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七字押韻句子
【絢麗甘肅】河西寶卷:說唱藝術中的一朵奇葩
河西寶卷民間手抄本
河西寶卷搜集研究專家鄭殿有先生
高正剛先生與邢積善老人演唱河西寶卷
民間藝人們在農戶家中演唱
農閑時節的河西走廊,晚霞隱去,夜幕降臨,人們聚在一起,一邊喝茶拉家常,一邊恭候宣卷先生。不久,一位長者走來。他屏息靜氣片刻,神情一振,面向眾人,朗聲吟誦:“念卷之人坐端正,聽卷之人要用心;用心聽卷才有功,善惡二字聽分明……”
這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河西寶卷宣卷時的情景,也是河西走廊常見的一幕。
本報特約撰稿人 陳自仁
唐代變文的歷史演變
河西寶卷作為一種民間說唱藝術,如祁連山清澈的泉水,數百年乃至上千年間,一直在河西走廊靜靜地流淌,未能引起外界重視。2006年,經國務院批準,河西寶卷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才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引起學界重視、民眾關注。可是,河西寶卷是何種說唱藝術,從何而來,人們還是不甚了了。
關于河西寶卷的淵源,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一種觀點認為,河西寶卷是活著的敦煌變文。對此,有人提出兩條理由,一是敦煌變文發現于敦煌;二是河西寶卷與敦煌變文的文本格式有很多相似之處。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河西寶卷與敦煌變文沒有直接關系,因為在敦煌變文與河西寶卷之間,找不到必然的鏈條,沒有任何直接證據可以把兩者鏈接起來。
以上兩種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從河西寶卷的內容、文本格式和說唱形式來看,河西寶卷同敦煌變文之間,有一定的內在聯系。
中國的民間文化發展到唐代,興起一種新的表演形式,即說唱藝術。唐代說唱藝術的文本,多由韻文和散文結合而成。這種文本,無一例外都是手抄本,常以“卷”的形式流傳民間,因此被后世稱為“卷子”。每幅卷子,除了文字,還配有圖畫,圖文并茂,可讀可看。這種圖畫,類似于今天的插圖,在當時被人們稱為“變相圖”,即文本內容的變相。這種有插圖的卷子,又被人稱為“變文”。
變文是一種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讀物,識字者可以將其作為宣講的底本,識字少或不識字的人,通過看圖也能大致明白卷子的內容。所以,鄭振鐸先生在《中國文學史》中說:“‘變文’的意義,和‘演義’是差不多的。就是說,把古典的故事,重新再演說一番,變化一番,使人們容易明白。”
“變文”一詞,早就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遺憾的是,在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人們無緣目睹變文的風采,其原因是傳世文獻中,未發現唐代變文的卷子。直到1900年,敦煌藏經洞被道士王圓箓偶然發現,大批唐代卷子出世,人們這才看到了唐代變文的真面目。從敦煌藏經洞中發現的變文,被人們統稱為“敦煌變文”。
變文的內容,原為印度佛經故事。在傳播中,變文的內容發生演變,吸收了大量中國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成了俗文學的一部分。變文流行于民間,從內容看,有佛經故事和民間傳說,也有歷史故事;從文本創作格式看,韻白相間,大段的念白之間穿插詩詞歌賦;從表演形式看,有說有唱,還有樂器伴奏,同如今河西寶卷的文本格式及其說唱形式極其相似。
