錯,而且它們的強弱也是不一樣。
武松: 【第1句】:他武藝高強。不僅能一人打虎,而且在梁山上也是名列前茅?!镜?句】:他為人正直,剛正不阿。【第3句】:他主張正義,嫉惡如仇?!镜?句】:他對腐敗政權、貪官污吏認識深刻,不抱幻想?!镜?句】:他生活嚴謹,作風正派?!镜?句】:他不貪財、不好色?!镜?句】:能體諒貧困群眾之苦?!镜?句】:他反對宋江“招安”。
性格:急俠好義、剛猛不屈、敢作敢當(在張都監府殺人后留名“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嫉惡如仇、正義、勇敢(對蔣門神)恩怨分明,知恩圖報(對宋江,對施恩),不向惡勢力低頭(怒殺西門慶)。其中敢作敢當(陽谷私設公堂審王婆,張都監府)是武松這個人的最大的人格特點。一身虎膽,武藝高超,疾惡如仇,行俠仗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宋江:作為文學形象,宋江可以說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刻畫最為成功、復雜、具有藝術魅力的一個人。說他真心待人,他又時時顯示虛偽做作;說他義薄云天,他又心機重重城府極深;說他處心積慮謀反,他又對朝廷肝腦涂地;說他為人寬厚,他又時時做下兇殘之事。 宋江的性格是在說話人的描述中逐漸豐富起來的。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曾引元人陳泰《所安遺集·補遺》中《江南曲序》,云其“童艸時,聞長老言宋江事”,“宋之為人,勇悍狂狹”。《水滸傳》成書過程中,又結合雜劇戲曲的刻劃,對其人其事進行了全面“包裝”。宋江是《水滸傳》里邊名號最多的一個,宋江的綽號有四個。一出場就介紹了宋江的四個綽號,這四個綽號實際上就是介紹了宋江的幾個特點:一個是黑宋江,因為他長得面黑,身體比較矮,這是就他的形體來講的,并不是如林沖、關勝等人英武挺拔,也不如吳用、公孫勝等人那樣溫文爾雅文質彬彬,他長的其貌不揚。第二個是孝義黑三郎,講的是他對待父母,講究孝道,他的孝道貫穿到了他的思想當中,成為他思想的一個部分,并且是他的思想的一個很重要的支撐點;第三個是及時雨,講的是他仗義疏財,扶危濟困,這在后面他陸續和弟兄們交往中能夠看得出來,在這一點上他做得到位。第四個是呼保義。這四個綽號實際上重點介紹了宋江平時的為人和喜好,而且都是正常工作之外的表現,比如“愛習槍棒”、“ 揮金似土”、“ 排難解紛”、“ 扶人之困”等等,這些好處多都具有一些江湖上的感覺,在民間宋江是一個喜歡做好事、愿意做好事的熱心人,無論是在家庭倫理上還是在社會關系中他以自己的作為贏得了大家普遍的認可。還有從“潯陽樓宋江吟反詩”可以看出宋江有謀略,有志向,不滿足于現狀?!∷谓男蜗笠恢辈荒苡懞??!度菖c堂刻本水滸傳》沙彌懷林述語有“若夫宋江者,逢人便拜,見人便哭,自稱曰‘小吏小吏’,或招曰‘罪人罪人’,的是假道學真強盜也,然能以此收拾人心,亦非無用人也。當時若使之為相,雖不敢曰休休一個臣,亦必能以人事君,有可觀者也。”金圣嘆則認定作者“痛恨宋江奸詐”,他也認為“宋江是純用術數去籠絡人”,所以“時遷、宋江是一流人”,在一百單八人中“定考下下”。但大多數人不喜歡宋江,是因為他一直是梁山好漢中的主降派,并最終導致了起義軍和他自己的悲劇命運。
魯智深:一
愛憎分明,剛爽豪邁,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疾惡如仇:他非常同情關心被當地惡霸鎮關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傾聽完金氏父女的控訴后,主動向金氏父女贈送銀兩,親自保護他們逃離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逃離虎口后,他才來到鎮關西肉鋪前激怒鄭屠,讓其對自己動手,最終為民除害,這些表現了他扶危濟困、濟人濟貧、疾惡如仇的優秀品質。
二
慷慨大方,重義疏財:與金家父女沒有任何關系,但當傾聽完金家父女的控訴后,馬上主動提出要給金家父女盤纏讓他們回東京,當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銀子覺得不夠時,便向旁邊的李忠求助銀兩,當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兩銀子時,魯達便認為李忠不仗義,將那二兩銀子丟還他。 到后來不慎失手打死鄭屠,他也是隨機應變,遇險不驚:“這廝詐死,灑家和你慢慢理會?!薄耙活^罵,一頭大踏步走了”。這些都表現了魯達的勇而有謀、粗中有細的性格特點。
李逵:表面背后的李逵
施耐庵在《水滸傳》中塑造了一批嘯聚江湖,仗義行俠的綠林好漢。他們有屬于自己的獨特性格和被
畫像系列(19張)逼上梁山的成長道路。魯達的粗中有細,仗義剛正,武松的勇武利落,心思精細,林沖的忍讓,宋江的謙恭,吳用的足智多謀等等等等,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其中要數“黑旋風”李逵給我留下了最為深刻的印象。也許你會說“李逵?不就是心粗膽大,率直忠誠嘛!”但今天我要談一談我眼中的李逵。
野蠻背后的可愛
眾所周知,李逵在《水滸傳》中是個最為野蠻粗魯的角色,由于他只知殺人,不問好壞的性格,只要在江湖上提起他的名字,神鬼也怕。但我卻認 為,他的野蠻背后有著無比大的可愛。
和其他107將不同,李逵上梁山,成為梁山好漢,并不是出于對革命事業的忠誠,革命思想的徹底,而僅僅是為了兩個字——“快活”。
可以毫不牽強地說,李逵的行事,主要遵循的就是快樂原則,黑旋風最常掛在嘴邊的詞,就是“快活”! 他生割了黃文炳后稱“吃我割得快活”,他屠了扈三娘一家后道“吃我殺得快活”,殺人不是為了復仇,不是出于戰陣廝殺的需要,而竟僅僅是為了快活!此外,李逵回家接老母時遇到回家的哥哥李達,就勸李達“同上山去快活”。就連黑旋風那最被一些人稱道的一番話,即李逵初上梁山時叫嚷的“放著我們有許多軍馬,便造反,怕怎地?晁蓋哥哥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做了小皇帝,……殺去東京,奪了鳥位”,這一番話,也遠不是出于什么徹底革命的高尚動機,因為就在“奪了鳥位”句后還有最關鍵的一句:“在那里快活,卻不好?”
