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米粥的好句子匯編80句
描寫粥的句子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喝著溫暖的臘八粥,各人心中的滋味肯定是相同的,因為臘八粥在寒冬里傳遞的是一份家庭的溫暖。
我小的時候,每逢臘八節,奶奶總會熬粥。粥里沒有桂圓、栗子等,但總會有紅棗。對于家里家外有幾棵棗樹的我家來說,在粥里放幾棵棗不算難事。紅棗不是家家都有的,奶奶便在臘八節的前一天,拿著一袋紅棗去左鄰右舍分發,讓大家都能喝上紅棗熬的粥。
從此,我們家餐桌上的粥像戲曲中的變臉一樣,春秋有皮蛋瘦肉粥、青菜肉末粥;夏天有煮過之后冰鎮好了的綠豆粥、紅豆粥;冬天則有熱乎乎的羊肉粥、牛肉菠菜粥等一系列稀奇古怪花花綠綠香氣撲鼻的讓我叫不出名字的'粥。
我印象中的粥,是香濃的,是溫馨的......
在閉眼睡覺的時候一股淡淡清香飄入我的鼻中,那香味是那么的沁人心脾,讓我癡醉在其中.
在那碗臘八粥里,我品出了親情的滋味,更感受到了老人對一家人平安幸福的祈望。
放進了多種食材的臘八粥,在一年年的煮熬之中,散發出不一樣的味道。
描寫臘八粥的古詩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多種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一起來看看描寫臘八粥的古詩,歡迎讀者參考!
《臘八》——(清)夏仁虎
臘八家家煮粥多,
大臣特派到雍和。
對慈亦是當今佛,
進奉熬成第二鍋。
詩曰:“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
詩中描寫道,臘八一到,民間家家戶戶都要煮臘八粥吃,而朝廷乃當世活佛,他也要到雍和宮煮粥奉佛并賜大臣、諸王、宮妃等。據文獻記載,清代雍和宮有四口煮粥的大鍋,鍋最大的直徑為二米,深一米五,可容米數擔。熬粥時,第一鍋粥是奉佛的,第二鍋粥是賜給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鍋粥是賜給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鍋粥是賜給喇嘛的。
【第1句】:《臘節》
(齊)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第2句】:《大臘》
(晉)裴秀
日躔星記,大呂司晨。玄象改次,庶眾更新。
歲事告成,八蠟報勤。告成伊何,年豐物阜。
【第3句】:《臘日》
(唐)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嬰下九霄。
【第4句】:《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陸游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
草煙漠漠柴門里,牛跡重重野水濱。
多病所須惟藥物,差科未動是閑人。
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第5句】:《臘八為魏伯亮詩》
(元) 虞集
一陽初復中大呂,谷粟為粥和豆煮。
應節獻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濟眾普。
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蔬紛紛聚。
共賞佳品達妙門,妙門色相傳蓮炬。
童稚飽腹慶升平,還向街頭擊臘鼓。
【第6句】:《臘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顧夢游
清水塘邊血作磷,正陽門外馬生塵。
只應水月無新恨,且喜云山來故人。
晴臘無如今日好,閑游同是再生身。
自傷白發空流浪,一瓣香消淚滿巾。
【第7句】:《臘八粥》
(清)李福
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
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入。
用以供伊蒲,籍之作功德。
僧民多好事,踵事增華飾。
【第8句】:《臘八》
(清)夏仁虎
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對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