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十六章》原文及翻譯|注釋|賞析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老子·第十六章》原文及翻譯|注釋|賞析

            【 原文】

            致虛極①,守靜篤②。萬物并作,吾以觀復③。夫物蕓蕓④,各復歸其根⑤。歸根曰靜,靜曰復命⑥。復命曰常⑦,知常曰明⑧。不知常,妄作兇。

            知常容⑨,容乃公B10,公乃全B11,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注釋〕 ①虛:心靈空明無欲。極:極度、極點。 ②靜:無為安靜。篤:徹底。 ③作:生長活動。復:往復、回復、循環。 ④蕓蕓:草木繁盛紛雜。 ⑤根:根本、本原。 ⑥歸根:回歸本原。復命:復歸原賦予的本性。 ⑦常:天地萬物運動變化中的不變法則(原則)。 ⑧明:認識、了解事物運動變化中的法則,叫做“明”。 ⑨容:包容的意思;河上公注:“無所不包容。” ⑩公:大公、公平。 ?全:無所不周普(王弼注)。

            〔賞析〕 本章老子一開始強調主體修養——“致虛極,守靜篤”,認為如此能觀察到天地萬物紛紛蕓蕓,然后復歸其根的整個過程。這種復歸其根——等于不變,所以叫做“靜”(實際上是老子之“道”的另一種稱謂,主體修養——“致虛極,守靜篤”也可從中引出)。既然“靜”是天地萬物的本原,所以又可稱為“常”;遵守這“常”的原則,就不會輕舉妄動。運用到社會生活,就能包容、大公、周全,使人終身免于危殆。

            老子提出的“致虛”、“守靜”工夫,如同老子之“道”怎么樣看都行一樣,怎樣做怎樣行。所以“致虛”、“守靜”被醫家用后能養生治病,如明高濂在《遵生八箋》中說到的:“靜可以固元氣,萬病不生,百歲可活”(《清修妙論箋上》)。王文祿也說:“非時時靜養之,烏能延生”(《醫先》)。而清曹庭棟則說得更詳細:“養靜為攝生首務……《內經》曰: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降者降服之降。陰不足而受陽制,立見枯竭矣。養靜所以養陰,正為動時揮運之用。”(《老老恒言》卷二《燕居》)

            同樣,“致虛”、“守靜”工夫被道學家用后,就能大增德操品行,如明代呂坤說道:“躁心、浮氣、淺衷、狹量此八字,進徳者之大忌也。去此八字只用得一字曰:主靜。靜則凝重,靜中境自是寬闊。”(《呻吟語》卷一《存心》)王塘南在《論學書》中也說到:“靜中涵養,勿思前慮后,但澄然若忘,常如游于洪濛未判之初。此樂當自得之,則真機躍如,其進自不能已矣。”(《答劉心蘧》)

            道學家還認為“靜”可以通神明,增認識,明事理,這就如同水靜能照須眉一樣。所以明代理學家方孝孺會舉例說到:“余少時嘗從諸老生游于市。修衢廣巷,車馬往來,鼓吹鬧耳,珠玉錦繡之肆交陳乎前。余憧憧而行不知其所底。及暮而歸……至家而思之,凡觸乎目者,漫不能記。而老生方坐而為人言所遇:馬幾蹄、車幾輪、鼓吹幾部,道中人語者、歌者為誰,所語何言、所歌何辭、何為道以行,行凡幾里,皆識之無所失。余大驚以問,老人曰:子知子之所由,忘乎心之為物,靜則明,動則眩。”(《靜齋記》)由此呂坤在《呻吟語》中總結說:“天地間真滋味,惟靜者能嘗得出。天地間真機括,惟靜者能看得透。天地間真情景,惟靜者能題得破。”(《存心》)

            而老子于本章直接認定“致虛極,守靜篤”能觀悟到他的“道”體:蕓蕓萬物最終復歸其根——靜;這大概就是南宋道士白玉蟾解釋的:“靜定日久,聰是日全,天光內燭,心純乎道,與道合道。”(《雷霆玉樞寶經集注》)這樣,由“道”體引申出的“致虛”、“守靜”工夫,反過來又能觀悟到萬物向“道”體根本(靜)的復歸。這里,工夫與本體一致,“虛靜”既是“體”又是“用”。

            但這“虛靜”工夫又是怎樣做的呢?按明鄭瑄所說:心要養得死灰一般,“任他翻天覆地,打動不得”,這就叫“虛靜”工夫(《昨非庵日纂》卷七《頤真》);或按上述王塘南所說:“虛靜”工夫就是“勿思前慮后”,“常如游于洪濛未判之初”;或按近人陳鼓應所說:不以心機欲念蔽塞明澈的心靈(《老子注譯及評介》)。這樣,就能起到養生養性的目的,達到觀悟道體的境地,也能做到行為“有常”而不妄作。

            正是有了這“體用”一致的“虛靜”之道,《老子》本章后半段接著說:就能“無所不包容”(河上公注)、“無所不周普”(王弼注),合乎天道,于人就能終身免于危殆。

            【作者簡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大約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與莊子并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亚洲人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搡老熟女老女人一区二区|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 玩弄放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天堂综合一区在线| 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片视频|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91|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杨幂AV污网站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 日韩免费视频一区|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人妖|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播放|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 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拳头交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自拍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首页|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