這說明,河西寶卷的源頭,應該是唐代變文;河西寶卷從文學體裁的角度看,由唐代變文發展演變而來。從這個意義上說,河西寶卷與敦煌變文應該有一定的淵源關系。
唐代變文演變為河西寶卷,是一次文學藝術上的蝶變,是說唱藝術上的華麗轉身,不過,這個過程相當漫長。在唐代,變文的主要內容是佛經故事,一般在寺院里由僧人宣講。宋真宗在位時(998年-1021年),統治者以變文宣講蠱惑眾生,影響安邦治國為由,明令禁止僧人在寺院宣講變文。于是,一些僧人走入民間,在瓦子等娛樂場所宣講變文。
變文進入瓦子等娛樂場所,很快發生變異。宋代的瓦子,又名“瓦舍”“勾欄”“瓦肆”,類似今天的娛樂城。變文宣講者為了適應這種娛樂場所的環境,迎合聽眾的胃口,大量增加了世俗的內容,佛經的內容逐漸減少。同時,一些與寺院毫無關系的人,看到這種宣講具有商業價值,有利可圖,于是也加入了宣講隊伍。
變文在瓦子等場所宣講的結果,是原有宣講方式的變化。宣講隊伍中,隨著大量民間藝人的加入,當時流行的一些表演形式融入了宣講活動,宣講由原來的簡單的個人說唱,增加了伴奏和伴唱。唱的部分,有了固定的歌詞和曲子,形成了詞牌。終于,變文完成了一次歷史性的蛻變,以一種全新的形式流傳開來,這就是寶卷。宣講變文演變為宣講寶卷,變文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在中國古代史上,宋代和元代是民間表演藝術最活躍的時期,很多民間藝術誕生于這一時期。變文演變為寶卷,也發生在這一時期。
敦煌藏經洞中發現大量唐代變文,說明唐代時的河西走廊,變文宣講十分盛行。安史之亂以后,從五代到整個宋代,河西走廊被少數民族地方政權割據,大部分時間處于少數民族地方政權的統治之下。變文宣講作為漢民族的說唱藝術,漸漸淡出生活。變文演變為寶卷后,寶卷作為民間說唱藝術,在河西走廊的興起是明代以后的事。明代時,絲綢之路中斷,河西走廊信息閉塞,文化生活匱乏,于是,寓教于樂的寶卷說唱藝術,受到了人們的歡迎。隨后,大批地方文化人參與了寶卷的改編和新寶卷的創作活動。就這樣,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形成了今天的河西寶卷。
河西寶卷的流傳方式有兩種:一是文本流傳,二是口頭流傳。
傳統的河西寶卷文本,大都是手抄本。人們相互傳抄,是河西寶卷文本流傳的主要方式。在河西走廊的偏僻鄉村,人們認為傳抄寶卷是積功德,做善事,部分寶卷文本結尾處,還有勸人傳抄的語句或詩詞。在河西農村,識字人傳抄寶卷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是一件得人心的事。識字人都愿意抄寶卷,有的人抄了自己欣賞收藏,有的人抄了贈送親朋好友。不識字的人,也要請人抄寶卷,放在家中,用于鎮宅避邪。在河西走廊,素有“家藏一寶卷,百事無禁忌”的說法。
口頭流傳是河西寶卷最基本的傳承方式。口頭流傳,俗稱“宣卷”,也叫“念卷”“唱卷”。在河西農村,一年之中,宣卷的時間沒有定制,一般在春節前后和農閑時節,特別是春節前后,是宣卷的黃金季節。宣卷活動可在村子的公共場所進行,也可在私人家中進行。村子公共場所的宣卷活動,常在學堂、廣場、文化室、打麥場、樹蔭下進行。公共場所的宣卷活動,有時比較莊重,要舉行簡單的儀式,有時比較隨意,類似于說書、講古,娛樂性較強。
生活條件較好的人家,會在農閑時節主動設局,請先生宣卷。宣卷先生到來之前,主人會把室內外打掃干凈,在炕中央放上炕桌,擺上糖果、茶點。夜幕降臨,左鄰右舍,親朋好友,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孩提兒童,陸續來到設局人家聽卷。宣卷先生正式宣卷之前,要洗手漱口,然后開始宣卷。聽卷者對宣卷先生畢恭畢敬,不喧嘩,不隨意走動。宣卷時間久了,宣卷先生要休息一會兒。這時,聽卷者方可自由活動。
文本格式與多情說唱
河西寶卷有相對固定的文本格式,也有其獨特的說唱形式。
