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詞句基礎知識 語文基礎知識都包括哪些
【第1句】:語文基礎知識都包括哪些
漢字的識記與書寫
1常用字的讀音和形體
2形近義異字的識記
3音同異體字的識記
4多音多議字的識記
5音序和偏旁檢字法
6正楷字的書寫
詞語的理解與運用
7詞的本文,引申義,比喻義
8辨析同義詞,反義詞
9詞語的感情色彩
10成語知識(出處,識記,意義)
句子選用與仿寫
11句子的續補,選擇,概括
12句子的仿寫
名句的積累與領悟
13現代名人名句識記(比喻句,寫景句,哲理句)
14現代生活格言,俗語,諺語,歇后語,對聯
15古詩文名句(比喻句,對偶句,駢句,哲理句)
16用名句概括現代生活的現象
口語交際
17語言的連貫,得體,簡明(修改)
18介紹,廣告,交際語(擬寫)
綜合探究性學習實踐
19根據材料疏理信息
20根據材料寫出探究思考結果
21根據材料提出觀點
22根據材料要求補充材料
23根據材料提出問題并解答
古詩詞曲鑒賞
24了解與作品關聯的背景
25了解詩體與作家及其風格
26概括詩詞曲大意
27體味詩詞曲的意境及作者情感,態度
28古詩詞、現代優秀文章的段落語句填空。
【第2句】:語文基礎知識.
⒈比喻 ⑴比喻的特點 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結構,一般應由三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
構成比喻的關鍵: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否則不能成立。 3 [語文基礎運用]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 ⑵比喻的種類 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相聯結。
例如:收獲的莊稼堆成垛,像穩溫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沒有比喻詞,常用“是”“成了”“變成”等聯結。
例如:廣場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紀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崗。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現本體,直接敘述喻體。
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兩事物的相關點,借喻取兩事物的相似點。
例如:“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粗枝大葉,夸夸其談,滿足于一知半解,這種極壞的作風……還在我們黨內許多同志中繼續存在著。 ④博喻。
連用幾個比喻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相似點對同一本體進行比喻。例如:瞧,那一群騎自行車翩翩而來的身著風衣的少女,是紅蝴蝶,是綠鸚鵡,還是藍孔雀? ⑶比喻的作用 主要是或化平淡為生動;或化深奧為淺顯;或化抽象為具體;或化冗長為簡潔。
⑷下列幾種情況,雖有“像”“仿佛”等詞,但不是比喻句。如: 她的性格很像母親。
(同類比較) 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 她仿佛聽見了她的心臟跳得非常厲害。
(表示想象) 我們這時代涌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徐洪剛、李向群等。(表示列舉) ⒉比擬 ⑴比擬的特點 根據想象把物當做人,把抽象的概念當做人或物,或者把人當做物、把此物當做彼物來描寫。
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⑵比擬的種類 ①擬人(把物當人來寫)。
例如: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②擬物(把人當物寫或把甲物當乙物寫)。
例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了出來,接著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 ⑶比擬的作用 正確運用比擬,增加了語言的生動和形象性,可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對該事物的強烈的感情,從而引起共鳴。
⒊借代 ⑴借代的特點 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事物的本來名稱,而借用和人或事物密切相關的事物的名稱來代替。 ⑵借代的種類 ①特征代本體。
例如:大胡子兇神惡煞的吼叫著。 ②材料代本體。
例如: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③標志代本體。
例如:誰料竟會落在“三道頭”之類的手里呢,這豈不冤枉!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們要多讀點魯迅。
⑤綽號代本人。例如:“蘆柴棒”,去燒火! ⑥專名代泛稱。
例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⑦具體代抽象。
例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⑧部分代整體。
例如: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⑶借代的作用 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可以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⒋夸張 ⑴夸張的特點 為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事物進行合乎情理的著意擴大或縮小。
