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負荊請罪的句子
【第1句】: 【負荊請罪的好詞好句
好詞:召集 允諾 商議 膽怯 侮辱 同心協力 勇敢機智 完璧歸趙 澠池之會 負荊請罪好句:【第1句】:藺相如捧著璧,往后退了幾步,靠著柱子站定.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說著,他舉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理直氣壯”,指理由充分,說話有氣勢.真是手中有璧,心中有底.藺相如知道秦王特別喜歡這塊璧,于是抓住秦王喜歡璧的心理,威脅秦王,嚇唬秦王.一個“撞”字足以表現出藺相如的勇敢無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過人.【第2句】:于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廉頗聽到了藺相如說的話,知道了藺相如處處回避他,并非膽怯,而是以國家利益為重,自己卻居功自傲,一心只為自己著想,真不應該,于是向藺相如負荊請罪,這里反映了廉頗以國家利益為重、勇于認錯、知錯就改的性格特點.【第3句】: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這段話說了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說藺相如回避廉頗并不是怕他,而是為了國家的利益,為國家著想.另一層意思是說將相和與不和與國家安危的關系:將相和,國家則安;將相不和,國家則危.“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突出了廉頗、藺相如在趙國的地位,同時也表現了秦國不敢攻打趙國的原因.這幾句話,表現了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高尚品質.參考資料:語文書。
【第2句】: 將相和中的負荊請罪用簡短的話語說出來,
負荊請罪的故事
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讓他下不了臺!”這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順眼了。他們說藺相如怕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么要怕他呢!藺相如對他們說:“諸位請想一想,廉將軍和秦王比,誰厲害?”他們說:“當然秦王厲害!”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于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后,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