河西寶卷的基本格式,是韻文與散文結合。散文部分一般交待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和發展過程。韻文部分常常重復散文部分的主要情節。韻文部分的句式,以十字句最多,七字句次之,還有五字句、四字句,句子大都押韻。韻文部分較長時,一個韻難押到底,會多次更換韻腳。從文字比重看,一部寶卷中,韻文往往多于散文,也就是說,“唱”和“吟”的部分,多于說的部分。河西寶卷的開頭、過渡和結尾,有相對固定的格式。這種格式,基本上已經程式化了。
河西寶卷的開頭,俗稱開卷。開卷部分,均為韻文,也稱開卷詞。開卷詞有的為四句,有的為八句,最長的有三十句之多。開卷詞類似于唐代變文中的“押座文”,一般是七言韻文,同押座文一樣,有鎮壓四座、導入正題、收攝心神之意,目的在于點明要念寶卷的題名,內容以勸人棄惡揚善為主旨,要人們認真聆聽寶卷內容,從中吸取教益,多多行善積德。
開卷詞之后,緊接著是一段散文,也叫“說白”,通過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文字,說明故事的起因,然后將故事逐步引向高潮。這段過渡文字,常用的格式是“卻說……”或“話說……”。如《老鼠寶卷》,開卷詞之后,接著是散文:“話說這部《老鼠寶卷》,出在大宋年間。那五鼠鬧東京以后,孽種流傳,余惡不盡,其子孫們便乘著祖先的遺風,到處橫行,苦害百姓,可偏偏就是常常遇到一個天敵——貍貓。”幾句話,道出了故事的起因。
一段散文之后,又是韻文。常見的韻文,每句十字,由于是故事的展開部,一般篇幅較長,有的長達三十句。如《老鼠寶卷》展開部的韻文:“小老鼠,在洞門,左窺右巡,四下里,望不見,貍貓身影;使平生,本事兒,躬身出洞,穿堂屋,進廚下,仔細搜尋……”有的寶卷,在此段韻文前,還會有二句或四句感嘆詩。如《紅燈寶卷》的感嘆詩:“天有不測風,人有旦夕福。關門屋里坐,天上掉下禍。”這類感嘆詩,類似于唐代變文中的偈語,富有哲理,發人深省。
寶卷結束時,有一段歇卷歌。歇卷歌都是韻文,有歸納總括主題的意思,也有宣卷人自謙的內容。如“念卷之人識字淺,語句不通白字滿。今天夜里大家散,下次聽我念新卷。”河西寶卷中的歇卷歌,類似于敦煌變文結束時的解座文。
上述河西寶卷的文本格式,只是一個大致的程式。這個程式的形成,至少有數百年的歷史。長期以來,無論是河西寶卷的作者,還是宣卷人,大都遵從了這種程式。但是,這一程式并非一成不變,有時,創作者會根據情節的需要,對程式進行調整。有時,宣卷人也會依照說唱習慣和需要,對程式進行調整。
河西寶卷的說唱形式,包含了說、唱、誦(吟)三種表演形態。其中散文屬于說的部分,韻文有的要唱,有的要吟誦。唱的部分,一般要按寶卷的原有詞牌曲調唱。由于多數詞牌曲調已經失傳,宣卷人有時也會用當地民歌曲調代替。唱,講究唱功,宣卷人的嗓子要好,曲子要唱得準,還要有表情配合,特別是上肢的動作和面部表情,要生動、準確、傳神,以增強寶卷的藝術感染力。屬于誦的韻文,必須帶著感情吟誦,語調講究抑揚頓挫、起承轉合,語速語調,音質音色,要達到繪聲繪色的效果。掌握唱和誦的技巧,對一個宣卷人來說至關重要。唱和誦的水平高,會給宣卷人贏來很高的聲譽。
宣卷時,聽眾中會有幾個“接卷人”。當寶卷說唱到一定的“接口”時,接卷人就吟唱一聲。一部寶卷的“接口”在哪里,寶卷文本一般不作規定。已發現的敦煌變文中,有“接口”標志,大都放在韻文和散文的交接處。《金瓶梅詞話》中有多處描寫宣寶卷的場面,其中第五十一回寫道:“月娘因西門慶不在,要聽薛姑子講說佛法,演頌《金剛科儀》。在明間內安放一張經桌兒,焚下香。薛姑子和王姑子兩個對坐,妙趣、妙鳳兩個徒弟立在兩邊,接念佛號。”這里的“接念佛號”,就是“接口”。由此可見,宣卷時接口的場面,明代已經有了。
在河西走廊,宣卷時,也會出現聽眾集體接口的場面。所有聽眾不約而同地吟唱,甚至朗誦部分韻文,場面熱烈感人,常常把宣卷活動推向一個高潮。