要求使用時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根據,不能漫天浮夸,要給人以真實感。 ⑵夸張的種類 ①擴大夸張。
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②縮小夸張。
例如: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張。
例如: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內成灰。 ⑶夸張的作用 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征,鮮明地表現出作者對事物的感情態度,增加語言的生動性。
⒌對偶 ⑴對偶的特點 八字數相等或大致相等,結構相同或相似,意義相關或相反的兩個短語或句子對稱的排列在一起。 ⑵對偶的種類 ①按內容可分為正對、反對、串對。
正對: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例如: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反對:上下句意思相對或相反的對偶形式。例如: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串對:又稱“流水對”。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式。
例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4 [語文基礎運用]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 ②按形式可分為工對和寬對。
所謂工對,就是字數、詞性、結構、平仄、用字等均按對仗要求;所謂寬對,就是基本符合對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寬松一點。
③按結構可分為成分對偶和句子對偶。 成分對偶。
例如:山水本無知,蝶雁亦無情;但它們對待人類最公平,一視同仁,既不因達官顯貴而呈歡賣笑,也不因山野漁樵而吝麗嗇彩。 句子對偶。
例如: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⑶對偶的作用 ①形式整齊,結構對稱,可以收到一種均衡的美感效果。
②詞句凝煉概括,富有表現力,能夠把相關事物間的關系表現得集中鮮明;是對立事物間的對比強烈,褒貶分明。 ③節奏鮮明,音韻和諧,讀來瑯瑯上口,便于傳誦記憶。
⒍排比 ⑴排比的特點 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組合而成。 ⑵排比的種類 ①成分排比。
例如。
【第3句】:語文基礎知識
我們在初中階段需要辨析、運用的修辭格有: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反復、設問、反問等七種,教材中常出現的還有對偶、互文、借代、引用、反語等。
修辭的基本表達效果 比喻 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擬人 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夸張 揭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排比 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反復 強調某個意思,某種感情。設問 提醒人們思考,或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反問 增強語氣。修辭手法的特點及表達作用【第1句】:〔 比喻〕(明諭、暗喻、借喻) (定義):描寫事物或說明道理時,用同它有相似點的別的事物或道理來打比方。
(作用):用比喻來對人物或事物的特征進行描繪或渲染,突出其某方面的特征,可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突出表達作者某種感情。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的道理加以表述,幫助人們深入理解,用比喻生動形象地闡明道理,可以把深奧的道理闡述得通俗易懂,使抽象的道理具體形象,語言活潑生動。
如:他長著一副微黑透紅的臉膛,稍高的個兒,站在那兒,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紅高粱那樣淳樸可愛。〔舉例〕如: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第2句】:〔擬人〕 (定義):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或思想感情。(作用):使具體事物人格化,抽象事物具體化,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表達了作者……的感情,語言生動形象。
〔舉例〕如: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第3句】:〔夸張〕 (定義):有意對客觀事物言過其實,用來強調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達某種強烈的思想感情。
(作用):揭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言過其實叫夸張,表情達意能加強,事物本質能突出,詞句引起人聯想,諷刺歌頌情分明,大膽合理要記清。
“夸而有節”是夸張,“涎水一尺長”,“夸而無節”成狂言,“豬背像個飛機場”。〔舉例〕如: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第4句】:〔對偶〕 (定義):把結構相同或相似,字數相等,意義相關聯的兩個短語或句子成對的排列起來。結構基本應相同,詞性大體必相應。
