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不大的雨點-成長
雨就一直下著,沒有一點兒停下來的意思。雨天,是想念朋友的時間段。當一滴雨濺落到額頭的時候,一些往事便會被想起,令我疾馳的腳步慢下來,高揚的手臂垂下來,像捧著一張年代久遠的親切的照片,回過頭,仔細打量身后那些逝去的人和事,心不覺間就有了盈盈的暖。
頑皮的雨點,在我的生命里旋著小小的舞步,用慢四的旋律,帶著我回到那些年少時光。
雨,在我四歲時,就那樣逍遙自在,在地面上玩耍,不停地濺起小水泡,或蕩起小小的漣漪……現在我長大了,雨似乎也開始心事重重了。許多時候,我再看不見它的明亮,它總是被人們貼上抑郁的標簽,比如:那個打著油紙傘,結著愁怨的丁香一樣的姑娘。當雨被賦予了哀愁的時候,雨就老了,它落到地面似乎也不再是為了玩耍,而是在清洗地面上的污濁。它開始有了責任,有了成人的煩惱。可是,當我看到樓道盡頭的護欄處,有個十四五歲的孩子,正在一動不動地托著腮幫看雨,仿佛我四歲時那種癡迷的樣子。他使我相信,四歲或十四歲,從來都沒有從這個世界走掉。雨沒有變,還是那些頑皮的不知愁苦的雨點,它們也從來沒有隨著我們的年齡而長大。
雨,永遠都是個孩子。
孩童時,我們可以不知悲傷為何物,一味地頑皮、嬉戲。快樂很容易,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瘋跑都是一件高興的事。孩子有孩子的天真,問一些古怪的問題,用無辜的雙眼望著被打碎的花瓶。我們沒有煩惱,那是大人的思考,我們可以只想著明天去哪里蕩秋千,和誰去堆雪人。我們愉悅,是因為我們什么都不明白。
進入社會后,我們被逼迫著去看清很多事。有些人學會官場上的勾心斗角,有些人拼命地跳槽往上爬,有些人勤懇地工作卻仍因為不懂社會規則而被迫離開,有些人被人欺壓過完一生……在長大的過程中,我們不停地丟掉東西。我們被無形的牢籠困住,掙脫不得。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我們每天都在用別人期待的模樣與真實的自己作交換,以便在社會上順利生存。在不斷的交換中,我們慢慢屈服,麻木。我們做著不喜歡的工作,假意奉承不喜歡的人。在被迫前進的旅途上,我們甚至丟失了最珍貴的一切,直到漸漸蛻變,融入人群。
青春歲月總是最讓人懷念的,你在那段時光中漸漸地長大,明白事理。我相信,當我們老去時,最懷念的一定不是那些追名逐利卻身心疲憊的日子,而是飽含著純真情感的時刻。
其實,我們的人生最需要的反而不是那些氣勢非凡的大片,而是那種讓我們的靈魂如沐春風的小片子,那里面滿是曾經的自己,稚嫩卻無比快樂。把你的人生拍成這樣的電影難道不好嗎?不被道德、正義、現實社會等一些沉重的字眼壓迫,放下所有的包袱,輕松地和最初的夢想融入一回。
還好,一場雨下得多么及時,它洗掉了那些灰塵。如果我的腦殼是一扇封閉了許久的門,那么這些急促的雨點,是多么難能可貴的敲門聲。
還好,雨點沒有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