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后即焚,火得一塌糊涂-流行·視覺
堅持做“硬漢”,Snapchat不為30億折腰
30億美元,對于一個成立不到3年的公司就像天上掉了餡餅。然而,snapchat聯合創始人兼CEO,年僅23歲的埃文·斯皮格爾說:“謝謝,我們不要!”
2023年11月14日,“閱后即焚”照片分享應用Snapchat拒絕Facebook高達30億美元的收購提議。要知道,這可是扎克伯格迄今為止開出的最高價碼。去年,他用10億美元收購了圖片分享網站Instagram。
不過,這并非Snapchat第一次拒絕扎克伯格。這家成立于2011年的科技公司,直到上個月還在加利福尼亞州威尼斯海灘的一處平房里辦公。在Snapchat剛成立時,斯坦福大學的校友還曾嘲笑斯皮格爾的主意不靠譜。
在Snapchat還沒站穩腳跟時,扎克伯格就想和他們聊聊。最終,創始人斯皮格爾和CTO鮑比·莫菲沒有趕去硅谷,反是小扎光臨了他們的“平房”。這一次,再次“斗膽”拒絕Facebook30億美元的收購提議,資本在哪兒?
核心功能:閱后即焚
事實上,Snapchat的核心功能很簡單:讓自己發送的圖片或視頻在對方手機中顯示不超過10秒就自動消失。就是這個“閱后即焚”的功能,讓其擁有了和大佬抗衡的能力。目前,Snapchat每天分享超過3。5億張圖片。在最近半年時間,公司估值已從8億迅速攀升至40億美元。
馬化騰:什么是這行最可怕的事
除了美國投資人,中國的互聯網大佬同樣搞不懂Snapchat為啥讓年輕人上癮。
今年9月,騰訊創始人馬化騰提到自己覺得Snapchat很沒意思,但12~18歲的女孩子非常喜歡玩,特別火爆。“我們這個行業面臨著一場危機,我越來越不理解年輕人上網時的喜好,我覺得這是最可怕的事。”據爆料,騰訊10月底出資2億美元投資Snapchat,將其估值推升至40億美元,不過小馬哥沒親口承認。
若爆料屬實,這也是馬化騰靠吃虧長出來的記性。早在2005年底有人就向馬化騰建議投資當時剛剛興起的YouTube,但被馬化騰以“看不懂”為由最終回絕。后來YouTube以16億美元賣給了谷歌,馬化騰追悔莫及。
收購Snapchat的野心,騰訊也有。除此之外,出手一向闊綽的谷歌也成為追求者,其開價已和Facebook接近。這些老牌科技巨頭們為何向一個至今還未盈利的小公司獻花?
扎克伯格在2003年3月承認,“年輕人已對我們感到厭倦了。”把當下年輕人最愛的應用拉到自己的陣營,就能一解燃眉之急。最新數據顯示,9%的美國智能手機用戶使用Snapchat,其中18~29歲的用戶占26%,在3~18歲的青少年用戶中,同樣受到追捧。
谷歌很有影響力,但始終比不上Facebook和Twitter。若能拿下Snapchat,谷歌長期在移動社交方面的軟肋必將發生質變,順便還能給Facebook漂亮一擊。
很黃很暴力?遠沒這么簡單
至今,斯皮格爾仍官司纏身。他的大學同學弗蘭克·布朗正狀告其剽竊創意。斯皮格爾承認,Snapchat創立最初的靈感是源于布朗的抱怨:“我真希望我發給那個女孩的照片能立刻消失!”布朗還拿出一些短信、郵件往來,證明他曾參與過早期的創建工作。
事實上,很多人將Snapchat一夜成名的原因歸結為:它是年輕人發送色情圖片的利器。因為這些信息不會在網上留下痕跡,父母們也無處可查。當然,也滿足了那些想要發送商業機密或者敏感信息的用戶。
不過,如果僅把Snapchat歸類為“色情應用”,就會錯過它給移動、照片及通訊領域帶來的巨大轉變,其背后蘊含的趨勢是,人類已經進入“過度分享”的社會。在這個社會,本來就不需要將所有信息保存。用戶記錄的同時需要遺忘和刪除,就像正常人的生活總有尷尬的一面。
尤其是年輕人,他們習慣分享,但排斥約束。減少內容被永久性記錄所產生的壓力和緊張,才是Snapchat吸引用戶的特質。
不過,中國用戶似乎還不太適應Snapchat模式,產品中添加銷毀已發圖片和視頻功能的國內產品都發展不順,其中包括已經轉型的“咔嚓”和已經停止運營的“泡泡信”。最終由誰來發現中國年輕一代的社交需求?如果這個產品不是Snapchat,那它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