文面無多重復語,字數一般要相等。(作用):形式整齊、結構勻稱、對稱和諧,節奏感強,高度概括,互相補充、映襯,看起來醒目,讀起來順口,聽起來悅耳,便于記憶和傳誦。
〔舉例〕如: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第5句】:〔 排比〕 (定義):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短語或句子排列起來,使語勢得到增強,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辭方式。
(作用):排比往往給人以一氣呵成之感,節奏感強,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多用于說理或抒情。用排比說理,可以把論點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發的淋漓盡致。
排比一串,語氣一致,結構相近,意義相似。排比說理,條理清楚,論述詳盡,透徹嚴密,語勢強烈,無可辯駁。
排比抒情,淋漓盡致,音節鏗鏘,語勢增強。排比敘事,層次清楚,語義暢達,深刻細致,概括全面。
〔舉例〕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純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第6句】:〔反復〕 (定義):為了強調某個意思,突出某種感情,有意重復使用某些詞語或句子。
(分類):連續反復、間隔反復。(作用):突出思想,強調感情,分清層次,加強節奏感。
在說理文、記敘文中運用反復,能起到加強論點,在說理文、記敘文中運用反復,能起到加強論點,突出感情,分清條理的作用;在文藝作品特別是詩歌中運用反復,能表達強烈深摯的思想感情,起到強調主題思想、增強旋律美的作用。〔舉例〕如: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第7句】:〔設問〕 (定義):自問自答,以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作用):提醒注意,引導思考,突出強調某些內容,使文章富有波瀾變化,有時起到領起下文的作用。
〔舉例〕如: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第8句】:〔反問〕 (定義):用疑問的形式表達某種確定的意思,只問不答。
(作用):增強……語氣。強調……觀點、情感 〔舉例〕如:池水漣漪,鶯花亂飛,誰能說它不美呢?【第9句】:〔對比〕 (定義):又叫對照,是把兩種事物或一種事物的兩個方面并舉出來,相對比較。
(突出相似點——類比; 突出不同點——對比) (作用):突出強調其中一種事物或特點。(作者所要表現的對象。)
對比在寫作手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結合寫作來理解。10引用:增添文句意蘊,豐富文章內容,增中表達效果,增強說服力。
【第4句】:語文基礎知識
我想說的學習語文不是1,2天事加油啊九年級上基礎礎知識大整合--lygfx 【第1句】:生字注音 【重要注音】分(fèn)外妖嬈(ráo) 成吉思汗(hán) 數(shǔ)風流 喑(yīn)啞 襁(qiǎng)褓(bǎo) 顫(chàn)動 旁騖(wù) 褻(xiè)瀆 強聒(guō)不舍 污蔑(miè) 深邃(suì) 睿(ruì)智 恪(kè)盡職守 舐(shì)犢(dú) 重蹈覆轍(zhé) 灰燼(jìn) 涕泗(sì)橫流 廓(kuò)然無累 氣吞斗(dǒu)牛 忐(tǎn)忑(tè) 繁衍(yǎn) 無與倫(lún)比 怒不可遏(è) 寒噤(jìn) 鄙(bǐ)夷 嗤(chī)笑 恣(zì)睢(suī) 戳(chuō)穿 棧(zhàn)橋 拮(jié)據(jū) 煞(shà)白 襤(lán)褸(lǚ) 闊綽(chuò) 撇(piě)嘴 發窘(jiǒng) 抽噎(yē) 恍(huǎng)惚(hū) 棱(léng)角 斬釘截(jié)鐵 根深蒂(dì)固 孜孜(zī)不倦 汲(jí)取 鍥(qìè)而不舍 不言而喻(yù) 持之以恒(héng) 彷(páng)徨(huáng) 詰(jié)難 味同嚼(jiáo)蠟 吹毛求疵(cī) 狡黠(xiá) 狂妄(wàng)自大 咬文嚼(jiáo)字 豁(huò)然貫通 開卷(juàn)有益 省(xǐng)悟 祈(qí)禱(dǎo) 尷(gān)尬(gà) 面面廝覷(qù) 恃(shì)才放曠 綴(chuò)耕 鴻鵠(hú) 陳勝王(wàng) 間(jiàn)令 忿恚(huì) 被(pī)堅 社稷(jì) 怫(fú)然 徒跣(xiǎn) 以頭搶(qiāng)地 造詣(yì) 存恤(xù)歸咎 (jiù) 【練習】l. 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
數風流人物______ 披蓑衣______ 稍xùn______風騷 凍jiāng______ 【第2句】:雨,被詩人fù( )予了生命的靈性;她是溫柔親切的愛的使者,xīxī( )瀝瀝、mián mián( )密密的雨點是她探訪大地的yīn( )勤腳步。 【第3句】:下邊多音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①和:和(hé)顏悅色、隨聲附和(hè) ②折:千回百折(zhé)、折(shé)本生意 B、①差:鬼使神差(cāi)、參差(chī)不齊 ②塞:邊塞(sài)風光、敷衍塞(sāi)責 C、①間:挑撥離間(jiàn)、一剎那間(jiān) ②行:千里行(xíng)軍、買賣行(háng)情 D、①強:身強(qiáng)體壯、性格倔強(jiàng) ②落:落(luò)井下石、丟三落(là)四 【第4句】:下列加點字讀音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強迫 勉強 強人所難 強詞奪理 B、和諧 溫和 和顏悅色 曲高和寡 C、角色 號角 群雄角逐 嶄露頭角 D、給予 供給 給以幫助 自給自足 【第5句】:下列詞浯中,讀音不相同的一項是 A.行:照看行李 五行缺土 B.暈:黃暈的光 銀色暈圈 C.綽:這樣闊綽 —個綽號 D.間:又何間焉 危難之間 【第6句】: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 A. 斷章取義 重蹈覆轍 不二法門 良師益友 B. 褻讀 媚上欺下 浩翰無際 化為烏有 C. 不屈不撓 克盡職守 惱羞成怒 忐忑不安 D. 廓然無累 廢勤忘食 無與倫比 怒不可遏 【第7句】:改正詞語中的錯別字。
