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先過邏輯篩子-人與社會
騙子的勾當無非是點中兩個穴位:貪婪和恐懼。
一位七十多歲的老教授上當受騙,非要給騙子匯款20萬元。銀行員工勸阻不聽,請來管片警察仍舊無效,不得已又叫來老人的弟妹、子女一起勸。老人越來越激動,要投訴銀行員工妨礙他存取自由、投訴警察干涉他交易自由,誰也辯不過他。
一直鬧到中午,銀行只好給他辦理了匯款,老人給騙子打電話:“孩子,這邊折騰一上午才匯出去,耽誤你吃飯了,多給你匯一百塊,你中午吃好一點吧。”周圍人那個氣啊:我們勸您一上午,不是也沒吃飯么?
乖乖把錢拿出來
也真奇了,這位老教授年輕時該受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提高警惕,保衛祖國”的教育呀,怎么現在連自己的養老錢都保衛不了?不算那個特殊年代受的教育,那總還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逢人但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之類的古訓吧?這“防人之心”哪去了?
有句笑話說,過去養兒防老,現在養老防兒。而騙子幾句話,卻能讓他們乖乖地把錢都拿出來,這是怎么啦?莫非大半輩子的社會經驗、人生閱歷都打了水漂兒?如果連老人家的眼睛里都沒水兒,年輕人怎么辦?
果不其然,年輕的上當也不少。我的一個朋友,博士頭銜,副教授職稱,輕易就入了彀中。
話說他在網上借出20萬元,年息百分之十二。據說如果對方賺錢了,還會再給他五個點的獎勵。因為P2P(伙伴對伙伴)時不時出事兒,筆者提醒他:你和對方連面都沒見,就把錢借出去?朋友說,這是大學校友,他調查過了,問他母校哪個教學樓都門兒清,學校里的事兒都知道。
我哭笑不得:這算什么證據?要不您打個“火的”(動車)半小時到北京去會個面?他說,都是一個學校畢業的,不會騙我。人家太忙,沒時間。再說人家不缺錢,還是看在校友的份兒上才讓我賺點高息的。
你盯上人家的利息,人家盯上你的本金。P2P,說白了,兩個人總有一個二的。我不愿再說什么了,如果名牌大學里培養的人都這個樣子,教育真的太失敗。
既多疑又輕信
中國人的邏輯很錯亂,既多疑又輕信,對人家厚道的時候不落好兒,人家對咱厚道的時候不感恩。這種思維推而廣之,就形成了很奇特的現象。比如,總有人說別人如何對我們包圍封鎖,似乎全世界都是我們的敵人,在他們眼里,四面都是豺狼,八方都是陰謀。
其實呢,不妨做個實驗,假設您周圍的鄰居都是敵人,“當當”地剁肉餡兒是為了攪和你過日子,門口放雜物是為了讓你出入不便,養狗是為了恐嚇你家人;總之,這些鄰居的所作所為就是為了不讓你安生,把你擠走。您呢,就該橫眉冷對這幫人,時時刻刻提防他們的破壞搗亂。試試吧,若這樣,兩個月下來您就該成神經病了。鄰居們也一定很納悶:這位有病吧,怎么整天繃著個階級斗爭臉兒啊?
有的經濟學家飛來飛去走穴,收入不菲。如果僅僅是不學無術也就算了,無非是掙點講課費;但他們偏偏喜歡危言聳聽,什么多少次金融危機都是有人布局耍陰謀,羅斯柴爾德家族、共濟會如何如何波譎云詭,貨幣戰爭如何詭詐,歷屆美國總統如何被棋子般換掉,換不掉就暗殺,安排個財政部長如同捏個糖人等等。再把歷史上的蛛絲馬跡、草蛇灰線連接起來,如此這般,口若懸河,云山霧罩?!度龂萘x》都比不了,整個一部鬼話《聊齋志異》。
可有些地方偏偏就愛請這類人去講。有位銀行經理問我那些所謂的陰謀,咱很無奈地回答:陰謀是不是存在不知道,但的確養活了一幫熱衷琢磨這些陰謀論的人。養活一幫紅學家,好歹還有一部《紅樓夢》;可一幫陰謀論者的背后呢,子虛烏有。
用正常邏輯思考
為什么我們如此多疑,懷疑這個世界都與我們為敵,卻又在生活中輕信上當?我們沒有被共濟會騙了,卻被這些小陰謀論者給騙了?沒飯吃的算命瞎子要指我們一條明路,咱怎么就信了?如果金融機構學到的都是些巫婆神漢的東西,那又憑什么在世界的賽場上較量?
任何事情,只要用邏輯的篩子過一下,就都清楚了:我中大獎了?我連兩塊錢的彩票都沒買啊,憑什么?哦,賣給我的股票去納斯達克上市?您怎么不給您家七大姑八大姨買呢?好事兒怎么都自己找上門來?
人其實沒有那么復雜。對賣早點的來說,他的競爭者就是馬路對面那個賣早點的;世界也是一個社區,做買賣要討價還價,耍奸別耍賴,自己有腦子就多賺別人幾個,至少不吃虧;至于占了咱地方的,先講理,不行就揍他兩拳頭;或許明兒需要一起合伙,今兒的摩擦就誰也不提了,大家再合作雙贏去。
騙子的勾當無非是點中兩個穴位:貪婪和恐懼。貪婪,給你勾畫一幅遠景,并且告訴你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不上車就沒機會了;恐懼,就是給你看恐怖片,這個世界太可怕了,還是跟我走吧。然后,就乖乖把錢給騙子送過去。
用邏輯篩子過過,就現原形了。小到個人,大到國家,都要用正常的邏輯去思考。在全球化時代,再不能抱著病態心理去看世界。強者,一定是心理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