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別處去-人生
想象假期是工作間隙里大腦休息的最佳方式之一。只是打開地圖,瀏覽一下目標城市的空間或比較一下機票旅館的價格,就好像聞到了度假的空氣。度假要到別處去,這是一種不需要理由的認定。反而是留下來,留在家里,才需要解釋,需要自辯。也許是因為家每天都在那里,每天都一樣,每天都等著自己開門,換鞋,換上軟和寬松的衣服,往沙發里一下沉下去。別處則樣樣不同:從公交車的涂裝到人行道地磚的花樣,從面條的粗細到街貓的身材。到別處去轉一圈,其實是讓人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日常生活。即使是阿Q,也會主動地對煎魚該加切細的蔥絲還是半寸長的蔥葉做出識別與分辨,需要時便是論爭的武器。
大多數人都在度假時想要去別處,包括那些自小生活在旅游勝地的人。英國人最喜歡的度假地是西班牙,因此5月和8月的公眾假期,英國人會一下擠滿西班牙的城市和海灘。在街上走半天,聽見的凈是英語。英國人會把家庭聚會或者告別單身的狂歡派對都搬去西班牙,狂呼痛飲,跟在英國凄風冷雨中那些死樣活氣一錐子扎不出一聲來的英國人非常不同。人在異國,不必顧及面子。我的西班牙同事打算與眾不同一下,在公眾假期選擇去都柏林。回來以后我問她都柏林怎么樣,她說:“玩得很愉快,對城市印象很好,都柏林的吉尼斯啤酒比別處的都好喝。美中不足的是大街小巷都是西班牙人。”
中國人逃離“自己人”的努力恐怕是最徒勞的,因為中國人實在是太多了。據說今年十一長假,選擇出國游的中國人有700萬,大致等于1/6個西班牙、1/10個法國,或者20個冰島。凡是地球上花錢能到達的旅游點,都有中國人的身影。不過中國人也不必為此特別自卑甚至自恨,因為所有的旅游點也都有頭戴印花遮陽帽腳穿白色運動鞋的韓國大媽團、七姑八姨拖著一群孩子的中東大家庭、身軀龐大行動遲緩老疑心別人訛他們的美國夫婦,還有在崎嶇不平的石板路上穿著過分高的高跟鞋,一步挪不了三寸的年輕女人。游客在本地人的眼中,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美好或丑陋可言。他們的天南地北的服裝,形形色色的禮儀,長槍短炮的相機,跟古老教堂和博物館一樣,都是居住地的構成要素。
中國也在成為別人的別處,身邊幾乎所有人都有去中國玩的經歷。一個法國人給我講他的特別體驗:2000米高的黃山,居然有臺階上到山頂;上到山頂以后發現身邊還有好幾百人,抵得上一個歐洲小鎮的市中心。這在阿爾卑斯山區是無法想象的:2000米的山峰攀到頂,身邊連一只山羊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