莫明其妙 ( ) 不加思索 ( ) 費寢忘食( ) 再接再勵 ( ) 變本加利 ( ) 掩旗息鼓 ( ) 別出新裁( ) 談笑風聲 ( ) 流光溢采 ( ) 漚心瀝血 ( ) 不言而諭 ( ) 大相經庭 ( ) 【第8句】:對下列詞語中加點的錯別字,改得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豪不利己 “豪”改為“毫” B.妙手隅得 “隅”改為“偶” C.不屑置辮 “辮”改為“辨” D.潛茲暗長 “茲”改為“滋” 【第2句】:詞語解釋 【重要詞語】【第1句】:斷章取義: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斷,截取;章,篇章。
【第2句】:不二法門:常用來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第3句】:心無旁騖:專心致志,一點不分心。
【第4句】: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動搖。 【第5句】:孜孜不倦: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孜孜,勤勉。 【第6句】:不言而喻:不用說就明白。
喻,明白。 【第7句】:味同嚼蠟:形容寫文章或說話枯燥無味。
【第8句】:尋章摘句:搜尋、摘取文章的片斷詞句。指讀書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第9句】:吹毛求疵:指細致到煩瑣、挑剔的地步。 【第10句】:恃才放曠: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對自己的行為不加約束。
【練習】【第1句】:下面句中加點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這兩天沒事,出來消遣一下。 你這是跟人合作嗎?簡直是消遣人。
B、耍把戲賣藝的,有幾個不騙人! 你這種把戲胡弄誰?我才不信。 C、這人很好處,不愛斤斤計較。
他很大度,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D、他這人不大規矩,老喜歡捉弄人。
任何事都要講規矩,不能蠻干。 【第2句】: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在這些時候,我們可以附和(追隨別人)著笑,掌柜是決不責備的。
B、“我早晚要收拾你!”奧楚蔑洛夫向他恐嚇說,接著穿過市場的廣場徑自(表示直接向某處前進,不繞道,不耽擱)走了。 C、臨近中午時,雷聲已如萬輛戰車從天邊滾動過來,過不一會兒,暴風雨就歇斯底里(形容超出一般,失常)地開始了。
D、您懂得法律,您講的話也很有道理,不愧是法律界的中流砥柱(比喻堅強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
【第5句】:語文基礎知識
【第1句】:修辭方式與表達方式
修辭方式與表達方式在初中語文中是經常提及的兩個名詞術語:它們之間區別很大。修辭方式是指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方法,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 力,情感真摯、強烈而又引人入勝。初中課文常見的修辭方式有比喻、擬人、夸張、對偶、排比、反問、設問、對比、借代、反復、反語等。表達方式也叫表達方 法,其內涵包括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五個方面。請看例題:下列語句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①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我們的志愿軍戰士。②在蒼茫的大海 上,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如果我們不理解表達方式這一術語的含義,就不能準確地作出判斷,很可能第①句答出設問而不是議論,第②句答出比喻而 不是描寫。
【第2句】:表現手法與描寫手法
表現手法和描寫手法實際上都是一種創作方法,但其內涵不同。表現手法內涵可從如下多個方面考慮: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 等。)②表現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揚、前后呼應、想象、聯想、象征等。)③結構特點(前后呼應、結尾點題、對比、襯托、鋪墊、、詳略、倒敘、插敘等。)描寫手法從描寫的對象可分為:人物描寫、環境描寫和場面描寫。人物描寫可分為語言、動作、心理、外貌四個方面;環境描寫包括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 環境描寫;場面描寫可分為動景、靜景描寫。從描寫的詳略看,可分為細描和白描。從描寫的方法看,可分為實寫和虛寫、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第3句】:說明說明方法與方式
說明方法和說明方式通常只能在說明性文體中出現。說明方法一般包括分類別、作比較、用比喻、舉例子、列數字、下定義、作詮釋、配圖表等。說明方式一般指平 實說明和生動說明。平實說明是指用平易樸實的語言來說明事物的外形、功能或事理的進程、結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類別、舉例子、列數字、下定義、配圖表這 些說明方法和運用科學術語、專有名詞等;生動說明主要指用華麗的詞藻對說明對象加以描繪、刻畫,使其形象、生動、感人、有力,其主要手段是運用引言論、用 比喻、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影容詞、副詞、嘆詞等。
