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石的佳句
【第1句】: 描寫石頭的佳句
黃山的奇,奇在奇松、奇峰、奇石之上。
我從后山云谷寺爬到白鵝嶺,再爬到始信峰。黃山的奇景就落落大方地浮到我眼前,龍爪松干曲枝虬,黑虎松針葉短粗,連理松(夫妻松)擁抱緊密,送客松冠平如削,豎琴松色綠深沉。一棵棵蒼翠奇特的松樹,或臥、或立、或俯、或仰,豐姿多采。有的蒼勁挺拔,像擎天巨柱;有的平頂如蓋,又狀似行云;有的盤結枝虬,宛如蛟龍;有的匐伏偃臥,形如睡獅。真如導游介紹的民謠那樣:“不到始信峰,不信黃山松;到了始信峰,才知‘奇’字在松中。”
從始信峰東游,導游把我帶到北海賓館的觀峰亭上,視線隨著導游的手移向遠方,只見一山峰如一支大毛筆,筆端古松盤旋如花,黃山人予其美名“夢筆生花”。
其旁還有一峰,頂分五叉,如一個大筆架,被譽為“筆架峰”。有筆有架,天然成趣。
跟著幽默有趣指點迷津的導游來到懸崖峭壁深千丈的排云亭,扶著連心鎖鏈觀望對面的一組奇石“天狗望月”、“烏龜爬山”維妙維俏,“飛來石”威武壯觀……
接下來又看了鰲魚峰的“鰲魚馱金龜”,“百步云梯”旁的“豬八戒照鏡子” 、“鰲魚吃螺螄”,玉屏樓的獅石、象石和“松鼠跳天都”等奇石。
不看不知道,看了才知黃山真奇妙。這些石頭千姿百態,妙趣橫生,如同一幅幅圖畫,內容異彩紛呈,不是親眼所見,真是難以相信。
黃山一峰一姿,一石一態,一松一畫,充滿了美意。歲月的磨礪和風雨的剝蝕,讓黃山以巧奪天工的自然奇景有別于五岳的古跡。它的美,美在奇松、奇峰、奇石之上。
【第2句】: 求描寫石頭的好句好段
漸漸地,石頭沉入正午的夢幻之中
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多么簡單而明了
石頭從來就是石頭,而非別的什么
只有石頭才能表現石頭,正如天空才能表現天空
正午的陽光下,石頭旋轉著,顯現出各種顏色:
朦朧的雪白,迷茫的暗灰,高貴的鵝黃,肅穆的鐵青
完美的個性深陷其中,令一切虛偽者不寒而栗
不要設法改變石頭
此刻,我燃燒的目光像火一樣撫摸著這塊石頭
在神圣的煉爐里,遠古的幻象紛至沓來
落入蒼涼的心海我悚然驚醒
不是我在感覺石頭,是石頭在感覺我
這種特殊的愛撫令我高興
我徹底放松了自己,并欲乘風而去
石頭卻兀自不動,人不如石頭沉
這塊石頭安靜地躺在這兒,做著不為人知的大夢
西風,流去三番五次地將它造訪
突然有一天,奇跡發生了:
堅硬的石頭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柔和的花瓣
那是對傳統的反叛,以一切最頑固的否定之否定
--其實,奇跡早已發生
只是我們尋常的肉眼不能看見
【第3句】: 描寫石頭的好句
【第1句】我,普普通通雖然長相不算帥氣,但也說不出丑陋。
我,用自己的平凡和樸實印證著真實。我用一份黃土地的憨厚包裹著內心七彩的絢爛。
其實我就是一塊石頭,我用自己樸實的方式展現著我的精彩。我曾經鋒利的能割傷流水,可是幾經歲月的磨礪,我漸無棱角。
我想有一個角落,靜靜的依靠著任時光匆匆溜走。我想有一個像我一樣的影子陪我左右。
我想站在高高的山巔,俯瞰世間的悲歡離合,看人間花開花謝。我想沉入浩瀚的海洋,給魚兒伴舞,給珊瑚依托。
我想深深的埋在泥土,感覺母親的懷抱,感覺家的歡樂。【第2句】北方的鄉間,石頭隨處可見。
大的石頭,往往突兀在村口,深情守望離鄉的游子;那些不大不小的石頭,被農夫粗糙的大手砌入院墻,支撐風雨四起的歲月;而更多的石頭,點綴在村莊四周,布施著或堅硬或柔和的光芒。泛濫的季節河,流水做了匆忙的過客,而石頭,布滿了時間和空間。
石頭可以小成沙粒,鉆入我們的鞋子,打磨我們的腳掌;也可大成山體,塞滿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的內心涌動偉岸。更大的石頭,在天空飛翔,和我們相距千萬億個光年,那是我們始終仰望著的,永不熟悉和抵達的星群。
【第3句】世間的萬物,自古至今,幾乎被中外文人逐個贊美,而贊美石頭的篇幅所見不多。偶睹一五律曰:“胸廣足填海,藝高曾補天。
渾泥掩錚骨,不露是真賢。”自覺是贊美和形容石頭的警語絕句。
石頭,堅硬、執著,幾千年來,經歷風吹日曬、雨淋霜打,不論是沉沒在戈壁荒漠,還是做建筑的根基;不論是當鋪路石,還是被人們稱作“玉”而價值連城,本色如故。不論“人為”的地位高低,為社會做的貢獻大小,從不炫耀,默默地按照人們的意愿發“光”發“熱”;即便成為“玉”,也在體現著“人生”的價值。
