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成語原意比喻義造一個句子
【第1句】: 【100個成語的本義和比喻義的解釋】
【第1句】:按兵不動—— 指揮官止住軍隊,暫不行動,等待戰機;比喻接受任務后暫不執行,以觀望形勢的發展【第2句】:飛揚跋扈—— 鷙鳥飛揚,大魚跋扈.喻指意氣舉動驕橫放肆【第3句】:有口皆碑—— 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紀功碑.比喻對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頌揚. 碑:紀功碑.【第4句】:白璧微瑕—— 潔白的玉上有小斑點.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還有小缺點,含有美中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第5句】:破釜沉舟——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跟秦兵打仗,過河后把釜(鍋)都打破,船都弄沉,表示決不后退.比喻決心戰斗到底【第6句】:鞭長莫及—— 本意為馬鞭雖長,但打不到馬肚子上.喻雖有力,力量亦達不到【第7句】:重蹈覆轍—— 重新沿翻車舊轍走,比喻不重視總結經驗,記取教訓,再犯以前犯過的錯誤【第8句】:為虎作倀—— 為老虎引路的鬼.比喻給壞人做幫兇,為壞人效勞.【第9句】:中流砥柱—— 黃河中的堅強柱石.比喻能擔當重任、起中堅作用的人或集體【第10句】:一丘之貉—— 同一個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類,沒有什么差別【第11句】:噤若寒蟬—— 冬天的蟬,一聲不響.現在常用來比喻有所顧忌,不敢吭聲【第12句】:涇渭分明—— 涇、渭二水,一清一濁,雖合流匯聚,卻清濁分明.比喻是非明了,境界清楚【第13句】:膾炙人口—— 切細的烤肉人人都愛吃.比喻好的詩文為眾人所稱美【第14句】:火中取栗—— 出自法國作家拉·封登的寓言.說是爐中烤著栗子.猴子叫貓去偷,貓不但沒有吃到栗子,反而把腳上的毛燒掉了.比喻被人利用,擔了風險,吃了苦頭,卻沒有撈到任何好處【第15句】:如法炮制—— 本指依照成法,炮制藥劑.后比喻照樣處理【第16句】:提綱挈領—— 提網之綱,挈衣之領.比喻舉其要領,扼其要害,就能理順關系,處事得心應手【第17句】:麻木不仁—— 麻痹無知覺.比喻人對自身以外的事物漠不關心或反應遲鈍【第18句】:海市蜃樓—— 由于光線在大氣層中的折射而產生的自然現象.一般發生在沙漠地區和海邊,折射的光線把遠處的景物顯示在空中或地面,形成奇異的幻景.古人誤認為是蜃(大蛤蜊)吐氣而成.后用來比喻虛幻的事物【第19句】:眾口鑠金—— 鑠金:熔化金屬.眾口一詞,足能熔化金屬.比喻謠言多,可以混淆是非【第20句】:癡心妄想—— 根本辦不到的空想.比喻不切實際的希望【第21句】: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于事.【第22句】:間不容發:距離極近,中間不能放進一根頭發.比喻情勢危急到了極點.【第23句】:罄竹難書: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比喻事實(多指罪惡)很多,難以說完.罄,盡.【第24句】:未雨綢繆:天還沒下雨,就先修好門窗.比喻事先做好準備.【第25句】: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魚靠在一起以唾沫相濕潤.后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第26句】:以鄰為壑:拿鄰國當作排洪水的溝壑.比喻把自己的困難或災害轉嫁群眾給別人.【第27句】:飲鴆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極有害的方法來解決眼前困難,不顧后果.鴆,一種毒鳥.【第28句】:趨之如鶩:像鴨子一樣成群的爭先恐后的跑去.比喻成群的人爭著去,多含貶義.【第29句】:數典忘祖:指古代的禮制、歷史.比喻忘本,現也用來比喻對本國歷史的無知.【第30句】:捉襟見肘:原指衣服破爛,生活窮困.后來也比喻顧此失彼,無法應付.【第31句】:暗渡陳倉:指稱作戰時在正面迷惑敵人,在側面突然襲擊的策略;還用以比喻暗中進行的活動.【第32句】:暴虎馮河:暴虎,徒手搏虎;馮河,徒步過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第33句】:表里山河:內有高山,外有大河.比喻地勢險要.【第34句】: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稂莠都是同谷子很相似的野草.比喻不成材或沒有出息.【第35句】:抽薪止沸:抽去鍋下的柴草來停止鍋里開水的沸騰,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36句】:發聾振聵:聵,耳聾.發出很大的聲響,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的人.【第37句】:鳳毛麟角:鳳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罕見而珍貴的人才或事物.【第38句】:風雨如晦:晦,夜晚,昏暗.又是刮風,又是下雨,天色昏暗得像夜晚一樣.比喻動亂或黑暗的年代.【第39句】:含英咀華:口中含著花慢慢地咀嚼.比喻細細地玩味和體會文章的精華.【第40句】:禍起蕭墻:禍亂就發生在內部.蕭墻,宮室內的照壁,比喻內部.。
