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夏天的知了的好詞好句 描寫夏天蟬叫句子
坐聽蟬聲——姚展雄
夏風掠過林梢,心之百葉箱被一陣陣火辣辣的蟬鳴拉響。
終日被圍困于城市的鋼筋水泥森林般的樓群之中,所謂“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抑或“竹搖清影照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諸如此類的夏日景象,只有在古詩中去尋覓了。此刻,我們很難親歷其境,細品慢嘗。只能靜坐如佛,諦聽滾滾紅塵里這黑色的歌者不倦的吟唱。
蟬聲從草尖掠過林梢,像微風拂過水面,在高潮處,婉轉成一弧彎彎的清麗,留下一串串長長的幽怨。
描寫夏天寫知了的句子
《唐詩別裁》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
駱賓王《在獄詠蟬》:“無人信高潔。”
李商隱《蟬》:“本以高難飽”,“我亦舉家清”。
王沂孫《齊天樂》:“甚獨抱清高,頓成凄楚。”
虞世南《蟬》:“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關于夏天的好詞好句
好詞:
暑氣熏蒸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烈日杲杲 烈日中天 炎陽似火 驕陽似火
火日炙人 火輪高吐 火云如燒 海天云蒸 夏日可畏 夏陽酷暑 夏山如碧
夏樹蒼翠 夏水湯湯 沉李浮瓜 赫赫炎炎 熱氣騰騰 鑠石流金 爍石流金
流金鐵石 燋金鐵石 焦金流石 燋金流石 吳牛喘月長天當日 赤時當空
炎天暑月 暑氣蒸人 汗流浹背 渾身出汗 汗流浹背 汗流洽背 遍體生津
流汗浹背 揮汗如雨 揮汗成雨 汗如雨下 汗出如漿 汗流如注 滿頭大汗
大汗淋漓旱威為虐 赤地千里 田地龜裂 寸草不生 顆粒無收 禾苗干枯
禾苗枯槁 野田禾苗半枯焦
赤日炎炎 綠樹成蔭 揮汗如雨 蟬聲陣陣 烈日當空 電閃雷鳴 暑氣逼人 酷暑難耐 烈日炎炎 驕陽似火 汗流浹背 蟬不知雪 簟紋如水 冬日夏云 冬溫夏清 浮瓜沉李 寒來暑往 火傘高張 肉山脯林 夏雨雨人 夏日可畏 夏蟲不可以語冰 燕雁代飛
暑氣逼人 赤日炎炎 烈日當空 夏日炎炎 酷熱難忍 三伏暑天 熱不可耐
揮汗如雨 夏陽酷暑 悶熱難當 熱浪滾滾 郁熱沉悶 烈日灼灼 大汗涔涔
好句:
【第1句】:七月,透藍的天空,懸著火球似的太陽,云彩好似被太陽燒化了,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第2句】: 春天隨著落花走了,夏天披著一身的綠葉兒在暖風里蹦跳著走來了
【第3句】: 初夏的陽光從密密層層的枝葉間透射下來,地上印滿銅錢大小的粼粼光斑
【第4句】: 風兒帶著微微的暖意吹著,時時送來布谷鳥的叫聲,它在告訴我們:春已歸去
【第5句】: 青草蘆葦和紅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懸在天空的一輪火熱的太陽蒸曬著,空氣里充滿了甜醉的氣息
【第6句】: 初夏時節,各色野花都開了,紅的紫的粉的黃的,像繡在一塊綠色大地毯上的燦爛斑點;成群的蜜蜂在花從中忙碌著,吸著花蕊,辛勤地飛來飛去
【第7句】: 盛夏,天熱得連蜻蜓都只敢貼著樹蔭處飛,好像怕陽光傷了自己的翅膀
【第8句】: 空中沒有一片云,沒有一點風,頭頂上一輪烈日,所有的樹木都沒精打采地懶洋洋地站在那里
【第9句】: 七月盛夏,瓦藍瓦藍的天空沒有一絲云彩,火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河里的水燙手,地里的土冒煙
【第10句】: 烈日當空,道路兩旁,成熟的谷物在熱得彎下腰,低著頭蚱蜢多得像草葉,再小麥和黑麥地里,在小麥和黑麥地里,在岸邊的蘆葦叢中,發出微弱而嘈雜的鳴聲
【第11句】: 太陽像個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線灼人,公路被烈日烤得發燙,腳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煙
【第12句】: 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住了
【第13句】: 整個城市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狗趴在地上吐出鮮紅的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大
【第14句】: 熾熱的火傘高張在空中,熱得河里的魚不敢露出水面,鳥也不敢飛出山林,就是村中的狗也只是伸長舌頭喘個不休
“夏天的太陽熾熱得像火一樣烘烤著大地,然而,這正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它使一切生命獲得了能量.花草樹木允(需帶“口”字旁)吸著雨露,承受著陽光,蓬勃向上,五谷雜糧無不努力進取.”