歷史上,河西寶卷配有許多曲調,民間有“大調三十六,小調七十二”之說。這里說的大調小調,并非調式,而是指曲調,指說唱河西寶卷時,配有很多音樂。河西寶卷流傳至今,大部分曲調只剩下詞牌名稱,曲調和唱腔已經失傳,沒幾個人會唱了。河西寶卷常用的詞牌有《哭五更》《叫號》《蓮花落》《喜調》《西江月》《浪淘沙》《山坡羊》《耍孩兒》《達摩佛》《灑凈詞兒》《采茶詞兒》等十來種。由于原曲調失傳,宣卷人只好用當地民歌曲調來代替。據考證,原始的河西寶卷曲調,有鮮明的宗教特色,大部分由寺院的誦經聲調發展衍化而成,另一部分取材于鄉間的俚曲小調。
早期的河西寶卷,說唱形態具有儀式化的特征,整個說唱過程,會按一定的儀軌進行。那時,說唱場面十分隆重,說唱時會有樂隊伴奏。如今的寶卷說唱,已經很隨意了,曲調的使用,由宣卷人根據寶卷內容而靈活選用,伴奏樂器可有可無,有時只用小鼓、簡板、碰鈴、木魚等小型樂器伴奏,有時用一兩把胡琴、三弦伴奏,有音響效果就可以了。
通俗的生活教科書
據不完全統計,流傳各地的傳統河西寶卷文本在700種以上,其中相當一部分題名不同,內容重復。除去異文本,存世的河西寶卷至少在100種以上。已發現的流傳于民間的河西寶卷文本,大都是手抄本,只有少量的木刻本和石印本。這些木刻本和石印本,印制于清代至民國時期。按內容來劃分,河西寶卷大致可分為五類。
一是宗教題材卷。河西寶卷的內容極為龐雜,有的一篇作品中,釋道等幾方面的內容都有。幾乎所有的作品中,都插入了佛家勸化語。這里所說的宗教題材,是指寶卷中的故事,來源于民間宗教傳說。其中很多寶卷,是佛經的俗講,反映的是民間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感情。據考證,歷史上,宗教題材的河西寶卷文本數量很多,民間收藏數量相當可觀。
二是神話傳說卷。這類寶卷的素材,主要取自神話傳說。它同宗教題材類的寶卷,有某些相似之處,但又有根本的區別。宗教題材寶卷的主題,不外乎因果報應、轉世輪回和修道成仙,消極因素較多。神話傳說類寶卷,主要是講故事,情節生動,扣人心弦,娛樂性更多一些。這方面的代表作品,有講述沉香劈山救母故事的《沉香救母寶卷》;講述董永與七仙女傳說的《天仙配寶卷》;講述藥王孫思邈故事的《藥王救苦忠孝寶卷》,等等。這類寶卷,神話色彩濃,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在封閉落后的鄉村,人們耳熟能詳,又百聽不厭。
三是歷史故事卷。在河西寶卷中,有大量反映歷史人物的作品。這些作品,幾乎無一例外地帶有強烈的傳奇色彩,同史實有著根本的區別,只能作為民間流行的歷史故事看待。其代表作品有《孟姜女哭長城寶卷》《昭君和北番寶卷》《黃忠寶卷》《薛仁貴征東寶卷》《樊梨花征西寶卷》《包公寶卷》《康熙私訪山東寶卷》《康熙訪江寧寶卷》等。
四是現實生活卷。河西寶卷中,有相當一部分與百姓的現實生活關系密切。這部分作品,數量多,質量也比較好,代表作品有《烙碗計寶卷》《丁郎尋父寶卷》《蜜蜂計寶卷》《繼母狠寶卷》等。這部分寶卷,還可分為三類:一是勸喻人的,如《繼母狠寶卷》等;二是反映當地重大事件的,如反映武威大地震的《遭劫寶卷》,反映古浪人民在武威大地震后又遭兵禍旱災瘟疫的《救劫寶卷》等;三是實用類的,如求子用的《求子寶卷》和《得子寶卷》,祭神用的《祭神寶卷》等。
現實生活類寶卷中,有一部分作品是當地文人創作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浪縣大靖人馮相國創作的《救劫寶卷》。這部作品,反映1927年武威一帶遭遇天災人禍,民不聊生,四處逃難的悲慘生活。這類作品,貼近百姓生活,一經問世,就在當地引起轟動,廣為傳誦。
五是童話寓言卷。河西寶卷中,有不少屬于童話寓言類的寶卷。這類寶卷,通常是大人講給孩子聽的,同時也深受大人喜愛。其代表作品有《老鼠寶卷》《鸚哥寶卷》《黑騾子告狀寶卷》《義犬救主寶卷》等。