【第2句】: 求100個成語,要本意,比喻意,引申意
【第1句】: 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
招展:迎風擺動。常用來形容婦女打扮得十分艷麗。
【第2句】: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第3句】: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第4句】: 黯然神傷:形容心中傷感,情緒低落。
【第5句】: 故弄玄虛: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騙手段 【第6句】: 嘔心瀝血:形容費盡心思。 【第7句】: 想入非非:思想進入虛幻境界,完全脫離實際,胡思亂想。
【第8句】: 不速之客:指沒有邀請自己來的客人。速:邀請。
【第9句】: 人聲鼎沸:人聲喧鬧的意思。鼎:古代一種三足兩耳的鍋。
沸:水開。鼎沸:本意是鍋里的水燒開了,發出響聲。
【第10句】: 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度:考慮的意思。
【第11句】: 流光溢彩:形容色彩豐富,光亮奪目。 【第12句】: 人跡罕至:少有人來。
跡:足跡。罕:稀少。
【第13句】: 隨聲附和:別人說什么,自己跟著說什么。形容沒有主見。
【第14句】:奔走相告:一邊奔跑,一邊告訴別人。 【第15句】:一張一翕:形容呼吸時一張一合。
【第16句】:異想天開:形容想法離奇,不切實際。 【第17句】:相映成趣:互相襯托。
【第18句】:禍不單行:表示不幸的事接連發生。 【第19句】:觸目傷懷:看到(家庭敗落的情況)心里感到悲傷。
懷:心。 【第20句】: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第21句】: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界。 【第22句】:手足無措:形容舉動慌亂或沒有辦法應付。
【第23句】:猝不及防:事情突然襲發生,來不及防備。 【第24句】:面面相覷: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
覷:看 【第25句】:饑腸轆轆:形容非常饑餓。 【第26句】: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第27句】:小心翼翼:原形容嚴肅虔敬的樣子現用來形容舉動十分謹慎絲毫不敢疏忽。 【第28句】:碌碌無為:平庸,沒有特殊能力。
【第29句】:血雨腥風:指戰爭的可怕與殘忍。 【第30句】:取義成仁:即舍生取義,取:選取。
義:正義。 【第31句】:敝帚自珍:比喻東西雖然不好,自己卻十分珍惜。
敝:破舊。珍:貴重愛惜。
【第32句】:幕天席地:把天空當作幕,把大地當作席。 【第33句】:天壤之別:比喻差別極大。
壤:地。 【第34句】:彈指而過:形容時間過得很快,彈一下手指頭就過了很多年。
【第35句】:栩栩如生: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 【第36句】:才華橫溢:形容很有文藝才能,并顯露出來。
【第37句】:深惡痛疾:厭惡、痛恨到極點。惡:厭惡。
疾:痛恨。 【第38句】:振聾發聵:發出很大的響聲,耳聾的人也能聽見。
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麻木的人。聵:耳聾。
【第39句】:別具匠心:另有一種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學,藝術方面創造性的構思)。 【第40句】:溘然長逝:突然死去。
【第41句】:抑揚頓挫:形容聲音高低轉折、和諧悅耳。 【第42句】: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創造和裁斷。
【第43句】:杳無消息:遠得不見蹤影,沒有消息。 【第44句】:巧妙絕倫:靈巧高明,超過尋常的,沒有比得上它的。
【第45句】:惟妙惟肖:形容描繪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第46句】:雍容典雅:形容文雅大方,優美而不粗俗。雍:和諧。
【第47句】:錯落有致:交錯紛雜,富有情趣。致:情趣。
【第48句】:渾然一體:完整不可分割地構成一個整體。 【第49句】:豐功偉績:偉大的功績。
【第50句】:錯綜復雜:形容頭緒繁多,情況復雜。 【第51句】:千頭萬緒:形容事情頭緒很多。
緒:事情的開端。 【第52句】:不無裨益:不是沒有益處。