【第4句】:論證方法與論證方式
論證方法和論證方式一般只能在議論性文體中出現,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論證方法是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方法,最基本的論證方法是擺事實、講道理,另外論 證方法還包括對比法、類比法、喻證法、引證法、反證法、歸謬法等。論證方式一般可分為立論和駁論兩種。立論,是就一定的事件或問題,提出并闡明自己的見解 或主張;駁論是就一定的事件或問題發表議論,批駁片面的、錯誤的,甚至反動的見解或主張。
【第5句】:關鍵語句在文中的作用與含義
關鍵語句在文章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常常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所在,關鍵句在文章中的作用與其在文章中的含義的答題要求也不盡相同,關鍵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應 從結構、內容、主題上分析,而“含義”一般側重從主題方面分析,也就是說,作用的內涵大于含義的內涵。請看例題:“孔乙己是這樣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 也便這么過。”請說說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對“作用”的解答,我們從三個方面:一是結構上,承上啟下;二其內容上,說明他是一個可有可無、可笑可憐的人; 三是主題上,說明當時社會的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如果將文題改為“這句話在文章中的含義”,可答為“從孔乙己的可有可無、可笑可憐的
【第6句】:語文專業基礎知識
語文知識大全(三) 【第1句】:英國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麥克佩斯》 【第2句】:四言詩是:我國漢代以前最通行的詩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第3句】:四體不勤中的四體指:人的四肢 【第4句】:四大皆空是指:(佛語)地水火風組成的宇宙四種元素 【第5句】:管仲把禮義廉恥四道德看作治國的四個綱。 【第6句】:四六文指;駢文的一種,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間為句,盛行于南朝。
【第7句】:春秋五霸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公秦穆公宋襄公 【第8句】:五等爵位指: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 【第9句】: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第10句】:五行:金木水火土//仁義禮智信 【第11句】:五常(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第12句】: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第13句】:五音:宮商角徵羽 【第14句】:五刑:(隋前)墨劓刖宮大辟(隋后)笞杖徒流死 【第15句】:死的五稱:天子-崩諸候-薨大夫-卒士-不祿平民-死 【第16句】:唐代五大書法家:柳公權顏真卿歐陽洵褚遂良張旭 【第17句】:五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本游記》《紅樓夢》《金瓶梅》 【第18句】:五谷:稻麥黍菽麻 【第19句】:五彩:青黃紅白黑 【第20句】: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 【第21句】: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第22句】: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 【第23句】:五更與時鐘的對應是:一更(19-21)二更(21-23)三更(23-1)四更(1-3)五更(3-5) 【第24句】:五官:耳目口鼻身 【第25句】:新中國五位語言大師: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趙樹理 【第26句】:五葷:(佛語)大蒜韭菜薤蔥興渠 【第27句】:五嶺: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 【第28句】:五味:甜酸苦辣咸 【第29句】: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 【第30句】:五臟:心肝脾肺腎 【第31句】:五陵:高祖長陵惠祖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 【第32句】:五湖: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巢湖洪澤湖 【第33句】: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第34句】:六藝經傳指:詩書禮易樂春秋 【第35句】:通五經貫六藝中的六藝指:禮樂書數射御 【第36句】:造字六書:象形指示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第37句】:詩經六義措:風雅頌賦比興 【第38句】:六部;戶部吏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第39句】:六親;父母兄弟妻子 【第40句】:古代婚嫁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清期親迎 【第41句】: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都建都建康,史稱六朝。 