童話寓言類寶卷,大都用擬人化的手法描寫動物,故事針對性強,富有智力啟迪和思想教育意義。如《鸚哥寶卷》,講述一只美麗的鸚哥,為了給母親摘一顆梨,飛行5000里,好不容易找到了果園。可是,由于它的美麗,遭到了人們的捕捉。被捕后,它被送到有錢人家,成了有錢人的玩物。孝順的鸚哥心中想著母親,不愿做有錢人的玩物,以絕食抗爭,最后逃脫樊籠,帶著梨回到母親身邊。這部寶卷,通篇宣揚了鸚哥的孝心,給人以教益和啟發。再如《老鼠寶卷》,講述老鼠為害人間,與貍貓為敵,被貍貓吃掉后,去陰間告狀。它拔下自己的胡子,做成判官筆,送給判官,打通了關節,來到了閻王面前。最后,老鼠還是打輸了官司,閻王判決:“將老鼠重打四十,送還陽間,輩輩給貍貓作食。把貍貓送回陽間,交給百姓,將捕鼠作為天職,以盡鼠害。”這部寶卷,無疑是一首正義戰勝邪惡的凱歌,字里行間,充滿童趣和幻想,聽后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河西寶卷內容比較復雜,在雜糅儒、釋、道等傳統文化的同時,又吸收了歷代民間宗教思想和民間神話、風俗、禮儀、道德規范等方面的內容,屬于民間百科全書式的文化遺產。因此,將河西寶卷分為以上五類,只能說是大致劃分。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把河西寶卷作為通俗的生活教科書使用。遇到自然災害時,人們會念卷,用它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遇到不平之事時,人們會念卷,祈求懲惡揚善、伸張正義;遇到兒女不孝、兄弟不和、妯娌齟齬、家事不順時,人們會念卷,宣揚忠孝仁愛,譴責忤逆,使有錯的人受到教育,知錯改錯。由于河西寶卷具備了這種寓教于樂的作用,它才深深地植根于民眾之中,世代相傳,經久不衰。
河西寶卷是中國說唱藝術中的一朵奇葩。它作為河西走廊群眾的精神寄托和重要的文化娛樂方式,歷經數百年而不衰,說明了它的價值所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外來文化的影響,年輕一代受新的文化娛樂方式吸引,河西寶卷的傳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面對新的形勢,河西寶卷的保護、整理和研究,顯得更加重要,也更有意義。
曾經點石成金!請賜壓押韻句子
曾經點石成金,
勿空。
有哪些精辟的感情句子分享
《原創》精辟的感情句子
【第1句】:人生最美的風景,不在是相遇。而是,和你白頭到老。
2情濃千古,萬心歸一,唯你獨愛,不離不棄。
【第3句】:你活著,我也開心的活著。你如果死了,我活著也是真的死了。
【第4句】:我多么想。一不小心,就和你白頭到老。
【第5句】:親愛的。因為有你。我的世界才完整。
【第6句】:真心換不來真心,認真得不到情深。
【第7句】:你若能給我,一生不變的愛戀。我定能給你一生一世的陪伴。
【第8句】:有緣相識且無緣。
真心相愛夢難圓。
今生緣盡空悲切。
來世再續未了緣。
關于感情的句子有哪些
【第1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納蘭性德《木蘭詞》
【第2句】: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李之儀《卜算子 我住長江頭》
【第3句】: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溫庭筠《南歌子詞兩首》
【第4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
喜歡的話,點個贊吧(>^ω^<)
看淡感情的人生句子有哪些
人生只要兩次幸運便好,一次遇到你,一次走到底 。往后余生,風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貧是你,榮華是你,心底溫柔是你,目光所至,也是你。
