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馬字的成語【優選文案58句】
含有馬字的成語
1、被喻為“詩鬼”的唐代詩人李賀曾留下組詩《馬詩》共有二十多首,除了課文中的這一首之外,還有許多,或贊頌、或慨嘆,馬,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早已深深植入中國人內心深處,浸潤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等著你們慢慢去品讀、去發現!
2、穿針引線:使線的一頭通過針眼。比喻從中聯系、拉攏。
3、鞍不離馬,甲不離身、北叟失馬、弊車羸馬、避世金馬
4、匹馬當先、匹馬一麾、匹馬只輪、騎馬尋馬、騎馬找馬
5、裘馬清狂、裘馬聲色、犬馬戀主、犬馬之報、犬馬之誠
6、驢唇馬嘴、驢年馬月、驢前馬后、馬去馬歸、枚速馬工(含有馬字的成語)。
7、(秣馬厲兵)磨快武器,喂飽戰馬,準備戰斗;也泛指事前積極的準備。(含有馬字的成語)。
8、馬革裹尸、馬革盛尸、馬工枚速、馬后炮、馬跡蛛絲
9、課韻研究?讀書筆記:當“矛盾”相遇,恰是童心流露時
10、盲人瞎馬 ( máng rén xiā mǎ ):盲人騎著瞎馬。比喻盲目行動,后果十分危險。
11、倚馬千言、意馬心猿、飲馬長江、飲馬投錢、躍馬彎弓
12、白馬非馬:名家公孫龍過城門,被小兵攔住不讓走馬,他說白馬不是馬,然后開始掰。“馬者,所以名形也;白者,所以名色也。名形者非名色也。故曰:白馬非馬。求馬,黃黑馬皆可致。求白馬,黃黑馬不可致。……故黃黑馬一也,而可以應有馬,而不可以應有白馬,是白馬之非馬審矣。馬者,無去取于色,故黃黑皆所以應。白馬者有去取于色,黃黑馬皆所以色去,故惟白馬獨可以應耳。無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馬非馬.馬故有色,故有白馬。使馬無色,由馬如己耳。安取白馬?故白者,非馬也。白馬者,馬與白也,白與馬也。故曰:白馬非馬也。”小兵說:哥,別說了,我服了,你牽馬進去吧。
13、車馬輻輳、車馬駢闐、車馬填門、車馬盈門、馳馬試劍
14、馬中關馬壯人強、馬捉老鼠、馬足車塵、馬足龍沙
15、倘若為了提高寫作文的水平,當然是能夠識記并且運用的成語越多越好。
16、谷馬礪兵、歸馬放牛、汗馬功勞、汗馬之功、汗馬之勞
17、(招兵買馬)征招士兵,購買馬匹;指集結武力,預謀作戰。
18、走馬到任、走馬赴任、走馬觀花、走馬看花、走馬上任
19、善跑的駿馬能夠日行千里,后來,人們用“千里馬”來比喻有才華的青少年,這個比喻中寄托著人們對馬的欣賞。唐代詩人韓愈在文章《馬說》中感慨:“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他是借千里馬的遭遇為那個時代懷才不遇的文人鳴不平。
20、從古至今,多少文人都借著馬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看!(出示關于馬的詩句并簡單介紹)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杜甫揮筆寫下的軍中戰歌;車遙遙兮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詩人傅玄借馬表達對友人的思念。
21、“只聽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馬嘶之聲,漸漸近前堂來了。”——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
2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唐代詩人李賀寫下不少關于馬的詩句,這是其中的一首,寫的是良馬出自名地,而邊陲天地之闊,正可一馬當先,唯待知遇名主。詩人渴望被賞識的心情,就藏在了詩句中。
23、得馬失馬、得馬折足、放馬后炮、放馬華陽、肥馬輕裘
24、懸兵束馬、懸車束馬、懸崖勒馬、選兵秣馬、燕昭好馬
25、“則今日點就百十騎人馬,都輕弓短箭,善馬熟人,便索赴澠池會。”——元·高文秀《澠池會》
26、唐代詩人孟郊仕途坎坷,兩次落第,在46歲那年終于考中了進士,他揮筆寫下這樣的詩句。(出示詩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你看,春風得意馬蹄疾,詩人內心深處說不盡的喜悅就藏在這“馬蹄疾”三個字中。“一日看盡長安花”,他一掃此前的郁郁不得志,策馬奔騰,酣暢淋漓。
27、斗雞走馬、短衣匹馬、二童一馬、放牛歸馬、飛鷹走馬
28、駟馬軒車、駟馬仰秣、天馬行空、鐵馬金戈、萬馬奔騰
29、說到馬,你能想到哪些含有“馬”字的成語呢?朋友準備干一番大事業,我們會祝他“馬到成功”;新年到了,我們會祝福大家“龍馬精神”;夸一個人辛勤工作、貢獻特別大,可以說他立下了“汗馬功勞”。馬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天的微課堂就來聊一聊“馬”。
