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專利毀掉的萊特兄弟-文明
20世紀初,充滿想象力同時又極具創造力的美國萊特兄弟第一次飛上藍天,圓了人類數千年的飛翔夢。可他們在造出飛機以后,不是用心鉆研怎樣繼續提高飛機的性能,反而是生怕別人偷去自己的技術,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申請專利上。
萊特兄弟把飛機鎖在庫房里,不向任何人透露飛機的設計方案。美國政府曾同他們商量,希望能進行一場飛行表演,然后決定是否購買他們的飛機。萊特兄弟卻要求先付錢,再檢測飛機。美國政府當然不愿意。當時飛機墜毀事件常有發生,不進行飛行表演便無法檢驗飛機性能。盡管失去了這次機會,但萊特兄弟依然不肯讓步,他們覺得,試飛會讓他人竊取技術。
當時的飛機經常墜毀,是由于飛機無法隨高空氣流的變化而調節機翼。萊特兄弟率先采用翹曲機翼來實現對飛機的操控,使飛機在高空保持平穩飛行。萊特兄弟為這一設計申請了專利,無論誰制造的飛機采用這種設計方案,都必須向他們支付一筆天價費用。
當時有人設計出更為先進的飛行控制方案,使飛機性能大大提高,但沒有向萊特兄弟支付專利費。萊特兄弟認定這是侵權行為,將競爭對手和一些飛機生產廠商告上法庭。在打官司的過程中,飛機制造技術和飛行性能不斷被改進,這樣就導致法院審判時間的延長——每進行一次技術革新,法院就得重新審理。于是,萊特兄弟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官司中。
1914年,美國法院做出判決,萊特兄弟被稱為“航空事業的先驅”,所有在美國生產的飛機,都必須向萊特兄弟支付20%的專利金。
不久后,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飛機因為受到萊特兄弟訴訟協議的制約,飛機性能十分落后,數量也遠遠不足,美國政府只能從法國購買飛機。
最終,美國政府給萊特兄弟發了200萬美金作為一次性補償,然后將專利費降至2%。專利戰結束后,美國的航空業才得到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趕上歐洲各國水平。
萊特兄弟確實因為專利賺了錢,但因為他們的技術早已落后于世界水平,從1915年開始,他們就沒有賣出過一架飛機。
一味防御地保護專利,在對手面前并不見得有多么強大,最好的專利保護在于永恒的創造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