人生,看透不如看淡。人生很多人事,不是不懂,只是無奈。一輩子,就圖個心里痛快。那些想不通頭疼,想通了心疼的人事,不如淡然視之。我們真實地活著,但不是每個人,每件事都要較真到底。真實的背后,往往隱藏著一場心痛。開心地活著,如花自然開,自然落,不難過。
慢慢的,我變了,學會了讓舍得的和舍不得的都隨緣了。生活告訴我們,不是每個人都愿意陪你經歷所有。珍惜所有的相遇,也尊重所有的失去。
人生總要吃苦,把你的一生泡在蜜罐里,你也感覺不到甜的滋味,因為有了苦味,我們才知道守候與珍惜,守候平淡與寧靜,珍惜活著的時光。總有些苦必須要吃的,今天不苦學,少了精神的滋養,注定了明天的空虛;今天不苦練,少了技能的支撐,注定了明天的貧窮。為了日后的充實與富有,苦在當下其實很值得。
別太為難自己,有些人,不值得你掏心掏肺;有些事,無須一直銘刻于記憶。別等到無能為力,才選擇順其自然;莫因為心無所恃,才被迫隨遇而安。有些人與事,是你必須要路過的驛站,好壞、成敗、聚散、愛恨,都無所謂,它們只是幫你嘗遍人生百味,閱盡世間百態,看淡世事冷暖。
生命的旅途很長很長,所以在你拾遺幸福的碎片時,走得慢一些,要求的少一些,那么你就不會留下太多的幸福沒有撿起,你就不會因為沒又撿起而遺憾。
人,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價值,各有各的理念,各有各的世界觀,各有各的人生觀,各有各的價值觀。不隨意苛求別人,不盲目要求自己,保持善良,做到真誠,寬容待人,嚴以律己。得與失,成和敗,聚或散,都是人生的一種成長,看淡,心情才好,看開,日子才美。
人生苦短,行走在人生路上,匆匆而又忙忙,跌跌而又撞撞,奔波而又小心,勞累而又費心,一生,留下什么,又得到什么。細想,活著,就該盡力活好,一定不要讓自己活得太累。想開、看淡,放松,人不可太精,事不可太勤,不要累人、累己、累心。記住,你好,全家才會安好。
時光流長,歲月蹉跎。無論富有還是清貧,人,只能活一生。不管你多么不愿意承認,對大多數人來說,生活的本質在于重復。我們并沒有自己想像的那么強大,所以不要太難為自己。
有的時候人會摔一跤,趁這個機會應該回頭看一看,看看自己曾經走過的路,用不著匆匆忙忙往前走,也許你想明白了以后你就會發現,前面的東西根本就不重要,該有的我們都有了。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滄桑,內心安然無恙。
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情身不由己,有太多的無奈心不得已。看不透的偽裝,正如猜不透的人心。弄不明的感情,正如讀不懂的心靈。與其多心,不如少根筋;與其紅了眼眶,不如笑著原諒。
做人,無論對金錢,名利,還是感情,總之對生活中的一切,都不能過于執著。保有一份平常心是人生的高境界。凡事不要太執著,要懂得釋放自己,最重要的是每一天過得快樂開心。太過執著,一定會變得太計較得失,太在意結局,從而把自己逼向人生的死角。
漫漫人生路,我們會遇到許多人、經歷許多事。無論遇見什么,我們一定要學會擁有一顆寬容而真誠的心。改變不了世界,改變不了別人,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對待世界、對待別人的態度:淡然處事,寬容待人。
人的感情就像牙齒,掉了就沒了再裝也是假的。不要把別人的關心當成理所當然,不管他有多愛你,最終也會有疲憊的一天;最大的錯誤就是把最差的脾氣和最糟糕的一面給了最好的關系和最愛的人,卻把耐心和寬容給了陌生人。
簡單生活才能幸福生活,人要知足常樂,寬容大度,什么事情都不能想繁雜,心靈的負荷重了,就會怨天憂人。要定期的對記憶進行一次刪除,把不愉快的人和事從記憶中擯棄,人生苦短,財富地位都是附加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簡簡單單的生活就是快快樂樂的生活。
說什么海誓山盟到永遠,說什么滄海桑田永不變。 不過是水上情緣,夢里云煙。 如果有一天,褪去這戲子的妖艷。 消瘦的菱花鏡里,是否還能照見昨日的紅顏。
