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偉人的事跡故事(革命偉人的故事作文素材)
看著日新月異、逐漸富強的中國,相信每一個中國人心中,都會升起無以言喻的自豪感。而中國能夠擺脫戰亂,爾后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里,發展成為現在的樣子,其實離不開7個偉人。
如果沒有這7位偉人的帶領,中國人民肯定還要吃很長一段時間的苦。那么,這7位偉人是誰呢?他們又做出了什么樣的貢獻?
第一位偉人:毛主席
這第一位偉人,自然是我國第一代領袖人物——毛澤東主席。毛主席出生時,中國正處于幾千年的最低谷,并仍然持續向更低點滑落。
毛主席從小就憂國憂民,善于斗爭,敢于說不,勇于向一切不平等事物開炮。因為這樣的性格,1919年26歲的毛主席,帶領湖南人民,進行了“驅張運動”,并順利使得湖南軍閥張敬堯,被迫撤出湖南,取得了運動的勝利。
毛主席也因此聲名大噪,但他并沒有迷失方向,他深知全中國的人民都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想要讓老百姓們都過上好日子,就必須繼續戰斗。
在這條路上,毛主席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奮斗著、努力著。期間,毛主席等人歷經了無數的困難。困難來源,既有國內一直想置他們于死地的反動派,又有企圖吞滅中華民族的日寇。
但即便如此,毛主席依舊頑強不屈,作為我們黨和軍隊的靈魂人物,他堅持不懈地帶領著人民群眾同惡人抗爭。
在歷經重重困難,走過“九九八十一難”后,毛主席帶領人民群眾,終于趕跑了日寇,贏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在中華大地上,建立了一個中國五千年以來,都前所未有的國度。
正因如此,毛主席是所有中國人心里的“偶像”,毛主席的功績與思想永垂不朽,直到現在依舊在影響著中國,甚至也影響著世界。
正如墨西哥前總統埃米略·希爾所說:“毛澤東通過他一生的偉大教導,不僅給中國人民而且給全世界留下了十分重要的遺產。”
第二位偉人:周總理
作為同樣是第一代領導人的周總理,或許是除了毛主席之外,最讓人緬懷的一位偉人了。在中國的革命歷史上、發展歷史中,周總理的貢獻也是不容小覷的。
生逢亂世的周總理,少年時便立下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鏗鏘話語。為此,周總理求學南開,留學日本、歐洲,終于找到了他為之奮斗一生的信仰,成為了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為人民解放而努力。
在此過程中,周總理成立了“覺悟社”,帶領眾人沖破封建觀念束縛,并把“大家攜手作先驅奮斗、犧牲是精神”寫進社歌。
由此,激勵了一群又一群熱血青年,由此周總理也成為了,天津大學生愛國運動的領導核心。他們追求真理、奮發進取,以無盡的愛國熱情和斗爭勇氣,給當時的中國帶來希望之光。
在之后的革命斗爭中,周總理于我黨危難之際,創建了神秘的中央特科。這座堅實的“紅色堡壘”,成為了黨的眼睛、黨的耳朵、黨的衛士,狠狠地插進敵人的心臟。
周總理的深謀遠慮,使日后黨的地下工作奔騰不息,為抗日戰爭最后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經過無數艱難的斗爭,周總理終于同其他中央領導人,獲得了最終的勝利——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
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不僅成為了新中國第一位總理,還兼任外交官,成為 世界上公認的出色外交家,任何一個見過他的人,都必將折服于他的魅力之下。
最可貴的是,雖身居高位,但周總理的一生過得尤為簡樸,真正做到了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嘔心瀝血、鞠躬盡瘁。
第三位偉人:朱德元帥
朱德元帥,位列十大元帥之首,他不僅是紅軍之父,也是中國軍人的導師,在我國軍隊中擁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不管是在紅軍時期、抗戰時期,還是在解放戰爭時期,朱德元帥都運用著自己的軍事才能,取得一個個勝利,戰勝一個個強大的對手,帶領部隊走向輝煌。
都說“朱毛不分家”,也確實,朱德元帥始終堅定地擁護毛主席的思想以及主張,是毛主席最重要的助力之一。
如果用“一文一武”來形容兩人,那么朱德元帥肯定是“武”,他在軍事上的造詣非常強,創造了許多以少打多的戰役,比如坪石戰斗。除此之外,朱德元帥還寫下來許多軍事論文,這些寶貴的戰斗經驗,成為了軍人的必讀書目。
在新中國建立之后,朱德元帥參與到軍隊建設中,為新中國的軍事建設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位偉人:鄧小平
鄧小平同志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如果說毛主席、周總理、朱老總等人,帶著中國人民站了起來,那么鄧小平同志則帶領中國人民富了起來。
20世紀70年代末,這位久經考驗的老人,提出了改革開放的決策,讓人們先富起來。不僅如此,鄧小平同志還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決策,順利讓離開祖國母親幾乎百年之久的香港和澳門,回到祖國身邊。
可以說,鄧小平同志所倡導的“改革開放”及“一國兩制”政策理念,改變了20世紀后期的中國,也影響了世界。當然了,直到現在,鄧小平同志提出的理論,也在影響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方向。
第五位偉人:錢學森
錢學森老先生為何能被稱之為偉人呢?因為他用自己的知識,讓中國變得強大起來。錢學森先生出生于動蕩不安的上海。
讀中學時,錢學森就立志要用所學的科技知識報效國家,他先是攻讀機車制造專業,后又轉為學習飛機制造的尖端技術。1935年8月,錢學森考取公費留學,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碩士學位。
在就讀期間,錢學森撰寫了《火箭》一文,描寫了心中的遠大抱負:
“你在一個清朗的夏夜,望著繁密的閃閃群星,有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失望吧。我們真的如此可憐嗎?不,決不,我們必須征服宇宙!”
