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山恨-民間故事
一
大清咸豐九年臘月,湖北恩施縣少女冬梅被領入城內,在西正街姓樊的大戶人家當丫鬟。冬梅一進入樊府,就撞上了一件匪夷所思的怪事兒。
樊老爺是一位下臺總兵,被朝廷罷官后,灰溜溜地回到恩施老家。他到家伊始,就熱熱鬧鬧地大宴賓客,好像被朝廷削職為民,是一件挺榮耀的事兒。冬梅恰好就是樊府宴客這天進入樊府的,酒宴散后,樊老爺看到冬梅不但品貌端莊秀麗,而且粗通文墨,當即指派她專職侍奉在讀書樓上攻讀的兩位公子。樊老爺一再叮囑她,不管在讀書樓上看到什么稀罕事兒,都要守口如瓶,不準向外人說起!
讀書樓上能隱藏著什么秘密呢?第二天,冬梅懷著一顆好奇心,到讀書樓送飯。一進門檻兒,冬梅就嚇得驚叫一聲,食盒兒也差點兒掉在地上:只見兩位如花似玉的小姐正在讀書!樊老爺明明說讓她侍奉兩位公子,怎么一夜之間公子卻變成小姐啦?冬梅又定睛一看,沒錯,兩位小姐都穿紅掛綠,面如傅粉,異常漂亮!
冬梅正在驚異,只見其中一人款款起立,對著冬梅輕施一禮,輕啟朱唇:“冬梅姐姐辛苦,小生樊增祥這廂有禮啦!”呀,分明是男兒的聲音!冬梅正在驚異,另一位年齡稍大的也同樣與冬梅見禮,冬梅雖然懵懵懂懂根本沒有聽清對方在說什么,但她明明白白地聽出,第二個與她見禮的也同樣是一位爺們兒!
在侍奉他們吃完飯之后,冬梅才搞明白:先與她見禮且長得格外清秀的是二少爺樊增祥,后見禮的是樊府的大少爺,也就是樊增祥的哥哥。
冬梅滿腹狐疑地下了讀書樓,她做夢也不敢相信,今天看到的奇怪場景是真的!但是,令冬梅更加聞所未聞的稀罕事兒,還在后邊呢。
按照樊府的規矩,那兩位男扮女裝在讀書樓潛心攻讀的公子,吃喝拉撒全在樓上,平時嚴禁下樓,只有在每月初一、十五的卯時,哥倆才能下樓到供奉祖先牌位的“報本堂”,祭拜祖先神靈,聆聽樊老爺庭訓。
這天恰逢十五,大清早,樊老爺就命冬梅去打掃報本堂。冬梅開門后,只在牌位上掃了一眼,就嚇得驚叫一聲退出門來──原來在神龕下面還豎著一塊木牌子,木牌上竟然龍飛鳳舞地書寫著六個大字“王八蛋滾出去”!
冬梅心驚肉跳地退到門檻外,那六個大字還在愣眉豎眼地對著她,仿佛在罵她是“王八蛋”。冬梅轉而又想,自己雖然身份低下,但是初進樊府,小心謹慎,并沒有半點差池,根本不會這么快就變成“王八蛋”,況且又是樊老爺親自安排她前來打理廳堂,木牌上的話絕對不可能是在罵自己。想通這個道理,她才又打掃起來。
不大一會兒,樊老爺率領兩位公子來到報本堂。父子三人在焚香祭拜了祖宗神靈之后,樊老爺盯著木牌子,表情凝重,聲調凄楚地對兒子們說:“兒啊,為父平白無故,竟受如此奇恥大辱。有道是父辱兒恥!列祖列宗在上,我要你們當著祖宗立誓雪恨!”
大公子對著祖宗牌位搶先立誓:“不得功名,不脫女裝!”
二公子樊增祥對著木牌子凝視良久,朗聲說道:“功名超壓左師爺,回鄉焚燒洗辱牌!”
這叫什么事啊?在一旁侍奉的冬梅如墮五里霧中,不知所以。待兩位公子上讀書樓以后,樊老爺叫住了冬梅,一五一十地向她細說了原委。
樊老爺名叫樊燮,原是湖南永州的總兵。
一日,樊總兵前往湖南巡撫衙門,向撫臺大人稟報軍務,恰好撫臺大人有事,就要他面見左師爺。左師爺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左宗棠,當時他僅僅是個舉人,在撫臺大人帳下當一名師爺。然而這個左師爺非常了得,仗著自己在湘軍里謀劃鎮壓太平軍有功,志得意滿,忘乎所以,根本沒有把樊總兵放在眼里。就因為樊總兵沒有向左宗棠請安,惹得左宗棠勃然大怒:“全省各鎮武官見我,無論大小,都要請安,汝何故不然?”
樊總兵哪吃這一套,振振有詞地說:“我乃朝廷正二品總兵,豈有向你小小幕僚請安的道理!”
左宗棠平時見慣了全省各地官員低眉順眼的樣子,哪里容得下這等趾高氣揚的總兵,他立馬跳將起來,狠狠地踢了樊燮一腳,破口大罵:“王八蛋,滾出去!”最后官司打到咸豐皇帝那里,因當時朝廷正借助曾國藩、左宗棠等湘軍勢力鎮壓太平軍,樊燮被貶官押解回鄉,左宗棠不但沒有獲罪,反而以后還步步高升。
受了這等奇恥大辱的樊燮,哪能咽下這口氣!他一回到家,便大宴親友,告知其事,并當眾宣布要重金聘請名師,使自己的后代在功名上一定要超壓左宗棠。為了要孩子們牢記父辱,發奮攻讀,于是才有了“女裝男兒”及“洗辱牌子”。
樊老爺最后對冬梅說,他與冬梅的父親原是軍中好友,曾經一同入川參加過征討白蓮教之亂。冬梅的父親也是受左宗棠所參,含恨而死。相同的遭遇,使樊燮分外同情冬梅父女,所以他始終把冬梅當成自己的親人看待。樊老爺也要冬梅牢記父仇,傾力幫助兩個公子,一同報仇雪恥。
二
聽了樊老爺的話,冬梅才明白,樊老爺為什么對自己分外信任與器重。
從此以后,冬梅把自己完全融入樊家這個大家庭之中,全心全意地侍奉兩個公子。后來,樊家的日子過得越來越清苦,以致到了朝不保夕的地步。丫鬟仆人紛紛離去,各奔東西,只有冬梅一個人留了下來。她咬緊牙關,吃苦耐勞,幫助樊老夫人料理家務。天有不測風云,樊家大公子終因勞累過度,不幸去世,臨死前口中還念念有詞:“左宗棠可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