“夏天的河流渾濁漲滿,像急匆匆地去趕海潮.夏日的天空變幻莫測,時而多云低矮,仿佛是催人行動的命令;時而陽光直射,毫不寬恕,像是威嚴的老人;時而電閃雷鳴,大雨傾盆,以至“東邊日出西邊雨”,像個性格還不定型的孩子.”
啊!我明白了!夏天是五顏六色的,就像小雨后的彩虹!
熾熱的火傘高張在空中,熱得河里的魚不敢露出水面,鳥也不敢飛出山林,就是村中的狗也只是伸長舌頭喘個不休.
初夏時節,各色野花都開了,紅的、紫的、粉的、黃的,像繡在一塊綠色大地毯上的燦爛斑點;成群的蜜蜂在花從中忙碌著,吸著花蕊,辛勤地飛來飛去.
風兒帶著微微的暖意吹著,時時送來布谷鳥的叫聲,它在告訴我們:“春已歸去.”
空中沒有一片云,沒有一點風,頭頂上一輪烈日,所有的樹木都沒精打采地、懶洋洋地站在那里.
漫步在花園中出現在眼前的是粉色的小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哦,夏天是粉色的!
那天,天熱得發了狂.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著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霧非霧的灰氣,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覺得憋氣.
爬上崎嶇的山坡,看到的是滿山的綠草,好象那兒的草上面沒有金色,只有一片翠綠.哦,夏天是綠色的!
青草、蘆葦和紅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懸在天空的一輪火熱的太陽蒸曬著,空氣里充滿了甜醉的氣息.
盛夏,天熱得連蜻蜓都只敢貼著樹蔭處飛,好像怕陽光傷了自己的翅膀.{[csc:pagelist]} 盛夏里,太陽幾乎天天恣意橫行,揮舞著它的銅盾橫立在充滿黃色煙霧的天空中.描繪盛夏,離不開描繪盛夏的太陽,離不開描繪太陽的炎熱給大自然、人類帶來的種種后果.
宋代詩人蘇舜欽《夏意》: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南京
宋代詩人楊萬里《夏夜追涼》: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
唐代詩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描寫夏天知了的段落
夏日風情(作者:曹政)
我不大喜歡夏天,但能領略夏天的許多好處。
夏天會使人變得年輕。一到夏天,你不得不卸下厚實的外衣,連同收起那古板肅穆的面孔。讓肌膚與太陽天天親近,心胸受熏風夜夜愛撫。大汗淋淋之際,去洗一個熱水浴,再捧出一盆冰西瓜,仰臉躺在瓜棚小院內,此時最不拘小節,最自由自在。夏天是打牌、聊天、講故事的好辰光。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拱豬”,一起鉆桌子,一起數天上有幾顆星星;或眺望黝黑的蒼穹,訴說鵲橋銀河的愛慕思戀,于是,兒時的童趣與青年時代的豪興,一一齊湊到眼前,在追溯和幻想中年輕十歲。
夏天令人感到人生的多彩。翠綠的大自然在熱浪中漸顯幽深和成熟。茉莉如雪,紫薇帶藍,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大街上走過一群少男少女,仿佛飄過一朵七彩的云霓。大都市令人眩目的夏裝琳瑯滿目,叫你說不出哪種顏色最美麗。夏天從來就不甘寂寞,淡雅和濃艷,都可以成為夏的象征。 夏天最能考驗一個人的毅力。因為悶熱,便滋生出許多煩躁。意志薄弱的人,爽快地把夏天讓位給無聊、懶散、游蕩和倦怠;意志堅強的人,卻分外珍惜夏天,珍惜夏天的光陰,也就延長了你的生命。在酷暑炎熱中駕起充實的生命之舟,在磨煉中贏得時間老人的恩賜,讓生命的每一刻不為之虛度。
夏天是最浪漫的季節。夏日的山水毫無羞澀地敞開自己的胸懷,讓游人從容地欣賞它的雄奇,它的妖嬈。夏天最有趣的節目是看海,去沙灘聽潮聲,嬉浪不夜天,或去唱卡拉OK,或去看通宵電影,在無風的夏夜默默期待東方第一縷曙光升起。夏天有許多纏綿的話可說,不說也可品味夏日情調的溫馨。 人生旅程中的夏天往往太短促。才過三十,已屆不惑,夏天很快成為甜蜜的回憶。但那如火如茶的歲月不會輕易淡忘,即使夾雜著難言的惆悵,也將在你兩鬢如霜時勾起不盡的牽掛,喚起你思緒的百般依戀,撞擊你心靈的再次震蕩。
