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愛同行,與恩相伴
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以‘愛’開始的。“鴉反哺,羊跪乳”,讓我們在享受母愛的溫暖,也學會回報父母。生活中的例子數不勝數,輕輕翻開這本《青年文摘》,它用樸實的文字在向我訴說著一個故事。
文中的我一直渴望母親可以送我出門,可是母親從來沒有答應過。假期又滿了,母親默默不語,幫我整理著衣物,我再一次向母親請求,母親還是搖搖頭,轉身就走了。最后我從父親那里知道了原因,原來是因為母親怕看到離別的場面,每次回到家中都會坐在床沿上流淚。文中的我渴望有一次母親可以送送我,但母親就是不肯,留給我的只是她的背影。從父親那里知道了原因后,我很詫異。讀到這里我有些感動了。母親這種逃避體現出了對我深深的愛。母親的背影顯得那樣悲涼,那樣孤寂。那是對一個即將離開故鄉的子女最愚笨的愛的表達方式。
讀完整篇文章我回想起一個與母親之間故事。我不喜歡吃西瓜,因為它有很多的籽。一天放學回家,桌上放著又紅又大的西瓜,可是卻看不見一顆籽。我立刻拿起一片開始吃,那西瓜的清甜在我的嘴里蔓延開來,掃除了我一天的疲倦。這時媽媽過來了,我問她:“媽媽,為什么這西瓜沒有籽啊?”“我買的是無籽瓜啊。”媽媽笑著回答了我的問題。但細心的我還是發現了端彌,大紅色的西瓜瓤上有一個一個的小洞洞,于是我去廚房一看,垃圾筒里果然有很多西瓜籽。我心想:應該是媽媽怕我不吃西瓜所以用手一個一個把西瓜籽摳去的吧。好讓我不用為吐籽而煩惱。我鼻子一酸,媽媽對我這樣細致的關懷,讓我不禁落淚。我快步走到媽媽身邊說:“媽媽,我愛你。”媽媽不知所云,只是對我笑了笑。
然而這些父母給予的愛給了我們溫暖,我們也應該去報答他們。烏鴉反哺,羊羔跪乳……這些故事早已成為了我們心中的母愛典型。但當今社會的青少年有幾個是真正會感恩父母的?現在的父母把90后的孩子當“小皇帝”“小公主”一樣,要什么有什
么,他們怎么會懂父母的艱辛與坎坷。只會一味地向父母要求這要求那。感恩都不知放到哪里去了。讀完文章我仿佛又感受了一次母愛的偉大,父母的愛是我們的保護傘,但我們也該回報他們,讓他們為自己的付出感到欣慰。可能父母的愛是愚笨的,可能是卑微的,也可能是默默的,但我們始終應該要理解和感恩。
感恩是我們這些孩子唯一可以為父母所做的,這樣可以讓他們也感受到溫暖,感受到來自孩子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