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不息 頂天立地 ——聽院士講王者升級的故事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自強不息 頂天立地 ——聽院士講王者升級的故事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4月13日,2023年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活動走進廣州市鐵一中學,為廣鐵一中教育集團10個校區約12000名師生(“線上+線下”同步直播觀看)帶來一場“科普盛宴”。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部院士、神經解剖學家、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蘇國輝風趣開講以《自強不息,家國情懷》為主題的科普講座,同學們現場與科學家零距離接觸,被蘇國輝院士的個人魅力吸引的同時,也被他的愛國情懷所感動。

            特邀專家

            蘇國輝院士

            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是享譽國際的神經解剖學家,也是第一位證明成年哺乳動物視網膜細胞可以實現再生的科學家,被譽為世界神經再生研究的先驅者。

            玩比學習“重要”?

            目標——晉級為王者的武器

            中學時,蘇國輝院士還是一個愛玩的孩子,他喜歡音樂,會把很多時間花在這方面。當時的他,對未來是懵懂的。要知道,當時的中國香港是精英教育,以蘇國輝院士中學的成績要在中國香港念大學不是那么容易。“有一天,我得知一個中學同學的哥哥在美國留學的事情覺得很好,覺得自己是時候確定一個目標。你們也一樣,都要早一點考慮自己的目標,這樣你就能掌控自己的命運。”

            蘇國輝院士告訴同學們提早設定目標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他實現目標的秘訣,那就是“自強不息”。“自強不息是什么概念?我想是要努力地學習一些新的東西,為將來打好基礎。比如找一些自己非常感興趣的東西,自然而然學習這些知識時就會認真且投入。這些‘基本功’是將來思考和創造的源泉。”蘇院士認為,實現目標的過程,往往比實現目標本身更有意義,學會欣賞過程中的美,會對生命有全新的認識。

            ▲蘇國輝院士贈送墨寶勉勵同學們在實現目標的時候要“自強不息”

            迎來人生的轉折點

            主動積極,不怕吃虧

            有了上大學的目標,蘇國輝院士在1968年前往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攻讀本科。留學美國迎來他人生的轉折點,他向同學們分享期間的兩個故事:

            雙贏思維,自利利他

            “我在念本科生的時候,有機會到哈佛大學,那是一個管理動物庫房的工作,零距離接觸到很多科學家,我開始對他們的工作產生興趣,于是去學習,去幫他們做事。科學家看我投入,肯多干活,便給了我一些參加科研項目的機會,作為一個本科生這個機會非常難得,后來發表了一篇論文,這對我念研究院非常有用。”蘇國輝院士用他“不怕吃虧”的故事告訴同學們,應該好好把握學習的機會,要像海綿一樣多學習。

            做科學家有什么好處

            “我在美國讀了很多科學家傳記,這讓我更加有信心走他們走過的道路,變成一個好的科學家。我知道了科學雖然沒有國界,但是科學家都是愛國的;我也知道了做科學家的好處——第一,你能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第二,會有經費給你去做你喜歡干的事;第三,你在全世界都有共同興趣的好朋友。”蘇院士現場鼓勵同學們考慮將來走科學人生,同學們應聲回答“好”。

            ▲蘇國輝院士精彩的分享引來同學們陣陣掌聲

            真摯的愛國情懷

            自強不息,頂天立地

            隨著人生的經歷不斷豐富,蘇國輝院士對人生有更深刻的認識。通過留學時學生自發舉辦的中國近代史學習班,蘇院士第一次了解到中國近代史,觸動了他的思考——我到底是中國香港人?還是中國人?我能為國家做什么?“當時我念完博士,應該可以為自己國家做一些貢獻,所以我就開始考慮回到中國人生活的地方。我最后決定之前也跟很多美國科學家討論過,他們也覺得科學當然重要,能回到自己的國家參與社會活動,這比留在外國更加有意義,所以我后來覺得回到中國香港,這對我來說是個重要的決定。”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國家的科研工作發展比較緩慢,蘇國輝院士覺得自己可以承擔橋梁作用,把國內的科學家跟中國香港的科學家以及外國的科學家連在一起。

            “我們的人生都要做很多大決定,許多決定不一定是單單從利益來考慮的,很多重要的決定還是跟我們的情感自覺有關系。你自己心里面感覺,我做這件事情是對的,那你就要去做了,因為這是你覺得對的決定。”

            蘇國輝院士在1978年回到中國香港,可以說他與祖國的改革發展同步發力。多年來,蘇國輝院士致力于生命科學及醫學的研究,在探索神經保護和再生因素方面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退休后擔任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繼續為祖國的科技發展做出貢獻。他孜孜探求的姿態,自強不息的堅毅,是廣東青年學生學習的楷模。愿同學們能如蘇國輝院士一樣樹立強國之志,點燃青春激情,為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同學有疑問 院士來解答

            問:請問近視有沒有修復的可能性?