【第53句】:與日俱增: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長。 【第54句】:孜孜不倦:勤勉地工作,不知疲倦。
【第55句】:無邊無垠:寬闊沒有邊際。垠:界限;邊際。
【第56句】:坦蕩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坦蕩:寬廣平坦。
【第57句】:潛滋暗長:暗暗地不知不覺地生長。滋:生出。
【第58句】:旁逸斜出:(樹枝)從樹干的旁邊斜伸出來。 【第59句】:縱橫決蕩:縱橫馳騁,沖殺突擊。
【第60句】:蕩然無存: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消失,一點也不存在。 【第61句】:不可名狀:不能用語言形容。
名:說出。 【第62句】:銳不可當:鋒利無比,不可抵擋。
【第63句】:不毛之地:不長草木的地方。毛:指草木。
【第64句】:改邪歸正:不再做壞事,走向正路。 【第65句】:氣勢恢宏:形容氣勢極其雄偉。
恢宏:廣大,寬廣。 【第66句】:心腹之患:比喻致命的禍害。
心腹:喻要害。 【第67句】:生靈涂炭: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苦的境地。
涂:泥沼;炭:炭火。 【第68句】:放蕩不羈:行動隨便,不受約束。
放蕩不受拘束;羈:約束。 【第69句】:安然無恙:平安無事,沒有遭到損害。
恙:病。 【第70句】:心曠神怡:心境開闊,精神愉快。
曠:空闊;怡:和悅愉快。 【第71句】:撲朔迷離:比喻事物錯綜復雜,難于辨別。
【第72句】:執迷不悟:堅持錯誤而不覺悟。 【第73句】:開卷有益:讀書就有好處。
【第74句】:躍然紙上:形容活躍地呈現在紙上。 【第75句】:無精打采:形容不高興、不振作。
采:精神;神色。 【第76句】:相提并論: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來談論或看待。
【第77句】:大事渲染:大力夸張形容。事:作;渲染:繪畫方法,引申為夸張形容的意思 【第78句】:聲名狼藉:形容名聲壞到了極點。
狼藉:亂七八糟。 【第79句】:習以為常:長期都這樣,就把它當成了常規。
【第80句】: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第81句】:墨守成規:因循守舊,不肯改進。
【第82句】: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比喻事情終止。
偃:放倒。 【第83句】:甘拜下風:真心佩服。
比喻自愿承認不如人家。甘:甘愿、樂意;下風:風向的下風。
【第84句】:耐人尋味:意味深長,值得仔細體會琢磨。 【第85句】:拈輕怕重:接受工作時挑揀輕易的,害怕繁重的。
拈:用手指拿東西。 【第86句】:漠不關心:態度冷淡,毫不關心。
漠:冷淡。 【第87句】:見異思遷:看到別的事物就改變原來的主意。
本課指不安心工作,事業心不強。異:另外的;遷:變動。
【第3句】: 誰有成語100個且有本義和喻義,造句
自欺欺人:出處:《朱子語類》:“因說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本義: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同床異夢:出處:宋·陳亮《與朱元晦秘書書·乙巳春書之一》:“同床各做夢,周公且不能學得,何必一一說到孔明哉!”本義:同做一件事而心里各有打算。
閉門造車:出處:宋代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九·余杭大錢山從襲禪師》:“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車跡)”。本義:關起門來造車。
皆大歡喜:出處: 《金剛經》:“皆大歡喜,信守奉行。”本義:人人都高興滿意拖泥帶水:出處:宋《碧巖錄》卷一:“道個佛字,拖泥帶水;道個禪字,滿面慚惶。”
宋·釋道原《五燈會元》:“獅子翻身,拖泥帶水。”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主人勤拳,帶累阇梨,拖泥涉水。”
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卻說陳大郎在下處呆等了幾日,并無音信。見這日天雨,料是婆子在家,拖泥帶水的進城來回個消息,又不相值。”
《雷電頌》:“ 我們只有雷霆,只有閃電,只有風暴,我們沒有拖泥帶水的雨!”本義:說話、寫文章不簡潔或做事不干脆。神通廣大:出處:《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詩話·入王母地之處第十一》:“師曰:‘你神通廣大,去必無妨。
’”本義:原是佛家語,指神奇的法術。引火燒身:出處:《法苑珠林》,佛家宣稱,在羅漢成佛的時候處理肉身的方法之一,是自心出火燒身本義:原比喻自討苦吃或自取滅亡。
鸚鵡學舌: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越州大殊慧海和尚》:“如鸚鵡只學人言,不得人意。經傳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誦,是學語人,所以不許。”
