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和數九有什么關系
在我國民間說法中冬至和數九不是一回事。冬至,不僅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古代人們認為,冬至節氣是計算我國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冬至這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夜晚最長。過了這天,太陽逐漸北移,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而數九屬于是一個計算寒冷時間的方式。
冬至和數九有什么關系
數九在民間還有一個別稱叫“冬九九”,是我國民間的節氣,冬天最寒冷的時候就是數九天,特別在三九的時候。每年的冬至日在公歷的12月21到23日,數九也從這開始算起,所以說冬至的當天就是數九的開始。人們從冬至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數到三九正值地面熱量最少的時候,這時也是天氣最為寒冷的時節。從一九到九九,整個數九過程就是寒冷轉暖的過程,所以人們將這八十一天稱為“數九寒天”,到九九的時候,已是艷陽高照,溫暖的春天已經到來了。
冬至后數九歌謠的意思
北方的數九歌,以北京版的通俗民謠為典型:一【第9句】:二九不出手,三【第9句】:四九冰上走,五【第9句】: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梨牛遍地走。
而南方的數九歌,典型的是:冬至是頭九,兩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三九二十七,見火親如蜜,四九三十六,關住房門把爐守,五九四十五,開門尋暖處,六九五十四,楊柳樹上發青絳,七九六十三,行人脫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滿地飛,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冬至和數九有什么關系》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