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紅雨傘-文苑
此文獻給我的恩師、詩人曾卓先生,這個故事是他真實的童年經歷……
我記憶中的媽媽,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媽媽。
媽媽的模樣,一直停留在我的童年時代,從來也沒有消失過。
那時候,我家窗外有一片小小的草地。我和小伙伴們在草地上踢足球,媽媽就坐在小窗邊,一邊為我縫補衣服,一邊看著我們奔跑、歡呼。當我偶爾抬起頭,會看見媽媽正在窗邊,含著笑望著我……
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在一次演講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校長親自給我頒發了獎品:一支小小的、帶著黑色劍鞘的七星劍。
回到家,我滿懷驕傲地把小小的七星劍交給了媽媽。媽媽高興地把我緊緊地摟在了懷里。
我知道,在媽媽的心中,一定正浮現著我燦爛的未來。
我們生活的那座江南小城,是一個多雨的地區。每逢下雨的時候,媽媽就會撐著一把紅雨傘,送我穿過深深的、鋪滿青石板的小巷,到小學校里去。小巷的青石板路上,閃耀著亮晶晶的水花……
放學的時候,媽媽也會一直站在小巷口等著我,撐著紅雨傘接我回家。
我知道,媽媽生活得很孤單、很憂傷。因為那是戰亂的年月,爸爸很早就離開了我們。
我問過媽媽:“爸爸到哪里去了呢,為什么還不回家啊?”
媽媽嘆息一聲,說:“爸爸在很遠的北邊,那里正在打仗……”
我看見,媽媽的眼睛里閃著晶瑩的淚光。
不久,戰火也漸漸逼近了我們生活的這座小城。
這是1943年的冬天,日本侵略者向我的家鄉發動了猛烈的攻勢。許多人家,開始逃難到四川山區。
我們生活的小城,籠罩在一片兵荒馬亂之中……
眼看著無法再在家鄉生活下去了,我的爺爺、叔叔、嬸娘,也告別了自己的故土,從鄉下逃難過來,接了媽媽和我,一起向南方逃難。
這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季節。媽媽的身體本來就虛弱,因為連續的驚嚇和奔走,又冷又餓,逃到貴州的時候,媽媽得了重病。
但是媽媽每天還是拼命掙扎著,跟著全家人步行。我扶著媽媽,感覺到媽媽全身都在顫抖……
幾天以后,媽媽終于支持不下去了。
這時候,又風傳日本人的騎兵就要到達這里。
這天,在一道破敗的土墻邊,臉色蒼白的媽媽坐下來,對家人說:“我實在一步也走不動了,我不能拖累了全家,你們好好帶著慶冠先走吧……”“慶冠”是我小時候的學名。
我可不愿意就這樣撇下媽媽。我對媽媽說:“不,我要和媽媽一起走……”
媽媽吃力地叮囑我說:“兒子,聽媽的話,跟著爺爺、叔叔和嬸娘趕快離開這里,要好好地活下去,將來好好念書,媽就喜歡……”
“不,我不讓媽媽一個人留在這里!”我哭著說。
“不用擔心媽媽。”媽媽凄然笑了笑,把那把紅雨傘遞給我,說:“到了重慶,安頓下來后,一定要打聽到你爸爸的消息……”
“拜托你們,一定好好照料我的兒子,他還小……”
這是媽媽說的最后一句囑咐爺爺、叔叔和嬸娘的話。
然后,我們離開了媽媽,繼續往前逃難。
媽媽身邊留下的唯一的東西,就是我在演講比賽中得到的那件獎品:那支小小的七星劍。
我回過頭,看見媽媽艱難地倚坐在那道破敗的土墻邊。
媽媽扶著那支小小的七星劍,吃力地向我揚著手,一直望著我們在逃難的人流中漸漸走遠了……
這是我最后一次見到媽媽。
從此以后,我再也沒有找到過媽媽。
在異鄉的土地上,沒有一片遮風避雨的屋檐,身邊也沒有一個親人,沒有一張熟識的臉,眼前匆匆走過的,都是驚慌的逃難人群,耳邊響著的是凄慘的呻吟聲和呼喊聲,而日本強盜的鐵蹄,隨時都會踏過來……我不能想象,當時正處在饑寒交迫和病危中的媽媽,會有著怎樣的遭遇。
有多少次,我在心里默默呼喚著:“媽媽,媽媽,你在哪里呢?”
兩年后,日本強盜被趕走了,漫長的八年抗戰結束了。
但是,戰爭永遠奪走了我最親愛的媽媽和我的童年。
——不,戰爭不僅奪走了我的媽媽和我的童年,苦難的戰爭毀掉了多少家庭、親人和孩子的幸福啊!
又一個多雨的季節來到了,我們回到了熟悉的家鄉小城。
小巷里的青石板路還在,媽媽留下的紅雨傘還在。可是,我最親愛的、美麗的媽媽,永遠地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