本義:鸚鵡學人說話。
【第4句】: 100個成語解釋以及造句
【第1句】: 一擁而入:體育場的大門剛一打開,球迷們就一擁而入。
【第2句】: 怒氣沖沖:沖沖:感情激動的樣子。形容非常生氣。
《不知為什么,他怒氣沖沖地走進了教室。》【第3句】: 聚精會神:聚、會:聚集。
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教室里同學們都在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
【第4句】: 自言自語:自己和自己說話。《在路口經常可以看到一個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語》。
【第5句】: 千鈞一發:形容情況十分危急。《就在要撞車的千鈞一發的時候,司機緊急剎住了汽車》。
【第6句】: 精兵簡政:簡:使簡化。《有些單位必須精兵簡政,不斷提高工作效率》。
【第7句】: 五光十色:《一到夜晚,五光十色的燈把廈門裝扮得更加美麗。》【第8句】: 雨后春筍: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現。
《改革開放以來,工廠如雨后春筍般地不斷涌現 。》【第9句】: 琳瑯滿目:比喻眼前出現了許多精美的事物。
《那里展出的的東西琳瑯滿目,使我們的眼睛應接不暇。》【第10句】: 頂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氣概豪邁。
《他大公無私,真是一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第11句】: 千方百計:方:方法。
講:辦法。想盡和用盡各種辦法。
《老師千方百計調動我們的學習積極性。》【第12句】: 津津有味: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著一本漫畫書。
【第13句】: 爭先恐后:發令槍一響,運動員們爭先恐后地在跑道上飛奔起來。【第14句】: 如饑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餓了急著要吃飯,渴了急著要喝水一樣。
《同學們如饑似渴地努力學習。》【第15句】: 興高采烈:興:興致。
采:精神。烈:旺盛。
形容非常高興的神情。《慶“六一”的游園活動中,同學們興高采烈地玩了許多游戲》。
【第16句】: 小心翼翼:翼翼:嚴肅,謹慎的樣子。《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干凈,然后輕輕地放在書桌上》。
【第17句】: 煥然一新:煥然:鮮明光亮的樣子。形容舊的面貌改變了,呈現出嶄新的面貌。
《看到我們班煥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長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第18句】: 沁透心脾:《花兒開了,飄來了一陣陣沁透心脾的香味》。
【第19句】: 贊嘆不已:看到他寫了漂亮的毛筆字,大家贊嘆不已。【第20句】: 波瀾壯闊:面對波瀾壯闊的大海,他十分激動。
【第21句】: 初出茅廬:他雖然初出茅廬,工作起來卻是有條有理。【第22句】: 舉世聞名:中國的萬里長城是舉世聞名的偉大建筑。
【第23句】: 攻無不克:他領導的科研小組,十幾年來以攻無不克的氣勢,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第24句】: 胸有成竹:成:完成,現成。
《這次考試,我胸有成竹,一定能取得好成績。》【第25句】: 迫不及待:他那迫不及待的樣子,引起了一陣哄堂大笑。
【第26句】: 別具一格:別:別處的,獨特的。《他寫的這本書構思巧妙,別具一格》。
【第27句】: 不假思索:他復習得很全面,對于老師提的問題,他都能不假思索就回答出來。【第28句】: 神機妙算:諸葛亮草船借箭,真是神機妙算啊!【第29句】: 理直氣壯:他的話理直氣壯,說得大家不知如何回答。
【第30句】: 完璧歸趙:現在我把這本書完璧歸趙,請你查收。【第31句】: 同心協力:只要我們同心協力,就一定能戰勝困難。
【第32句】: 開卷有益:要做到開卷有益,首先就要選擇讀好的書。【第33句】: 各抒己見:在班級會議上,大家各抒己見,氣氛熱烈。
【第34句】: 忐忑不安:昨天晚上我忘了背課文,今天上語文課時,我忐忑不安,生怕被老師叫到。【第35句】: 心驚肉跳:驚:驚慌。
做了壞事的人,一遇到警察就會嚇得心驚肉跳。【第36句】: 自作自受:他今天落到這樣的下場,完全是自作自受。
【第37句】: 大名鼎鼎:他現在已是一個大名鼎鼎的歌手了。【第38句】: 人聲鼎沸:工地上,人聲鼎沸,一派繁忙緊張的景象。
【第39句】: 車水馬龍:節日里,大街上車水馬龍,熱鬧極了。【第40句】: 摩肩接踵:春節前幾天的菜市場上,人們摩肩接踵,忙著買東西。
【第41句】: 熙熙攘攘:節日期間,公園里熙熙攘攘,人們笑逐顏開,真熱鬧啊呀!【第42句】: 一絲不茍:陳老師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是那么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第43句】: 惟妙惟肖:妙:好。
