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六字養五臟-幽默故事
六字訣是我國流傳下來的一種吐納法,藥王孫思邈曾奉它為長壽之法,每日練習。它通過噓(xu)、呵(he)、呼(hu)、口四(si)、吹(chui)、嘻(婦)6個字的不同發音、口型,利用呼吸,充分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以抵抗疾病侵襲,防止衰老。
練“六字訣”講究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氣時發音。呼氣要緩慢、深長、均勻,以加大肺活量。同時,兩足開立,與肩同寬,頭正頸直,雙膝微屈,全身放松。每個字念6遍,然后調息一次。
噓字護肝讀(xu)。兩手緩緩抬起,手背相對,經脅肋至與肩平,兩臂如鳥張翼向上、向左右分開,手心斜向上。吸氣時,屈臂兩手經胸腹前緩緩下落。此法治食欲不振、兩目干澀等癥。
呵字補心讀(he),兩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經體前到至胸部兩乳中間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呼氣盡吸氣時,翻轉手心向面,經面前、胸腹緩緩下落。此法治失眠、健忘、盜汗等癥。
呼宇養脾讀(hu),兩手自小腹前抬起,手心朝上,至臍部,左手外旋上托至頭頂,同時右手內旋下按至小腹前。呼氣盡吸氣時,左臂內旋變為掌心向里,從面前下落,同時右臂回旋掌心向里上穿,兩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兩手內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于體側。此法治腹脹、腹瀉、食欲不振,肌肉萎縮、皮膚水腫等脾經疾患。
呬字益肺讀(si),兩手從小腹前抬起,逐漸轉掌心向上,至兩乳平、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對喉,左右展臂寬胸推掌如鳥張翼。呼氣盡,隨吸氣之勢兩臂自然下落垂于體側。慢性支氣管炎等患者,不妨多練練。
吹字強腎讀(chui),足五趾抓地,足心空起,兩臂自體側提起,向前劃弧并經體前抬至鎖骨平,兩臂撐圓如抱球,兩手指尖相對,身體下蹲,兩臂隨之下落,呼氣盡時兩手落于膝蓋上部。呼氣盡,隨吸氣之勢慢慢站起,兩臂自然下落垂于身體兩側。此法治腰膝酸軟,盜汗遺精、陽痿、早泄、子宮虛寒等腎經疾患。
嘻字理三焦讀(xi),兩手自體側抬起如捧物狀,過腹至兩乳平,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并向頭部托舉,兩手心轉向上,指尖相對,吸氣時五指分開,由頭部循身體兩側緩緩落下。此法治由三焦不暢而引起的眩暈、耳鳴、喉痛、胸腹脹悶、小便不利等疾患。
板栗健腎又補脾
孫 晨
板栗,俗稱栗子,是我國特產,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譽,在國外它還被稱為“人參果”。
粟子營養豐富,每100克鮮品中含蛋白質5.7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40克、淀粉25克,以及鈣、磷、鐵、鉀等微量元素、脂肪酸和胡蘿卜素等,能提供熱量186千卡。
在干果中,栗子提供的熱能很高,充饑的同時能促進脂肪代謝。
除此之外,粟子亦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祖國醫學認為,栗子味甘性溫,入脾、胃、腎三經,能養胃健脾、壯腰補腎、活血止血,適用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腎虛所致的腰酸膝軟、腰肢不遂,小便頻數、折傷腫痛等癥。因而,腎虛者不妨多吃板栗。《本草綱目》稱“治腎虛,腰腳無力,以袋盛生栗懸干,每日吃十余顆,次吃豬腎粥助之,久必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