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于大哥哥的分寸和體貼-友情故事
我已經(jīng)到了不能隨便跟人講自己年齡的階段,但按人生的成長時期看,我還算年輕,而且依我的性格和經(jīng)歷,同齡的追求者也不在少數(shù),但不知什么原因,至今卻一樁好事未成。
男孩子們后來總結(jié)說,我就是喜歡比自己年紀(jì)大得多的男人。本來我是很不屑這種說法的。可有一天,俺娘突然冷不丁冒出一句:你的那些同學(xué)不是都挺好的嗎,隨便挑一個就行,可千萬別找年紀(jì)太大的!這話著實讓我吃驚不小,難道這真是某種我自己都沒有感覺的潛意識?細細想來,心底里倒也生出些許贊同。
與同齡朋友一起,無非是互敲竹杠吃大飯,偶爾唱唱歌,爬爬山,泡泡吧,開些無傷大雅的小玩笑。長時間不見,會有點想念,見得頻了,又覺得煩。我喜歡他們,卻沒有對其中任何一個人產(chǎn)生過那種依戀和愛慕。我們在一起,似乎就是為了玩鬧和消遣。倘若大伙在一起什么都不做地過上一天,想想心里也麻酥酥的,好恐怖。
而我過的第一個無所事事卻又心曠神怡的下午,恰恰是和一位“大哥哥”。他是英國人,比我大20多歲(看起來遠比實際年齡年輕),曾流浪過很多國家。我們由于工作關(guān)系認識,又因為工作發(fā)展了聯(lián)系。那天,恰好我們都有空閑,他便建議找個清靜的地方坐坐,我們在路邊的一家小咖啡館里找了個位子。兩杯咖啡,兩本書,兩個人沒說什么,竟很自覺地進入各自的世界。他只是不時幫我續(xù)滿杯子,此外沒有什么話。但當(dāng)落日的光輝從窗子射進來時,我突然覺得前所未有的釋然和舒適,情不自禁地伸了個懶腰。他溫柔地看著我,只是說:餓嗎?想吃東西嗎?
那一刻,我有些觸動,從未經(jīng)歷過的。
我比較容易對年紀(jì)大一些的異性產(chǎn)生愛的沖動,并非是因為被他們深厚的閱歷激發(fā)出崇拜,而恰恰是因為我所遇見的“大哥哥”,都極紳士、極耐心細致。與同齡男孩子相比,他們更在乎別人的感受,更有能力處理與人交往的互動,而不是自顧自地夸夸其談,或者大吃大嚼。毛頭小伙子當(dāng)然也很可愛,但他們更適宜充當(dāng)我生活的玩伴,甚至密友,但絕對不是戀愛對象。
我不知道更多同齡女孩如何理解“愛”這個字。對我來講,愛的感覺,是安全,溫暖,和諧和甜蜜。同很多女孩子一樣,我渴望被呵護,被寵愛,害怕被冷落和傷害。
因為父母工作都很繁忙,我被迫很小就開始過獨立生活。洗衣做飯收拾房間不說了,就是修理電器,拿沖擊鉆在墻上安壁柜這種事對我都是輕松的,以至于一個同住的女孩子說,和我一起生活,簡直就不用找男朋友。
這種情況下,似乎面對普通的情感和人,我很難一下子把心思拐到“愛”的意味:生活看起來并不缺少什么,不需要支柱,也沒有愛人的渴求。不管是以前的同學(xué)和現(xiàn)在的同事,都沒讓我感到甜蜜而溫馨的觸動,實在是熟悉得沒什么感覺了。
有個同事說,最能打動我的,其實是一種心理上被“罩”的感覺。它無法用行動說明,只能解釋成一種精神上的愉悅。有時候是一兩句扎人的話,有時候是一個看似無意的眼神。你是在面對一個人,但卻分明覺得你面對的是一部大書,一段久遠的歲月,一篇正落在激動時刻的沒寫完的文章,字句優(yōu)美,文筆流暢,讓人不讀不舍,讀后又有些不甘,盼著讀完,又怕很快讀完,盼著讀懂,卻總覺得永遠有些東西并不能很懂……就好比那個英國人,他在照顧我,但我卻覺不出他的刻意;他在關(guān)心我,可我一點兒也不覺得過分和難堪。這些,是那些穿著肥腿褲染著黃頭發(fā)走路還打晃的毛頭小伙子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分寸和體貼,是“大哥哥”們的優(yōu)勢,也正是我所心儀的。
自“松霞戀”公布以來,公眾關(guān)于這類話題的熱情也突然高漲起來。然而,話說回來,我更傾向于把這種情感簡單化,簡單到只看做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的交往。如果你愛,那么愛的是他的人,而不是他的年齡,或其他,那還有什么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