肖:想像。《這幅畫上的幾只小貓畫得惟妙惟肖,好像一叫這會跑出來似的》。
【第44句】: 鄭人買履:我們做任何事情時都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否則就會鬧鄭人買履的笑話。【第45句】: 自相矛盾:說話做事不能前后抵觸,要不就會自相矛盾。
【第46句】: 了如指掌:陳教師教了我們班四年了,他對每一個同學的情況真是了如指掌啊!【第47句】: 不動聲色:接完電話,他不動聲色地走了出去。【第48句】: 若無其事:我們都在緊張地復習準備考試,他卻若無其事地看漫畫書。
【第49句】: 無與倫比:【第50句】: 星羅棋布:大大小小的商店星羅棋布,熱鬧非凡。【第51句】: 美不勝收:景區里的石雕美不勝收。
【第5句】: 100個成語解釋并造句
【第1句】:一人傳虛、萬人傳實:虛,沒有的事。
本無其事,因傳說的人多,就使人信以為真。 【第2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個人把著關,一萬個人也攻不開。
形容地勢險要,便于防守。 【第3句】: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障,遮蔽。
比喻被眼下細小事物所蒙蔽,因而看不到事物的全貌、主流及本質。 【第4句】: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以,因為。
一方面因而高興,一方面因而恐懼。 【第5句】: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形容死去活來。
【第6句】: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駟:古代一車所駕的四匹馬,或四馬拉的車。一句話說出口,四匹馬拉的車也追不上。
表說出來的話就要算數。 【第7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個浪頭還沒有平息,另一個浪頭又起來了。
原比喻詩文寫得波瀾起伏。后來也比喻一個麻煩問題沒有解決,又出現新的麻煩問題。
【第8句】: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原指下棋時關鍵性的一步走錯,以致全局都輸了。比喻對全局有決定意義的問題,稍有不慎,處理不當,就會招致整個失敗。
【第9句】: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形容一個人的言行,總有許多人監督著,如有錯誤決不能隱藏。 【第10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培植。
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表示培養人才是不容易的。 【第11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神通:各種神妙莫測的能力,比喻本領。
比喻在集體生活中各有各的辦法或本領來完成共同的事業。 【第12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刀俎:剁肉的刀和砧板。
指宰割的工具。比喻別人掌握生殺大權,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
【第13句】: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可,可以,行。
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真不知那怎么能行。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第14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圣賢:圣人或賢人,舊指智慧超群,才能出眾的人;孰,誰。一般人不是圣人或賢人,誰能沒有過錯呢? 【第15句】:三十六策,走為上計:原指無力對抗敵人,以逃跑為上計。
現多指擺脫困難處境。 【第16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比喻學習或做事缺乏恒心,時常中斷,不能堅持下去。
【第17句】: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比喻樣樣都準備好了,就差最后一個重要條件。 【第18句】: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形容走投無路的窘困境地。
【第19句】: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形容兩頭沒著落。 【第20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千里的路程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
