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荊門送別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第1句】: 渡荊門送別閱讀答案 請寫出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答案】 (1 )(1分)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 里送行舟。
(2)(2分) 答題示例:①繪意境:蒼莽起伏的山巒隨著平原曠野的延伸。漸漸消失得無影無蹤,一瀉千里的長江水奔赴茫茫無際的遼闊平原。
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氣勢磅礴的萬里長江圖。②賞字詞:“隨”表現(xiàn)出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寫出空間感和流動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氣勢,展示了詩人的廣闊胸襟。
④品技巧: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發(fā)了作者初出荊門時的喜悅、激動的心情。更是詩人開闊的胸懷,開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氣的形象寫照。
【第2句】: 渡荊門送別各句的賞析,及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多情自古傷離別”,這大概是古代送別類詩詞源源不斷,佳句甚多的主要原因。讀這些詩詞,宛若與古人相遇,可感受他們彼此間那淳樸的品行、深厚的情誼、纏綿的傾訴、美好的祝福,令人贊嘆不已。李白的送別詩非常出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極現(xiàn)友情之深,令人感奮;“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深表對朋友的依戀不舍之情,讓人欽羨;“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似有些傷懷,而“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送友人》),則何其曠達樂觀;“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夢游天姥吟留別》),卻那般飄逸灑脫,大有仙風(fēng)道骨之態(tài);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則又蘊含著若干無奈與哲理……這些膾炙人口的佳句,或他送友,或友送他,都十分感人。《渡荊門送別》也是一首送別詩,不同的是,詩中的“友”卻不是朋友,因而顯得別有一番情趣。