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樂中憂患的好句子精選200句

            7838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在安樂中憂患的好句子精選200句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古詩文解釋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選自《孟子》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譯文】

            舜在田間種地被任用;傅說從筑墻工作中被舉用;膠鬲從販賣魚鹽的工作中被舉薦;管夷吾從獄官手里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隱居濱海被舉用;百里奚從市集中被舉用。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的使命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饑餓(之苦),使他受到貧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順,用這些方法使他的內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原本)不具備的才能。

            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后才會改正;心意困惑,思慮堵塞,然后才能奮發;(心緒)顯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個國家內)如果沒有執法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沒有與之相抗衡的國家和外患的侵擾,這樣的國家常常會滅亡。 這樣以后可以知道,憂慮患害使人發展,安逸享樂使人滅亡。

            【注釋】

            (1)也:語氣助詞,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頓,后半句將加以申說。

            (2)苦其心志:使其思想痛苦。心志,思想。 志:意志,感情

            (3)勞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體)勞累。

            (4)餓其體膚:意思是使他經受饑餓之苦(以致肌膚消瘦)。

            (5)空乏:資財缺乏,即貧困。

            (6)他的所不具備的能力。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備的能力。曾益:增加。使性格堅韌

            (10)恒過:常常犯錯誤。恒,常。過,原意為過失,錯失,此處名詞活用作動詞,是犯過錯的意思。

            (11)然后:這樣以后。

            (12)困于心:內心困苦。困,被難住。于,在。

            (13)衡于慮:思慮阻塞。衡,通“橫”,梗塞,不順。 慮:思緒。

            (14)而后作:然后才能奮起。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15)征于色:表現于臉色。意思是憔悴枯槁,顯露在臉色上。征,征驗(顯露,表現)。色,臉色、神色。

            (16)發于聲:表現在聲音上。意思是吟詠嘆息之氣發于聲音。 發:表現。聲:聲音。

            (17)而后喻:(看到他的臉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后人們才了解他。喻,明白,了解。

            (18)入則無法家拂(通“弼”)士:在國內如果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入:里面,此指在國內。則:如果。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輔佐君王的賢士。拂(bì),通“弼”,輔佐。

            (19)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來的憂患。出:在外面,指在國外。敵國,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

            (20)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這樣之后才知道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生于憂患:憂慮禍患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死于安樂:安逸享樂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

            (21)畎畝:田間,田地。

            (22)動心:使心驚動。

            精選先秦古詩文名句匯總及解釋

            先秦名句

            (一)《論語》

            【第1句】: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學而篇》)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第2句】: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篇》)

            孔子說:“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第3句】: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篇》)

            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第4句】: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雍也篇》)

            孔子說:“至于仁人,自己要立身修德,也要讓別人立身修德。自己要通達事理,也要讓別人通達事理。”

            【第5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泰伯篇》)

            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奮斗終身,死而后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

            【第6句】: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子罕篇》)

            顏淵感嘆地說:“(對于老師的學問與道德),我抬頭仰望,越望越覺得高;我努力鉆研,越鉆研越覺得不可窮盡。看著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師善于一步一步地誘導我,用各種典籍來豐富我的知識,又用各種禮節來約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

            【第7句】: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子罕篇》)孔子說:“年輕人值得敬畏,怎么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第8句】: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孔子說:“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第9句】:子夏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顏淵篇》)

            子夏說:“君子只要對待所做的事情嚴肅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而合乎于禮的規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

            【第10句】:子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孔子說:“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么國家就不能存在了。”

            【第11句】: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帶頭走正路,那么還有誰敢不走正道呢?

            【第12句】: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子路篇》)

            孔子說:“自身正了,即使不發布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干;自身不正,即使發布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

            【第13句】: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子路篇》)

            孔子說:“不要求快,不要貪求小利。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第14句】: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沒有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的,只有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成全仁的。

            【第15句】: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孔子說:“主張不同,不互相商議。”

            【第16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學而篇》)

            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第17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憲問篇》)

            孔子說:“不憂慮別人不知道自己,只擔心自己沒有本事。”

            【第18句】: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孔子說:“君子不憑一個人說的話來舉薦他,也不因為一個人有缺點錯誤而廢棄他的言論。”

            【第19句】: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衛靈公篇》)

            孔子說:“花言巧語就敗壞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

            【第20句】: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周任有句話說:“能竭盡自己的力量就登上那官位,不能的就辭職。”

            【第21句】: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微子篇》)

            過去的已經不能挽回,未來的還可去追求。

            【第22句】: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篇》)

            子夏說:“廣博的學習鉆研,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

            【第23句】: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張篇》)