比喻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漸積累的。 【第21句】: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潰:潰決。
被大水沖破堤防;蟻穴:螞蟻洞。千里的長堤,由于有小小的蟻洞而崩潰。
比喻小事或小處不注意,就會釀成大禍或造成嚴重損失。 【第22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到別人身上。
【第23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天網:天道的網,指自然界的懲罰;恢恢:寬闊的樣子。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很稀疏。
但決不放過一個壞人。后形容壞人終于受到懲罰。
【第24句】: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源頭的水,沒有根的樹木。比喻沒有基礎、根源的事物。
【第25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進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危險,不經歷最難最苦的實踐,就不能取得重大的成就。
【第26句】: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不經歷那件事,就不能增長關于那件事情的知識。一般用于經過失敗取得教訓的場合。
【第27句】: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沒有堵塞的地方,就沒有水的流淌;沒有停止,就沒有行動。 【第28句】: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第29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甘居中游,滿足現狀,不努力進取的思想。 【第30句】: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象太陽和月亮每天經過天空,江河永遠流經大地一樣永恒。
【第31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同一問題,仁者看見它,說它是仁;智者看見它,說它是智。比喻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第32句】:月暈而風,礎潤而雨:暈:日月周圍出現的光環;礎:柱子底下的石墩。月亮周圍出現光環就要刮風,礎石濕潤了就要下雨。
比喻事故或事件發生前的征兆。 【第33句】: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比喻工作的緊松和生活的勞逸要適當調節,有節奏地進行。
【第34句】:為虺弗摧,為蛇若何:虺:小蛇;摧:毀滅;若何:怎么辦。小蛇不打死,成了大蛇怎么辦?原來比喻要趁敵人羽翼未豐的時候,就把他消滅。
后泛指敵人要及時鋤掉。 【第35句】:為淵驅魚,為叢驅雀:淵:回旋的深水;叢:茂密的森林。
把魚趕到深潭中,把鳥趕到樹林里,原來用來比喻反動統治者施行暴政,結果使百姓投奔別國。現指有時有些人實行閉關主義。
把一些可以爭取的人趕到對方去了。 【第36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尺比寸長,但和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寸比尺短,但與更短的相比就顯得長。
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第37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對方論據來反駁對方。
【第38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以:用;其:他的。昏昏:暗,模糊,糊涂;昭昭:明白。
用他那些模糊的理解去使人明白。現指自己糊里糊涂,卻要指揮那些已懂事故的人。
【第39句】: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用瞪眼回答瞪眼,用嘴咬對付嘴咬。比喻對方怎么來,就怎么反擊。
【第40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能用心去揣摩體會,無法用話語具體地表達、傳誦。 【第41句】: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四體:四肢。
勤:勞作。不參加勞作,分不清五谷。
形容脫離勞動,脫離群眾。 【第42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憂患使人勤奮,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