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女郎與登月飛船-視野
根據美國宇航局網站上記錄的“阿波羅11號”通信檔案,1969年7月20日,在休斯敦地面指揮中心的羅納德·埃文斯對太空中準備登月的宇航員說:“有人要你們(在月球)注意一個帶著大兔子的可愛姑娘。在一個古老的傳說中,一個叫嫦娥的中國美女已經在那里住了4000年……你們也可以找找她的伙伴——一只中國大兔子。這只兔子很容易找,因為它總是站在月桂樹下。”“阿波羅11號”宇航員邁克爾·科林斯立刻回答說:“好的,我們會密切關注這位兔女郎。”當時,科林斯留守“哥倫比亞號”指令艙中,他的同伴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正準備乘“飛鷹”號登月艙登陸月球表面。美國行星科學家埃米莉·勒科達瓦拉說:“這真是一件值得分享的軼事,看起來,奧爾德林和阿姆斯特朗44年前就已經在月球上尋找‘嫦娥’和‘玉兔’了。”
科學技術的發展讓一些神奇、美妙的神話失去了神秘,因為人類探索未知的領域,讓一個個世界之謎昭然若揭。而在這一點上,我驚嘆美國人的詩性心靈與他們的幽默。
美國科學家的人文情懷洋溢著詩情畫意,在登月之前,他們的對話不是在說月球的月貌與地球有哪些不同、哪些礦物質與地球有別,而是想到了中國神話中那個嫦娥美女與她的兔子,并知道他們在月球上居住了4000年。這可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寶貴的時間,他們卻在聊這些不“科學”、沒有科學價值的“廢話”。可就是這些廢話,如今在我們的心中是那樣的美好。
這是有完整錄音的一段檔案,在“嫦娥二號”飛天的當日,央視新聞播放了這段錄音,這段錄音令我熱淚盈眶。人類美好的詩性情懷沒有因為科學的探索而失去魅力,文學的形象沒有因為國家間政治的不同而被阻隔。
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科學與智慧,但更離不開精神與情感。正像羅納德·埃文斯對太空中準備登月的宇航員說的那些詩性話語,無論人類從事什么樣的偉大事情,那顆詩性的心靈永不泯滅,這不是因為我們都是詩人,而是人的靈魂中都常駐著美好,美好的東西才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