            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好比日月蝕。他犯過錯,人們都看得見;他改正過錯,人們都仰望著他。”

            【第24句】: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2011年1月南通市一模卷)

            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

            【第25句】: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用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像北極星,自己居于一定方位,群星就環繞在它的周圍。

            (二)《孟子》

            【第26句】: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把老百姓的快樂當成自己快樂的,百姓也會以他的快樂為樂;把百姓的憂愁當成自己憂愁的,百姓也會以他的憂愁為憂。

            【第27句】: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愛別人的人,別人總是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總是尊敬他。

            【第28句】: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即使有離婁那樣的眼力,公輸子那樣的巧技,不靠圓規和曲尺,也畫不出(標準的)方形和圓形。

            【第29句】: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東西,(如果)曬它一天,凍它十天,沒有能生長的。

            【第30句】: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父母都健在,兄弟沒病沒災,這是一樂;抬頭無愧于天,低頭無愧于人,這是二樂;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而教育他們,這是三樂。

            【第31句】: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04重慶卷、08安徽卷、10浙江卷)

            認真興辦教育,把對父母孝敬對兄長敬愛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頭發花白的老人就不會在道路上頭頂東西走了。

            (三)《荀子》

            【第32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蓬草長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進了黑土里,就和它們一起變黑了。

            【第33句】: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達;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

            【第34句】:流丸止于甌臾,流言止于智者。

            流動的彈丸在瓦器中會停止,謠言傳到明白人那里就平息。

            【第35句】: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

            所以人沒有禮義就不能生存,事情沒有禮義就不能辦成,國家沒有禮義就不得安寧。

            (四)《老子》

            【第36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了解別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戰勝別人是有力量,戰勝自己才是強大。

            【第37句】: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在容易之時謀求難事,在細微之處成就大事。天下難事,必從容易時做起;天下大事,必從細微處著手。所以,圣人自始至終不自以為大,而能成就其偉大的事業。

            【第38句】: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chǎn)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自然的`規律是,不斗爭而善于取勝,不言語而善于應承,不召喚而自動到來,坦然而善于安排籌劃。天道公平,看似疏漏,但不會放過壞人。

            【第39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誠實的話不一定動聽,動聽的話不一定誠實。世間的好人不會花言巧語,能言善辯的人不一定是好人。

            (五)《莊子》

            【第40句】: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而且君子的交誼淡得像清水一樣,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樣;君子淡泊卻心地親近,小人甘甜卻利斷義絕。

            (六)《禮記》

            【第41句】: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教師雜亂地施教,學生不按順序學習,就會使學生頭腦混亂不知所措。獨自學習,沒有學習伙伴商量,就會孤陋寡聞。

            【第42句】: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所謂教師,應當是幫助學生發揮長處糾正學生學習中偏差的人。善于唱歌的人,能夠使聽者隨著歌聲唱起來。善于教學的人,能夠使學生隨著他的意愿來學習。

            【第43句】:君子慎始,差若豪蹜(sù),繆(同“謬”miù)以千里。

            君子慎重于開始,開始時相差好像只有一小步,最后也會相差千里。

            【第44句】: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同“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大道在天下實行時,把天下作為大家所共有的。選拔賢能,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因此人們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當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當做孩子,讓老人能夠終其天年,成年人能夠為社會效力,年幼的人能夠順利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

            【第45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通“新”)民,在止于至善。

            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棄舊圖新,在于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第46句】: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

            面對錢財,不隨便求取;面臨危難,不茍且偷生。

            (七)《尚書》

            【第47句】: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不注重小節,最終累及大德;譬如造山,已高至九仞,只是因為少一筐土,山就沒有造成。

            【第48句】: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人民可以親近而不可以輕視。人民是國家的基石,基石穩固了,國家才能安寧。

            【第49句】:不役耳目,百度惟貞。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不被耳朵眼睛等感官欲望所役使,百事的處理就會適當。(一心)戲弄人就會喪失道德,(一心)玩弄器物就會喪失大志。

            【第50句】: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在國邦中能夠勤勞,在家庭里能夠節儉。

            【第51句】:視遠惟明,聽德惟聰。能看得長遠就是眼明,能聽進善言就是耳聰。

            【第52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常問問題會變得學識淵博,自以為是就會使自己渺小。

            【第53句】: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天降的災害還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也不可能逃。

            (八)《詩經》

            【第54句】:高山仰止,景行(háng 道路)行止(止,句末語氣詞)。

            高山抬頭看得清,沿著大道向前奔。后用來形容崇高的德行。

            【第55句】: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如果沒有過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九)《左傳》

            【第56句】: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不道義的事情做多了必然會自我跌倒,你暫且耐心等待結果吧。