在夏天,不要埋怨熏風無常蟬聲鳴,也無須討厭蚊子夜夜擾清夢。每一個季節就是人生的一個臺階,縱然有挫折,有煩惱,有天崩地裂,有心靈創傷,有徘徊不定,有二度死亡,只須心有所鐘不虛度,壯志未酬,遺恨成霜,也足以問心無愧,留得真情在人間。
歌唱夏天,也就是歌唱熱愛生命的人。只要你熱愛生命,無論是酷暑還是寒冬,也將如溫情的春天、瀟灑的秋天一樣,一樣壯麗,一樣迷人。
描寫夏天的好詞好句
好詞
立夏 入夏 夏至 初夏 仲夏 盛夏 夏日 夏天 夏季 夏裝 夏夜 酷熱 炎熱 火辣 灼熱 悶熱
初夏時節 已近立夏 時值初夏 初夏之際 春去夏來 春末夏初 時當下令 時值盛夏 正值盛夏 夏天過去 正值炎夏
正值盛暑 盛夏時節 盛夏之季 盛夏之日 盛夏季節 酷暑季節 酷暑盛夏 盛暑炎夏 溽暑酷夏 溽暑盛夏 炎炎盛夏
五黃六月 時值六月 正值三伏 熱在三伏 盛夏三伏 三伏暑天 三伏盛暑 大暑酷去 伏梢末盡 已是夏末 多雨季節
陰雨季節 夏收季節 春種夏收 夏收夏種 夏收大忙 夏陽酷暑 六月炎暑 夏日炎炎 夏日可畏 太陽毒辣 太陽毒熱
烈日中天 赤日炎炎 夏日炎熱 盛暑炎炎 夏意正濃 夏山如碧 夏樹蒼翠 夏水湯湯 暑月蟬鳴
好句
七月,透藍的天空,懸著火球似的太陽,云彩好似被太陽燒化了,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春天隨著落花走了,夏天披著一身的綠葉兒在暖風里蹦跳著走來了。
初夏的陽光從密密層層的枝葉間透射下來,地上印滿銅錢大小的粼粼光斑。
風兒帶著微微的暖意吹著,時時送來布谷鳥的叫聲,它在告訴我們:“春已歸去。”
青草、蘆葦和紅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懸在天空的一輪火熱的太陽蒸曬著,空氣里充滿了甜醉的氣息。
初夏時節,各色野花都開了,紅的、紫的、粉的、黃的,像繡在一塊綠色大地毯上的燦爛斑點;成群的蜜蜂在花從中忙碌著,吸著花蕊,辛勤地飛來飛去。
盛夏,天熱得連蜻蜓都只敢貼著樹蔭處飛,好像怕陽光傷了自己的翅膀。
空中沒有一片云,沒有一點風,頭頂上一輪烈日,所有的樹木都沒精打采地、懶洋洋地站在那里。
七月盛夏,瓦藍瓦藍的天空沒有一絲云彩,火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河里的水燙手,地里的土冒煙。
烈日當空,道路兩旁,成熟的谷物在熱得彎下腰,低著頭。蚱蜢多得像草葉,再小麥和黑麥地里,在小麥和黑麥地里,在岸邊的蘆葦叢中,發出微弱而嘈雜的鳴聲。
太陽像個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線灼人,公路被烈日烤得發燙,腳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煙。
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住了。
整個城市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狗趴在地上吐出鮮紅的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大。
熾熱的火傘高張在空中,熱得河里的魚不敢露出水面,鳥也不敢飛出山林,就是村中的狗也只是伸長舌頭喘個不休。
那天,天熱得發了狂。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著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霧非霧的灰氣,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覺得憋氣。
那是一個久旱不雨的夏天,炎熱的太陽烤得田里的老泥鰍都翻白了,村邊的小溪,溪水一下低了幾寸,那些露在水面的石頭,陡地變大了。
小鳥不知躲匿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垂頭喪氣,像是奄奄等斃;只有那知了,不住地在枝頭發出破碎的高叫;真是破鑼碎鼓在替烈日吶喊助威!
