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趙三·秦攻趙平原君使人請救于魏文言文翻譯
戰國策·趙三·秦攻趙平原君使人請救于魏
《秦攻趙平原君使人請救于魏》是創作于戰國時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漢·劉向編著的《戰國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秦攻趙平原君使人請救于魏》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文言文
秦攻趙,平原君使人請救于魏。信陵君發兵至邯鄲城下,秦兵罷。虞卿為平原君請益地,謂趙王曰:“夫不斗一卒,不頓一戟,而解二國患者,平原君之力也。用人之力,而忘人之功,不可。”趙王曰:“善。”將益之地。公孫龍聞之,見平原君曰:“君無覆軍殺將之功,而封以東武城。趙國豪杰之士,多在君之右,而君為相國者以親故。夫君封以東武城不讓無功,佩趙國相印不辭無能,一解國患,欲求益地,是親威受封,而國人計功也。為君計者,不如勿受便。”平原君曰:“謹受命。”乃不受封。
翻譯
秦國進攻趙國,平原君派人向魏國請求援救。信陵君發兵到邯鄲城下,泰國罷兵。
虞卿為平原君請求增加封地,對趙孝成王說:“不使一個士卒戰斗,不使一只載毀壞,而解救了兩個國家的患難,這是平原君的力量。使用別人的力量,卻忘了別人的功勞,是不可以的。”
趙孝成王說;“好。”將要給平原君增加封地,公孫龍聽到了這件事,拜見平原君說:“您沒有消滅敵人軍隊殺傷敵人將領的功勞,而趙王把東武城封給您。趙國約英雄豪杰,才能多在您之上,然而您卻因為是趙王親屬的緣故傲了相國。您接受東武城的封地沒有功勞不謙讓,佩戴趙國相印沒有才能不推辭,一旦為國家解除患難,就想要追加封地,這是以親戚的身分無功受封,而且以國人的身分計功受賞。我替您考慮,不如不接受合適。”
平原君說:“接受您的命令。”于是就沒有接受封賞。
作品出處
《戰國策》是西漢·劉向編訂的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書并非一時,書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誰。西漢末劉向編訂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戰國策》善于述事明理,大量運用寓言、譬喻,語言生動,富于文采。雖然書中所記史實和說辭不可盡信,但其仍是研究戰國社會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