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曼妙的風景-人生
初冬時分,我和幾位文友去鄰省一景點游玩。在一座威然矗立的高塔腳下,有家小寺廟,它渺小得像一粒被人隨意吐掉的果核。在正殿靠窗處,有一塊由薄纖維板鋪就的桌案,一個20歲左右的小和尚正在靜氣臨摹。他身材瘦削,面容如刀鑿斧刻,頂上青光爍爍。有人過去欣賞他的字,閑問幾句,他冷冷作答,聲音似有似無,象冰箭在寒川中流蕩。我很想過去問問他,到底是什么事,讓他出家?事業失敗、失戀、貧困亦或是其他?在這朝陽般蓬勃的年紀,竟能看破紅塵,讓他的心,如同一塊裹著冰雪的千年青石一般,如此決絕冷漠?
下午返回,天色晴好,陽光仿佛金燦燦的花,大朵大朵撲灑下來,凱迪拉克的車輪輕盈地擦著柏油地面,發出“沙沙”的響聲,路邊初冬之景如詩如畫。一位朋友說:“呵呵,我們去的不是寺廟,而是尼姑庵,……”“啊?”大家驚叫起來。“那個練毛筆字的不是小和尚,而是小尼姑!”我回想起,大殿正東側,在佛像旁邊蒲團上面向西,還跪坐著一塑像似的中年女尼,頷眉低首、身形臃腫、呆坐不語。而這個小和尚,我絲毫沒有感受到,哪怕一絲兒女性方面的體征。
修行的本意,是為了愉悅自己,造福社會。為何?我們女人把自己修煉成這般模樣!
想起我的一位女友,40歲的她,經歷了生活的驚濤駭浪。投資做生意的百萬家資被她深愛的老公卷走,一同和她老公逃跑的還有與她相交20年的閨蜜。當初,處于再婚重組家庭的父母,都反對她嫁給這樣一個窮光男。而她就是不聽,破釜沉舟,孤注一擲。所以,親友對她的慘痛遭遇,非但沒有同情,還嗤之以鼻。她獨自撫養兒子,四處漂泊,嘗盡生活的酸甜苦辣。現今的她,時常有入住山東一家大型寺廟的驚人創舉。但她,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剃光頭發,懶散拖沓,神情晦暗。她喜歡穿水粉旗袍,挽蓬松而有韻致的發髻。她不但有著20歲女孩兒的美貌如花,青春昂揚。還擁有青澀年紀女孩兒所不能企及的成熟與淡定。那是經過生活冼練所綻放出的光華。每去寺廟,她都要帶上粉紅色的筆記本電腦,幾本書籍,桃木梳子,一面紅色小圓鏡。“入住寺廟,是為了在蓮花臺前,嗅嗅凈瓶之水香。讓顛倒如飛鳥般的心,在玉佛前徐徐靜下來。”她說,“我信仰宗教,但不迷信。我想用菩提智慧浸潤我心,讓自己的思想由筆尖流瀉而出,濟達眾生。”
如今,女友已實現由商場到文壇的華麗轉身。生命的苦難,被這個智慧的女子,經營成為一種財富。如今,已獨居5年的她,在靜靜地等待一份美麗情緣。她說過這樣的話,菩薩說,求神不如求己。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會一帆風順,尤其是女人,女人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是一門學問。在失意的時候,我心中會展現出女友與女主持在竹林幽幽的禪房中,秉燭下棋的場景。燈光暈染,花香漫過,靜若處子,我的女友美麗不可方物。她的堅韌,令所有的暗潮,悄然退怯。
清晰記得,寺廟門口兩側,有兩片干裂的土地,那種干裂,非親身經歷的生物,所不能體會。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叢叢矮小濃綠的菠菜,緊扒著地面,傲雪斗寒,可著勁地生長。對啊,女人,也要象菠菜一樣油綠著向上生長:在干旱面前,不要萎頓了自己,相信總會有甘霖降下,讓根努力向下扎,汲取土層深處的水分;在寒冷中,用自己的左心房溫暖自己的右心室;風雪可以凍僵你的枝葉,但你要清楚的知道,嚴冬終將過去,只要根不敗,只要心中還有陽光,生命就會隨著春天,抽枝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