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長懷捧日心。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fā)對華簪。”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長懷捧日心。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fā)對華簪。
【出處】唐·錢起《贈闕下裴舍人》。
【意思翻譯】暖陽不能消散窮途落魄之憾,遙望天空常常懷有捧日赤心。十年來頻頻獻賦還知音未遇,我頭發(fā)斑白愧對華貴的帽簪。
【全詩】
《贈闕下裴舍人》
.[唐].錢起.
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陽。
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
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長懷捧日心。
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fā)對華簪。
【注釋】
①黃鸝:黃鶯。上林:上林苑,秦置,漢武帝時擴建,在今陜西西安市西及周至、戶縣界。此處指唐代宮苑。②春城:春天長安城。紫禁:紫臺,皇宮。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居處,因稱皇宮為紫禁宮。陰陰:幽深貌。③長樂:本漢宮名,此處借指唐宮。④龍池:唐長安興慶宮中有龍池,又名興慶池。⑤陽和:指仲春二月春陽和熙。窮途恨:無路可走之恨。⑥霄漢:高空。霄:云氣。漢:銀河。懸:掛。捧日心:《三國志· 魏志· 程昱傳》裴松之注引《魏書》載,程昱少年時曾夢上泰山,兩手捧日。后來兗州叛亂,賴昱得保全三城。曹操聞之曰:卿當(dāng)終為吾腹心。昱本名立,曹操乃加日于其上而更名昱。此處詩人自謂一心向著朝廷。⑦獻賦:將自己作的辭賦獻給皇帝,用以頌揚或諷諫,希冀皇帝任用。如杜甫獻《三大禮賦》而任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⑧華簪:高官的冠飾,此處指裴舍人。
【賞析】
詩人筆鋒一轉(zhuǎn),就寫到請求援引的主旨上: “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長懸捧日心”,其意是雖有和暖的太陽,畢竟無法使自己的窮途落魄之恨消散。但我仰望天空,還是時時刻刻贊頌著太陽 (指當(dāng)朝皇帝)。這兩句表明詩人自己有一顆入朝為官的熱心。
“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fā)對華簪”,十年來,我不斷向朝廷獻上文賦(指參加科舉考試),可惜都沒有得到知音者的賞識。如今連頭發(fā)都變白了,看見插著華簪的貴官,我不能不感到慚愧。其用意自然是清楚的,但仍然含蓄,保持了一定的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