【第42句】:六畜:馬牛羊狗豬雞 【第43句】:蘇門六君子: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來陳師道李麃 【第44句】:六甲:六十甲子//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婦女懷孕 【第45句】:六塵佛教名詞)聲色香味觸法六種境界 【第46句】:六合:天地(上下)東西南北 【第47句】:佛教六根佛教名詞)眼耳鼻舌身意【第48句】:科舉考試中的五魁:各級考試的第一名語文知識大全(二) 【第1句】:經典四書:大學中庸孟子論語 【第2句】:四大類書:太平御覽冊府元龜文苑英華全語文 【第3句】:戰國四君: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魏國的信陵君 【第4句】: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第5句】: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歐陽修蘇軾黃庭堅 【第6句】: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 【第7句】: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 【第8句】:北宋四大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第9句】:楷書四大家:唐-顏真卿柳公權歐陽洵元-趙孟頫\ 【第10句】:書法四體:真(楷)草隸篆 【第11句】:文房四寶:湖筆微墨宣紙端硯 【第12句】:中國四大藏書閣:北京的文淵閣沈陽文溯閣承德文津閣杭州文瀾閣 【第13句】:古代秀才四藝(文人雅趣):琴棋書畫 【第14句】:國畫四君子:梅蘭竹菊 【第15句】:書四庫:經史子集 【第16句】:兄弟四排行:伯(孟)仲叔季 【第17句】: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 【第18句】:五花:金菊花-賣花女木棉花-街上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樓上的歌女火辣花-玩雜耍的土牛花-某些挑夫 【第19句】:八門:巾-算命占卦的皮-賣草藥的彩-變戲法的掛-江湖賣藝的平-說書評彈的團-街頭賣唱的洞-搭蓬扎紙的聊-高臺唱戲的 【第20句】: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 【第21句】: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千阮瑀應瑒劉楨 【第22句】:七政(七緯):日月金木水火土 【第23句】:戰國七雄:趙魏韓齊秦楚燕 【第24句】: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 【第25句】: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安陽 【第26句】:神話八仙: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 【第27句】:唐宋散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第28句】: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東漢魏宋晉齊梁陳隋 【第29句】:四時八節中的八節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第30句】:八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分別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 【第31句】: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第32句】:揚州八怪指;汪士慎李鱔金農黃慎高翔鄭燮羅聘 【第33句】:九州指:冀兗青荊揚梁雍徐豫 【第34句】: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本身子孫曾孫玄孫 【第35句】:九章指: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 【第36句】:九歌指:東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 【第37句】: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說家 【第38句】:中國歷史上十女詩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蔡琰左芬(左思之妹)蘇惠謝道韞鮑令暉(鮑照之妹)薛濤李清照朱淑貞秋瑾 【第39句】:中國十大古典悲劇:《竇娥冤》《趙氏孤兒》《精忠旗》《清忠譜》《桃花扇》《漢宮秋》《琵琶記》《嬌紅記》《長生殿》《雷峰塔》 【第40句】:中國十大古典喜戲:《救風塵》《玉簪記》《西廂記》《看錢奴》《墻頭馬上》《李逵負荊》《幽閣記》《中山狼》《風箏誤》 【第41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第42句】:中國十部著名歌劇:《白毛女》《王貴和李香香》《小二黑結婚》《劉胡蘭》《洪湖赤衛隊》《草原之歌》《紅霞》《劉三姐》《紅珊瑚》《江姐》 【第43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