懷著這樣遠大的抱負,錢學森努力學習、刻苦專研。正所謂努力的人永遠不會被辜負,錢學森在美國完成了許多科學研究,并且還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近似方程式,解決了解決了飛機高速飛行時,殼體變形的數學計算難題。
這就是著名的“卡門-錢近似公式”,而這一公式,被后來的國際航空界,廣泛應用了二十年。這樣一個人才,美國自然是會花很大的力氣去拉攏,因此可以說,錢學森可以在美國享受一輩子的優渥生活。
但錢學森放不下自己的祖國,他果斷選擇回國,然而卻遭到了美國的囚禁,最后在政府的幫助下,他終于回到了中國。
回國之后,錢學森開始了他的研究生涯。在錢學森具體領導下中國研制成功第一枚導彈。隨后他又主持中國“兩彈結合”的相關試驗工作。1966年,中國首次發射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僅用十多年時間,中國國防尖端技術就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達到世界上少數幾個發達國家所具備的實力,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錢學森的貢獻。
第六位偉人:鄧稼先
同錢學森一樣,鄧稼先也是用自己的知識,讓中國更加強大。并且,他的經歷也與錢學森很相似,他在1947年順利通過赴美研究生考試,1948年10月入美國普渡大學物理系,師從德爾哈爾,主要研究理論核物理。
新中國成立之后,鄧稼先也決心回到祖國,毫無疑問他也遭到了美國的威逼利誘,所幸他最后還是回到了祖國。
回國之后,鄧稼先為發展我國的核事業,甘心隱姓埋名,嘔心瀝血,孜孜不倦地奮斗了28年。正因為有了他的努力,使得我國的核技術從無到有,并用38年時間躍到國際先進水平。
而鄧稼先卻因為核事業,受到了放射性物質的強烈輻射,嚴重損害了健康和壽命。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先生逝世。享年62歲。
第七位偉人:袁隆平
袁隆平爺爺的貢獻,是讓十幾億中國人吃飽了飯。新中國成立之后,由于窮苦、糧食緊缺,許多中國人吃不飽飯。見此情景,袁隆平急切地想要研究出一款產量大、病害少的水稻。
為此,袁隆平日夜不休地研究著。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一個晚上,袁隆平做了一個美妙的夢。
他夢見自己在安江農校的水田邊散步,田里的禾苗長得比高粱還高,谷穗比掃帚還長,谷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夢中,欣喜的他盡情擁抱著豐收,邀朋友坐在稻穗下乘涼。而這個夢,便是我們后來所熟知的“禾下乘涼夢”。
后來,在袁隆平爺爺堅持不懈地研究下,他研制出了“雜交水稻”,直接讓糧食翻了一番。袁隆平爺爺是一個大公無私的人,“雜交水稻”研制出來后,他公開了這項技術,造福了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這樣一個人,當真是可以說是一位偉人!
以上所提到的7位偉人,或在我國革命史上,或在我國的發展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從不同的方面,為國家做出了貢獻,正是有他們的存在,中國才能發展地越來越好,如今的中國才能如此強大。當然了,我也相信將來的中國,勢必會在無數后繼者的努力下,變得越來越強!
來源:冰封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