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
【出處】唐·張籍《沒蕃故人》。
【意思翻譯】天涯,天邊。句意: 欲祭祀你,疑心你還活在世上,此時唯有向天涯慟哭而已。表現了對戰死者的深切悼念。
【賞析】 我想要祭拜你,卻懷疑你是否還在; 此時,我只能在這天涯的另一角哭念著你。這兩句詩常用來表示對遠方逝世親友的哀悼傷痛。
【全詩】
《沒蕃故人》
.[唐].張籍.
前年戍月支,城下沒全師。
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
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
【題解】
月支,古部族名。此借指吐蕃。當時在與吐蕃戰斗中陷于吐蕃的人,生死不明,為親人或朋友所擔心。此詩反映這一現實,懷念朋友之情溢于言表。作者本想祭奠老友亡靈,卻又懷疑他還在世,只好向著天邊痛哭一場。
【注釋】 ①沒:淪陷,羈留;或通、歿”,即死亡的意思。蕃:吐蕃,指唐代生活在我國西北新疆地區的少數民族。②月支: 一作“月氏”,音肉支。古西域國名。其族先居今甘肅敦煌縣與青海祁連縣之間,漢文帝時被匈奴擊破,西遷至今伊犁河上游,稱大月氏,其余進入祁連山區,稱小月氏。③廢帳: 廢棄的帳蓬。
【賞析】 這是一首懷念沒入吐蕃、生死不明的朋友的詩。詩篇取材獨特,不落俗套,既有實寫,也有虛擬,而俱臻情深景真之妙,將亦疑亦信的復雜心理和長歌當哭的悲痛情感表現得委曲盡致、凄楚動人。其時唐朝國力日衰,每每抵御不住西北吐蕃等少數民族的入侵,此詩既是哭故人,也是哭“城下無全師”的失敗的戰爭,實際上對當權統治者的無能和昏庸進行了微婉巧妙的控拆和揭露。
尾聯則是遙想之后的抒情,看似不露聲色,實則暗含沉痛悲憤。想祭 奠你又懷疑你還活著,此時只能朝著天邊痛哭流涕了。為何想祭奠卻又 無法祭奠?因為還殘存著最后一絲希望。但無數次的希望,換來的卻是 無數次的失望,以致絕望。詩人是該祭奠還是不祭奠呢?這種兩難而痛 苦的境地,非身在其中者不能理解。清人潘德輿《養一齋詩話》:“張文昌 《沒蕃故人》詩云:‘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語平淡而意沉痛,可與李華 ‘其存其沒’數語并駕。陳陶‘無定河邊’二語,緊于李、張,而味似少減。 此等難言于言說,悟者自悟。”其實表達的就是這層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