【第4句】今天,老師給我們看一看很特別的石頭。它的身體像一個蘑菇的小傘形狀,大小和我的手掌差不多,顏色就像一杯好喝的咖啡。
這塊石頭的圖案最奇特,就像一只小鹿正在上山,背面的圖案像一粒小種子正在泥土里沉睡。它的身體摸起來又光又滑。
它難道是從天上落下的小隕石?【第5句】我家有一塊小石頭,那是我2007年夏天,我在一座山上的水里撿的,我已經忘了那座山叫什么名字了,它只給我留下了這一塊“小丑石”作為紀念品。它是黑、白、綠交錯在一起。
從整體來看,它像一個小飛碟。它有一面特別像一只饑餓的老虎正在追趕著獵物,有的面像階梯,有的面像被白云覆蓋的大山,還有的像人在游泳。
有的形狀像刀鋒,有的像打破的玻璃一樣。【第6句】星期天,我揀了許多石頭,因為呀,那小石頭非常美。
把石頭放在自來水下一沖,更是美上加美了!你想知道那些石頭是怎樣的嗎?如果想知道,就繼續往下看吧!有的石頭是正方形的,扁扁的,越到尾部越厚。扁的地方是黑色的,然后越來越淺,到厚的那一頭就變成棕色的了。
因為它的形狀很像一個手提包,所以我叫它“手提包”。有的是圓柱形的,又細又長,每過一段距離就會有一天凹下去的線。
它是深綠色的,非常光滑,和竹子簡直長得一模一樣,所以我叫它“翠竹石”。【第7句】有的石頭是梯形的,也是頭薄尾厚,上面有許多條紋,有深紅的、深棕色的、深綠色的……最美的要數那塊“萬圖石”了。
它是橢圓形的,正面有黃色的仙女圖案,側面有魚的圖案,背面有和尚的圖案,把它倒過來還有觀音,所以我叫它“萬圖石”。【第8句】黃山的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就說“仙女彈琴”吧,那美麗的仙女彈著琴,悠揚的琴聲在山間久久回蕩,好像在讓人們評贊她的琴聲。瞧,那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可愛的小狗,抬頭望著月亮,好像是要到月亮上去看看吧,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
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像“獅子搶球”、“猴子觀海”、“ 龜魚對望”等,千姿百態,惟妙惟肖。【第9句】看來石頭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命比任何生命都長久,因為它適應任何角落,無論是埋藏于地下,或是遨游在宇宙中、或者是被能工巧匠雕刻成栩栩如生的人物鳥獸擺放在高雅的殿堂,亦或是被什么外力撞得粉身碎骨散落在各個地方,它都一如既往,無聲無息生存在某個角落里,這也許是它的獨到之處。
它沉默著,耐得住任何寂寞;它忍受著,承受著各種壓力;它順應著,從不計較被擺放在什么位置。也許會有人說,這不過是一塊石頭,有什么值得贊揚的?這樣問的人是因為不懂得石頭的奧妙,沒能領悟到石頭的真髓。
【第10句】黃山的石頭,奇形怪狀,千姿百態,有的像報曉的公雞,嘴巴大大的好像在說歡迎你們呢!有的像仙人指路、有的像孔雀開屏、獅子耍球……黃山的石真奇啊!有的像仙人背簍,有的像八戒吃瓜,還有的像武松打虎等等奇峰羅列,形態萬千。【第11句】蒼然兩片石,厥狀怪且丑。
俗用無所堪,時人嫌不取。結從胚渾始,得自洞庭口。
萬古遺水濱,一朝入吾手。擔舁來郡內,洗刷去泥垢。
孔黑煙痕深,罅青苔色厚。老蛟蟠作足,古劍插為首。
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間有。一可支吾琴,一可貯吾酒。
峭絕高數尺,坳泓容一斗。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
洼樽酌未空,玉山頹已久。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
漸恐。
【第4句】: 一句寫石的詩詞名句
【第1句】: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
上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望夫石 王建
【第2句】:愛此一拳石,玲瓏出自然。
溯源應太古,墮世又何年?
