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勝于智力-成長
艾米是我多年前在洛杉磯面試過的一個女孩,當時她正在申請麻省理工學院。她看上去很普通,給人的印象不深。看她的成績單,我并沒有發現她有什么特別的優勢。她的成績的確都在平均水平以上,這證明她有能力應付麻省理工學院的學業,但成績比她好的人很多。接下來,我瀏覽了她參加過的活動介紹,上面只有一項活動。她沒有多少社交生活,因為她的朋友圈子除了科學狂,就是和她一起在當地青年會工作的志愿者,她每周要在那里志愿服務40個小時。在我準備進入下一個環節之前,我問她閑暇時間喜歡做些什么。她告訴我,她喜歡看“探索頻道”,尤其是關于醫療技術突破的內容。有時候為了看完一個有意思的節目,她甚至會熬到深夜。
當我就她申請表上的這個只有一行的項目深入詢問時,她一股腦兒地把自己的經歷說了出來。原來,她的弟弟很早就被診斷患有自閉癥,她很早就學會了幫忙照料弟弟,并和父母一起成了自閉癥相關知識的行家。她全部的業余時間都花在了解自閉癥及其最新的治療方法上。艾米有一個目標,就是用一生的時間去尋找治療自閉癥的方法。她雖然年紀輕輕,卻擁有出色的關于自閉癥的知識架構,這些知識來源于她對這一疾病的科學調研,為大量的自閉癥病人服務的實踐活動,還有她的親身體會——這種疾病如何影響病人(她的弟弟)及其照看者的日常生活。
在這個階段的面試中,我面試了很多出色的學生,他們或者寫出了復雜的計算機程序,或者在各種學術比賽中獲獎,艾米并不是他們中最優秀的。然而,我驚奇地發現,艾米已經獲得了美國所有頂尖大學提供的獎學金。為了爭取她,在頂尖大學之間居然出現了競爭,因為我們都知道,任何時候激情都勝于智力。最后,麻省理工學院輸給了斯坦福大學,因為除了全額獎學金之外,斯坦福大學還給她提供了額外的獎學金。
平衡是一個在各個領域都被頻繁提到的詞。教育者們強調培養兒童的多種興趣以追求人的平衡發展。我經常面試一些優秀的學生,他們總是帶著一張填得滿滿的單子,上面寫滿了他們參與的各種課外活動:運動、音樂、公益服務、學術活動。看起來,他們的發展是平衡的,但我看不到表格背后那個真實的人。在真實這點上,艾米是清晰的,我可以用一個短語概括艾米:治療自閉癥。
在我超過15年的面試經驗中,我看到這一點得到反復印證。自從我到中國以來,每年都會看到這樣的人被錄取——他們不只是學業優秀,而且是對某種東西懷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