            蘇國輝院士:現在我們國家非常關注近視的問題,如果是深度的近視,會引起視網膜會損傷、脫落等疾病。怎么樣治療近視呢?其中一個研究方面就是在戶外活動的時間多一點。還有一個可能,我們現在也考慮做一些研究,看看枸杞子有沒有可能改善近視。預防勝于治療,我們應該預防近視?可以養成一個運動習慣,運動很重要,除了預防近視,還有提高學習效率、穩定情緒、提升注意力等多項優點。

            問:您是研究神經再生領域的專家,不知道目前關于脊髓再生的研究是否對治療高位截癱有幫助呢?

            蘇國輝院士:我們國家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截癱病人,她是著名運動員桑蘭。脊髓其實就是中樞神經的一部分,它損傷了以后,纖維再生就很少。那么,在脊髓損傷區下面,所有的功能都沒有了,比如桑蘭不能走路,感覺功能也沒有。我非常關注這些病人,十年前已經開始與國外的專家合作,在我們國家開始一些臨床試驗,希望在這方面我以后能多做一些貢獻。

            問:中醫藥愈發受到關注,我想請問蘇院士,中醫藥的一些傳統配方,例如穴位按摩療法,有沒有在神經學上面得到一些科學的證明?

            蘇國輝院士:中醫中藥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中多次作出貢獻,西醫還是最近兩三百年的事情。研究中醫中藥,首先我們要關注它有沒有療效?例如我講到的枸杞子。我要研究它在神經保護方面的作用,就可以用最新的技術去研究枸杞子怎么樣保護神經元。因為神經元在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里面,它很小,若它生病了,我們一定要努力保護好它。同學們對中醫中藥感興趣,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知識鏈接

            你知道腦科學嗎?

            腦科學是在分子、細胞、組織器官和整體等多個水平上研究神經系統的形態和功能的學科。 其主要任務是研究神經系統內分子水平、細胞水平和系統水平的變化過程,以及這些過程的整合作用,直至最復雜的高級功能,如學習、記憶等。以達到了解人類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以及行為與心理活動的物質基礎,為改善人類感覺與運動效率,提高對神經系統疾病的防治水平以及增進健康服務的目的。

            現在的腦科學有三個大的方面,一是了解腦,即怎么樣了解腦;二是保護腦,即怎么樣保護好腦;三是開發腦,即怎么開發人腦和模擬人腦。

            神經生物學的發展經歷了什么?

            ·19世紀80年代Cajal建立起神經元理論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Sherrington關于 “反射”“突觸” “神經傳遞”的概念

            ·20世紀20到50年代通過高倍電鏡對突觸結構細節的觀察

            哪些與神經科學有關的科學家曾獲得諾貝爾獎?

            健康視網膜 Vs 病態視網膜

            視網膜是我們身體中一個精密的“小零件”。視網膜有如下分層結構:

            健康視網膜:內在調控平衡活性氧自由基、炎癥、凋亡、血管干擾

            病態視網膜:無活性或功能障礙的內環境穩定調節機制,主要表現為視網膜神經元的丟失(神經節細胞、感光細胞)和視野缺損。會導致青光眼、視網膜色素變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等健康問題。

            正常視網膜(左)和青光眼患者視網膜(右)的對比圖

            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

            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項目是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和廣州市教育局專門為廣州市中小學生精心策劃、量身打造的科普活動,邀請優秀的科學家深入廣州地區各中小學開展科普講座,讓青少年與科學大師親密接觸,收獲知識的同時感受科學家的人格魅力和不斷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自2023年3月活動開展以來,該項目先后邀請了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及世界科學院的歐陽自遠、張景中、陳新滋、劉人懷、鐘世鎮、黃乃正(中國香港)、方濱興、杜如虛、林浩然、葉玉如(中國香港)、吳碩賢、劉煥彬、徐義剛、張培震、羅錫文、蘇國輝等16名院士在內的80多名科技工作者,在廣州的366所中小學為15萬多中小學開展科普講座376場,深受師生歡迎。

            2023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新時代背景下,作為把國之利器的科技與國之重器的教育相結合的科普教育品牌活動“院士專家校園行”項目將繼續深入教育一線宣講,播撒科學種子,點燃科技夢想,為實現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戰略添上流光溢彩的一筆。

            記者:黃寶婷

            編輯:王鎮強

            終審:徐淑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内射最近更新|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后入内射国产一区二区|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福利一区在线视频|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网站在线观看|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农村人乱弄一区二区| 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 一本大道在线无码一区|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av片一区二区三区| 爱爱帝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99精品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 视频一区 二区三区| 精品理论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久久| 色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少妇ay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香蕉|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久久| 无码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