30、下面,馮老師姑且從應付考試的角度說一說怎樣識記多個成語。
31、塞翁失馬:戰國有一養馬老頭叫塞翁,有一天他的馬丟了,鄰居都來安慰他:老哥想開些。他說:老弟木事,說不定是好事呢?后來丟失的馬帶了匹野馬回來。鄰居都來恭喜他:老哥6他說:可拉倒吧,說不定是壞事呢?沒多久他兒子騎這馬把腿摔斷了,鄰居都來安慰他:老哥想開些。他說:老弟木事,說不定是好事呢?沒多久匈奴入侵,其他成年男子出戰戰死了,他兒子因為殘疾沒被征兵活了下來。
32、同學們可以從上面的三百多個成語中,選擇一些自己熟悉的或者喜歡的成語,把它們的第一個字串聯起來,形成一句話,這樣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寫出最多的成語。
33、金馬玉堂、裾馬襟牛、叩馬而諫、快馬加鞭、老馬戀棧
34、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lù yáo zhī mǎ lì rì jiǔ jiàn rén xīn):意為路途遙遠,才可以知道馬的力氣的大小;經歷的事情多了,時間長了,才可識別人心的善惡好歹。
35、人強馬壯 ( rén qiáng mǎ zhuàng ):形容軍隊的戰斗力很強或軍容很盛。
36、(金戈鐵馬)表示軍隊裝備很好,作戰力非常強;或喻戰爭。
37、現代白話盡管已在許多年前打敗文言文,占據了各種出版物的主流位置,但四字成語的存在,足以證明現代白話與文言文仍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而四字成語在脫離文言文、加入白話文的大家庭之后,也為后者增添了無數光彩。
38、哲理:物質決定意識,要求主觀符合客觀,一切從實際出發。真理具有客觀性,真理只有一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39、(兵荒馬亂)形容戰亂破壞之嚴重,秩序之紊亂。
40、善馬熟人 ( shàn mǎ shú rén ):指良馬與武藝精熟的勇士。
41、先秦時期的思想家莊子在《莊子外篇馬蹄》中寫道:“齕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在莊子看來,渴了自尋甜泉喝,餓了自覓茂草啃,這都是馬的天性。人類非要將它打上印記,剪除長毛,削去蹄甲,戴上籠頭,再驅趕著它奔跑,完全損害它的本性。莊子看似寫馬卻又不僅僅是寫馬,他更是借此來表達自己內心對自由的向往,因為莊子一生都試圖在亂世中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逍遙的精神自由。
42、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死馬當活馬醫、四馬攢蹄、駟馬不追
43、統編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P56《古詩三首》——《馬詩》
44、馬遲枚疾、馬齒徒長、馬齒徒增、馬到成功、馬到功成
45、對于學生而言,識記成語的目的,一是為了應付考試,二是為了寫作文時使用。
46、(馬齒徒長)只喻只是年齡徒然加大,但沒有大作為。
47、寒蟬仗馬、橫刀躍馬、橫戈盤馬、橫戈躍馬、橫槍躍馬
48、無論是語文課本,還是一些課外讀物,都會出現大量的成語。這些成語種類多,范圍廣,所以我們在識記這些成語時,往往感到有些吃力。為了能在大腦中更好地對各種成語分類匯總,有必要采取一些方法。
49、風馬不接、風馬牛,不相及、風馬云車、狗馬聲色
50、呼牛呼馬、呼牛作馬、諱樹數馬、毀車殺馬、見鞍思馬
51、高車駟馬、高頭大馬、膏車秣馬、光車駿馬、害群之馬
52、馬首欲東、馬瘦毛長、馬水車龍、馬咽車闐、馬仰人翻
53、馬兒還是自由的象征。先秦時期的思想家莊子在《莊子外篇馬蹄》里面寫道:“齕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在莊子看來,渴了自尋甜泉喝,餓了自覓茂草啃。這一切都是馬的天性。人類非要將它打上印記,剪除長毛,削去蹄甲,戴上籠頭,再驅趕著它奔跑,完全損害它的本性。莊子看似寫馬卻又不僅僅是寫馬,他更是借此來表達自己內心對自由的向往,因為莊子一生都試圖在亂世中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逍遙的精神自由。
54、歷兵秣馬、歷兵粟馬、厲兵秣馬、厲兵粟馬、勵兵秣馬
55、(釋義)比喻雖有困難,但事到臨頭問題總會有辦法解決。
56、馮老師所說的“穿針引線法”,其實是把含有相同漢字的成語匯集在一起,進行集中識記的一種方法。
57、(出示十二生肖圖,凸顯馬)馬還是十二生肖之一。世界上動物那么多,只能選其中的十二種,馬為什么會被選上呢?這里頭有個有趣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