            【第57句】:書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尚書》上說:“處于安全境地要想到危險。”想到危險就會有防備,有防備就沒有禍患。

            【第58句】: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誰能不犯錯誤呢?犯了錯誤而能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事情了。

            【第59句】:孤之過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這是我的錯誤,大夫有什么罪呵!況且我不會因為一次過失而抹殺他們的大功勞。

            【第60句】: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

            【第61句】:善不可失,惡不可長。

            善不可丟失,惡不可滋長。

            【第62句】:政如農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終。(《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為政好像務農,要日夜思考它,思考它的開始又思考怎樣使它取得圓滿的結果。

            【第63句】:慎始而敬終,終以不困。(《左傳》引逸周書)

            謹慎地開始,不怠慢地終結,就不會有窘迫之患。

            (十)《易經》

            【第64句】: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因此居于上位而不驕傲,居于下位而不憂慮。

            (十一)《楚辭》

            【第65句】:世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

            世道混濁沒有人了解我,我正遠走高飛不回頭。

            【第66句】:茍余心其端直兮,雖僻遠之何傷?

            假如我的心是正直的,即使是放逐到偏僻遙遠的地方又能有什么傷害?

            【第67句】: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

            我不能改變心志去順從世俗啊,本來就該愁苦終身不得志。

            【第68句】: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我要堅守正道毫不猶豫啊,本來就要身處重重昏暗直至終了。

            【第69句】: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九章》)

            鳥飛千里,最終會返回自己的老窩;狐貍將死時,頭總朝向出生的小山頭。

            【第70句】: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卜居》)

            世道混濁不清:蟬翼變重,千鈞變輕;黃鐘被砸爛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山響。喜歡進讒言的人地位很高,賢德的人卻默默無聞。

            關于清明節的古詩文解釋及賞析

            清明節的古詩文解釋及賞析

            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詩文解釋】

            清明節這天細雨紛紛,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一樣迷亂凄涼。向人詢問酒家哪里有,牧童遠遠地指了指杏花村。

            清明【詞語注釋】

            紛紛:形容多。

            斷魂:形容十分傷心悲哀。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本詩影響,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清明【詩文賞析】

            山西杏花村的白酒,醇香可口,年代長久。在杏花村考古工作者發掘出許多漢代的制酒的工具和酒器,推測大約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北魏時期就大規模地釀造白酒。到了唐代,村里酒店已經有七十二家了。杏花村的酒聞名于世,李白和杜甫也曾在此飲酒作詩,但杜牧的《清明》詩家喻戶曉。據說,到了清朝,杏花村的酒家已經有了二百二十家。本詩大意是清明時節,本該家人團聚,可是對于冒雨趕路的行人來講,不禁心情迷亂,難以平靜,好在找到了解脫的形式。全詩自然流暢、通俗易懂、余味無窮。

            古詩文網古詩文經典傳承

            芳心苦·楊柳回塘

            作者:賀鑄【第8句】:7(147人評分)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顯示全部

            清平樂·春風依舊

            作者:趙令畤【第8句】:8(67人評分)

            春風依舊,著意隋堤柳。搓得鵝兒黃欲就,天氣清明時候。去年紫陌青門,今宵雨魄云魂。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 顯示全部

            菩薩蠻·春風試手先梅蕊

            作者:趙令畤【第7句】:9(14人評分)

            春風試手先梅蕊,頩姿冷艷明沙水。不受眾芳知,端須月與期。清香閑自遠,先向釵頭見。雪后燕瑤池,人間第一枝。... 顯示全部

            好事近·夢中作

            作者:秦觀【第8句】:1(253人評分)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 飛云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顯示全部

            點絳唇·桃源

            作者:秦觀【第8句】:8(201人評分)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 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 顯示全部

            木蘭詩 / 木蘭辭

            作者:佚名【第8句】:1(26395人評分)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惟聞 通: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惟聞 通:唯)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 顯示全部

            過故人莊

            作者:孟浩然【第7句】:9(10851人評分)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顯示全部

            江南曲

            作者:李益【第8句】:0(114人評分)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顯示全部

            別匡山

            作者:李白【第7句】:9(18人評分)

            曉峰如畫參差碧,藤影風搖拂檻垂。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看云客倚啼猿樹,洗缽僧臨失鶴池。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 顯示全部

            隆中對

            作者:陳壽【第8句】:3(3587人評分)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 顯示全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精品一区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 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麻豆媒一区一区二区三区 | 好吊妞视频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本无卡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网站 |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AAAA片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一区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免费看AV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一区|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一区二区内射最近更新|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一区|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日韩一区二区超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