街上的柳樹像病了似的,葉子掛著塵土在枝上打著卷,枝條一動也不動。馬路上發著白光,小攤販不敢吆喝,商店門口的有機玻璃招牌,也似乎給曬化了。
描寫夏天蟬鳴的詩句
閑聽蟬鳴讀蟬詩
蟬,俗稱知了,也叫螞蛣鳥、蛣蟟猴,世界上現有3000多種。在我國,科學家已發現200種左右,并根據其生長季節,將其分為春蟬、夏蟬、秋蟬。春蟬鳴聲尖而高,夏蟬鳴聲響亮,秋蟬的鳴聲聽起來有些哀轉。雌蟬不會鳴叫,故稱“啞蟬”,古希臘詩人薩拉朱斯曾有兩句非常幽默的《詠蟬》小詩:蟬的生活多么幸福呀,因為它們有不會開口的太太。
雖然說雄蟬被人們譽為“不知疲倦的歌手”,但它唱歌卻不是用嘴,而是靠胸腹部的一對鳴器。這鳴器內有氣腔,外有響板,氣流從氣腔中沖出,響板和全身震動,便發出了聲音。昆蟲學家經過長期研究發現,雄蟬的歌唱能反映出天氣的變化。例如,眾蟬齊鳴,是好天氣,蟬鳴嘎然而止,預示著暴風雨即將來臨;天氣陰沉,忽有蟬鳴,說明天氣即將放晴。唐朝著名詩人許裳在《聞蟬》一詩中就有明確表述:“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唐朝另一位大詩人白居易則在《六月三日夜聞蟬》一詩中告訴人們在蘇州一代,蟬鳴開始是在每年的農歷六月初:“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
蟬的幼蟲生活在土壤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蟲時吸食植物的汁。然而,古人卻誤以為蟬靠飲露為生,因而把蟬視為高潔的昆蟲,不少文人雅士也就寫下眾多的詠蟬詩,或寄托自己的理想,或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漢代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寫道:“濯淖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這里以蟬為比喻,高度贊揚了屈原的高風亮節,不隨波逐流。隋朝舊臣虞世南,才高學廣,為人正直,被唐太宗李世民留用并深得器重。他有感而發,寫了一首《詠蟬》詩:“垂縷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已遠,非是藉秋風”,意思是說,只要立身高潔,不需憑借任何力量,自可聲名遠揚。而晚唐詩人李商隱滿腹經綸,抱負高遠,卻想不到陷入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不受重用,潦倒終身。因而在聽到蟬鳴之后,便由蟬的立身高潔,聯想到自己的清白,于是以《蟬》為題作詩一首:“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詩人抓住蟬的特點,以情作詩,為情造文,詩中的蟬可謂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與頌揚蟬的高潔相反,詠蟬詩中也有譏諷蟬的污濁的。唐末詩人陸龜蒙和羅隱各作有一首《蟬》詩。在陸龜蒙的筆下,蟬是卑鄙無能之輩:“只憑風作使,全仰柳為都;一腹清何甚,雙翎薄更無”。而在羅隱的筆下,蟬則是趨炎附勢之徒:“大地工夫一為遺,與君聲調偕君綏。風棲露飽今如此,應忘當年滓濁時”。兩詩借蟬言志,對唐末的社會腐敗、官場污濁,進行了有力的諷刺和批判。曾擔任任侍御史的唐代詩人駱賓王,在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8年)受人誣陷被以貪贓罪名下獄。身陷囹圄的詩人在聞聽蟬鳴后,聯想自己的遭遇,便吟出一首也寫過一首《詠蟬》詩:“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該詩借蟬抒懷,對當時社會的落后險惡進行了披露,并對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進行了描寫。全詩取譬貼切,用典自然,語多雙關,于詠物中寄情寓興,由物到人,由人到物,達到了物我一體的境界。