有志歸完璞,無才去補天。
不求邀眾賞,瀟灑做頑仙。——題自畫石 曹雪芹
【第3句】:回頭問雙石,能伴老夫否。
石雖不能言,許我為三友。——雙石(最后兩句) 白居易
【第4句】:遠望老嵯峨,近觀怪嵚崟。
才高八九尺,勢若千萬尋。
嵌空華陽洞,重疊匡山岑。
邈矣仙掌迥,呀然劍門深。
形質冠今古,氣色通晴陰。
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沉沉。
天姿信為異,時用非所在。
磨刀不如礪,搗帛不如砧。
何乃主人意,重之如萬金。
豈伊造物者,獨能知我心。——太湖石 白居易
【第5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
【第5句】: 描寫石頭的佳句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揚子江 文天祥
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第6句】: 描寫石頭 的好句,要好一點,要短一點的
1別成一格的還有那些石頭……有的石頭像蓮花瓣,有的像大象頭,有的像老人,有的像臥虎,有的錯落成橋,有的兀立如柱,有的側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有的什么也不像,黑忽忽的,一動不動,堵住你的去路。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2一座隆起的巖石,上面長著矮樹,變得毛茸茸的;巖石腳下被阿伏納河河水沖壞,這樣一個位置使它有幾分像一只巨大的烏龜橫臥水面,又像一座拱橋,從底下可以望見一段明麗如鏡的河水。阿伏納河在這兒仿佛睡著了,盡頭遠遠有飛瀑倒瀉于巨石之間;石上有幾株矮小的楊柳,受水力激蕩,經常東搖西擺,活像一些彈簧。
(法)巴爾扎克《農民》
3這一大堆巖石守衛著一個隘口似的地方,……再過去一點,山已經抖掉了草地和花朵,只剩下石楠做衣服,巉巖作寶石--那兒,山把荒蕪渲染成了蠻荒,把嬌艷換成了嚴峻--那兒,山守護著孤獨的殘余希望和寂靜的最后藏身處。
(英)夏洛蒂·勃朗特《簡·愛》
4不多一會,他就走到一片開闊的草地,草地的對面,在一個緩坡上聳立著一塊巖石,過路的人一眼就能看到因風雨而剝落的灰色石壁。巖石的兩邊有些地方給爬山虎覆蓋住,還有些地方長著橡樹和冬青,樹根盤生在巖石的空隙中,從那里吸取著養分。這些樹木搖曳在這塊峭壁上,酷似戰士鋼盔上的翎毛,給那副嚴峻可怕的山巖峭壁增添了幾分風韻。
(英)司各特《艾凡赫》
5但懸崖下邊,地勢崎嶇不平,上面累積得很好看,堆著許多火山噴出的大塊石頭和巨大的火山浮石。所有這些大堆石頭分解了,受地下火的力量,上面浮起一層光滑的琺瑯質,一經探照燈的照射,發出輝煌的光彩。岸上云母石的微粒,在我們步行時掀揚起來,像一陣火花的濃云一般飛走。
(法)儒勒·凡爾納《海底兩萬里》
6在所有這些多彩多姿的巖石當中,我們最感興趣的是一種深褐色或黑色的石頭。對著陽光看,它們好像涂了一層蠟那么油潤光亮。我用手摸一摸,發現它的表面光滑而堅硬,有如瓷器。我們不時走到一大片一大片有這類巖石的地方。如果周圍的巖石是黑色的,我們就好像被圍在一大堆發亮的無煙煤里。我好奇地撿起一塊巖石來察看。它很像隕石,但沒有隕石那么重。我手中握著的只不過是地面上的一塊普通石頭。但它差不多與外太空落下的隕石一樣令人興奮,并具有神秘感。
(美)艾溫·威·蒂爾《冬日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