最佳的人生狀態不是沒有負面情緒,而是能夠更好的應對它們。有句話說,凡是殺不死你的,都會讓你更強壯。困難是我們成長茁壯最好的催化劑,如果能夠面對挑戰,冷靜的處理,過后你會發現自己的內在力量增強了,內在空間變大了。
看清一個人何必去揭穿;討厭一個人又何必去翻臉。活著,總有看不慣的人,就如別人看不慣我們。活著,說簡單其實很簡單,笑看得失才會海闊天空;心有透明才會春暖花開。人生如此而已。
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個憂傷的去處。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敢去輕輕碰觸那份深埋的真,不要怪責相遇的早晚,有一個人美麗過你的微笑,有一個人溫暖過你的記憶,有一個人駐留過你的人生,便是一種幸福。
人生有太多的無奈,學會忘記,淡然對待人生,陽光就在風雨后。珍惜上帝賜予的點點滴滴;善待自己,讓自己的心中永遠有一片陽光照耀的晴空;善待自己,把眼前的痛苦看淡,或許痛苦之后就是幸福的。
春有春的風情,夏有夏的烈艷,秋有秋的素潔,冬有冬的雅致。人生各有各的美麗,各有各的瀟灑。你笑,全世界跟著你笑。你哭,全世界只有你一個人哭。當不能擁有時,唯一能做的就是令自己要忘記!
人這一輩子,要經得起謊言,受得了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諾言。慢慢的才知道:堅持未必是勝利,放棄未必是認輸,與其華麗撞墻,不如優雅轉身。給自己一個迂回的空間,學會思索,學會等待,學會調整。人生,有很多時候,需要的不僅僅是執著,更是回眸一笑的灑脫。
你要相信,世界上一定有你的愛人,無論你此刻正被光芒環繞被掌聲淹沒,還是當時你正孤獨地走在寒冷的街道上被大雨淋濕,無論是飄著小雪的清晨,還是被熱浪炙烤的黃昏,他一定會穿越這個世界上洶涌的人群,他一一的走過他們,走向你。他一定會找到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別把人生搞得太復雜,讓一切變得簡單些,喜歡了就爭取,得到了就珍惜,錯過了就遺忘。在歷經許多偶遇和分離后,總會懂得,沒有抓不住,皆是放不下,你認為快樂的,就去尋找;你認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認為幸福的,就去珍惜。你容得下世界,世界才會接納你。我是胖胖,感恩生活,分享快樂!認真回答每一個問題,用心結交每一位朋友,謝謝閱讀,認同請轉發和點贊。
怎么讓句子押韻
感謝。
題主的意思是怎么樣讓句子押韻,而我們平時所說的押韻通常指的是押尾韻,即每一個句子的最后一個字的韻母相同。
比如上圖中的問、身、真、人都押“en”這個韻,這樣就使句子押韻了。
再如上圖,句子末尾的強和涼都押“ang”這個韻。
再比如:我也曾經像你一樣,相信著每張微笑臉龐。其中樣和龐都押“ang”韻。
綜上所述,題主說的怎樣讓句子押韻,只需讓每句最末的字的韻母押韻即可。
如果題主還有什么疑問,可以給我留言或私信喲,一定會幫助你的。
為什么人們聽到 押韻 的句子或者詞匯會有“愉悅感”
在一個陌生的語境中,人們偶爾看到一個熟悉的信息,往往會眼前一亮。就好比他鄉遇故知,其驚喜可想而知。報刊雜志上的文章,舉例子都舉近期的熱點新聞就是這個道理。藝術家都很懂得這個道理,他們的作品往往在重復中有變化,變化中有重復。如一般的排比句,如歌詞中的反復詠嘆,同樣的句式改變上幾個字眼再來一遍。讓人們溫故而知新。回到我們的問題上來,押韻帶給人的愉悅感其實是因為它能夠使人找到某種節奏,或者暗合了自己心中的節奏。人在生理上也是喜歡某種有節奏有規律的事物的。好比我們聽歌,會不由自主跟著他打拍子。如果我們這拍子與他的音樂很合拍,我們就會感到愉快,如果它的節奏亂變,讓我們完全找不到北,那我們就不想再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