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記》閱讀答案
白蘋洲五亭記
[唐]白居易
湖州城東南二百步,抵霅溪,溪連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吳興守柳惲于此賦詩云“汀洲采白蘋”,因以為名也。前不知幾十萬年,后又數百載,有名無亭,鞠①為荒澤。至大歷十一年,顏魯公真卿為刺史,始剪榛導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屬災潦薦②至,沼堙臺圮。后又數十載,委無隙地。至開成三年,弘農楊君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樹三園,構五亭,卉木荷竹,舟橋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備焉。觀其架大漢,跨長汀者,謂之白蘋亭。介二園、閱百卉者,謂之集芳亭。面廣池、目列岫者,謂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謂之朝霞亭。狎清漣者,謂之碧波亭。五亭間開,萬象迭入,向背俯仰,勝無遁形。每至汀風春溪月秋花繁鳥啼之旦蓮開水香之夕賓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動觴詠半酣飄然恍然。游者相顧,成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間也?又不知蓬瀛昆閬,復何如哉?
時予守官在洛,楊君緘書赍圖,請予為記。予按圖握筆,心存目想,覙縷③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勝境,得人而后發;人有心匠,得物而后開:境心相遇,固有時耶?蓋是境也,實柳守濫觴之,顏公椎輪之,楊君繪素之:三賢始終,能事畢矣。楊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弊興利,若改茶法、變稅書之類是也。利興,故府有羨財;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濟高情,成勝概,三者旋相為用,豈偶然哉?昔謝、柳為郡,樂山水,多高情,不聞善政;龔、黃為郡,憂黎庶,有善政,不聞勝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楊君乎?君名漢公,字用乂。恐年祀久遠,來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時開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記。
(選自《白居易集》)
【注】①鞠:皆,盡 ②薦:連續 ③覙縷:逐條陳述
8.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狎清漣者,謂之碧波亭 狎:親近
B.萬象迭入 迭:重疊
C.楊君緘書赍圖赍:送
D.成勝概 概:景象
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因以為名也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
B.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康之由,革弊興利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D.若改茶法、變稅書之類是也 若屬皆且為所虜
10.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A.記,是我國古代常用文章體裁,以敘事為主,兼及議論、抒情和描寫。“記”的種類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記。
B.步,古人稱跨出一腳為“跬”,再跨一腳為“步”,后即以“步”作為長度單位。
C.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職,如《陳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D.蓬灜,指蓬萊和灜洲,是傳說中的海上仙山,為仙人所居之處,后常指仙境。
1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
A.每至汀風春/溪月秋/花繁鳥啼之旦/蓮開水香之夕/賓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動/觴詠半酣/飄然恍然
B.每至汀風春溪/月秋花繁/鳥啼之旦/蓮開水香之夕/賓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動觴/詠半酣/飄然恍然
C.每至汀/風春溪月/秋花繁鳥/啼之旦/蓮開水香之夕/賓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動/觴詠半酣/飄然恍然
D.每至汀風/春溪月秋/花繁鳥啼之/旦蓮開水香之/夕賓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動/觴詠半酣/飄然恍然
1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文章記敘白蘋洲五亭等的由來,描寫白蘋洲勝景,贊美楊漢公“樂山水”“有善政”,敘議結合,言簡意賅。
B.文章通過豐富的想象,展現了白蘋洲五亭的優美風光,從中不難看出作者對江南山水的熱愛。
C.作者將謝、柳、龔、黃四人與楊漢公加以對比,對他們四人沒有良好的政績有批評之意。
D.文章對楊漢公大加褒美,這從側面體現了白居易“革弊興利”、關心民生的政治情懷。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面廣池、目列岫者,謂之山光亭。(3分)
(2)楊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3分)
(3)兼而有者,其吾友楊君乎?(2分)
答
8.B
9.B
10.A
11.A
12.C
13.(8分)
(1)面對寬廣的池水、看到排列的峰巒的,稱它為山光亭。
(2)楊君先前治理舒地(或“在舒地做官”),舒地百姓太平;現今治理湖地,湖地百姓安康。
(3)二者都具備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楊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