蟬聲響亮而高遠,對此許多詩人也進行了生動的描寫。南北朝時期梁朝辭賦家蕭子范曾作有《后堂聽蟬》一詩:“試逐微風遠,聊隨夏葉繁,輕飛避楚雀,飲露入吳園。”全詩緊扣聽蟬,一句一事,筆墨變幻,追新出異,如今讀起來,似乎可使人們聽到夏蟬的鳴聲,看到夏蟬的活動。唐代詩人虞世南則作有一首題為《蟬》的詩:“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全詩表面是重寫蟬聲的遠揚,實際是借以比賢德之人自然聲名遠播,并不需要外在的憑藉,顯然是對人的品格美的贊頌,讀之可從中悟出些道理。而唐代另一位詩人盧仝則作有《新蟬》一詩:“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長風剪不斷,還在樹枝間。”短短幾句,便把蟬鳴的聲音描寫得栩栩如生,那聲聲吟唱像幽咽的流泉,仍然響在人們耳邊。而宋代詞人王沂孫所作的 《齊天樂·蟬》托物抒懷,在描寫蟬鳴的聲音中流露封建士人對國家破敗、身無所托的悲傷:“病翼驚秋,枯形閱世,消得斜陽幾度?余音更苦!甚獨抱清商,頓成凄楚。”
此外,唐朝詩人雍陶也作有一首《蟬》詩:“高樹蟬聲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時各得身無事,每到聞時似不聞”,清代詩人朱受新作有《詠蟬》一詩:“抱葉隱深林,乘時慧慧吟。如何忘遠舉,飲露已清心”,南朝詩人陳正見偶得一首《賦得秋蟬和柳應衡陽王教詩》:“秋雁寫遙天,園柳集驚蟬;競噪長枝里,爭飛落木前。風高知響急,樹近覺聲連;長楊流喝盡,詎識蔡邕弦”,這些詩作雖同樣是即景寫景,描寫蟬鳴,讀之卻有一番清新別致的機趣。
描寫夏天的好詞和好句好段
描寫夏天炎熱的好詞:
暑熱 熱浪 滾熱 灼熱 炙熱 熾熱 火熱 沸熱 炎熱 酷熱 燥熱
毒熱 悶熱 煩熱 濕熱 熱騰騰 火辣辣
揮汗如雨 烈日當空 暑氣蒸人 驕陽似火 流金礫石 赤日炎炎 烈日當空 夏日炎炎 酷熱難忍
熱不可耐 夏陽酷暑 悶熱難當 熱浪滾滾 郁熱沉悶 烈日灼灼 大汗涔涔 三伏暑天
好句:
【第1句】:夏天是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在這個季節,是最充滿快樂的。也許,盡管很枯燥;也許,令人熱得無法忍受;也許,植物們懶洋洋得。但是這才使夏天多姿多彩。
【第2句】:夏天是綠色的。草地上,綠油油的小草翹了起來,穿上了夏姐姐精心為它們準備的綠衣裳,正高興的向我們揮手呢;西瓜也綠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皮球滾了出來,看的我直咽口水,迫不及待的想摘下一個解解渴。農民伯伯正緊張有序的照顧莊稼,額頭上掛著晶瑩的汗珠,但臉上卻洋溢著燦爛的微笑。他們笑得那么甜,那么美!
【第3句】:中午,本該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可是這時,一大塊灰色的積雨云輕輕的飄了過來,擋住了太陽那正發散著光芒的臉。霎那間,大地籠罩上了一層陰影。風兒用盡力氣的嗚嗚的刮起來,這是暴風雨的前奏吧?就在頃刻間,雨點兒像彈珠般嘩嘩地咋砸向大地,淹沒了蟬的叫聲。有的人來不及閃躲,驚慌失措的閃躲著;有的人撐起了一把把花花綠綠的雨傘,把夏天原本顯得有點單調的連衣裙上添上了五顏六色盛開的花朵。
【第4句】:走過了春的旎旖,迎來了夏的蓬勃,是這般的繽紛著絢麗,燦爛著熱烈。這夏天很美麗啊,承接著春的生機,蘊含著秋的成熟,展現了抖擻激蕩著夏的精神。
【第5句】:鄉村的早晨,有奇異的美景,一縷縷淡淡的晨霧像綢帶飄在湛藍的天空,綢帶兩頭分別系著遠處的大山和近處的田野。前幾天,田野里還是鵝黃嫩綠,芽苞初放。轉眼間,到處都是濃陰。稻田換上耀眼的淺黃色新裝,每根稻桿都擎起了豐滿的穗兒,那齊刷刷的稻芒,猶如樂譜上的線條,一個稻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
【第6句】:夏天雖然美麗,但是卻很熱。四處只有知了在樹上叫著:“熱死了,熱死了……”我在河里游泳玩得正開心,沒過了一會兒,只見烏云密布,云腳長毛。頓時雷聲滾滾,震耳欲聾。馬上便下起了豆粒般的大雨,我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勢跑回了家,只見雨珠像珍珠一樣從天空中撒落下來。雨越下越大,不一會兒雨就像一串串雨簾一般,非常美麗。明明是在下雨,可還是很熱,汗水直流,像瓢潑似的……
描寫夏天的好詞好句好段?