說來說去,所有的目的就在于此,殺去東京,奪了鳥位,不是為了等貴賤均貧富,不是為了打土豪分田地,而是為了喝更大碗兒的酒,吃更大塊兒的肉,這才是李逵的心思所在,什么堅決的農民思想根本談不上。
總之,李逵行事幾乎全憑“快活”二字,少理性,無算計,率性而為,因此他的舉動有近于童趣的天真爛漫的一面,所以說他可愛也不無道理。
忠誠背后的依戀
也許你會認為李逵能至死不渝地追隨宋江,不顧一切地替他賣命幫他打江山,是出于他對宋江那種格外的、特殊的忠心。但我覺得與其說是忠誠,還不如說是種依戀。因為對于李逵來說他同樣需要一個價值的標尺,一個能確認他存在意義的精神之父。你一定記得當他仰慕已久的宋江出現在他面前的那一刻,他是何等的狂喜,興奮。而宋江也是又送銀子,又帶李逵喝酒,對他那魯莽的行事一味微笑著任從,你說需要銀子還債,便給你銀子還債,你說小盞吃酒不過癮,便吩咐酒保專給你換大碗,看你吃魚吃不飽,又專為你要了兩斤肉,臨別還送了五十兩一錠大銀。世間能有幾人能這般對待粗魯蠻橫,殺人不眨眼的李逵?!答案是僅此一個。 宋江因題反詩入獄的那一次,李逵怕貪酒誤了宋江飯食便“真個不吃酒,早晚只在牢里服侍,寸步不離”,這是何等情分,須知粗魯的黑李逵能做到這種地步也是絕無僅有,這只怕要比他后來劫法場救宋江還難得的多。后來,二人一個說“他與我身上情分最重”,一個道“我夢里也不敢罵他,他要殺我時,便由他殺了吧”。宋江帶數人元夜上東京時,曾對李師師戲稱李逵是“家生的孩兒小李”。所以李逵對宋江,既不是手足之情,也不是部屬對統帥的愚忠,而是更近于兒童對父親的深深的依戀。
惹禍背后的成全
縱觀《水滸傳》全集,你會覺得李逵是個“惹禍鬼”,因為自己魯莽的個性,簡單的頭腦不知為大家闖了多少禍。這一點可以從宋江親手結果李逵的行為不難看出。宋江飲高俅送來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眾造反,怕壞了梁山泊的忠義名聲,便讓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塊兒被毒死了。但是再往深一點看,李逵的惹禍背后卻隱藏著對宋江的成全。 夏志清先生在《中國古典小說導論》中就說,李逵的叫囂造反要擁戴宋江做皇帝,“道出了宋江強壓著的想當皇帝的心聲”,而宋江對李逵的喝斥,則“似乎是在譴責自己內心那不可告人的部分”。夏志清的這一結論也許是受金圣嘆的啟發,金圣嘆在評改《水滸》時,一直就認定宋江是滿口忠孝心懷不軌的偽君子,而直腸直肚的李逵則常常將宋江那不可告人的心事叫喊出來,不正成全了宋江嗎? 多翻一些中國古代小說,就會發現,這種“宋江+李逵”式的組合在中國古代類似題材的白話小說中是太多見了如劉備和張飛,岳飛和牛皋,楊六郎和孟良,秦瓊和程咬金等等。宋江也好,劉備也好,岳飛也好,楊六郎也好,他們的共同特點是,行事謹慎、理性,是中國式的榜樣、楷模。 但是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一心想招安的宋江、被昏君勒死而不反抗的岳飛、受奸臣陷害而認命的楊六郎、明知道羅成是給人害死而不敢多說的秦瓊,如果作品中出現的全是這類忍氣吞聲的中國式的楷模,那讀者還不得給憋悶死?那怎么辦?這時就需要有李逵這類人物了,秦瓊不敢罵唐天子沒良心,讓程咬金來罵,楊家受了得勢小人的窩囊氣不好發作,那就讓孟良連夜去殺那小人,岳飛不便犯上反抗昏君,但牛皋可以造反,宋江老是念叨招安,但一心想當皇帝,那就由李逵來叫喊奪皇帝的鳥位……
雖然像李逵這樣所謂的“莽將”人物,一般不會是大部頭作品的第一主角,但他卻又實實在在是作品里不可或缺的異常活躍的角色,因為他不僅成全了像宋江那樣的“儒將”,還使作品增添了一大半鮮活的生命!
這就是我眼中的李逵——野蠻背后的可愛、忠誠背后的依戀、惹禍背后的成全。也許我的這些見解不一定正確,但我希望的是讀了這篇文章后,你不會再說:“李逵?不就是心粗膽大,率直忠誠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