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注意火紅花在泥土下的成長-勵志人物榜
從小,她就是一個不起眼的孩子,似乎從來沒引起過別人的注意。每年過了五一,音樂老師就會來各班挑小主持人和舞蹈演員排練節目,為六一兒童節文藝會演做準備。她也和別的同學一樣,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小臉興奮得像一顆紅櫻桃。
但老師的目光總是如風兒,漫不經心地從她身上掠過,那種短暫的對視,像平靜的湖面上偶爾泛起的微波,只一會兒,就找不到了蹤影。
放學后,老師把挑中的同學集中起來,領到舞蹈室去排練節目,看著那一個個如花似玉的女孩子驕傲地仰著臉,她的眼淚忍不住從眼眶中滾了下來。
回到家里,她從枕頭下掏出小鏡子,細細地打量著鏡子中的自己,寬寬的方臉,塌塌的鼻梁,黑黑的膚色,像鄉下來的小妞妞。她嘆了口氣:難怪老師不挑她,就這么個長相,即使真能站到臺上,也不過是為了映襯紅花嬌艷的綠葉,充當一個小小的配角。
可是,看到鏡子中那雙淳樸而清澈得如山泉般的丹鳳眼,心底那個夢想又如風吹火焰般地燃燒起來。那個夢想,萌芽在她五歲時的一個夏日。那天,媽媽的同事來家里做客,看到她,阿姨轉身對媽媽夸她:“你家小姑娘眉眼挺像電影《牧馬人》中的叢珊,好好培養……”
《牧馬人》這個片子,她和媽媽都看過,叢珊阿姨那雙明凈的眼眸果真和她有幾分相像。媽媽逗她:“我們丫丫是只丑小鴨,不漂亮,不過嗓子好,口才也很棒,將來當播音員或主持人吧?”
她還是第一次聽說主持人這個名詞,雖然還不懂這是干啥的,國慶節,媽媽陪她看電視,指著聯歡會上報幕的阿姨說:“這位阿姨就是主持人……”
看著臺上漂亮阿姨落落大方的形象,她的心怦然而動。她開始趁父母不在家的時候,學著電視里那位漂亮的女主持人的樣子,拿起用硬紙殼卷成的話筒給自己報幕……
那個時候,她是個羞怯的女孩子,從來不敢對別人說出這個夢想,只會把它深埋在心底,一次次地期待在學校文體活動中,能有被老師挑中做節目主持人的機會,可是,學習中等又相貌平平的她,總是不被老師看好,小學五年一晃而過,她一次也沒能站上舞臺……
中學時期,她依然是班里最不起眼的那個。無論她多么努力,學習永遠都是中等居下的那一類。她懷疑自己不是學習的料,但又不想放棄學業,失去考大學的機會。聽說參加藝考的學生,文化課分數線會稍低些,她說服父母報名參加了一個藝考輔導班,學習播音主持專業。
高三那年年底,班主任問她能不能擔任主持人,主持他們班在高中生涯的最后一次元旦晚會。她驚喜地跳了起來:“當然可以!”
為了主持好那場晚會,她足足花了一周的課余時間做準備。晚會很成功,她也付出了代價,一周后的階段測評,她有兩門主課都開了紅燈。
有人笑她傻:“馬上就高考了,別人都不想接主持節目的任務,就你缺心眼兒……”
她的笑容僵在了臉上,淚水在眼眶里打起轉兒來,強忍著,才沒讓眼淚流出來。
她繼續課余時間堅持去上藝考輔導班,希望考上北京廣播學院。可惜,時運不濟,最終她高考失利。她覺得自己已經很盡力了,卻如此失敗,她越發相信自己不是學習的料。兩個月后,她拒絕了母親讓她復讀的請求,背起行囊加入了南下打工的行列。
春節回家,她給媽媽說了她的迷茫和空虛,媽媽給她講了一個故事……那晚,伴著新年的鞭炮聲,她想了很多很多。
之后的幾天,她買齊了播音與主持專業的自學考試教材,決定業余時間攻下來。
六年后,已25歲的她終于獲取自學考試播音專業的本科文憑。曾經上臺主持節目的夢想,更加清晰而迫切地涌上心頭。28歲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家鄉電視臺正在公開招聘社會訪談節目主持人,她果斷地辭去質檢員的工作,返回小城參加應聘。
參加應聘的人很多,從年齡和相貌上來看,她顯然不占優勢,但是,與那些應屆生相比,多年在社會中打拼的經驗,讓她的言談舉止更添了幾分成熟而不失優雅的韻味。她個性化的主持風格,理智又不乏親切的提問,給評委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兩天后,她接到了電視臺錄用的電話……那晚,她和母親相擁在一起,喜極而泣。
一年后,已成為電視臺骨干人員的她,在主持一檔青年勵志話題的社會節目當中,動情地向大家談起那年春節母親給她講的故事:巴西有一種植物名叫“火紅花”,最初的形態是卑微地長在泥土里,弱小得幾乎難以被人發現。整個春天,當別的花草樹木都在蓬勃生長的時候,它露在地面上的模樣仍是像拇指般小而丑的苗兒。之后的八個月,它的根,能長得像大樹那么粗壯。到了十月,它便會像被施了魔法似的,一天擴展好幾米。短短的幾天,它的枝葉便把一畝地長滿,開出一大片耀眼的紅花……那晚,伴著新年的鞭炮聲,母親送給她的祝福便是——做一株火紅花吧,在泥土里不聲不響地成長根基,當你的根基遠遠超過別人之時,便是將要見證奇跡之時!
人人都覺得她創造了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神話”,但是,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她在變成“白天鵝”之前那些不為眾人所知的艱辛。正如火紅花的成長,那些深埋在泥土中悄悄長大的根,強壯得已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靠著這些默默積攢起的能量,火紅花才得以在生命最燦爛的季節里長成花中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