好詞
立夏 入夏 夏至 初夏 仲夏 盛夏 夏日 夏天 夏季 夏裝 夏夜 酷熱 炎熱 火辣 灼熱 悶熱
初夏時節 已近立夏 時值初夏 初夏之際 春去夏來 春末夏初 時當下令 時值盛夏 正值盛夏 夏天過去 正值炎夏
正值盛暑 盛夏時節 盛夏之季 盛夏之日 盛夏季節 酷暑季節 酷暑盛夏 盛暑炎夏 溽暑酷夏 溽暑盛夏 炎炎盛夏
五黃六月 時值六月 正值三伏 熱在三伏 盛夏三伏 三伏暑天 三伏盛暑 大暑酷去 伏梢末盡 已是夏末 多雨季節
陰雨季節 夏收季節 春種夏收 夏收夏種 夏收大忙 夏陽酷暑 六月炎暑 夏日炎炎 夏日可畏 太陽毒辣 太陽毒熱
烈日中天 赤日炎炎 夏日炎熱 盛暑炎炎 夏意正濃 夏山如碧 夏樹蒼翠 夏水湯湯 暑月蟬鳴
好句
七月,透藍的天空,懸著火球似的太陽,云彩好似被太陽燒化了,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春天隨著落花走了,夏天披著一身的綠葉兒在暖風里蹦跳著走來了。
初夏的陽光從密密層層的枝葉間透射下來,地上印滿銅錢大小的粼粼光斑。
風兒帶著微微的暖意吹著,時時送來布谷鳥的叫聲,它在告訴我們:“春已歸去。”
青草、蘆葦和紅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懸在天空的一輪火熱的太陽蒸曬著,空氣里充滿了甜醉的氣息。
初夏時節,各色野花都開了,紅的、紫的、粉的、黃的,像繡在一塊綠色大地毯上的燦爛斑點;成群的蜜蜂在花從中忙碌著,吸著花蕊,辛勤地飛來飛去。
盛夏,天熱得連蜻蜓都只敢貼著樹蔭處飛,好像怕陽光傷了自己的翅膀。
空中沒有一片云,沒有一點風,頭頂上一輪烈日,所有的樹木都沒精打采地、懶洋洋地站在那里。
七月盛夏,瓦藍瓦藍的天空沒有一絲云彩,火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河里的水燙手,地里的土冒煙。
烈日當空,道路兩旁,成熟的谷物在熱得彎下腰,低著頭。蚱蜢多得像草葉,再小麥和黑麥地里,在小麥和黑麥地里,在岸邊的蘆葦叢中,發出微弱而嘈雜的鳴聲。
太陽像個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線灼人,公路被烈日烤得發燙,腳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煙。
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住了。
整個城市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狗趴在地上吐出鮮紅的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大。
熾熱的火傘高張在空中,熱得河里的魚不敢露出水面,鳥也不敢飛出山林,就是村中的狗也只是伸長舌頭喘個不休。
那天,天熱得發了狂。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著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霧非霧的灰氣,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覺得憋氣。
那是一個久旱不雨的夏天,炎熱的太陽烤得田里的老泥鰍都翻白了,村邊的小溪,溪水一下低了幾寸,那些露在水面的石頭,陡地變大了。
小鳥不知躲匿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垂頭喪氣,像是奄奄等斃;只有那知了,不住地在枝頭發出破碎的高叫;真是破鑼碎鼓在替烈日吶喊助威!
街上的柳樹像病了似的,葉子掛著塵土在枝上打著卷,枝條一動也不動。馬路上發著白光,小攤販不敢吆喝,商店門口的有機玻璃招牌,也似乎給曬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