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美少女該是什么樣-生活
四季
我很懷疑許多日本少女漫畫家的抽屜里,是不是都藏著一本阿爾豐斯·穆夏的畫冊。阿爾豐斯·穆夏是海報史上開天辟地的人物,卓越的美少女畫者,新藝術的領導人之一——雖然他很討厭“新藝術”這個詞:“藝術哪有新舊之分?藝術就是藝術。”阿爾豐斯·穆夏
1887年,27歲的穆夏到巴黎學畫時,已經畫了6年裝飾畫與人物畫。他在巴黎進修,也給雜志提供插圖。1894年12月26日,他在出版商莫里斯·德·布倫霍夫那兒時,布倫霍夫接到一個電話,話筒那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女演員”“圣女貞德之后最有名的法國女人”——莎拉·伯恩哈特。
“我要在1月1日之前,給我的《吉斯蒙達》來個大海報!”
“不可能啊,現在是圣誕假期,我手頭沒一個畫家有空,而且時間這么短!”
危難之際,穆夏搭茬了:“我畫過莎拉,還畫過不少呢。”
1895年的新年到來時,巴黎街頭出現了這幅傳奇海報。穆夏用短短幾天時間,創作了一幅比真人還大的海報:莎拉在畫中自然、高貴、美麗,而畫面中的拜占庭風花紋與植物花束,從此成為穆夏的招牌。莎拉很是滿意,訂購了4000張海報,又給了穆夏6年的合同。
穆夏一舉成名。1896年,傳奇的四聯畫《四季》問世。這組四聯畫依次描繪了春夏秋冬,代表四季的女性形象姿態各異,極盡柔美,畫面構圖和色調富有韻律節奏,是穆夏四聯畫的代表作。在1900年巴黎世博會,穆夏的作品大放異彩,成為奧地利的驕傲。2年后,他開始設計珠寶,此后又涉足各色平面設計。
按照20世紀初巴黎人的觀點,穆夏的藝術特色是優雅華美:拜占庭風的花紋,與長發相得益彰的花葉,美麗得讓人目不暇接,是所謂給美麗做加法。美國演員萊斯利·卡特卻說:“他簡化了許多東西。”
為什么呢?回到1895年莎拉那幅傳奇的海報。這幅畫固然美麗,但那年莎拉·伯恩哈特已年過五十。根據流傳下來的照片,當時的她也有了許多這個年紀的女演員無法避免的東西:黑眼圈、皺紋、為了保持身材而出現的面頰陰影,諸如此類。但穆夏巧妙地將莎拉的形象理想化了,仿佛給照片加了美圖濾鏡;與此同時,各色花束與花紋也使之更美麗了。即同時做了減法與加法,將莎拉的形象抽象化、簡化之后,又加上了自己的構思。吉斯蒙達
穆夏后來承認,雖然已經靠插圖與海報大賺了一筆,但他還是喜歡珠寶與平面圖案設計,喜歡拍照,喜歡看舞蹈。說他是個跨藝術門類愛好者,大概不算錯。
非常有趣的一點是,眾所周知,在穆夏之前,歐洲最擅長描繪理想人體美的畫家是米開朗琪羅和安格爾。米開朗琪羅的主業是雕塑,安格爾秉持的新古典主義審美則被學者阿納森歸結為“雕塑式審美”。比起色彩、情感、光影與寫實,他們更在意和諧理想的美。而文藝復興——古典——新古典這條線最后延伸的方向,正是抽象主義。
穆夏畫里的繽紛色彩,很容易讓人忽略他筆下對人物的簡化與理想化處理。他一直在追求一種跨藝術的美:一種在平面設計、珠寶雕琢、繪畫、攝影、海報與插圖里都能通用的美。因此,他提煉出的美學公式,當然是相對抽象的、復古的、通用于任何時代的。這種審美的極致表達,是他71歲那年在布拉格描繪的教堂彩窗:這幅畫充滿了中世紀風格,卻又如此深具穆夏的風格,在簡化、抽象的同時做到極致絢爛。
所以,后來日本少女漫畫家的通例——簡化少女的面部陰影,只畫大眼睛、長睫毛、櫻桃小口,附加華麗帶卷的長發和五彩繽紛的花朵——多少也是受了穆夏的影響:將人類的五官抽象化到絕美,再加上其他美的元素。事實證明,無論普通人,還是莎拉·伯恩哈特這樣名傳后世的女演員,都喜歡這種簡化又美化之后的理想美的臉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